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下语文期末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语文期末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知识运用,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斡(wò)旋龟(ɡuī)裂翌(lì)日戛(jiá)然而止
B. 追溯(sù)离间(jiàn)矗(chù)立 草木萌(ménɡ)发
C. 缄(xiān)默闭塞(sè)家眷(quàn) 分崩(bēnɡ)离析
D. 棱(línɡ)角劫难(nán)骤(zhòu)然怒不可遏(è)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 铿然 震耳欲聋 推搡 自圆其说
B. 燎原 不修边副 枯燥 草长鹰飞
C. 嘱咐 阳奉阴违 慧星 穿流不息
D. 弥曼 袖手旁观 皎洁 轻歌漫舞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2020年的春节,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速度之快,让人叹为观止。
B. 全球新冠肺炎病例每天新增10万,美国已突破250万,接踵而至的坏消息令人沮丧。
C. 有些同学到学校来不好好学习,行将就木,浑天度日,大好的青春就这样白白浪费了。
D. 学校制作的校服穿在同学们的身上,真是天衣无缝。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中国芯片的快速发展,将极大地改善我国的高科技水平。
B.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吞山河。
C.《妈妈你真棒》的主要观看对象是为全国中小学生及学龄儿童拍摄的一部校园安全
教育电影。
D. 中国正致力于实现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的应用将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5. 很多学生醉心于网络、沉迷于网络游戏。观察下面两幅图间的关联,写一段话,描述图所显示的意图,至少用上两个成语(80个字以内)。(4分)
王者荣耀
6. 展开联想,仿照句式,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4分)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穿梭,那是在告诉我们要勤劳;梅花在雪中绽放,那是在告诉我们要坚韧不拔; , 。
二、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三则文言文,完成7——10题。(15分)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节选)
【乙】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韩愈《马说》节选)
【丙】龙嘘①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②光影,感③震电,神变化④,水⑤下土,汩⑥陵谷,云亦灵怪矣哉!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⑦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⑧不可欤!
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
(韩愈《杂说·龙说》)
【注】①嘘:喷吐。龙吹气成云是古代的一种传说。②伏:遮蔽。③感通“撼”,震撼。④神变化:变化神奇莫测。⑤水:下雨。⑥汩:淹没。⑦若:至于。⑧信:确实、的确。
7.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怒而飞 (愤怒)
B. 骈死于槽枥之间 (马槽)
C. 然龙乘是气 (这)
D. 一食或尽粟一石 (喂养)
8. 下面对丙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
B.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
C.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
D.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
9. 下列有关选文内容与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甲文采用写实手法,大鹏喻指作者庄子,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
存高远,善借长风的伟人。
B. 乙文通篇运用托物寓意,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同时也
暗讽了统治者不重用人才。
C. 丙文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的传说,阐明贤臣、圣
君需任用、需辅佐的道理。
D. 三篇文章写作对象不同,却都论述了一个道理,要有所成就需要借助一定
的条件或凭借外力。
10. 将文中两个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11—12题。
月 夜 ①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②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③ ,双照泪痕干。
注:①天宝十五年,安史叛军进攻潼关,杜甫带妻小逃到鄜(fū)州,后来杜甫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写下此诗。②云鬟(huán):妇女梳的环形发髻。③虚幌:薄的帷帐。
11. 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写作背景是安史之乱。
B. 诗的首联是作者设想妻子在鄜州独自对月怀人的情景,“独看”表达妻子对自己处境的焦虑之心。
C. 颔联写小女不懂思念,衬托大人的思念之深切,一个“忆”字,是对往昔的追忆,更是对现实的忧虑与惊恐。
