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48563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48563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48563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48563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48563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48563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48563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48563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教学课件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说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说课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课标要求,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种间关系,答案B,考题点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行为信息的传递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和种间关系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知识点一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旁栏边角 想一想一个完整的信息传递过程由哪些环节构成?
提示 完整的信息传递过程包括信息源、信道和信息受体。缺少其中任意一项,信息传递都不能完成。
结论语句 辨一辨(1)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只限于同种生物。( )(2)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伴随着一定的物质转换和能量消耗。( )(3)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它属于细胞水平的信息传递。( )(4)花香引蝶和孔雀开屏都属于物理信息。( )(5)心猿意马、飞蛾扑火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现象。( )
知识点二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知识点三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 。 2.对 动物进行控制。 旁栏边角 想一想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各有什么优点?
提示 化学防治的优点:在一定条件下,能快速消灭害虫,降低害虫密度;生物防治的优点:对环境污染小,能有效保护天敌,发挥持续控灾作用,成本低、对人畜安全、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减少化学农药用量、节约能源,不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结论语句 辨一辨(1)当食草动物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 )(2)在果园中种植除虫菊防治蚜虫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 )(3)利用特殊的化学物质扰乱某些动物的雌雄交配,使有害动物种群的繁殖力下降,属于化学信息的应用。( )(4)利用化学信息对有害动物进行防治属于化学防治。( )(5)莴苣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才能萌发,说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
【情境探究】1.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存在哪些差异?2.动物的行为信息都与繁衍有关吗?
提示 差异主要有以下方面:①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借助于食物链进行,信息传递不依赖于食物链,可在同一个物种内传递,也可在不同物种间传递,还可以在非生物环境与生物体之间传递;②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物质是可循环利用的,但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且不能循环。
提示 不一定。有些行为与繁衍有关,如孔雀开屏。但某些信息与捕食有关,如某大型肉食动物捕食时,除了发出吼叫声外,还伴随着一些动作,这些动作就是行为信息。
3.高等动物的神经信息的传递和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是否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提示 二者都不属于,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是个体细胞、器官、组织间的信息传递,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是细胞内部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范围包括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异种生物个体之间和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
【方法突破】1.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模型
(1)该模型属于物理模型。(2)信息的来源:可来自非生物环境,也可来自生物。(3)信息传递的方向: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4)信息传递的过程
阻碍其中的任一环节均不能实现信息的传递。
2.巧判生态系统信息的类型(1)涉及光、声、颜色、磁场、温度、湿度这些信号,通过动物的感觉器官,如皮肤、耳朵、眼,植物的光敏色素、叶、芽等感受上述信息,则可判断为物理信息。(2)若涉及化学物质(如性外激素等),则可判断为化学信息。(3)凡涉及“肢体语言”者属行为信息。(4)在影响视线的环境中(如深山、密林),生物间多以“声音”这种物理信息进行交流。(5)在嘈杂的环境(如洪水、瀑布旁),生物多以“肢体语言”这种行为信息进行交流。
【视角应用】视角1信息的类型判定1.以下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类信息的作用?( )①萤火虫通过闪光互相识别 ②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飞起,扇动翅膀向雌鸟发出信号 ③某种植物根系可以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如将这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可以使休眠孢子提前发芽,使其因找不到宿主而死亡A.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B.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D.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
