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探究电路-【沪科版期末试题】福建省厦门市近三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分类汇编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8695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沪科版期末试题】福建省厦门市近三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分类汇编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8695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沪科版期末试题】福建省厦门市近三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分类汇编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8695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沪科版期末试题】福建省厦门市近三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分类汇编
展开
这是一份第十五章探究电路-【沪科版期末试题】福建省厦门市近三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分类汇编,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沪科版期末试题】福建省厦门市近三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分类汇编
一、单选题
1.(福建省厦门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以下方法中,能使金属丝电阻增大的是( )
A.增大金属丝的横截面积 B.增大金属丝的长度
C.增大金属丝两端的电压 D.增大金属丝中的电流
2.(福建省厦门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如图是某圆形插线排,以下插线排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插线排长时间不用,要断开按钮开关
B.手机充电器使用后一直留在插座上
C.可在插线排上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
D.可用湿布擦拭插线排上的灰尘
3.(福建省厦门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如图,电源电压10V保持不变,R=20Ω,虚线框内所有电阻阻值均未知。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为2A,如果用一个10Ω的定值电阻替换R,虚线框内的电阻均保持不变,则电流表示数将变为( )
A.1A B.2.5A C.3A D.4 A
4.(福建省厦门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如图的情景中,符合用电安全的是( )
A.用取暖器烘衣服
B.用湿手触摸开关
C.充电后及时断电
D.手指塞进插座孔
5.(福建省厦门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如图科学家中,经过多年研究,最先得出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的是
A.欧姆
B.焦耳
C.瓦特
D.安培
6.(福建省厦门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科技改变生活,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华为P30手机的待机功率约为200W
B.WIFI是通过红外线来传递信息的
C.电器连接设备中的USB接口的输出电压低于36V
D.路由器可通过接口连接多台电脑,各接口间是串联的
7.(福建省厦门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在相同温度下,关丁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线的电阻一定比铝线的小
B.长度相同粗细也相同的铜线和铝线电阻相等
C.长度相同的两根铜线,粗的那根电阻较大
D.粗细相同的两根铜线,长的那根电阻较大
8.(福建省厦门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如图1电路中,电源电压可调,R为定值电阻,Rt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如图2。若把其中一个电表改装成温度计,要求温度升高时,电表示数增大。下列操作可提高温度计灵敏度的是
A.减小电源电压
B.减小R的电阻值
C.增大电流表量程
D.增大电压表量程
9.(福建省厦门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图是一种定时课间音乐播放装置的原理图,通常情况下,开关S处于闭合状态。课间休息时播放器自动播放音乐,此时( )
A.定时开关断开 B.指示灯熄灭
C.指示灯两端电压不变 D.电路电流增大
10.(福建省厦门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如图,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中点向右移动过程中( )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A1示数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A2示数变大
C.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A1示数变大
D.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A2示数变小.
11.(福建省厦门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如图,开关S闭合后灯L不发光,用测电笔测试电灯两接线处和插座两孔均能使测电笔氖管发光,经检查,保险丝未烧断,则故障是( )
A.灯丝发生断路 B.插座发生短路 C.进户火线断路 D.进户零线断路
二、填空题
12.(福建省厦门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如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30 Ω。闭合开关S1、S2,电流表正常偏转,断开S2时,电流表的示数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R1的电功率为原来的,则R2的电阻为_________Ω。
13.(福建省厦门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把两个分别标有“10Ω 0.3A”和“20Ω 0.6A”的定值电阻并联接入电路,在保证电路元件安全的前提下,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______V,干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______A。
14.(福建省厦门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如图电路,电源两端电压U=12V保持不变,R=6Ω,虚线框内所有电阻阻值均未知。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为2.5A,如果用一个12Ω的定值电阻替换R,虚线框内的电阻均保持不变,则电流表示数将变为______A,电路总功率变为原来的______倍。
三、作图题
15.(福建省厦门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如图甲所示,家庭电路中可用一个开关控制插座,增强安全性。请在图乙中将开关和插座正确连入电路。
( )
16.(福建省厦门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如图是一种调光台灯电位器(滑动变阻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a、b、c是它的三个接线柱。要求:旋钮带动滑片顺时针转动时,灯泡变亮。请完成该电路的连接。
