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智慧广场--重叠|青岛版(五年制)
展开青岛五四制2011年课标版四上智慧广场《重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知道生活中的一些重叠现象,了解简单的集合知识,初步感受它的意义。
2.会用生活语言描述维恩图中每一部分的含义,运用集合的思想来解决较为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探究、交流、猜测等活动,感知维恩图形成的过程,体会维恩图的优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主观察、探究、猜测以及与同学交流等活动,养成勤于动脑、乐于分享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会用生活语言描述维恩图中每一部分的含义,运用集合的思想来解决较为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感知维恩图形成的过程,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
教具准备: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
1.出示通知单
师:同学们,前段时间我们举行了运动会,还记得场面多热烈吗?运动会之前,你们的老师接到了这样的通知。
师:你认为我们班级一共要选出多少人参加这两种比赛?
生:5加6等于11,一共会有11人参加比赛。(板书5+6=11)
师:真相到底是不是这样,我们一起来看。
2.出示名单,引发冲突
师:经过选拔,选出了这些学生参加比赛:
田赛 | 昱宸 | 新益 | 斯凡 | 江帅 | 志煊 |
|
径赛 | 厦鸿 | 新益 | 振明 | 克锋 | 斯凡 | 文宁 |
(留有30秒让学生稍作观察)
师:仔细观察这份名单,你发现什么了吗?
生:我发现有些同学参加了两种比赛。
二、 自主探究
1.自主探究
师:如果不仔细观察,比较难发现,这份表格的名单排列的有些混乱。你们能不能把名单重新整理一下, 整理后的名单要求
1.一眼就看出哪些人两种比赛都有参加。
2.可以直接在表格上圈一圈、连一连,也可以自己重新整理在下面。
探究单
2.交流反馈
教师将几种不同层次的作品一起展示,反馈的顺序为:圈一圈、连一连、表格形式的。
三、 教学维恩图
1.引发冲突找对策
师:现在我们清楚每个人参加了什么比赛,体育老师要喊这些人去集合了!
课件出示:请参加田赛的同学到黄色圈中集合,请参加径赛的同学到红色圈中集合。
师:哪两位同学愿意充当体育老师,帮忙拿这两个圈?师:仔细看清楚自己参加了什么比赛,到相应的圈中集合吧!记得把你们的姓名牌也带上来。
让学生钻到呼啦圈里去集合。
预设一 :两种比赛都参加的人知道将两个圈重叠在一起并钻进去。
师:老师发现有两个人很特殊,被两个圈同时套住了。我们一起采访一下他们。
问1:你为什么站在中间被两个圈同时套住?
生:因为我两种比赛都参加了。
师:我们再来采访一下黄色圈的同学。
问2:你为什么只站在黄色的圈里面?
生:我们只参加了田赛。
问3:那这些同学呢,他们为什么只站在红色的圈里面?谁来说一说。
预设二 :参加两种比赛的学生不知道同时钻进两个圈中。
师:老师发现有两个同学没有地方可去。我们一起采访一下他们。
问1:你们为什么还不到圈中集合?
生:因为我们两种比赛都有参加,不知道去那个圈。
师:他们两种比赛都参加了,去到哪个圈都不合适。哎,那他们呢,我们再来采访一下这些同学。
问2:你们为什么直接就钻到黄色圈里?
生:我们只参加田赛。
师:那这些同学呢,为什么他们直接就钻到红色的圈中?谁来说一说。
生:因为他们只参加了径赛。
师:恩,现在这两个同学无家可归,他们既参加了田赛又参加了径赛,要同时被两个圈套住,有办法吗?
引导学生将呼啦圈往中间凑,同时将两个孩子套住。
2.情境抽象出维恩图
师:现在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位置了,为了让大家看的更清楚,我们将呼啦圈请到黑板上来。
师:有参加比赛的同学把你们的姓名牌贴在合适的位置上,其他同学帮忙检查。
(学生将姓名牌贴上去,呈现完整的维恩图)
参加田赛 参加径赛
(1)渗透互异性、无序性
师:老师刚才看他们贴的时候是**同学先贴的,那如果**先贴有没有什么影响?
师:恩,是的。不管谁先贴,只要在正确的位置上就可以了。老师还想把新益也贴在这里,可以吗?
师:对,他们已经出现在中间了,不能再重复出现了。
(2)介绍维恩图
师:同学们,我们从之前的表格演变成了这幅图,其实它们之间是有很深的联系的。接下来请大家观看这样一个微课。
(播放微课)
3.维恩图:语言表征
(1)维恩图5部分的含义
师:通过视频我们知道这个图叫做维恩图,那你们知道维恩图的每个部分代表什么意思吗?老师来考考大家。
问1:黄色的圈里表示的是?里面有几个人?
