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运动 第1讲宇宙中的地球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运动 第1讲宇宙中的地球,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播报,何为宇宙,宇宙中的物质是什么,天体系统,地球的普通性,自身条件,外部条件,核聚变,特例分析,典题引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
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天地万物的总称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的物质世界
天体: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天体类型: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恒星、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总星系:所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人类认识的宇宙范围在目前已达到约200亿光年
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一看位置:它是不是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独立存在于宇宙中。进入大气层或返回地面的物体不属于天体,如返回地面的航天器。二看实质:它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如流星现象。三看运转:它是否在一定的轨道上独自运转。依附在其他天体上运行的物体不属于天体,如在火星上考察的火星车就不是天体。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为天体的方法
2、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的行星
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内部条件
判断地外天体是否存在生命的方法
在分析地球外部天体是否有生命物质存在时可从“四看”入手分析: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概念:太阳的核心物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经 反应产生巨大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2)能量分布:可见光波段能量最为集中。(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①为地球提供光和 。②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③为我们生活、生产提供能量:太阳能、地质时期形成的煤炭和 。
太阳辐射强的地方,热量不一定丰富
太阳辐射强弱与热量并不成正比。太阳辐射强的地区,热量不一定丰富。如: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光照强;同时,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能力弱,储热能力差,热量并不丰富。
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
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太阳辐射大致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读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图,找出太阳辐射高值中心及低值中心,并说明影响太阳辐射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1、总体特征: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如下图所示
【特例分析】①高值中心——青藏高原原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大气中尘埃含量少,透明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②低值中心——四川盆地原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四个角度分析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例1] 太阳能光热电站(如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经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
[例2] 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下图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流域日照时数在7月出现低谷的影响因素是( )A.云量B.海拔C.下垫面 D.正午太阳高度(2)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段内某地日照时数与理论上最大的日照时数的比值(%)。该流域3月份的日照百分率约为( )A.53%B.62%C.70%D.78%
太阳能开发及航天基地建设的区位分析
1、太阳能的开发和基地建设(1)太阳能开发的优缺点
1、太阳能的开发和基地建设(2)太阳能电站建设的区位条件
①太阳能资源丰富(从纬度、海拔和天气等角度分析)。②市场:距离市场的远近,西部地区距离市场较远,东部地区距离市场较近。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市场对清洁能源需求量大。③占地广,如分布在沙漠、荒滩、海洋等地,地价较低,可节约建设成本。④能量分散,收集难度大,前期资金投入较大,因此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充足的资金。
2、航天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
3、航天器回收基地选址的条件①地形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②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保证安全。③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能见度高。④地质条件好。⑤无大河、湖泊,少森林的地区。我国的回收场地就选在了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地区。
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 ( )A.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B.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D.人口稀少,发射后残骸不易危及人们安全(2)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不利条件是( )A.地形平坦开阔,不利于国防安全B.深居内陆,交通不便C.纬度较高,燃料和成本相对较高D.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更新相对落后
太阳辐射等值线图的判读
1、判读技巧(1)读数值①看极值:如图1中最大值在A点,介于6 000~6 500、最小值为B点,介于3 000~3 500,进一步可以求出差值。②看变化:关注等值线数值大小的分布趋势,分析其数值增大或减小方向,如图2中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1、判读技巧(2)看分布①分布规律的描述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
读图,回答(1)~(2)题:
(1)A地年太阳总辐射量和年日照时数可能是( )A.155 3 300 B.170 3 550C.190 2 900 D.210 2 800
(2)造成该大洲年太阳总辐射量和年日照时数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低B.海拔高低C.植被好坏D.云量多少
太阳活动: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运动的现象。
1、太阳黑子:黑子其实并不黑,只不过它比其它区域温度稍低,所以显得暗
2、耀斑:能在短时间内释放极强的无线电波,同时抛出大量的高能粒子
黑子和耀斑的活动都有周期黑子活跃的年份耀斑也活跃黑子活跃的区域耀斑也活跃
周期长约 11 周年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标志
下图为“一段时间内太阳黑子数与我国江淮地区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布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 )
A.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
B.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
C.在图中西北部的相关性最小
D.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
11.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
A.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
B.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
C.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D.耀斑爆发强度减弱
1、化石和地质年代表(1)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研究地球历史的最主要途径是研究地层。(2)化石①化石的特点: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因此,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 生物的化石。②应用
并非所有的沉积岩都会含有化石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常有一些生物遗体或遗迹保存下来,形成化石。但若某一沉积岩的沉积过程中没有生物遗体或遗迹保存下来,就不会有化石存在。
(3)生物的演化生物的演化呈现出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特征。①动物演化过程: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海生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②植物演化过程:海生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例1] (2018·浙江6月学考,14~15)下图为地质时期某阶段的气候变化简图。读图,回答(1)~(2)题:
(1)中生代末期到新生代早期,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是( )A.气温上升、降水增多B.气温上升、降水减少C.气温下降、降水增多D.气温下降、降水减少(2)中生代末期,陆地上大规模灭绝的生物是( )A.原始鱼类B.被子植物C.爬行动物D.哺乳动物
(1)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根据图中化石,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A.海生无脊椎动物 爬行动物 脊椎动物B.爬行动物 海生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C.爬行动物 脊椎动物 海生无脊椎动物D.海生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爬行动物
[例2] 图示①、②、③、④岩层含有化石且有对应关系。读地质剖面略图,回答(1)~(2)题:
地层或岩石可以反映当时的地表环境
1、岩石及其形成时的地表环境
2、化石及其形成时的地理环境
2、生物演化过程的四大特性(1)进步性:生物演化的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2)不可逆性:以前出现并灭绝的种类在以后不会再重复出现。(3)同时期的一致性:同一个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界的总貌具有全球一致性,这一特征使得全球地层对比成为可能。(4)空间变化性:从空间分布来看,生物具有从海洋向陆地扩展的过程。
读下列古生物化石图片,回答(1)~(2)题:
(1)含有以上四种化石的地层按照形成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2)根据四种化石可以推断当时的地理环境,海洋占优势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同轴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1、不连续面: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以这两个界面为界,地球内部被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岩 石 圈
各个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
气体和悬浮物,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结果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及其运动第三节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备考指津,自转轴,北极星,自西向东,逆时针,2周期,小时56分4秒,3速度,北极点,不透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讲宇宙中的地球课件湘教版,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强基础增分策略,增素能精准突破,课程标准,2太阳系,②自身条件,地球的演化历程,考点太阳辐射与地球,归纳提升1太阳辐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学考复习第1讲宇宙中的地球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考点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