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7.1《短歌行》课件31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8703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7.1《短歌行》课件31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8703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7.1《短歌行》课件31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8703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7.1《短歌行》课件31张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8703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7.1《短歌行》课件31张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8703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7.1《短歌行》课件31张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8703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7.1《短歌行》课件31张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87033/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7.1《短歌行》课件31张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8703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语文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7(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7.1 短歌行集体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7(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7.1 短歌行集体备课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相关背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掌握诗中词语的含义、炼字技巧,同时能熟练地背诵并正确地默写全诗。2.把握诗中描绘的意象,提高鉴赏诗歌地能力。3.学习曹操积极进取、重视人才的精神风貌。
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你眼中的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
戏曲舞台塑造的:阴险、残忍、狡诈、狠毒、奸臣裴松之: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许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 英雄。 陈寿《三国志》:“抑可谓非常之人,超 世之杰矣。”《三国演义》:奸臣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东汉沛国谯县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建安元年迎汉献帝定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封为丞相、魏王。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世称“魏武帝”。 曹操的诗歌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其基本风格是苍凉悲壮。他的作品集《曹操集》,代表作《蒿里行》、《龟虽寿》、《观沧海》等。
曹操的诗歌现存20余首,大致可分为两类:一、写历史,反映当时社会动乱、战乱带给人民的灾难。如《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名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二、感叹时光流逝,抒发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如《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政治上最得意的一笔是:军事上最成功的一仗是:失败得最惨的一次是:最受肯定的是:最受指责的是:最有争议的是:最没有争议的是:
挟天子以令诸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他的才略他的人品他的历史功过他的文学成就
古体诗也叫“古诗”“古风”,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指唐代以前的四言诗(如《诗经》)、五言诗(产生于汉代)、七言诗(成熟于唐代)和乐府诗等。后人沿袭唐人说法,把唐代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代以后文人仿照它们的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格律较自由,没有严格的限制,有歌、行、吟等体裁。
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并征服乌桓,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兵临赤壁城下,想要一举扫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当时曹操已经54岁,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在大战前夕,曹操在江上设酒置乐,款待文武将领,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感此情景,慷慨而歌,作此《短歌行》。
建安文学 建安文学,是指汉末建安至魏初的文学。 “建安”是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的年号。文学史上的“建安”是指汉末魏初的一段时期。建安文学的成就在诗歌方面最为突出。建安时期,文人五言诗繁兴,这一时期的诗坛群星璀璨。 这一时期的文学风格称为“建安风骨”,具有“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 代表文人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女诗人蔡琰
《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长歌”、“短歌”是指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 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诗句都是四句的,就称为“短歌”。 “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文学体裁。除了“行”还有“歌、行、吟、曲、谣、辞”都是诗歌体裁。 本诗是曹操按照乐府旧题传创作的诗篇,是曹操的传世名篇。
“歌行”属于乐府诗一类,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在形式上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无言、七言、杂言的固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的意思。乐府诗有如下称谓:歌——《垓下歌》《白雪歌》行——《兵车行》《丽人行》吟——《白头吟》《秦中吟》引——《李凭箜篌引》曲——《西州曲》《秋风曲》
短歌行(其一)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本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 人生苦短 时光易逝
一边喝酒一边听歌,人生的岁月能有多少!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可悲的是逝去的日子实在太多了!宴会上歌声激昂慷慨,心中的忧思难以忘怀。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问: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
①设问开头,破空而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②比喻。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逝的感慨。③设问、借代。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语出《诗经 . 郑风 . 子衿》
语出《诗经 . 小雅 . 鹿鸣》
那些有学识的人,使我心中的思虑连绵不断。只是为了您的缘故,我沉思吟味到如今。群鹿呦呦鸣叫,呼唤同伴来共食艾蒿。我如果得到了嘉宾,定当奏乐设宴隆重款待。
问:诗人如何表达对人才的渴盼的?
① 引用,引用《诗经》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来比喻渴望得到贤才。引用“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来表达招纳贤才的热情。② 比兴(比就是打比方用比喻。兴复杂一些,主要意思就是外界事物触动了诗人的兴致,引发诗人歌唱.诗人找到一个话头)。用“子衿”、“鹿鸣”起兴,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己,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可以摘取; 我不禁心生忧愁,愁绪连绵不绝。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第三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了比兴的的手法,诗人以“明明如月”来比兴,贤士像明月一样令人仰望,不可招致,这也正是诗人“忧从中来”的原因。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明月当空 ,星星稀少,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几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会满足于自己的高俊,大海不会满足于自己的深邃。 只有像周公那样见到贤才,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马上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为景物描写,正是这样的景象触动了诗人的愁思。那么,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自己的愁思呢?
① 以“乌鸦”无枝可依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的状况,表达出对人才的渴望。②后四句用典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殷勤地接待贤才,表达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
用典:一种写作手法,多用于诗歌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内容和思想。
古人云“诗言志,歌咏怀”。结合曹操的忧,说说诗人抒写了什么“志”?
广纳人才建功立业统一天下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低沉———————————————————————昂扬
穿越时空的魅力
曹操有什么样的品质、魅力?
1.大丈夫,真男子气概;2.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3.树立理想,拥有宏伟抱负;
1、比兴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思贤若渴的急切心情。
例:“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喻人生短促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把贤者比喻为高空的明月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表明 优待贤才的态度。 “乌鹊南飞,绕树三匝”喻贤士们没有归宿。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喻贤人要“多多益善”
比兴的作用:使诗歌更加鲜明、生动,增加诗歌的韵味和感染力。(结合诗句回答)
例: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3.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4.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作用:1、使立论有依据 2、委婉表意 3、减少语词之繁赘 4、内容充实、美化词句
3.巧用欲扬先抑手法(要发扬、开放,但先控制、压抑。) 诗人以消极地感叹时光易逝,忧自己功业未建开头,最后转折,抒发统一天下地雄心壮志。 抑扬低昂,反复咏叹,大大加强了抒情效果。
学完了曹操的《短歌行》,希望大家能认真思考:我们需要追求怎样的一种生命价值?我们心中有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宏伟的抱负?我们是人生匆匆、虚度光阴,还是只争朝夕?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7.1 短歌行课文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短歌行》,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运用典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第三单元7(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7.1 短歌行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示范课课件ppt,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