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2.5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2.5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习题,文件包含课时253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3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解析版docx、课时253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3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2.5.3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3)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有理数的减法运算1、式子的正确读法是( )A.负20,加3,减5,加7的和 B.负20加3减负5加正7C.负20,正3,负5,正7的和 D.负20加正3减负5加正7【答案】C【解析】解:式子-20+3-5+7正确读法是:负20,正3,负5,正7的和.故选:C.2、计算:__________.【答案】【解析】.故答案为:.3、已知a,b,c为有理数,且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1)判断:a_____0,b_____0,c_____0(填“<”或“=”或“>”)(2)若,,,求的值.【答案】(1)<,>,>;(2)4【解析】解:(1)∵a在原点左侧,b、c在原点右侧∴a<0,b>0,c>0(2)∵a在原点左侧,∴a=-5∵b、c在原点右侧,,∴b=2,c=7∴==44、观察下列各式:(1)写出第4个等式: .(2)请你用含n的等式表示第n个等式: .(3)试运用你发现的规律计算:.【答案】(1)(2)(3)【解析】(1)依题意可得第4个等式为:故答案为:;(2)用含n的等式表示第n个等式:故答案为:;(3)===-1+=.【划考点】 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方法:将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适当应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1、计算的结果为( )A.2 B.0 C. D.【答案】D【解析】解:==-2故选D.2、下列各式的结果为的是( )A. B.C. D.【答案】B【解析】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B.3、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的结果( )A. B. C.0 D.【答案】C【解析】由数轴的定义得:,,,故选:C.4、点P在数轴的原点,若点P第一次向右移动一个单位,第二次向左移动2个单位,第三次向右移动3个单位,第四次向左移动4个单位,…,请问:当点P移动100次时,P点到原点的距离是( )A.50个单位 B.40个单位 C.30个单位 D.20个单位【答案】A【解析】解:0+1-2+3-4+5-6+…+99-100=-50,所以落点处离0的距离是50个单位.故选:A.5、(-20)+(+3)-(-5)-(+7)转化为加法:____________ 这个算式我们可以看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个数的和.为书写简单,省略算式中的括号和加号写为___________.我们可以读作负___________的和,或读作__________【答案】(-20)+(+3)+(+5)+(-7) -20 +3 +5 -7 -20+3+5-7 20、正3 、正5、负7 负20加3加5减7 【解析】略6、若|x|=11,|y|=14,|z|=20,且|x+y|=x+y,|y+z|=﹣(y+z),则x+y﹣z=_____.【答案】45或23【解析】解:∵|x|=11,|y|=14,|z|=20,∴x=±11,y=±14,z=±20.∵|x+y|=x+y,|y+z|=﹣(y+z),∴x+y≥0,y+z≤0.∵x+y≥0.∴x=±11,y=14.∵y+z≤0,∴z=﹣20当x=11,y=14,z=﹣20时,x+y﹣z=11+14+20=45;当x=﹣11,y=14,z=﹣20时,x+y﹣z=﹣11+14+20=23.故答案为:45或23.7、将算式写成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形式:______.【答案】【解析】解:将算式写成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形式是:.故答案为:.8、在计算:“”时,甲同学的做法如下: ① ②=7 ③在上面的甲同学的计算过程中,开始出错的步骤是______(写出错误所在行的序号),这一步依据的运算法则应当:同号两数相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 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解析】解:故①步错.
