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9 怀疑与学问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9 怀疑与学问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9 怀疑与学问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国难(nàn) 步骤(zhǒu) 顾颉刚(xié)
B. 大儒(rǔ) 思索(suǒ) 腐草为萤(yíng)
C. 塾师(shú) 譬如(pì) 不打折扣(zhé)
D. 虞舜(shùn) 盲从(máng) 辨伪去妄(wǎng)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停滞 营改增 来势汹汹 三皇五帝 B. 懒惰 获得感 荒草萋萋 顾名思义
C. 锻炼 新常态 鸦雀无声 变幻莫测 D. 辩论 地条钢 默守成规 味同嚼腊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B. 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C. 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
D. 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对于课文《怀疑与学问》,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课文引用了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论证上属道理论证。
B. 本文开头引用两句名言,既可以作为中心论点,又可以作为论据。
C. 课文的标题用了一个并列短语,揭示了文章的论点。
D. “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一句中的“学术”和“文化”不能互换位置,因为“学术”是人类众多的“文化”活动中的一种,此句是从部分到整体,互换后就讲不通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
B.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所以,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C. 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肯随便轻信的精神,便是怀疑的态度,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D. 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之后,不妨扩大疆域,增修新舍,矗立我们的精神,开拓我们的精神。在下面的空缺处依次填写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我们对于____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____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____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_____是自己的学问。A. 不论 都 才 才 B. 无论 都 可能 可能
C. 无论 全 才 才 D. 不论 全 可能 可能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 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B.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 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
C.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 颓唐不安的神气。
D. 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 豁然贯通。阅读《怀疑与学问》选出从反面论述的一项( )A. 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自去观察。
B. 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
C.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
D. 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对《怀疑与学问》开头两段的特点概括得最完整、最准确的一项是( )A. 引用了名言 B. 提出了中心论点
C. 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D. 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临近考试,为了让自己浮躁的心沉静下来,我总喜欢在皎洁的月光下,仰望满天繁星。(把“满天繁星”改为“苍穹”)
B. 在这次学校举办的“五四”文艺晚会上,同学们表演的节目大多以舞蹈为主,充分展示了他们青春的风采。(把“大多”删去)
C. 我们之所以要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原因,是因为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把“的原因”删去)
D. 予人玫瑰,不仅今天手留余香,但是明天也有可能得到别人回赠一个玫瑰园。(把“不仅……但是……”改为“虽然……但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文学常识填空。(1) 顾颉刚,字 ______ ,著名的历史学家、民俗学家, ______ 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2) 三皇指的是 ______ 、 ______ 、 ______ ,五帝指的是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凡作传世之文者,必有传世之心。”在文学创作中,创作者①__________要关注“小我”,展现个体命运,抒发个人感受;②__________要关注“大我”,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能否从“小我”走向“大我”,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了深刻的思想、高远的境界,才能以自己的见识和胆识为起点,向人类最先进的方向瞩目,创作出烛照现实、温润人心的作品。(1)依次填入第①②处空格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因为 ②所以 B.①如果 ②就C.①不是 ②而是 D.①不仅 ②更(2)在第③处空格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30.0分)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视察。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1)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思索 怀疑 辨别B.辨别 思索 怀疑C.怀疑 辨别 思索D.怀疑 思索 辨别(2)以上三段文字论证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一句中加横线的“基本”二字能不能删去?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综合选文第2、3段,说说“怀疑的精神”具体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选文第1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音的能力。注意多音字、易错字的识记和积累。A项,骤zhòu,颉jié。B项,儒rú。D项,妄wàng。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形的能力。D项,默—墨,腊—蜡。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B项“大学问家”“大哲学家”是并列关系,因此中间应该用顿号。
