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地球上的水知识串讲
展开一、水循环(必备知识)1、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特点;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一、水循环(关键能力)1、运用示意图绘制水循环的过程
一、水循环(关键能力)2、水循环主要环节(蒸发、地表径流、下渗)的影响因素分析a 影响蒸发的因素 光照、气温、风速、湿度、水域面积b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年降水量、流域面积(支流数量)、植被、地质条件(土壤条件)、蒸发c影响下渗的因素 地面性质、坡度、植被、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
一、水循环(关键能力)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有利: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保护湿地 不利: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围湖造田、城市路面硬化、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开采地下水、过度引水灌溉发展农业活动)4、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地理问题 a沼泽的形成 b内流河断流的成因
二、海水的性质(必备知识)1、海水的温度 a热量来源 太阳辐射 b影响因素(收:太阳辐射;支:海水蒸发。) c分布规律(水平分布、垂直分布) d产生影响 海洋生物分布(表层)、海洋航行(冰期)、调节大气温度2、海水盐度a 影响因素:温度、降水量、蒸发量、河流汇入b 分布规律:大洋表层海水盐度以副热带海域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逐渐降低。红海盐度最高,波罗的海盐度最低。c产生影响 海水晒盐、海水制碱、海水养殖; 海水淡化,作为工业冷却水。3、海水密度a 影响因素:温度、盐度、深度b 分布规律:①水平方向 ②垂直方向c 产生影响:影响潜艇航行
二、海水的性质(关键能力)1、海水温度的变化规律 (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水平分布规律: 不同纬度海区,低纬海区水温高,高纬海区水温低; 同纬度海区,暖流经过水温高,寒流经过水温低; 垂直分布规律: 1000米以上,水温由表层向深层递减; 1000米以下,低温状态,随深度变化幅度很小; 温馨提示: 1) 日变化:午后(14-16时)水温最高;日出前后(4~8时)水温最低。 2) 季节变化:夏季的水温高,冬季的水温低。 3) 年变化:近海表层水温的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出现在2月和8月。
二、海水的性质(关键能力)2、海水的盐度 a 影响因素 降水量与蒸发量;入海径流;洋流、汇入海水;海冰冻融。 b 世界海水盐度的分布 c 分析红海盐度高的原因?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 d 盐场的形成条件 ①海滩平坦宽广;②风力强劲;③晴天多,日照充足,蒸发旺盛。
三、海水的运动(必备知识)1、海水运动的常见形式(海浪、潮汐、洋流)2、洋流的类型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海水的运动(关键能力)1、图解潮汐的类型 大潮 小潮 朔 上弦月、下弦月 望
三、海水的运动(关键能力)2、寒、暖流的判断方法(概念法) a 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确定南、北半球 b 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确定洋流的性质
三、海水的运动(关键能力)3、渔场的成因分析
上升流渔场的形成(1)成因:大洋东岸的副热带海域→信风离岸→底层冷海水上泛→将营养盐类带至表层→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渔场。(2)分布:秘鲁渔场、东南大西洋渔场、东北大西洋渔场等。
课程标准 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必备知识)1、陆地水体的类型;2、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 a 河水与湖泊水(咸水湖、淡水湖) 削洪补枯 b 河流与地下水 c 河流与冰川、积雪
一、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关键能力)1、三类水体(地下水、湖泊水、河流水)补给关系; a 地下水与河流水 b 湖泊水与河流水 c 湖泊水与地下水
一、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关键能力)2、河流的五种补给类型a 雨水补给 b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c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d 湖泊水补给 e 地下水补给
二、海-气相互作用(必备知识)1、海-气相互作用的途径 大气环流、大洋环流2、海-气相互作用的结果 全球水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二、海-气相互作用(关键能力)1、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2、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 水平衡 热平衡
三、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必备知识)1、厄尔尼诺现象及其影响2、拉尼娜现象及其影响
三、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关键能力)1、厄尔尼诺现象
三、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关键能力)2、厄尔尼诺产生的影响a 洋流: 上升流减弱,温暖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b 生物: 水温升高,营养物质减少,浮游生物和鱼类、鸟类死亡c 大气环流: 形成增强型对流,太平洋东部气流上升,西岸气流下沉,东岸下沉气流因水温升高而减弱d 天气变化: 澳大利亚以及印度、非洲等地出现严重旱灾,太平洋东岸荒漠地带暴雨成灾
三、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关键能力)3、拉尼娜现象
四、河流特征类题目分析(关键能力)1、河流的水文特征 流量、流速、水位、含沙量、汛期、冰期2、河流的水系特征 河流流向、流程长短、流域面积、水系形态、支流多少(河网密度)
课程标准 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必备知识)1、影响洋流形成的因素(盛行风,海陆分布、地转偏向力);2、洋流的类型(按性质分、按成因分)。
按成因分风海流:形成动力为大气运动,规模很大。例如,西风漂流、信风带内的洋流。密度流:由密度差异引起,多出现在封闭海域与外洋之间。例如,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红海与印度洋之间。补偿流:分为水平流和垂直流,多在大洋两岸。例如,赤道逆流、秘鲁寒流。
一、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必备知识)2、洋流的类型(按性质分、按成因分)。
一、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必备知识)3、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流向、性质、名称)。
一、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关键能力)1、洋流的判读(详见学生用书P200)2、季风洋流 a 季风气候(南亚季风) b 季风环流 冬季环流 夏季环流
二、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必备知识)1、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气候、海洋生物、海洋环境、海洋航行)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人口、城市知识串讲: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人口、城市知识串讲,共26页。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地貌、植被、土壤 知识串讲: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地貌、植被、土壤 知识串讲,共24页。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地球上的大气知识串讲: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地球上的大气知识串讲,共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