( )
17.(福建省厦门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如图a是一个插座带开关的面板,图b是面板内部的接线图。请将图中各元件接入电路,其中开关只控制电灯。
18.(福建省厦门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教室里采用多盏“220V 26W”的LED灯进行照明,提供适切的光照强度和均匀度。将图中的LED灯和开关接入电路,使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正常工作。
四、实验题
19.(福建省厦门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用如图1电路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实验器材如下:电源(4.5V),滑动变阻器(“10 Ω 2A”、“50 Ω 1.5A”).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定值电阻(5Ω、10Ω、20Ω)。
(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选取“10 Ω 2A"的滑动变阻器与10 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多次实验后用图象法处理数据如图2:
①分析图象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图2的I-U图象在前半区(即阴影区)没有实验数据,为了扩大数据的范围,请提供一个可行的方案: ___________。
(2)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选取“50 Ω 1.5A”滑动变阻器与5 Ω的定值电阻完成了第1次实验,记录数据于表格中:
实验序号
电阻R/Ω
电流I/A
1
5
0.5
2
10
3
20
①进行第2次实验,将定值电阻由5Ω 改为10Ω,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直至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_V,并记录数据。
②进行第3次实验,将定值电阻由10Ω 改为20Ω,闭合开关,发现异常现象:______________。请针对此现象提出正确的操作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福建省厦门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选用器材: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三个(阻值为5Ω、10Ω、20 Ω)、滑动变阻器(10Ω 2 A)、开关、导线若干。
(1)图电路还有一条导线未连接,请用笔划线代替导线补充完整 ______ 。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______ 状态,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至最右端,这是为了 ______ 。
(3)在AB间接入5Ω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1.5V,记录电流表示数。断开开关,将AB间5Ω电阻换成10Ω,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 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调节滑片P,直至 ______ 再次记录数据。
(4)当AB间换成20Ω的电阻时,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都无法完成实验,原因是 _______ 。
21.(福建省厦门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用一根长15cm粗细均匀的铅笔芯,探究“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实验电路如图,电源电压恒为3 V ,AB为铅笔芯,P为鳄鱼夹。移动鳄鱼夹P,用刻度尺测量铅笔芯AP段的长度L,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实验序号
1
2
3
4
L/cm
15.0
10.0
5.0
3.0
I/A
0.50
0.73
1.50
2.70
电阻R/Ω
6
4.1
1.1
(1)计算表格中第3次测量的电阻值R= ______ Ω;
(2)请在图中画出R-L关系图象 ______ ;
(3)根据图象,可以得到结论: ______ 。
22.(福建省厦门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用如图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备选器材有:电池组、定值电阻R(5Ω、10Ω、20Ω)、滑动变阻器(“10Ω,2A”“20Ω,1A”)、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序号
1
2
3
电流I/A
0.10
0.20
0.24
电压U/V
1.0
2.0
2.4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状态;
(2)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使接入电路的电阻值最大的位置,目的是______;
(3)实验数据如上表,得出结论______;
(4)实验中发现虽然用了两节干电池,但无论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都无法使电压表示数达到3V,原因可能是______;
(5)若想要测量的电流值范围最大,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分别选择______Ω和______Ω。(均在备选器材中选取)
23.(福建省厦门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科技兴趣小组在测量一种热敏电阻R的阻值时,意外发现对通电发热后的热敏电阻吹气,其阻值会变化。他们对此现象进行探究,得到热敏电阻R随风速v的变化关系,如图甲。
(1)由图象可知:当风速v增大时,热敏电阻R的阻值______;
(2)现有实验器材如下:完全相同的热敏电阻R若干、电流表(量程0~0.6A、0~3A)、电源(电压9V)、开关、导线若干。兴趣小组利用热敏电阻设计了如图乙的风速测量装置(除风速测量通道外,电路其他部分密封,不受风力影响),电路中电流表应选择______量程,该装置的风速测量范围为______~______m/s;
(3)在已有器材的基础上,将电流表更换成一个量程0~3V的电压表,请重新设计一个测量范围为0~6m/s的风速测量装置,并将电路图画在图丙方框内______。
五、计算题
24.(福建省厦门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在如图的电路中,灯泡L标有“12V 6W”字样,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40 Ω,定值电阻R0=20 Ω。求:
(1)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2)S、S1都闭合,滑片P移动到最左端时,灯泡L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3)S闭合、S1断开,且滑片P移动到最右端时,通电1min电路产生的总热量。
25.(福建省厦门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学校科技兴趣小组学以致用设计了一款金属电阻温度计,电路如图。电源电压恒为24 V电流表、电压表(0~15 V),Rt为测温金属电阻,它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如图。将Rt放入0 ℃的物体中,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电压表示数为8 V,将此处标记为0 ℃电流表示数为I0。为保证电压表盘上的温度刻度均匀分布,需控制电流不变,温度计每次测量均需调节R使电流表示数保持为I0。
(1)计算I0的大小。
(2)求该温度计的最高测量温度。
(3)改变I0的大小,可将温度计的量程扩大到0℃~240 ℃。则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至少应为多少?
