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训练
展开高中地理作业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到一年中一个特定日期为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超过地球在这一年可以产出的资源总量。下图为部分年份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变化说明
A.技术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 B.经济下滑,资源供给数量不足
C.人口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快 D.气候变暖,资源更新周期变短
2.应对“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的主要措施是
A.增加地球资源产出 B.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C.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D.调整人口合理容量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A.资源短缺 B.水体污染
C.生态破坏 D.大气污染
4.缓解该环境问题最应采取的措施是
A.控制机动车辆数量 B.建设防护林体系
C.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D.关停高耗能企业
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二十一次大会在法国巴黎圆满闭幕,全球近200个缔约方国家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巴黎协定》,这是历史上首个关于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协定,下图为“世界部分国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有关二氧化碳排放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大国的人均碳排放量大
B.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量较大
C.城市化速度与碳排量呈正相关[来源:Zxxk.Com]
D.各国应承担同等的碳排放责任
6.当前我国应采取的二氧化碳减排措施主要是
①开展植树造林 ②减缓工业化进程
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④开发新能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读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7.该漫画主要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A.水体污染 B.自然资源衰竭
C.全球气候变暖 D.生物多样性减少
8.导致该环境问题的人类活动主要是( )
A.开矿毁坏岩层 B.过度抽取地下水
C.滥砍乱伐森林 D.任意排放废弃物
下图为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9.图中箭头③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引起( )
A.台风、寒潮 B.地震、海啸
C.滑坡、泥石流 D.环境污染
10.为了防止风沙侵袭,在宁夏沙坡头地区,人们用草方格沙障来固定流沙,从而很好地保护了包兰铁路,人们的这种做法与图中相对应的箭头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某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
11.图中A~C时段,该地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可能是[来源:Z_xx_k.Com]
A.农牧业 B.钢铁工业 C.电子工业 D.第三产业
12.C时间后,环境污染程度开始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①经济发展水平高,环保投入大量增加
②经济发展水平高,环境污染自然减轻
③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技术进步
④法律建全,禁止所有排污工业的生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下列各题。
1-耕地 2-居民地 3-湖泊
13.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A.土地此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14.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A.推广蔗基鱼塘 B.推广水稻种植
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答案】[来源:Z§xx§k.Com]
1.C
2.C
【解析】[来源:Z*xx*k.Com]
1.由图示可知,“地球生态超载日”日益提前,即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快;应是人口的不断增加,加速度了资源的消耗。选C正确。
2.是人口的不断增加,加速度了资源的消耗,所以要控制人口增长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同时提高技术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地球资源的量在一定条件下是有限的,加大资源的开采力度,只会提前生态超载日的到来;人口合理容量是由资源决定的,不是随意可调整的。选C正确。
3.D
4.C
【解析】
3.读图可知,图中人物佩戴了防毒面具,说明大气污染严重,故选D。
4.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图中的环境问题主要为大气污染,控制机动车数量虽然可以减少废气排放,但是会影响人们出行,建设防护林体系主要可以防治土地荒漠化加剧,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可以缓解大气污染状况,关停高耗能企业,影响经济发展,故选C。
5.B
6.D
【解析】
5.读世界部分国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图可知,
A. 人口大国如中国、印度的人均碳排放量较小,A错;
B. 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量都较大,B对;
C. 巴西的城市化水平很高,但其碳排量很低,城市化速度与碳排量并没有呈正相关,C错;
D. 各国的经济水平不相同,碳排量不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也不同,因此应承担碳排放的责任不同,D错。
6.当前我国应采取的二氧化碳减排措施主要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开发新能源;开展植树造林和减缓工业化进程对二氧化碳减排有利,但不是主要措施,D对。
7.B
8.B
【解析】
7.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类抽取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不断下降,进而引起地面沉降明显,说明水资源衰竭。故B正确。
8.地面沉降是因人类过度抽取地下水所致,故B正确。
9.C
10.A
【解析】
9.读图可知,图中箭头③为人类社会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当人类获取资源的方式不当时,就会造成环境问题,进而引发一些自然灾害。如乱砍滥伐可能引起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C对。台风、寒潮和地震、海啸不是人类活动所能控制引起的,排除A和B。人类活动为了获取物质能量不会简单造成环境污染,造成污染的是人类社会排放的废弃物,D错。故选C。
10.箭头①表示人类社会作用于自然环境;箭头②表示自然环境作用于人类社会;箭头③表示人类从自然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④表示人类活动给自然排放的废弃物。在宁夏沙坡头地区,人们用草方格沙障来固定流沙,从而很好地保护了包兰铁路,这种做法典型的是人类社会的一些行为作用于自然环境,与图中箭头①相对应,A对。故选A。
11.B
12.C
【解析】
11.图中A—C阶段中环境污染程度在不断上升,C时期最严重,四个选项中只有钢铁工业污染最严重,B正确。故选B。
12.环境污染下降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环保投入大量增加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技术进步,①③正确。环境污染不会因为经济发展水平高而自然减轻,社会经济要发展法律禁止所有排污工业的生产不符合现实,②④错误。故选C。
13.A
14.C
【解析】
13.根据题干和表中信息,可以推出该区域的25个方格中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每个方格中两个数字相同说明土地利用类型没有变化。图中有11个”11”、8个”31”、4个”33”、1个”12”、1个”22”,说明该区域2005年比1979年湖泊面积大量减小而转化成耕地,湿地面积较小,湿地生态环境效益减弱,水生生物物种减少,D错误。又由于该区域位于辽宁西北部地区,降水量相对较少,这种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A正确。空气湿度减少,干旱、洪涝频率可能增加,BC错误。故选A。
14.图示区域为辽宁西北某地,降水量较少,发展节水,灌溉农业是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C正确。蔗基鱼塘适宜在降水量大的珠三角地区,A错误。水稻种植适宜分布在南方,B错误。该区域草地资源少,不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D错误。故选C。
【点睛】
仔细读图要特别注意方格中数字由左向右变化,即表示该方格代表空间土地利用类型发生的变化,接着从该区域位于辽宁西北部的环境特征进行分析。[来源:学_科_网]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优秀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dl/tb_c400376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优秀综合训练题</a>,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