生:参加田赛的同学,有5人。
问2:红色的圈里表示的是?里面有几个人?谁来说一说。
生:参加径赛的有6人。
问3:他们共同的这部分又表示什么呢?
生:两样都参加的人。
师:两种比赛都参加的人我们可以说成“既参加田赛又参加径赛”的人。你能像老师这样再说一次吗?
问4:你们真棒,这些都难不倒大家。老师准备加大难度,仔细看看看左边部分代表什么?
(2)同桌交流
师:刚才我们讨论了维恩图中每个部分表示的含义,接下来请同学们跟你的同桌指着这些图说一说他们表示什么。现在开始吧!
4.解决问题
师:我们发现维恩图可以将每个人参加什么比赛表示的很清楚,简单明了。那你们能根据这个图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吗?拿出你们的学习单,快速完成第1题。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并说出你的理由。
生1:只参加田赛的3人加上只参加径赛的4人再加上两种比赛都参加的2人,一共是9人。
生2:5+6-2=9(人)
问:奇怪了,参加田赛5人,参加径赛6人,一共应该是11人才对啊,为什么要减2?
生3:有2个人参加了两种比赛,5+6里面这2个人算了两次,所以要减一个2。
师:你表达的真好,谁听明白了?谁愿意再来说一说。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小结:知道维恩图的每个部分表示什么,可以有这么多方法计算。看来事物不能只看表面,一开始我们都以为是11人,但是这2人两种比赛都有参加,我们重复算了两次,还需要减掉一个2,这样才是最终参赛的总人数。
四、及时练习:
师:不知不觉啊,三年级比赛结束,但是运动场上高年级的同学还在跳高跳远呢。赛场上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号码,你们能将这些号码填入集合圈中合适的位置吗?打开学习单,完成第2题。
2.以下是四年2班参加跳高跳远比赛人员号码。
跳高(7人) | 10 | 01 | 07 | 02 | 04 | 06 | 09 |
跳远(6人) | 01 | 03 | 08 | 07 | 05 | 10 |
|
请把号码填入图中合适的位置。
五、新知应用
师:看来你们对集合圈有了更深的了解,体育老师想让你们帮他解决一个问题,你们愿意帮助他吗?
师:请看第一题填写右边的图。左边这部分表示什么?
3.三年级有25人参加六十米跑步赛,21人参加一百米跑步赛,这两种都参加的有10人。
(1)填写右边的图
(2)参加这两种比赛的一共有( )人。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后教师讲评。
六、拓展练习
问1:只看这则通知,我们能不能确定其他班级一共有多少男生参加比赛?还需要考虑什么?
生:不能确定,还需要看有没有两种比赛都参加的人。
问2:那你们觉得参加比赛的可能是多少人?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相互讨论。
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你们的讨论结果。
让两组学生说结果。
生1:有两个人两种比赛都有参加,这时候有9人参加比赛。
生2:有3个人两种比赛都有参加,这时候有8人参加比赛。
预设一:还是没有学生说出最多或者最少的那种。
师:那最多有多少人两种比赛都有参加呢?这时候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生:最多可能是5个人两种比赛都有参加,这时候一共有6人参加比赛。
师:你们真棒,一点就通。我们刚才说的都是有人两种比赛都参加的情况,那有没有可能没有人两种比赛都参加呢?
生:有,5个人都是只参加田赛,6个人都是只参加竞赛,一共有11人。
预设二:有人说出总数最少或者最多的一种情况。
:生1:如果没有人两种比赛都参加的话,这个时候就是11人,不可能再多了。
生2:如果参加田赛的5个人全部都参加了径赛的话,这时候人数最少。
师:你真是太棒了,说出了一种很特殊的情况。谁还想到了另外的可能?
师:大家想出了这么多可能,我们不妨用集合圈来帮助我们理解。参加田赛的有5人,参加径赛的有6人。如果没有人两样都参加的话,这时候总人数最多,一共有11人。如果有人两样都参加的话,总人数就会越来越少。如果参加田赛的5个人全部都参加了径赛的话。人数就最少了,只有6人。
教师课件展示
小结:这道题又告诉我们总人数跟两种比赛都参加的人有很大的关系。其实生活里面有很多类似的问题等着我们去探索发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谁来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智慧广场--植树问题|青岛版: 这是一份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智慧广场--植树问题|青岛版,共6页。
青岛版四下数学 智慧广场-重叠 教案: 这是一份青岛版四下数学 智慧广场-重叠 教案,共5页。
青岛版四下数学 智慧广场-重叠 教案: 这是一份青岛版四下数学 智慧广场-重叠 教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