视角2信息传递的作用2.在某草原上存在甲、乙和丙三种主要牧草,牛、羊对牧草的喜食程度为甲>乙>丙,放牧强度越大,收割草地上的生物量越小。牛、羊对牧草的啃食造成的损伤能促进牧草产生和积累单宁,使牧草的口感变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牧草返青后能为牛、羊提供物理信息B.过度放牧可能导致草原发生群落演替C.捕食关系的单向性决定了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单向性D.牧草防御机制的形成是牛、羊与牧草协同进化的结果
答案 C解析 牧草返青后能为牛、羊提供信息,这是通过牧草的颜色传递信息的,属于物理信息,A项正确;过度放牧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生物种类减少,从而导致草原发生群落演替,B项正确;捕食关系的单向性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但信息传递往往具有双向性,C项错误;牧草防御机制的形成是牛、羊与牧草协同进化的结果,使二者都能够适应环境而生存,D项正确。
3.雌蚕蛾能释放一种性引诱剂,可以把3 km以外的雄蚕蛾吸引过来。虽然每只雌蚕蛾所释放的性引诱剂的数量不足0.01 mg,但雄蚕蛾仍能对其作出反应。有趣的是雄蚕蛾对密封在玻璃瓶中的雌蚕蛾虽然看得见,却无动于衷。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使雄蚕蛾作出反应的性引诱剂属于化学信息B.体现了信息的传递有益于种群的繁衍C.说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都是由生物产生的D.说明性引诱剂具有高效性
答案 C解析 生态系统中传递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等,并非都是由生物产生的。微量的性引诱剂就可引起同种雄蚕蛾作出反应,说明性引诱剂具有高效性。
【情境探究】材料1 苹果园里放置一个电子仪器,产生与蜜蜂跳舞时相同的频率或声音,以吸引大量蜜蜂到苹果园采蜜,利于苹果更好地传粉,从而提高苹果的产量。材料2 用一定频率的声波处理蔬菜、谷类作物及树木等种子,可以提高发芽率,获得增产。材料3 家禽饲养,在增加营养的基础上延长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
材料4 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音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使其结群或远离农田。材料5 “迷向法”防治害虫:在田间释放过量的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使雄虫无法辨别雌虫的方位,或者使它的气味感受器变得疲劳,不再对雌虫有反应,从而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活动。
1.通过材料1、2、3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结合种群的数量特征分析,材料5中“迷向法”防治害虫的原理是什么?3.由材料4、5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 信息传递可用于农业生产,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
提示 通过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活动,降低害虫种群的出生率,从而降低害虫种群密度。
提示 农业生产中,信息传递可用于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方法突破】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视角应用】1.(2021河南高三月考)葡萄花翅小卷蛾主要以幼虫蛀食葡萄为害,受害后的葡萄更易受到灰霉菌等真菌感染。针对此害虫,除了喷施杀虫剂、利用信息素干扰成虫交尾外,还可摘除葡萄上面的遮挡叶片,使葡萄在光照下温度升高,利用高温降低卵和幼虫的存活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喷施杀虫剂可直接改变小卷蛾种群密度,属于物理防治B.利用信息素防治可通过改变小卷蛾的性别比例来降低种群出生率C.通过摘除葡萄上面的遮挡叶片的方法可改变小卷蛾种群的年龄结构D.小卷蛾种群密度降低后,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提高
答案 C解析 喷施杀虫剂防治害虫属于化学防治,A项错误;利用信息素干扰成虫交尾,没有改变小卷蛾的性别比例,但会降低种群的出生率,B项错误;摘除葡萄上面的遮挡叶片可以降低卵和幼虫的存活率,幼年个体减少,小卷蛾种群的年龄结构改变,C项正确;小卷蛾是初级消费者,小卷蛾种群密度降低后,生产者流向其他初级消费者的能量增多,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变,D项错误。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信息传递防治害虫不会造成环境污染B.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C.延长短日照植物黄麻的光照时间可提高麻皮产量,这属于对行为信息的合理利用D.模拟动物信息吸引大量传粉动物,不能改善农产品的品质
答案 C解析 利用信息传递防治害虫,属于生物防治,不会造成环境污染,A项正确;信息传递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生物进行控制等,B项正确;光照属于物理信息,而不是行为信息,C项错误;模拟动物信息吸引大量传粉动物,可提高果树的传粉率和结实率,不会改变农产品的品质,D项正确。
3.下列有关化学信息和化学防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化学信息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B.化学防治的原理是利用农药的生物活性,对有害生物种群进行控制C.化学防治的优点:在一定条件下,能快速消灭害虫,降低害虫密度D.利用化学信息防治害虫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答案 D解析 化学信息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A项正确;化学防治的原理是利用农药的生物活性,对有害生物种群进行控制,B项正确;化学防治的优点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快速消灭害虫,降低害虫密度,C项正确;利用化学信息防治害虫属于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的优点有对环境污染小、能有效保护天敌等,不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D项错误。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试讲课课件ppt,文件包含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三章3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件pptx、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三章3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同步练习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评优课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物理信息,2来源,1概念,3实例,化学信息,主要是动物的各种动作,生物的行为特征,行为信息,求偶炫耀,开屏行为信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背景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聚焦概念,NO1,关键能力·突破重难,NO2,应用创新·提升素养,NO3,课堂检测·巩固素能,NO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