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章地理基础必备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章地理基础必备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猜一猜地理迷语,判断坡度陡缓,陡崖等高线出现重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山不见一寸土, 平地不见半亩田, 五洲四海没有水, 世界各地在眼前。
1、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海拔为1500米,乙点海拔为500米。 中国以青岛附近的海平面为准 ;世界以中纬度海区的海面为准。 2、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如甲、乙两点的相对高度是1000米。
注意:我国海拔以黄海多年平均海平面为基准
④不相交,不重合(陡崖除外)
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线。
①不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上,如果比例尺和等高距都相同,则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图中(单位:m)的坡度大小为C>A>D>B。
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
②不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上如果等高距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疏密都一致,则比例尺较大的地图上的坡度较大,比例尺较小的坡度较小。
图中的坡度大小为A>C>D>B。
③不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上,如果比例尺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稀疏都一致,则等高距较大的坡度较大,等高距较小的坡度较小。
例如,图中(单位:m)的坡度大小为B>D>A>C。
2、判读不同地形部位及其特点
等高线凸向低处,中间高于两侧。
附:几种特殊地貌的等高线分布
沙丘判断风向:迎风坡缓,背风坡陡
新月形沙丘:相对高度较小,凹坡等高线较密集,凸坡稀疏
梯田: 海拔较低,等高线稀疏,且有规则。
3、判读不同的陆地地形种类
不同种类的陆地地形示意图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几种常见计算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一点在等高线上,另一点不在等高线上
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之间的海拔,就可以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H相=H高-H低。
例1:图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A.200m
图为某地区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例2:图中甲、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A.400m
步骤一: H甲=700m步骤二: 200m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第2节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海平面,垂直距离,分水岭,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喀斯特,云贵高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章第2节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核心素养,点击右图进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章第2节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核心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