参考答案:
1.B【详解】A.增大金属丝的横截面积,在材料、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金属丝的电阻变小,故A不符合题意;
B.增大金属丝的长度,在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电阻变大,故B符合题意;
CD.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所以增大导线两端的电压或增大通过导体的电流时,导体的电阻不变,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A【详解】A.插线排长时间不用会发热,要断开按钮开关,故A正确;
B.充电器长时间插在插在墙上的插座上会发热,容易引起火灾,故B错误;
C.一个多孔插线板若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会造成总电流过大,易引发火灾,故C错误;
D.生活中的水是导体,用湿布擦拭插线排易引发触电事故,故D错误。
故选A。
3.B【详解】由知道,并联的总电阻
虚线框内所有电阻的等效电阻为R′,由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知道,等效电阻为
用一个10Ω的定值电阻替换R,虚线框内的电阻均保持不变,此时并联的总电阻R″,则
解得R″=4Ω
由知道,电流表示数将变
故选B。
4.C【详解】A.水是导体,在取暖器上烘烤衣服,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A不符合题意;
B.生活用水是导体,所以我们不能用湿手触摸开关,否则会触电,故B不符合题意;
C.充电器不用时及时断电,可以节约电能,同时可避免长时间通电而产生危险,故C符合题意;
D.手指塞进插座,容易接触火线引起触电,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A【详解】A.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最先通过实验归纳出一段导体中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即欧姆定律,符合题意;
B.焦耳通过实验得出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电流和时间的关系,即焦耳定律,不符合题意;
C.瓦特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不符合题意;
D.安培发现了电流间的相互作用力,并提出了著名的安培定律,不符合题意。
6.C【详解】A.手机电池电压为3.7V,待机时的电流约是10mA,手机的待机功率
P=UI=3.7V×0.01A=0.037W,
故A不符合题意;
B.WIFI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电器连接设备中的USB接口的输出电压低于人体的安全电压,即低于36V,故C符合题意;
D.同一台路由器为多台电脑提供网络服务,一台电脑不工作,其它电脑不受影响,互不影响,各接口间是并联的,故D不符合题意。
7.D【详解】电阻是导体自身的一种特性,它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决定,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无关.
A. 由于没有控制导体长度和粗细相同,所以不能说铜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铝导线的电阻大,故错误;
B. 长度相同,粗细也相同的铜线、铝线,材料不同,电阻不相等,故错误;
C. 导线的材料和长度相同的两根铜线,粗的那根电阻较小,故错误;
D. 导线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长的那根电阻较大,故正确.
8.B【详解】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与热敏电阻Rt串联,电压表测Rt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图乙可知,当温度升高时,Rt的阻值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可以改装成温度计,
A.减小电源电压,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比原来变小一些,温度计的示数变小一些,温度计内液柱高度变化较小,不能提高温度计灵敏度,故A不符合题意;
B.减小R的电阻值,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温度计的示数变大一些,温度计内液柱高度变化较大,能提高温度计灵敏度,故B符合题意;
C.增大电流表量程,温度计的量程会变大,但不能改变温度计的分度值,不能提高温度计的灵敏度,故C不符合题意;
D.增大电压表量程,不能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不能提高温度计的灵敏度,故D不符合题意。
9.A【详解】A.定时开关S处于闭合状态时,播放器被短路,电路为指示灯的简单电路,当定时开关S断开时,播放器与指示灯串联,播放器可播放音乐,故A正确;
B.播放器播放音乐时,播放器与指示灯串联,指示灯亮,故B错误;
C D.播放器播放音乐时,播放器与指示灯串联,与开关S闭合时相比,电路中总电阻变大,电流变小,指示灯两端电压变小,故CD错误。
故选A。
10.D【详解】如图所示,R1、R2并联,电流表A1测R2支路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也等于各支路两端电压)。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中点向右移动过程中,电源电压不变,即电压表示数不变;R2阻值变大,根据可知,R2所在支路电流变小,即A1示数变小;R1所在支路电流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干路电流变小,即A2示数变小。
故选D。
11.D【详解】A.开关闭合后灯不发光,若是灯丝发生断路,用测电笔测试电灯,只有右边接线处发光,左边接线处不发光,测试插座左孔不发光,故A不符合题意;
B.若插座发生短路,则保险丝会烧断,故B不符合题意;
C.若进户火线断路,则用测电笔测试电灯和插座都不会发光,故C不符合题意;
D.若进户零线断路,则灯泡不能形成回路,不发光,但用电灯两接线处及插座两孔都与火线相通,所以测电笔接触接触这些位置都发光,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 减小 10【详解】[1]闭合开关S1、S2,R2被短路,只有R1接入电路,断开S2时,R1和R2串联,电路的电阻变大,电源电压不变,由I=可知通过电路的电流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2]两种情况下R1的电功率之比:
,
,
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
,
R2=10Ω。
13. 3 0.45【详解】[1]标有“10Ω 0.3A”的定值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3A,标有“20Ω 0.6A”的定值电阻,所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6A,则两个定值电阻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分别为
U1=I1R1=0.3A×10Ω=3V
U2=I2R2=0.6A×20Ω=12V
因为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为保证元件安全,并联电路两端的最大电压为3V。
[2]当并联电路两端的最大电压为3V时,通过标有“10Ω 0.3A”定值电阻的电流为I1=0.3A,通过标有“20Ω 0.6A”定值电阻的电流为
所以干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I=I1+I2′=0.3A+0.15A=0.45A
14. 1.5 0.6【详解】[1]根据电路图可知,R与虚线框内的电阻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由 可得,电路的总电阻
虚线框内所有电阻的等效电阻为R′,由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得
解得R′=24Ω。
用一个12Ω的定值电阻替换R,虚线框内的电阻均保持不变,此时虚线框部分电路通过的电流
通过R的电流
则干路的电流,即电流表示数将变为
I′=I1+I2=0.5A+1A=1.5A
[2]两次的总功率之比
P:P′=UI:(UI′)=I:I′=2.5A:1.5A=5:3
所以
P'=P=0.6P
即电路总功率变为原来的0.6倍。
15.【详解】火线进开关,再和插座右孔连接,三孔插座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如图所示:
16.【详解】顺时针旋转滑片时,灯泡变亮,说明电流变大,电源电压不变,根据R=可知:电路中电阻变小,则应连接接线柱b、c与灯泡串联后接入电路,如图所示:
17.【详解】灯泡接法:火线首先过开关,然后进入灯泡,最后回到零线上,这样做可以保证当开关断开,没有电流经过灯泡,以免发生触电事故;三孔插座接法:三孔插座的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如下图所示:
18.【详解】两灯的额定电压均为220V,要使它们都正常工作,应该使两灯并联;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则开关应该接在干路上,且为了安全,开关应该靠近火线,故连接电路如图所示:
19. 详见解析 改用最大阻值更大的滑动变阻器 2.5 电压表示数超过量程 详见解析【详解】(1)①[1]由图2可知,电阻一定,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②[2]图2的I-U图象在前半区(即阴影区)没有实验数据,电流和电压没有较小的数据,可能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较小,可以改用最大阻值更大的滑动变阻器;
(2)①[3]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保持电压不变,电阻两端电压
U=I1R1=0.5A×5Ω=2.5V;
②[4]将电阻改为10Ω时,通过电路的电流
I2==0.25A,
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
R滑==8Ω,
将定值电阻由10Ω 改为20Ω,变阻器的滑片没有改变时,通过电路的电流
I3=A,
电阻两端的电压
U3= I3R3=A×20Ω≈3.2V>3V,
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5]为了不超过电压表的量程,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大阻值处(最右端)。
20. 断开 保护电路 变大 电压表示数为1.5 V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小【详解】(1)[1]滑动变阻器应该“一上一下”接在电路中,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导线连接如图所示
。
(2)[2]为了保证电路安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3]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至最右端,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在电路中的电阻最大,这是为了保护电路。
(3)[4]断开开关,将AB间5Ω电阻换成10Ω,闭合开关,定值电阻阻值变大,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定值电阻分担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
[5]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应保证电压不变,所以调节滑片P,直至电压表示数为1.5 V,再次记录数据。
(4)[6]当AB间换成20Ω的电阻时,定值电阻阻值变大,此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变大,要想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仍为1.5V,需减小电路中电流,即增大滑动变阻器电阻,所以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都无法完成实验,原因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小。
21. 2 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时,电阻的大小与长度成正比【详解】(1)[1]由表格数据得
在误差允许的情况下,每一组的电流与电阻的乘积是定值3V,即等于电源电压。所以第3组数据中的电阻值
(2)[2]由表格中R和L的数据在图中找出对应的点,再把点连成线,作图如下:
(3)[3]由图象知,R与L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而在整个过程中,铅笔芯的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所以在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电阻的大小与长度成正比。
22. 断开 为了保护电路 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电池已发生损耗,两端电压低于3V 5 20【详解】(1)[1]连接电路时,为了保护电路,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2)[2]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使接入电路的电阻值最大的位置,目的是为了保护电路。
(3)[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电压增大为原来的几倍,通过的电流也增大为原来的几倍,故得出的结论: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4)[4]实验中发现虽然用了两节干电池,但无论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都无法使电压表示数达到3V,原因可能是电池作用时间较长,已发生损耗,两端电压低于3V。
(5)[5][6]电源电压不变,由可知,电阻的变化范围越大,测量的电流值范围最大,所以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分别选择5Ω和20Ω。
23. 减小 0~3A 0 1.5 【详解】(1)[1]由图1可知,电阻随风速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当风速v增大时,热敏电阻R的阻值减小。
(2)[2]由图象可知,热敏电阻的最小阻值为6Ω,电路中的最小电流
因此电流表应选择0~3A的量程。
[3][4]由题意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3A,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
由图象可知,此时风速为1.5m/s;所以该装置的风速测量范围为0~1.5m/s。
(3)[5]电压表的量程为0~3V,而电源电压为9V,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至少需要3个同规格的热敏电阻串联;由图象可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风速的增大而减小,根据分压原理可知,热敏电阻两端的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减小,如果将电压表直接并联在受风吹的热敏电阻两端不符合常规认知,因此需要在电路中再串联一个定值电阻,而题目条件中没有定值电阻,但由题意可知,热敏电阻不受风吹时电阻保持6Ω不变,此时热敏电阻相当于一个定值电阻;由图象可知当风速为6m/s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1Ω,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知,需要用4个完全相同的热敏电阻R串联,其中一个放在风速测量通道,其他3个不受风吹,电压表与不受风吹的一个电阻并联,如图所示:
24.(1)24Ω;(2)1.1A;(3)144J。【详解】(1)灯泡的额定电流
I额==0.5A,
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RL==24Ω;
(2)当S、S1都闭合,滑片P移动到最左端时,R0与灯泡L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由于灯泡L正常发光,则电源电压
U=U额=12V;
通过R0的电流:
I0==0.6A,
由于灯泡L正常发光,则
IL=I额=0.5A;
电流表的示数
I=I0+IL=0.6A+0.5A=1.1A;
(3)当S闭合、S1断开,且滑片P移动到最右端,R0与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串联,则此时电路的总电阻:
R总=R0+R=20Ω+40Ω=60Ω,
1min内电路中的产生的热量:
Q=W=×60s=144J。
答:(1)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24Ω;
(2)S、S1都闭合,滑片P移动到最左端时,灯泡L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是1.1A;
(3)S闭合、S1断开,且滑片P移动到最右端时,通电1min电路产生的总热量是144J。
25.(1)0.1A;(2)140 ℃;(3)240Ω【详解】解(1)Rt与R串联,当t=0℃时,Rt=80Ω,且Ut=8V,I0为
(2)测最高温时,Ut1=15 V,Rt1阻值为
由图得函数关系
当Rt=150Ω解得温度计的最高测量温度t=140 ℃。
(3)当t=240 ℃时,由函数关系得Rt2=200Ω,此时电流
此时,滑动变阻器对应的阻值为
当t=0 ℃时,Rt3=80Ω,此时电压表示数为
此时,滑动交阻器对应的阻值为
即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应为240Ω。
答:(1)I0为0.1A;
(2)该温度计的最高测量温度140 ℃;
(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应为240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选择题提升题-福建省厦门市近三年(2020秋-2022秋)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分类汇编【沪科版期末】,共21页。
这是一份填空题-福建省厦门市近三年(2020秋-2022秋)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分类汇编【沪科版期末】,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李白的“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实验题-福建省厦门市近三年(2020秋-2022秋)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分类汇编【沪科版期末】,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开关、导线若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