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2同步练习全套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生态工程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生态工程同步测试题,共9页。
必备知识基础练
1.下图表示某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经过能量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的利用率
B.该生态系统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
C.合理使用农家肥可提高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该生态系统遵循了循环原理,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并未提高
2.某地推广“稻+N”循环生态种养殖模式,将单一的农田变成了复合式的绿色生态田。“稻+N”就是在种植水稻的同时,通过降低种植密度,营造生存环境。让鸭、鱼、泥鳅、小龙虾、蛙等物种在稻田中生长,形成一个生态互补、高效、高质的种养殖模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物质循环仅在稻、鸭、鱼等生物构成的群落内完成
B.物种组成是该群落与其他普通稻田群落的重要区别
C.“稻+N”生态模式可以提高对空间和资源的利用率
D.此生态模式应该遵循生态工程的自生和协调等原理
3.自然林区内的马尾松一般不容易发生虫害,但在一些人工马尾松林中,却常常会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危害。你认为上述现象最可能与下列哪项原理有关?( )
A.循环原理
B.协调原理
C.整体原理
D.自生原理
4.生态农业是一个在生态上自我维持的农业生产系统,其特点是在保持和改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不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求得最大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农业中食物链的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大大提高了
B.生态农业比传统农业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C.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
D.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对病虫害一般采用生物方法防治
5.下图是某生态农场的生产流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食用菌和蚯蚓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达到了能量多级利用的目的
C.因生物种类增加,系统总能量利用率降低
D.循环利用有机废弃物,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
6.下列观点不符合农业生态工程设计思路的是( )
A.循环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
B.调整产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
C.保持生态系统内的生态平衡
D.以高能耗获得农业的高产量
7.下列关于生态工程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窦店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是一个样板,各地可以照搬
B.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应根据实际,因地制宜
C.不同的生态工程体现的原理完全相同
D.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只在于恢复生态
8.甘肃某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 )
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
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
C.回填土壤,栽培多种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
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
9.下图为窦店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工程主要运用了哪些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
(2)这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特点? 。
(3)蓝绿萍的代谢类型是 ,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 。
关键能力提升练
10.(多选)下列相关实例的分析中,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北”防护林建设时没有遵循自生原理,易爆发虫害
B.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引种杨树,没有遵循协调原理,导致杨树不能正常生长
C.桑基鱼塘的建设遵循的是整体原理
D.沼气池工程充分利用了物质循环原理
11.(多选)下图表示一种“甘薯+奶牛+沼气+花木+龙虾+食用菌”的生态农业模式,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可以组成的食物链是甘薯藤→奶牛→牛粪
B.该生态系统的设计遵循了循环原理、自生原理等生态学原理
C.图中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四种成分
D.青贮的目的是通过微生物有氧呼吸,分解甘薯藤中的有机物,有利于奶牛的消化吸收
12.(多选)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优点包括( )
A.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
B.物质多级循环利用,实现了废物资源化
C.生物相互依存,体现了整体性
D.做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
13.自开展“南京莫愁湖物理生态示范实验研究”开始,相继引种了浮水植物、沉水植物等水生植物共计10余种,在围隔区内已经形成了以沉水植物为优势的水生植物群体。试验区内营养盐的浓度得到有效控制,如试验区内氨氮和总氮仅分别为试验区外的1/13和1/5,有效地改善了水质。
(1)此项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有 、 、 和 。
(2)生态工程的调控机制是 ,主要利用的能源是 。
(3)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在于 。
14.(2022湖南永州一中月考)陕北地区对黄土区的生态修复常用3种方式:退耕封育(封禁退耕地,依靠自然恢复)、退耕还草(人工种植紫花苜蓿等草本植物)、退耕还林(人工种植沙棘等灌木)。现已测定出经过7年恢复后的不同生态修复模式下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样地3采用的生态修复模式是 ,判断依据是 。
(2)表中的“物种丰富度”一列中的“0”代表的是7年后没有新增其他灌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从表中可以看出,7年后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差异主要体现在 (生长型)。
(3)7年后,样地1的物种丰富度低于样地3的原因是 。
(4)后续研究发现,黄土区的耕地依靠自然演替形成以达乌里胡枝子与铁杆蒿为建群种的群落类型约需10年,形成以铁杆蒿与长芒草为建群种的次生草原群落约需16年,这说明在演替初期,人工修复模式能 。
15.研究性学习小组参观某市市郊建立的以沼气为中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的“猪—沼—鱼—肥—果蔬”生态模式时绘出了如下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构建以沼气为中心的“猪—沼—鱼—肥—果蔬”生态模式时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是 ,该生态系统最大的优点是 。
(2)该生态系统充分体现了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中的 。
