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随堂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一、钠、氧化纳、过氧化钠-0012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A.因为是金属所以密度比水大
B.断面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C.质软、可以用刀切
D.钠的熔点较低,与水反应时熔成小球
2.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 B.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C.钠燃烧时生成氧化钠 D.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3.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块绿豆大的钠放入水中。在该实验中不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钠浮在水面 B.溶液变成红色
C.钠沉在水底 D.钠熔成光亮的小球
4.将少量Na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CuSO4 B.NaOH C.K2SO4 D.HCl
5.当钠着火时,不能用的灭火剂是()
A.泡沫灭火剂 B.干沙 C.石粉 D.专用灭火剂
6.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B.大量的钠着火时可以用沙子扑灭,少量的钠应保存在煤油中
C.将一小块钠投入装有水的烧杯里,可以看到钠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
D.将一小块钠投入装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试管底部有红色物质生成
7.将绿豆大的钠块投入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钠块只在煤油层中游动,并放出气体
B.钠块只在水层中游动,钠块熔化,水层变红
C.钠块在层和水层界面处游动并上下跳动,钠块熔化,水层变红
D.钠块在水层和煤油层界面处游动并上下跳动,钠块熔化,水层变红
8.按如图所示进行相应实验,下列有关它们反应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均有可燃性气体生成 B.反应剧烈程度:乙>甲
C.丙中钠能置换出单质铜 D.乙、丙中钠在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9.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后,观察到的现象有()
①钠浮于液面上 ②熔化成小球 ③发出嘶嘶的响声,放出气体 ④小球在液面上游动、逐渐变小,直至消失 ⑤析出大量红色的铜 ⑥有蓝色沉淀产生 ⑦小球在溶液中沉浮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⑤ D.②⑥⑦
10.取一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①金属钠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紫色火花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的固体物质,描述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④⑤
11.等质量的两块金属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氧气中(常温下)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块钠失去电子多
B.两块钠失去电子一样多
C.第二块钠的生成物质量最大
D.两块钠的生成物质量一样多
12.“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完成万米深潜海试,标志着我国在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可作载人潜水器供氧剂,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是一种白色固体
②与反应有生成
③是碱性氧化物
④加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最终变成蓝色
⑤可在常温下由与反应制得
⑥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
A.③⑤ B.②⑥ C.②③⑥ D.②③④⑤⑥
13.下列对陈述I、II的正确性及两者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的判断均正确的是()
选项
陈述I
陈述II
判断
A
氯化钠在水中能导电
氯化钠在通电的情况下发生电离
I对,II对;有
B
过氧化钠可作潜水艇的供氧剂
过氧化钠和H2O、CO2反应生成O2
I对,II对;有关系
C
金属钠在空气中很容易变质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I错,II对;有关系
D
CO2中的少量HCl杂质可将气体通入饱和Na2CO3溶液除去
Na2CO3可与HCl反应
I对,II对;有关系
A.A B.B C.C D.D
14.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表面迅速变暗→“出汗”→变成白色固体(粉末),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钠
B.“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形成了溶液
C.最后变成碳酸钠粉末
D.该过程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15.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都具有强还原性
B.和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终产物不相同
C.将足量的、和分别加入含有酚酞的水中,最终溶液均变为红色
D.将少量和分别投入溶液中,均既有沉淀生成又有气体放出
1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
B.碳酸钡与盐酸反应:
C.与,溶液的反应:
D.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
17.金属钠与皮肤接触会腐蚀皮肤,千万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金属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钠会与皮肤汗水中的NaCl反应
B.金属钠会与皮肤汗水中的水反应
C.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放出大量热灼伤皮肤
D.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会腐蚀皮肤
18.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干粉(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灭火器灭火
B.实验时剩余的钠块,应放回原试剂瓶
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取用金属钠时,所需用品一般有小刀、镊子、玻璃片
19.如图装置,试管中盛有水,气球a中盛有干燥的Na2O2粉末,U形管中注有红色的墨水。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中的Na2O2粉末抖落到试管b中的水中,将发生的现象是()
