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语文7上4《古代诗歌四首》说课稿

    语文7上4《古代诗歌四首》说课稿第1页
    语文7上4《古代诗歌四首》说课稿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7上4《古代诗歌四首》说课稿

    展开

    展联想之翅入境登朗读之梯悟情
      ——《古代诗歌四首》说课
        一、解说教材
      《古代诗歌四首》分别是曹操的《观沧海》,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湾的《次北固山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四首古代诗歌具有长于吟诵、激发想像、娱悦性情的特点,集美景、美情、美言于一体,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们或观沧海,或泛江河,或别友人,或诉秋思,所描写的景色和所抒发的情感各异,但都很精彩。在各种文学样式中,古诗词是最凝练、精粹的,其感情的丰富与艺术手法的多样性,都是别的文学种类不能比拟的,不能欣赏诗的话便不能真正的理解文学。这是学生进入初中首次接触古诗词,作为初中阶段的起始篇目,其教学意义在于:培养学生联想、想象的能力,增加语言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激发审美情感、提升精神品格。
      二、解说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结合朗读展开想象,感受诗歌的情境。
      2.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初步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展开联想和想象,掌握赏析古诗的方法。
      3.初步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常识,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激发兴趣。
      三、解说重难点
      一是提升学生朗读优美诗文的能力。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训练了朗读能力,升人初中有必要提升训练目标,也就是将诗歌的朗读变为美读。这项能力可分解为:识字正音,不读错;大声朗读,避免轻声细气;流畅朗读,不中断也不拖泥带水;优美朗读,表现课文中的景美、情美、言美,体会汉语的声韵节奏。另外,还应当注意朗读的仪态,要自然大方,不可屈身躬背。
      二是强化学生揣摩、品味文学语言的能力。学生在小学阶段一直训练这项能力,初中则应当进一步强化和提升。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殿堂的瑰宝。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凝练的语言形式、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意味悠远的艺术境界,都具有不可估量的语文教学价值。教学过程中要训练学生找出诗歌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体会其表达效果;养成对古典诗歌语言的语感,由阅读进而吸收,强化自己语言的表现力。
      四、解说教法
      古诗词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首先,要注重朗读,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发现、感受古诗词的声韵之美;其次,要疏通文句,让学生准确理解诗意,感知形象,但不要求索过深,而是要避免琐碎分析,以整体感悟为主;最后要提倡背诵积累,还可以鼓励学生动手写一些评点、赏析文字。学生在小学阶段学古诗文较少,刚升人初中时要求不宜过高。要多用启发教学,避免灌输式教学;可先让学生谈感受、理解,再落实到文字。
      同时,做好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衔接也十分必要。要了解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把学习的起点放置在学生现有的语文基础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文章积累、语言积累和知识积累,引导学生顺利地进人初中语文学习。例如,学生在小学学过、读过李白等人的诗歌,老师可以唤起学生的记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如,学生在小学习惯于朗读,可以利用这一基础,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进人诗歌的情境之中。
      根据教参的建议,《古代诗歌四首》课时安排为2课时。
      五、解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王国维有一句名言: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有没有同学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这句话说的就是情景交融,我们中国的古典诗歌就是将情与景交融合一的典范。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古代的诗人们用大自然中的这些景物抒发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今天让我们跟随诗人们一起登山望海,驾舟扬帆,赏花观鸟,咏春悲秋……
      设计意图:以问题导入,既是引起思考,也是提示学习的重点,引导学生正确的赏析诗歌的写作手法。
      (二)一读:读得准确
      1.大屏幕出示四首诗歌的重点字音,学生认读,并在书上做好标注。
      2.学生试划节奏,教师指导学生用标准的符号划分节奏,按正确的节奏男女生分读四首诗歌,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朗读是本单元的一个教学重点,教参中前三课都对朗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朗读训练更是古典诗词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因为朗读训练是中学生进入诗歌意境最直接、最感性的途径。朗读训练不仅是培养学生识文断句,会读会背的能力,而且是培养学生通过朗读鉴赏语言、体悟情感的能力。
      在这个环节,我设计让学生读准字音和节奏,作为初中古诗学习的起始篇目,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划分诗句节奏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的诗歌常识。