(3)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 ,若要生产3 kg鸡肉最少需要水稻和大豆共 kg。
(4)沼气池中有产甲烷菌等微生物,其生态学作用主要是 。
(5)若农田内有害虫发生,采用何种措施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有效防治害虫? 。
参考答案
第3节 生态工程
1.B 解析 能量不能循环利用,B项错误。
2.A 解析 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A项错误;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因此,物种组成是该群落与其他普通稻田群落的重要区别,B项正确;“稻+N”生态模式可以提高对空间和资源的利用率,进而提高了能量利用率,C项正确;此生态模式应该遵循生态工程的自生和协调等原理,D项正确。
3.D 解析 单一品种的人工马尾松林不稳定,易受破坏;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因此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必须遵循自生原理。
4.A 解析 生态农业中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复杂了,但食物链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变,A项错误。
5.C 解析 该生态系统通过增加生物种类,达到了能量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的目的,从而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腐生型的食用菌和蚯蚓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6.D 解析 在设计生态工程时,要充分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资源,保持生态系统内的生态平衡,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综合效益。如果通过高能耗获得农业的高产量,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
7.B 解析 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应根据实际,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不同的生态工程体现的原理存在差异。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8.D 解析 回填土壤是为栽种植物提供生存条件,栽种多种植物是遵循自生原理,栽种当地原有植物是遵循协调原理,实行封山育林,是为了避免人类活动的干扰。
9.答案 (1)循环原理、整体原理、自生原理
(2)以沼气工程为核心,农、林、牧、副、渔各行业全面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降低了环境污染,促进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3)自养需氧型 生产者
10.ABD 解析 “三北”防护林建设时物种单一,易暴发虫害,这是因为未遵循自生原理;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年降水量少,不适于杨树生长,引种杨树则是违背了协调原理;桑基鱼塘、沼气池工程都能充分利用物质,遵循了循环原理。
11.BC 解析 食物链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的,即甘薯藤→奶牛。生态学原理很多,该生态系统的特点是物质循环利用,即主要利用了循环原理和自生原理。图中具有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甘薯、花木等属于生产者,沼气池中的微生物、食用菌、底泥中的腐生微生物等都属于分解者,奶牛属于消费者,牛粪、沼渣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甘薯藤青贮就是通过微生物的发酵(无氧呼吸),将甘薯藤中不容易被奶牛消化吸收的有机物分解为较易吸收的有机物,提高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
12.BCD 解析 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采用循环原理、整体原理等,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实现废物资源化,从而有较多产出,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
13.解析 (1)此项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有自生原理、协调原理、整体原理、循环原理。(2)生态工程是人为控制下的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主要利用的能源是太阳能。(3)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或改善生态环境,从而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答案 (1)循环原理 协调原理 整体原理 自生原理
(2)人为辅助下的自我调节 太阳能
(3)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或改善生态环境,从而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14.解析 (1)根据题干的三种处理措施,结合表格数据情况,可判断样地3采用的生态修复模式是退耕封育,因为7年修复后的植被总覆盖度最低(植被种类基本无变化)。
(2)表中的“物种丰富度”一列中的“0”代表的是7年后没有新增其他灌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适合该地区生长的灌木种类少(其他灌木不适合在该地区生长)。从表中丰富度数据可以看出,7年后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差异主要体现在草本(生长型)。
答案 (1)退耕封育 7年修复后的植被总覆盖度最低(植被种类基本无变化)
(2)适合该地区生长的灌木种类少(其他灌木不适合在该地区生长) 草本
(3)沙棘灌丛的灌木层减少了草本层的光照
(4)加快群落演替进程(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
15.解析 (1)构建生态农业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构建农业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2)以沼气为中心的生态工程体现了循环原理、整体原理和自生原理。(3)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基础,当能量以最高效率沿最短食物链传递时,需生产者最少,故生产3 kg鸡肉需要水稻和大豆最少为3÷20%=15(kg)。(4)沼气池中微生物的作用是完成有机物的分解,产生沼气。(5)采用生物防治法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有效防治害虫。
答案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提高物质和能量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或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轻环境污染)
(2)循环原理、整体原理和自生原理
(3)水稻和大豆 15
(4)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
(5)引入害虫天敌防治、性外激素防治、转基因培育抗害虫农作物等
样地
编号
起始群
落类型
经过7年修复后
草本层群
落类型
植被总覆
盖度/%
生长
型
物种丰
富度
1
沙棘
达乌里
胡枝子+
铁杆蒿
80
乔木
—
灌木
0
草本
2.15
2
紫花
苜蓿
铁杆蒿+
长芒草
85
乔木
—
灌木
—
草本
2.64
3
达乌
里胡
枝子+
赖草
达乌里
胡枝子
+赖草
50
乔木
—
灌木
—
草本
3.1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生态工程同步训练题,共10页。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3节 生态工程复习练习题,共10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生态工程课堂检测,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