A.U形管内红色墨水褪色 B.试管内溶液变红
C.气球a被吹大 D.U 形管水位:c>d
20.有关Na2O2性质实验如下:
已知:①Na2O2与水反应经历了Na2O2+2H2O =2NaOH+H2O2;
②酚酞褪色原因与溶液的强碱性或强氧化性有关。
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双氧水能使酚酞褪色
B.浓氢氧化钠能使酚酞褪色
C.双氧水和浓氢氧化钠都能使酚酞褪色
D.可利用二氧化锰和水来完善实验方案
二、填空题
21.过氧化钠的性质
(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其中氧化剂是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
(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其中氧化剂是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该反应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_______的来源。
22.过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多种用途。
(1)过氧化钠是_______色固体。
(2)过氧化钠可用作呼吸面具、潜水艇的供氧剂,写出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某实验小组通过如图所示实验,探究与水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②中的大量气泡主要成分是氢气
B.③中溶液变红,说明有酸性物质生成
C.④中现象可能是由于溶液中含有强氧化性物质造成的
D.⑤中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了水中氧气的溶解度
(4)具有强氧化性,与反应能生成硫酸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3.Na2O2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工业上可以用来漂白纺织类物品、麦杆、纤维等。回答下列问题:
(1)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过氧化钠若长期保存不当,容易生成_______(填化学式),证明过氧化钠变质情况的一种实验方案如下。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_______溶液,充分振荡
有白色沉淀生成
_______
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再加入适量的水,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管口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_______
(3)过氧化钠还可以作为潜艇工作人员的供氧剂,某工作人员携带10kg的过氧化钠固体进入潜艇,相当于携带标况下_______m3空气(只需列出计算表达式,已知氧气占空气体积分数约为20%,空气的密度为1.293g/cm3)。
24.早前金属钠是由电解熔融碳酸钠制得的。直到1921年实现了电解熔融氯化钠制钠,其反应原理是。回答下列有关单质钠的问题:
(1)下列保存金属钠的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放在棕色瓶中 B.放在细沙中 C.放在水中 D.放在煤油中
(2)钠长时间放在空气中,最后产物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A. B. C.NaOH D.
(3)将小块钠放在水平放置的试管中部,用酒精灯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如图I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生成物的颜色为___________,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将该试管冷却后直立,滴加几滴水(如图II所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呼吸面具中通常也会用到该生成物,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原理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详解】A.钠的密度比水小,能浮在水面上,A错误;
B.钠是银白色金属,断面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B正确;
C.钠的硬度很小,质软、可以用刀切,C正确;
D.钠的熔点较低,与水反应时放热使其熔成小球,D正确;
故选A。
2.C【详解】A.钠的焰色为黄色,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A正确;
B.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很容易失去,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B正确;
C.钠放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燃烧时生成过氧化钠,C错误;
D.钠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D正确;
答案选C。
3.C【详解】A.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浮在水面上,A项正确;
B.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使酚酞溶液变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B项正确;
C.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不会沉入水底,C项错误;
D.钠投入水中熔成光亮的小球,说明钠和水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D项正确;
答案选C。
4.A【详解】A.Na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生成的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A正确;
B.Na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增大,增大量为m(Na)-m(H2),B错误;
C.Na投入到硫酸钾溶液中,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增大,增大量为m(Na)-m(H2),C错误;
D.Na投入到盐酸中,钠与HCl反应生成氢气和NaCl,溶液质量增大,增大量为m(Na)-m(H2),D错误;
故答案选A。
5.A【详解】钠很活泼,可以与水、氧气等发生反应,且反应放热,如钠燃烧会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还可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产生助燃的氧气,所以钠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剂灭火,一般用干沙、石粉或专用灭火剂灭火,A项符合题意。
故选A。
6.D【详解】A.金属钠和氧气反应,常温下生成Na2O,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Na2O2,A正确;
B.钠与水剧烈反应,并生成可燃性气体(H2),所以大量的钠着火时可以用沙子扑灭,钠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少量的钠应保存在煤油中,B正确;
