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课外古诗词诵读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01(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48796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人教部编版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当堂达标检测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理解性默写,重要问题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写自己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等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等渴望的诗句是:
, 。
2.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也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遇中“行军”的特定环境的句子是:
, 。
二、重要问题探究
1.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长安被攻陷之时。诗歌写了哪个中国传统节日,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
。
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3.这首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都有“菊”这个意象,它们有什么不同?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
。
4.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岑参的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
B.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劈头一个“强”字,则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境况。
C.第三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
D.结句用的是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但是寓巧于朴,寓意深长,耐人咀嚼,即使诗的思想和艺术境界出现一个飞跃。
5.《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这首诗写了________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这从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字词可以看出。
6.《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7.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种菊吟
﹝宋﹞金朋说
众卉竞春妍,芬芳无彼此。
霜寒摇落时,独秀何如①尔。
(注释)①何如:怎么样,用反问语气表示胜过。
(1)由岑参诗句中“九日”“ ”等词,可见诗人是在 节写的。
(2)两首诗都写到菊花,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一、理解性默写
1.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2.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二、重要问题探究
1.重阳节;“九日”“登高”。
2.作者运用想象,描绘了战场中开放的故园菊,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3.岑诗中的菊花盛开在战火纷飞的家乡,表达的是诗人思乡的惆怅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寄托着对和平的渴望;孟诗中的菊花开在环境优美,生活富足的农家人院中,表达了作者对恬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4.C
5.重阳;九日;登高;酒;菊。
6.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7.(1)登高 重阳
(2)岑诗通过遥想故园菊花的寂寞盛开之状,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和平的渴望;金诗通过菊花与百花的对比,表达对菊花不畏寒霜,傲然独秀品性的赞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学年21* 蝉课时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课外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赠从弟(其二)课后复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温习课内所学,完成古诗赏析任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龟虽寿精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理解性默写,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