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七年级上册第1节 食物链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上册第1节 食物链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第一节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教学设计课时:_1_课时教学内容分析: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一类生物,它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它的生命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并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和水循环发挥着重要作用。绿色植物分布广泛,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能够按照生殖方式对植物进行分类,理解三类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学习者特征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且好动,有很强的求知欲望,想要了解自己身边的绿色植物。他们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对绿色植物有一定的了解,但绿色植物种类如此之多,又该如何分类以及它们具体又有什么作用的知识比较缺乏。同时这部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得非常密切。《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植物细胞的结构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到绿色植物的种类及其形态的学习。本节从生物圈的角度扼要介绍较低等绿色植物的类群、形态和分布,特别重视这三种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简化了这三类植物的知识介绍,删减掉有关植物形态结构和分类方面等不必要的记忆知识,降低了知识难度,把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放在首位,强调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养成,培养学生具有关心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关注这些植物的生存状况。 能力目标 通过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观察,学会观察和研究生物的一般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学习和观察,特别是观察这些植物的生活状况和生存环境,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各样绿色植物的情感,进而发自内心地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激发发奋学习,将来报效祖国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 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 3.突出生物圈的不同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以及这些绿色植物的最基本特征。 4.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自主探究及互相合作的能力。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植物图片展示——引入植物类群。通过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活和分布图片展示——了解不同植物的生活环境。通过代表植物的观察——认识不同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通过讨论、分析和举例——了解不同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通过对比分析和讨论——总结三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1.就地取材,分别准备三类植物的实物或标本。2.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1.课前利用课余时间到大自然中观察各种绿色植物的生存状况和生存环境,并采集一些实物、标本。2.通过网络查询搜集一些有关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方面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等。教学媒体资源应用计划表知识点资源类型资源来源教学作用使用方式使用时间1认识藻类植物图像+文本网络下载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播放-讨论-总结2分钟2.认识苔藓植物图像+文本网络下载+自制 提供事实,建立经验播放3分钟 3、认识蕨类植物图像+文本自制提供案例讨论、总结3分钟一、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 教学流程教学任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评价设计导入新课出示一组植物图片导入新课1、学生欣赏植物图片谈感受。2、师:植物有50多万种,今天我要带大家认识这三种植物。出示本节课题激趣引入。环节一 阅读课本P72-74,了解藻类植物生活环境,与常见的陆生植物相比有什么不同?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有哪些作用?与人类有哪些关系?1、这些水绵生活在什么环境中?你能说出水绵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可能理由吗?2、水绵的形态与你平时常见的陆生植物有什么不同?3、海带是什么颜色的?能否进行光合作用?4、海带可以分几部分?5、海带是否具有真正的根、茎、叶?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生活经验能够说出:①藻类植物有单细胞、有多细胞的。②水绵生活在水中。水绵没有专门的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根、起运输作用的茎以及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的分化。 学生结合73页图片、观察、思考后总结出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1.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陆地阴湿处。2.结构简单,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但没有根、茎、叶的分化;3.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学生理解、体会藻类植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了解藻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利用多媒体展示藻类植物的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通过生活中常见的藻类植物的例子来让学生能够分析总结出藻类指的主要特征。深入生活,将藻类植物与人类生活联系起来,加深印象,让学生关注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环节二 阅读课本P74—75,了解苔藓植物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植物体有什么样的特征?对自然界有什么意义?学生结合75页观察与思考后总结出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1.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2.植株低矮弱小,一般具有茎和叶,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即无输导组织),叶中没有叶脉,根是假根。3.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学生通过观察、与藻类植物对比、分析出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了解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与生存现状,让学生关注自然,培养社会责任感。 环节三 阅读课本P76-77,了解蕨类植物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植物体有什么特征?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何? 学生结合76至77页观察、思考后总结出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1阴湿的陆地上。 蕨类植物的植株要比苔藓植物来得高得多;具有根、茎、叶等器官并且内含输导组织。3.孢子繁殖4.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了解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深入生活,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板 书 设 计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一、藻类植物: 水中 无根、茎、叶的分化 孢子 二、苔藓植物:潮湿陆地 有茎和叶的分化 孢子三、蕨类植物:阴湿陆地 有根、茎、叶的分化 孢子教学反思:(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式学习”是生物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综合应用的实践性活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灵魂。基于以上理念,进行了本节课的设计与教学。本节课内容包括: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三个部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直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观察图片,比较几类植物的形态特点,从而掌握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相关知识。使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等都得到提高。同时,在分组合作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这节课教师还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机会,锻炼学生语言归纳及表达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他们学习兴趣及自信心的增强。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不足的是教师应在教学中应更加热情洋溢一些,教态再自然一些就更好了。表格内容字体字号说明:教学设计涉及的要素项目黑体四号;填写的其他项目内容为仿宋GB2312,小四号,1.25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页面设置:纸张A4,页边距选择“普通”,纵向,无水印。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1节 食物链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 走进生命世界第1章 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第1节 生物与生物学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苏科版第1节 食物链第1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思想,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