C.钠的密度比水小、熔点低,且与水反应放热,所以将一小块钠投入装有水的烧杯里,可以看到钠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C正确;
D.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等,NaOH再与CuSO4反应,从而生成Cu(OH)2蓝色沉淀,没有红色物质(Cu)生成,D不正确;
故选D。
7.D【详解】钠的密度比煤油的大,比水的小,则钠在水层与煤油层界面处发生反应,产生的氢气使钠块界面处游动并上下跳动,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故水层变红,故选D。
8.C【分析】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钠与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和氢气,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质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以此来解析;
【详解】A.由分析可知,甲乙丙中均有可燃性气体氢气生成,A正确;
B.钠与水或与酸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氢离子发生置换反应,反应快慢取决于氢离子浓度大小,乙中的酸的浓度最大,故反应剧烈程度:乙>甲,B正确;
C.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为:2Na+2H2O =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 反应中生成了蓝色沉淀,并不会置换出铜单质,C错误;
D.钠的密度小于水,所以浮在液面上,反应产生氢气,故四处游动,D正确;
故选C。
9.B【详解】①钠的密度小于水,所以钠会浮于液面上,故①正确;
②钠的熔点较低,钠和水反应放出的热量而使钠熔化成小球,故②正确;
③钠的性质很活泼,和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发出嘶嘶的响声,放出气体,故③正确;
④钠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气而使钠受力不均导致钠四处游动,逐渐变小直至消失,故④正确;
⑤钠的性质很活泼,先和水反应,而不是和铜离子发生置换反应,所以不会析出大量红色的铜,故⑤错误;
⑥钠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所以有蓝色沉淀产生,故⑥正确;
⑦钠的密度小于溶液密度,所以小球一直浮在水面上,故⑦错误;
综上所述,能观察到的现象有①②③④⑥,故选B。
10.D【详解】钠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发生反应时,由于钠的熔点较低,先熔化,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淡黄色过氧化钠固体,燃烧时火焰为黄色,说法正确的是①④⑤,故合理选项是D。
11.B【详解】A.两块钠的质量相等,则物质的量也相等,在反应中,钠显+1价,所以在反应中转移电子数是一样多的,故A错误;
B.由A可知,B正确;
C.钠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生成的是过氧化钠,在常温下反应生成的是氧化钠。两块钠物质的量相等,生成的Na2O、Na2O2的物质的量也相等,Na2O2的摩尔质量比Na2O大,所以生成的Na2O2的质量比生成的Na2O大,故C错误;
D.由C可知,D错误;
故选B。
12.B【详解】是淡黄色固体,①错误;与反应生成和,②正确;与反应生成,反应中有氧气生成,所以不是碱性氧化物,③错误;将加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变为蓝色,有漂白性,最终变为无色,④错误;与在加热时生成,常温下反应生成,⑤错误;是离子化合物,、的个数比为1∶2,⑥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知选B。
13.B【详解】A.氯化钠在水中能导电,是因为氯化钠在水中能电离生成钠离子和氯离子,不是因为氯化钠在通电的情况下发生电离,A错误;
B.Na2O2能和CO2、H2O反应生成O2,因此Na2O2可作潜水艇的供氧剂,两者有对应因果关系,B正确;
C.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钠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进而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最终生成稳定的碳酸钠,在空气中很容易变质,C错误;
D.CO2和HCl都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杂,D错误;
答案选B。
14.D【分析】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主要有:Na+O2=Na2O,Na2O+H2O=2NaOH,NaOH+CO2+10H2O=Na2CO310H2O,Na2CO310H2O= Na2CO3+10H2O,据此结合现象变化分析解答。
【详解】A.钠表面有金属光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暗色的氧化钠,导致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表面迅速变暗,A正确;
B.Na+O2=Na2O,Na2O+H2O=2NaOH,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形成了溶液导致“出汗”,B正确;
C.变成白色固体(粉末)为碳酸钠,C正确;
D.根据分析可知,该过程的所有化学反应不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如Na2O+H2O=2NaOH,D错误;
故选D。
15.D【详解】A.钠具有强还原性,钠失去电子生成钠离子,钠离子没有还原性,只有微弱的氧化性,性质较稳定,A项错误;
B.和长期置于空气中,最终都生成相同的产物:,B项错误 ;
C.具有漂白性,故加入含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先变红,最终红色褪去,C项错误;
D.将少量和分别投入溶液中均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气体,然后再和硫酸铜生成氢氧化铜沉淀,D项正确。
故选D。
16.B【详解】A.原离子方程式中离子的比例不正确,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2H++2OH-═BaSO4↓+2H2O,A错误;
B.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BaCl2和H2O、CO2,故其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CO2↑+H2O+Ba2+,B正确;
C.钠与盐溶液的反应,先考虑与水的反应,再考虑产物与盐是否反应,钠与CuSO4溶液反应,先与水反应,再与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故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Cu2+═Cu(OH)2↓+2Na++H2↑,C错误;
D.澄清石灰水在离子方程式书写时要拆,二氧化碳与过量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Ca2++2OH-═CaCO3↓+H2O,D错误;
故答案为:B。
17.A【详解】A.金属钠会与皮肤汗水中的H2O反应产生NaOH而腐蚀皮肤,而不是与NaCl反应,A错误;
B.金属钠性质活泼,会与皮肤汗水中的水反应产生NaOH和H2,NaOH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B正确;