4.【答案】C【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综合性解读能力。解答此题,要熟知文章主要内容,分清层次,知道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还要知道短语结构、重点语句,然后逐一辨析,得出正确答案。
【分析】
ABD.正确;
C.有误,“怀疑与学问”这个标题,表面上看“怀疑”与“学问”是并列关系,实际上重点在谈“怀疑”的重要性,怀疑是一切学问的前提,没有怀疑的精神就没有新发明、新学说的产生和创立。这个标题只揭示了文章的论题。
故选C。 5.【答案】A【解析】A.正确;
B.有误,关联词使用不当,将“所以”改为“然而”;
C.有误,搭配不当,将“精神”与“态度”互换;
D.有误,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将“矗立我们的精神,开拓我们的精神”改为“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开拓我们的精神旷野”;
故选:A。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6.【答案】A【解析】通读整个句子,查看选项中的供选词语。“我们对于____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____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分句间是条件关系,可选择“不论……都”或“不论……都”,排除C、D两个选项。“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____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_____是自己的学问”是条件关系的复句,与前句意思相对应的应该是“才”,这样就排除了B选项。
故选:A。
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能力。解答此题,学生头脑中要有各种复句类型及其相关关联词语的知识储备,通读文段,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分句之间的关系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
解答此题,要注意先理解供选择关联词语用在什么关系的复句中合适意思,然后通读句子,根据各分句之间关系和搭配习惯选择合适关联词语;最后将所选关联词语带入句子理解,增强辨别的准确性
7.【答案】C【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词语运用的能力。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及时查字典,把成语含义搞清楚,最好能用学过的成语造句,能正确的造句,说明真正理解了成语含义。还要多读书,学会结合书中具体的语境及词语的感情色彩来理解词语的含义。
【解析】
A.干干净净:这里是比喻意思比喻完全、一点儿不剩。符合语境。故正确。
B.流俗:世俗、一般的风俗习惯。符合语境。故正确。
C.颓唐不安:精神萎靡心神不安。这里应是的意的神态,应用“不屑置辩”。故错误。
D.豁然贯通: 指一下子弄通了某个道理。符合语境。故正确。
故选C。 8.【答案】D【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解读能力。正面论述是指通过举出各种事实、证据来论证自己所说的观点正确或成立;反面论证是指通过举出一定的证据来说明与某一观点相对的观点不成立或不正确,来间接说明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
【解答】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据此可知:
ABC.是从正面论述;
D.“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从反面论述了“怀疑就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获得新发明”。
故选D。 9.【答案】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开头语段的作用。议论文开头段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点(论题)的作用,具体答题规范格式可参考: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
【解析】
结合课文内容可知,本文开头引用程颐和张载的名言,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
故选D。
10.【答案】D【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首先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学生平时只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
【解答】
ABC选项修改正确;
D项修改不正确,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改为“不仅……而且……”。
故选D。 11.【答案】【小题1】铭坚 古史辨【小题2】伏羲 神农 女娲 黄帝 颛顼 帝喾 唐尧 虞舜【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解答即可。2.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本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解答即可。
12.【答案】(1)D (2)【示例一】关键在于创作者的思想境界【示例二】取决于创作者是否有深刻的思想、高远的境界【解析】(1)本题考查运用关联词语的能力。阅读材料内容可知,①②处两个句子是递进关系,告诉我们要从“小我”走向“大我”。而四个选项中,D表示递进关系,故选D。
13.【答案】(1)D (2)【示例】做学问要有怀疑精神(3)不能。“基本”说明还有其他条件,删去后便成了唯一条件了。(4)“怀疑的精神”具体指不轻信、盲从或迷信。(5)举例论证。举了国难危急时易生传言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证明了别人的传说是事实和证据的来源之一且不一定可靠的观点,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解析】(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文中横线处填入的三个词有一定的逻辑顺序,体现了学问逐渐深入的过程。(2)本题考查把握论点的能力。论点一般是概括性、统领性的语句。(3)本题考查理解重点语句的能力。议论文的论证语言要求严密、准确,“基本”这个词起到限制的作用,正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第2段的中心句是首句,该段主要讲不要轻信;第3段的中心句是最后一句,指出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5)本题考查赏析论证方法及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相应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本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再根据“举了……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的答题格式,结合具体内容作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9 怀疑与学问一课一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上册19 怀疑与学问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21* 创造宣言巩固练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