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必修二 精品解析辽宁省辽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必修二 精品解析辽宁省辽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共20页。
辽宁省辽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第一册和第二册。
第I卷(选择题 共8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距离地球4.2光年的恒星比邻星的宜居带内有颗行星(比邻星b),可能存在生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比邻星属于( )
A. 太阳系 B. 地月系 C. 河外星系 D. 银河系
2. 下列关于比邻星b可能存在生命的推测,最全面的是( )
A. 适当的质量,离中心恒星的距离适中
B. 适中的公转周期,中心恒星适当的表面温度
C. 适宜的温度,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D. 适当的质量,适中的公转周期
3. 下列关于比邻星的描述,合理的是( )
A. 内部不断地进行核聚变反应 B. 最主要成分是氦
C. 是一颗体积较大的行星 D. 自身不发光、发热
【答案】1. D 2. C 3. A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比邻星是距离地球4.2光年的恒星,比邻星是与太阳并列的恒星,各自属于不同的恒星系统,因此比邻星不属于太阳系,而地月系位于太阳系之中,因此比邻星也不可能属于地月系,排除A、B;离地球最近的河外星系——仙女座大星系离地球约254万光年,而比邻星距离地球仅4.2光年,因此比邻星不可能位于河外星系,排除C;银河系的直径介于10万光年至18万光年之间,而比邻星距离位于银河系的地球仅4. 2光年,因此比邻星位于银河系,D符合题意。故选D。
【2题详解】
适当的质量,离中心恒星的距离适中,仅能推测该行星可能有适宜的温度和大气,不能表明有适宜液态水的条件,因此推测比邻星b可能存在生命的条件不全面,A不符合题意;适中的公转周期,中心恒星适当的表面温度,只能推测该行星可能有适宜的温度,不能推测具有适宜大气和液态水的条件,因此推测比邻星b可能存在生命的条件不全面,B不符合题意;适宜的温度,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这是生命存在的金链条件,因此推测比邻星b可能存在生命的条件最全面,C符合题意;适当的质量,适中的公转周期,仅能推测该行星可能具有适宜的大气,因此推测比邻星b可能存在生命的条件不全面,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题详解】
因为表格中信息表明,比邻星b行星能够从比邻星获得适宜的热量和光照,说明比邻星不断向外辐射能量,其能量应该是来源于内部不断地进行的核聚变反应,A符合题意;前面推测比邻星内部不断地进行核心聚变反应,说明其最主要成分是氢不是氦,B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比邻星是距离地球4.2光年的恒星,C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比邻星是距离地球4.2光年的恒星,且能为其行星提供能量和光照,因此其自身应发光、发热,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地球之所以有生命存在的内部条件——金锁链条件,主要因为日地距离适中,昼夜交替周期不长,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导致具有适宜的温度;由于温度适中,加上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产生水汽,导致拥有充足的液态水;由于地球体积质量适中,吸引力较强,使得地球具有比较厚大气层。
科学研究表明,在范围较大的河湖或者绿地,白天气温显著偏低,这种现象被称为冷岛效应,冷岛效应可以形成局地环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我国夏季沿海地区难以形成局地环流的原因是( )
A. 河湖水体面积过大 B. 夏季风太强
C. 河湖蒸发作用太强 D. 河湖温度太高
5. 下列诗句与冷岛效应形成环流类似的是( )
A. 春风不度玉门关 B. 巴山夜雨涨秋池
C. 高处不胜寒 D. 窗含西岭千秋雪
【答案】4. B 5. B
【解析】
【分析】
【4题详解】
河湖水体面积过大,河湖与岸之间热力性质差异越大,白天冷岛越明显,冷岛效应形成局地环流的可能性越大,这不是我国夏季沿海地区难以形成局地环流的原因,排除A;我国夏季沿海地区离夏季源地近,夏季风强,夏季风会干扰冷岛效应的形成,也会干扰冷岛产生的局地环流,这是我国夏季沿海地区难以形成局地环流的原因,B符合题意;河湖蒸发作用是吸热的,蒸发作用强会使得河湖白天气温升温慢,容易加强冷岛效应,因此这不是我国夏季沿海地区难以形成局地环流的原因,排除C;河湖热容量大,白天升温慢,温度不会太高,排除D。故选B。
【5题详解】
冷岛效应形成环流属于冷热不均形成的热力环流。春风不度玉门关主要是指海陆位置对夏季风强弱的影响,与热力环流关系不大,排除A;巴山夜雨是冷热不均导致的山风环流形成,与冷岛效应形成环流类似,B符合题意;高处不胜寒是指海拔高度对气温的影响,与热力环流无关,排除C;窗含西岭千秋雪是指西岭雪山上永久性积雪,与气温垂直变化相关,与热力环流无关,排除D。故选B。
【点睛】热力环流形成原理:地面受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
民航客机在飞行过程中,机身后面往往会留下一个长“尾巴”(即飞机尾迹,又叫飞行云),有时这个“尾巴”又细又长且在天空长时间停留,有时又会很短且很快消失。民航航线的位置和高度一般是固定的。下图示意民航客机飞行时留下的“尾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民航客机水平飞行时,其所在大气层的特点是( )
A. 氧气含量高,空气对流作用强 B. 空气强烈上升,节省飞行燃料
C. 大气稳定,利于飞机安全飞行 D. 臭氧含量高,利于燃料充分燃烧
7. 民航客机在高空飞行时留下的飞机尾迹是( )
A. 飞机尾气中的水汽在高空遇冷凝结而成的
B.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把天空云划成了条痕状
C.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气体
D. 飞机在飞行时为了美观有意排出的烟雾
【答案】6. C 7. A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民航客机水平飞行时应位于大气层中的平流层,平流层空气平流运动,大气稳定,有利于飞机安全飞行,C正确;平流层氧气含量低,空气对流运动弱,AB错;平流层臭氧含量高,但臭氧含量高与燃料充分燃烧关系不大,D错。故选C。
【7题详解】
飞行轨迹又叫飞行云,云的本质是小水滴,飞机尾气中的水汽在高空遇冷凝结而形成的小水滴,并不是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气体,更不是飞机为了美观而有意排出的烟雾,A正确,CD错;读图可知,该图中云层很少,但在飞机的尾部形成飞行云,因此并不是飞机把天空中的云划成了条痕状,B错。故选A。
【点睛】平流层的特点:
(1) 气温的垂直分布除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外,在 30 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迅速上升,这是因为平流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而使气温升高;
(2)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平流层上部热下部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
(3)水汽、杂质含量极少,云、雨现象近于绝迹,大气平稳,天气晴朗,对高空飞行有利。
下图示意城市传统“快排”模式与海绵城市模式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图中甲、乙、丙分别是()
A. 下渗、蒸发、降水 B. 降水、下渗、蒸发
C. 蒸发、降水、下渗 D. 降水、蒸发、下渗
9. 与传统“快排”模式相比,海绵城市()
A. 地表径流量增加 B. 水资源利用率提高
C. 地表下渗量减少 D. 蒸发量明显减弱
10. 下列方式中促进丙环节能力增强的有效措施有()
①铺设透水路面②建设绿色楼顶③家装集水器④修建下沉式绿地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8. D 9. B 10. C
【解析】
【8题详解】
据图可知甲为降水;乙箭头向上,为蒸发;丙箭头向下,为下渗,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
【9题详解】
地表径流量由传统“快排”模式的>80%,到海绵城市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辽宁省辽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辽宁省辽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精品解析辽宁省辽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必修二 精品解析辽宁省五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共18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必修二 精品解析辽宁省锦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