C.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放出大量热会灼伤皮肤,C正确;
D.金属钠性质活泼,会与皮肤汗水中的水反应产生NaOH和H2,NaOH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
18.B【详解】A.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金属钠着火时会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产生氧气,因此不能用 干粉(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灭火器灭火,应用干燥的沙土灭火,故A错误;
B.钠在空气中与水、氧气反应,可能引发安全事故,故用剩的钠块不能随意丢弃,应放回原试剂瓶,故B正确;
C.浓硫酸溶于水并放热,且具有强腐蚀性,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最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故C错误;
D.取用金属钠时,所需用品一般有小刀、镊子、玻璃片还有滤纸,故D错误;
答案B。
19.C【详解】A.Na2O2和水反应放热,广口瓶内受热气体膨胀,U形管内c端液面下降、d端液面上升,U形管内红色墨水不褪色,A错误;
B.Na2O2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试管内溶液不变色,B错误;
C.Na2O2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生成气体,气球a膨胀,C正确;
D.Na2O2和水反应放热,广口瓶内气体膨胀,U形管内c端液面下降、d端液面上升,U形管水位:d>c,D错误;
答案选C。
20.D【分析】由实验现象和题给信息可知,实验中酚酞褪色可能是氧化钠和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将酚酞氧化而漂白褪色,也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大导致酚酞褪色,所以还必需补充除去过氧化氢、降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实验来验证褪色原因。
【详解】A.由分析可知,由实验不能得到双氧水能使酚酞褪色的结论,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由实验不能得到浓氢氧化钠能使酚酞褪色的结论,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实由实验不能得到双氧水和浓氢氧化钠都能使酚酞褪色的结论,故C错误;
D.由分析可知,还必需补充向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除去过氧化氢、加入水稀释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来验证褪色原因,故D正确;
故选D。
21.(1) 2Na2O2+2H2O=4NaOH+O2↑ 过氧化钠 过氧化钠
(2)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 Na2O2 O2
【解析】略
22.(1)淡黄
(2)2Na2O2+2CO2=2Na2CO3+O2
(3)C
(4)Na2O2+SO2=Na2SO4
【解析】(1)已知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故答案为:淡黄;
(2)Na2O2和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故答案为:2Na2O2+2CO2=2Na2CO3+O2;
(3)A.2Na2O2+2H2O=4NaOH+O2↑,则②中的大量气泡主要成分不是氢气而是氧气,A错误;B.由于Na2O2与水反应生成了NaOH,则③中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B错误;C.由于Na2O2与水发生过程中可能生成强氧化性物质H2O2,④中现象可能是由于溶液中含有强氧化性物质造成的,C正确;D.由于Na2O2与水发生过程中可能生成强氧化性物质H2O2,H2O2在MnO2的催化下发生分解产生O2,即⑤中MnO2的主要作用是催化H2O2分解,D错误;故答案为:C;
(4)Na2O2具有强氧化性,与SO2反应能生成硫酸钠,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O2+SO2=Na2SO4,故答案为:Na2O2+SO2=Na2SO4。
23.(1) -1 2Na2O2+2H2O=4NaOH+O2↑
(2) Na2CO3 BaCl2 过氧化钠样品已经变质 过氧化钠样品部分变质
(3)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进行分析,根据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进行分析。根据碳酸根离子能和钡离子或钙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进行检验。
(1)
Na2O2中钠元素化合价+1价,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2)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过氧化钠若长期保存不当,容易生成Na2CO3,碳酸根离子和Ca2+或Ba2+生成碳酸钙或碳酸钡沉淀,滴加氯化钡或氯化钙生成白色沉淀,证明含碳酸根离子,说明过氧化钠样品已经变质,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再加入适量的水,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管口,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了氧气,说明过氧化钠部分变质;
(3)
所以有:=,解得:x=,相当于空气的体积为V==m3。
24.(1)D
(2)D
(3) 淡黄色 2Na+O2Na2O2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Na2CO3+O2和2Na2O2+2H2O=4NaOH+O2↑
【解析】(1)
钠的化学性质活泼,易与O2、H2O等反应,应密封保存,钠的密度比煤油大,可保存在煤油中,D符合题意;
故选 D。
(2)
钠的性质活泼,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Na2O,反应方程式为:4Na+O2=2Na2O,Na2O可与水反应生成NaOH,反应方程式为:Na2O+ H2O= 2NaOH, NaOH与空气中的水和CO2反应生成Na2CO3·xH2O,Na2CO3·xH2O风化脱水生成Na2CO3,D符合题意;
故选 D。|
(3)
钠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淡黄色过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2Na+O2Na2O2;
将该试管冷却后直立,滴加几滴水,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呼吸面具利用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别与过氧化钠反应,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Na2CO3+O2,呼出的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相同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复习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将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