故答案为: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9、1﹣2+3﹣4+…+97﹣98+99﹣100=___________.【答案】﹣50【解析】解: =-5010、计算(1) (2)(3) (4)(5) (6)(7) (8)【答案】(1)-28;(2)0;(3)-25.5;(4);(5);(6);(7);(8)【解析】解:(1)==-28;(2)==0;(3)===-25.5;(4)==;(5)===;(6)====;(7)====;(8)=====11、计算:(1)(﹣13)+(﹣7)﹣(+20)﹣(﹣40)+(+16)(2)(+)+(﹣)+(+1)+(﹣)(3)(+1.9)+3.6﹣(﹣10.1)+1.4(4)1+2﹣3+﹣4.25【答案】(1)16;(2)1;(3)17;(4)﹣3.【解析】解:(1)(﹣13)+(﹣7)﹣(+20)﹣(﹣40)+(+16)=﹣13﹣7﹣20+40+16=-40+40+16=16;(2)(+)+(﹣)+(+1)+(﹣)=﹣+1﹣=1;(3)(+1.9)+3.6﹣(﹣10.1)+1.4=1.9+3.6+10.1+1.4=17;(4)1+2﹣3+﹣4.25=1+2﹣3+﹣4=﹣3.12、综合与实践阅读下面的计算过程,体会“拆项法”计算:解:原式启发应用:用上面的方法完成下列计算.(1);(2).【答案】(1);(2)【解析】解:(1)=====;(2)===13、“蚂蚁从点O出发,在一条直线上来回爬行.假定向右爬行的路程记为正数,向左爬行的路程记为负数,则爬过的各段路程依次记为(单位:cm):+5,-3,+10,-8,-6,+12,-10(1)蚂蚁最后在出发地的什么地方? (2)蚂蚁离开出发点O最远是多少?(3)在爬行过程中,如果每爬行1cm奖励一粒糖,那么蚂蚁一共得到多少糖?【答案】(1)蚂蚁最后回到了出发点点O处;(2)蚂蚁离开出发点O最远是12cm;(3)蚂蚁一共得到54粒糖【解析】解:(1)+5﹣3+10﹣8﹣6+12﹣10=+5+10+12﹣3﹣8﹣6﹣10=27﹣27=0,所以蚂蚁最后回到了出发点点O处;(2)第一次爬行距离O点是5cm,第二次爬行距离O点是5﹣3=2(cm),第三次爬行距离O点是2+10=12(cm),第四次爬行距离O点是12﹣8=4(cm),第五次爬行距离O点是|4﹣6|=|﹣2|=2(cm),第六次爬行距离O点是﹣2+12=10(cm),第七次爬行距离O点是10﹣10=0(cm),从上面可以看出蚂蚁离开O点最远是12cm,∴蚂蚁离开出发点O最远是12cm; (3)蚂蚁爬行的总路程为:|+5|+|﹣3|+|+10|+|﹣8|+|﹣6|+|+12|+|﹣10|=5+3+10+8+6+12+10=54(cm),54×1=54(粒),所以蚂蚁一共得到54粒糖.14、在有些情况下,不需要计算出结果也能把绝对值符号去掉,例如:|6+7|=6+7;|7﹣6|=7﹣6;|6﹣7|=7﹣6;|﹣6﹣7|=6+7.(1)根据上面的规律,把下列各式写成去掉绝对值符号的形式:①|7+21|= ;②= ;③= ;(2)用合理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3)用简单的方法计算:.【答案】(1)①7+21;②;③;(2)9;(3)【解析】(1)①|7+21|=7+21,故答案为:7+21;②=,故答案为:;③=,故答案为:;(2)==7-2+4=9;(3)===.15、先将下列各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再按括号内要求交换加数的位置.(1)______写成省略加号的和______使符号相同的加数在一起______运算结果;(2)______写成省略加号的和______使和为整数的加数在一起______运算结果.【答案】;;0;;;2.【解析】解:原式 ;故答案为:;;0;原式 .故答案为:;;2.16、某仓库原有某种货物库存200千克,现规定运入为正,运出为负;一天中七次出入如下(单位:千克)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1)在第________次纪录时库存最多.(2)求最终这一天库存增加或减少了多少?(3)若货物装卸费用为每千克0.3元,问这一天需装卸费用多少元?【答案】(1)四;(2)增加了55千克;(3)109.5元【解析】解:(1)第一次库存为:200-30=170千克,第二次库存为:170+80=250千克,第三次库存为:250-10=240千克,第四次库存为:240+100=340千克,第五次库存为:340-90=250千克,第六次库存为:250+30=280千克,第七次库存为:280-25=255千克,∴在第四次纪录时库存最多;(2)-30+80-10+100-90+30-25=55千克,∴最终这一天库存增加了55千克;(3)(30+80+10+100+90+30+25)×0.3=109.5元,∴这一天需装卸费用109.5元.17、如图,将一根木棒放在数轴(单位长度为)上,木棒左端与数轴上的点重合,右端与数轴上的点重合.(1)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右水平移动,则当它的左端移动到点时,它的右端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30;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左水平移动,则当它的右端移动到点时,它的左端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6,由此可得这根木棒的长为________;(2)图中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3)由(1)(2)的启发,请借助“数轴”这个工具解决下列问题:一天,妙妙去问奶奶的年龄,奶奶说:“我若是你现在这么大,你还要37年才出生;你若是我现在这么大,我就119岁啦!”请问奶奶现在多少岁了?【答案】(1);(2)14,22;(3)奶奶现在的年龄为岁.【解析】(1)观察数轴可知三根这样长的木棒长为,则这根木棒的长为;(2)由这根木棒的长为8cm,所以A点表示为6+8=14,B点表示为6+8+8=22;(3)借助数轴,把妙妙和奶奶的年龄差看做木棒,奶奶像妙妙这样大时,可看做点移动到点,此时点向左移后所对应的数为,可知奶奶比妙妙大,则奶奶现在的年龄为(岁).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数学苏科版6.5 垂直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课时65垂直解析版docx、课时65垂直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苏科版第6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6.4 平行复习练习题,文件包含课时64平行解析版docx、课时64平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七年级上册5.2 图形的运动习题,文件包含课时52图形的运动解析版docx、课时52图形的运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