      (三)再读:读得明白
      默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完成表格。
       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秋思
      时间    
      人物    
      地点    
      事情    
      设计意图:赏读诗词,首先要过语言文字关,没有读懂便无法悟透。这个环节需要学生结合注释和自己的积累来理解诗歌的内容,通过整体感知来反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只需要通过学生的成果展示来引导疑难的突破,将琐碎的讲解化为自主的探究,关注了学生主体的体验,在体验中解决问题,内化能力。我在设计时摒弃了逐字逐句的简单翻译,是为了避免造成学生学习困乏,限制学生理解多样性的发挥。在这一课的教学中一定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为古诗词教学开一个好头,带领学生走进美妙的古典语言殿堂,感受璀璨的古典文学魅力。
      (四)三读:读得透彻
      1.读《次北固山下》——由字词生发联想和想象以感知内容。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让你联想到朱自清的《春》中的哪个句子?结合散文《春》中的句子,说说那你对这一诗句的理解。
      (2)任选一个你觉得用的精妙的字,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并试着读一读这个诗句。
      用字用得妙,写出了。的句式说话。
      (3)再次诵读诗歌。
      设计意图:古典诗词的语句讲究炼字用词,一般都比较通俗、直观。当学生觉得词句陌生时,若引导他们利用联想来理解,往往能够一举两得:既疏通了意思,又增加了积累。诗词的语言蕴藉深厚,仅仅理解字面意思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挖掘出深层的含义,即词句隐含着的诗人的情感。
      2.读《观沧海》——由形象生发联想和想象以感受意象。
      (1)观看大海视频,然后全班讨论:诗歌中作者所观的沧海与我们所见过的大海有什么异同?
      (2)诗人笔下的大海为何会呈现出这样的特点?诗人只是在写大海吗?(此处穿插背景资料助读,解读诗歌的写作背景)
      (3)诗中的曹操与你印象中的有何不同?
      (4)学生再次诵读诗歌。
      设计意图:诗歌中的形象丰富多彩,因其熔铸了诗人的主观情感而转化为意象,把握形象、感受意象是进入诗词意境的通行证。《观沧海》气势雄浑苍劲,个性化的景物描写中透露着强烈的感情。作者曹操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思绪在现实和想象中翻飞,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集中寄寓在沧海这一意象上。正因如此,我们必须参悟沧海才能把握诗人的情感。由自然形象(沧海)的赏析过渡到人物形象(曹操)的把握,通过联想和想象先回忆自然形象的特点,然后解读意象的特点,为学生体验诗人情感、融入诗歌意境奠定良好的基础。
      3.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由诗眼生发联想和想象以感应境遇。
      (1)诗歌有眼睛,如果从诗中选一个词作为此诗的眼睛,你会选什么?
      (2)围绕愁心进入诗歌,诗的哪里可以体现愁心二字呢?
      (3)李白的愁心除了书信,还托付与谁呢?
      (4)学生再次诵读诗歌。
      设计意图:刘铁冷在《作诗百法》中说:诗之有眼,犹人之有目也。人之目,乃心灵之窗口;诗之眼,则是洞察诗词旨趣的窗口。我国古代诗人讲究一字传神,一语惊人。凡是诗眼必然炼字精确,在整首诗词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借助愁心生发联想和想象,学生渐渐感知到李白和王昌龄当时的人生境遇,入境方能入情,只有了解了诗人当时的境遇,才能真切感应到诗人当时的心情,才能达到动情朗读的目标。
      4.读《天净沙秋思》——由画面生发联想和想象以感悟情感。
      (1)感知基调,教师配乐范读。
      (2)理解曲意,把握画面:为作品中的几幅画面命名。
      (3)发挥想象,描述画面:选择一个或多个画面,添加相关的细节,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画面。
      (4)学生再次诵读诗歌。
      设计意图:融入诗词创设的情境是初中古典诗歌教学的追求。《天净沙秋思》是一首画面感和感染力极强的小令。篇中仅用了5句共28个字就生动描绘出一幅苍凉萧索的秋郊夕照图景,细致刻画了一种愁苦寂寥的天涯游子心境。高尔基说:只有作家描写的一切历历浮现在读者的眼前,使读者能够从个人的经验、个人的积累印象和知识出发,想象出作品所提供的画面、形象、人物和性格,而且对这些有所补充的时候,作家的作品才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打动读者的心。因此,阅读《天净沙秋思》时,可以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诗人所描绘的意境中,想象诗人当时的言行心理,还原出诗人的生活情境,从而感受他的情感波动,领略诗歌的艺术魅力。
      学生迈过准确朗读、流畅朗读的阶梯,读得准确了,就便于理解诗意。然而这只是基本要求,还有更高的要求,就是读出诗作的思想感情,读出诗中的美。学生需要提升到动情朗读的高度,只依靠朗读背诵的要求,不管过程和方法,是不可取的。这个环节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赏析品评古代诗歌的方法,将诗歌读得透彻。在读得透彻这个部分,我依旧紧扣朗读,边读边赏,边赏边读,以重音和停连的指导为抓手,帮助学生攀登动情朗读的阶梯。
      古典诗词是极富有韵味、美感和意境的形象性、情感性文本,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醇厚产物。诗歌赏析可选择的角度纷繁复杂,一节课里绝不可能按部就班地面面俱到,合理地取舍十分必要。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习古典诗歌,能够在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感知诗词中的形象,体验诗人的情感,契合诗人营造的意境,应该最为重要。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借助联想和想象来唤起和加强学生的阅读积累、生活储备与情感体验,以此作为突破口和着力点,引领学生进入诗词的情境。对四首诗歌的赏析采取分而角度各异,合而形成序列的方法。
      这些教学策略既使学生身临其境,在体验诗人的情感变化和生命活动的同时注入自己的情思和经历,阅读一首古典诗歌如同经历了一段不一样的人生,又丰富了诗人的创作原意,为诗词完成了一次文化的建构。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