D. 颈联写小女儿思乡落泪之情,“湿”、“寒”写出月夜天气的寒冷,人酣梦香之景由此可见。
12. 诗中的“双照泪痕干”写泪,与下面诗句中加点词所表达的“泪”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3分)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3. 在下列横线处,补写出相应的古诗名句。
(1) ,悠悠我心。(《子衿》《诗经•郑风》)
(2)蒹葭萋萋, 。(《诗经·蒹葭》)
(3) ,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不独子其子,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大道之行也》)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展现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句是: , 。
三、现代文阅读(37分)
(一)课文重读(3个小题,共9分)
阅读《恐龙无处不有》节选语段,完成14—16题。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他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14.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 地壳是由几十年前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B. 恐龙之所以遍布于世界各地,是因为大陆漂移的结果。
C. “泛大陆”破裂、分离,恐龙才能有机会分散到各个地方。
D. 早期的恐龙之所以可在不同地区生存,是由于陆地处于热带和温带。
15. 下列对选段文体特征的分析,说法有错的一项是(3分)
A. 选段说明的顺序是逻辑顺序。
B. 选段说明的对象是“板块构造”理论学说。
C. 选文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D. 选段“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中的“漂移”与“迁移”不能互
换,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6. 下列哪个材料与选文说明的主要原理相符合?请简述理由。(3分)
材料一:印度洋大陆与欧亚大陆间的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和西藏高原。
材料二:牛顿从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带来了科学的飞速发展。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3个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19题。
【材料一】“新冠肺炎”具有强大的人传人特性,从很大程度上说,普通民众的行动决定了这场战“疫”的成败。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广大民众主动建群、加群来交换信息,并动员自有资源、协调行动,自主解决了很多问题,充分发挥了各种正式、非正式社区组织的功能。
为了防疫需要,封城、封路等隔离手段,客观上给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但城乡民众高度配合政府的统一指挥,没有出现大面积的物资哄抢、恐慌式的大量出逃,没有出现对管制政策的对抗。
在这次疫情中,最初几天出现了一些谣言, 这完全符合谣言产生与传播的规律, 但这些谣言很快就因政府特别是知情民众主动辟谣而消失, 后续几乎没有产生传播范围较大的谣言。 这次新冠肺炎各种谣言的消失,除了政府及时披露相关信息的影响外,主要还是与广大民众知识的增长、判断力的提升有关。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在舆情的内容上,建设性的批评逐渐取代了泄愤式的批判,客观的监督行动取代了情绪性的破坏;在应对舆情的行动上,广大民众一改初期的狂躁,非常冷静、谨慎地接受、转发、发表相关信息与言论,以及基于冷静的反思。与此同时,在较多细节的披露和媒体的引导下,民众开始设身处地地思考一线工作人员的处境,不再盲目指责,社会包容度显著提升。
(摘自《新冠肺炎战“疫”中普通民众的转变与进步》,有删改)
【材料二】无论非典还是此次疫情,我国皆在第一时间紧急建设专门的医院,如武汉火神山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北京小汤山医院,现将三所医院相关数据对比如下:
(摘编自“网易财经”)
【材料三】2019年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此次疫情可谓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
目前我国国家治理制度体系基本健全,但是在野生动物保护、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方面还有待补充相关制度。要加快弥补这些领域的制度盲点和制度漏洞,避免由此可能诱发的潜在风险。
此次疫情应对,在政府的统筹协调管理和指挥下,广大医护人员、领导干部、基层人员和每一个中国人都展现出了巨大的集体意愿,使各方防控策略得以奏效。此次疫情大考,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下了“快进”键,必将在各个方面加快国家治理转型,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摘自《疫情大考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下了“快进”键》,有删改)
17. 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3分)
A. 能否打赢“新冠疫情”这场战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普通民众的行动。
B. 此次疫情中,知情民众能主动辟谣,不再盲目指责,说明民众意识、觉悟思想、
社会包容度都在不断提升,不断增强。
C. 此次疫情各方防控策略之所以奏效,与广大医护人员、领导干部、基层人员和每
一个中国人所展现出的巨大的集体意愿密切相关。
D. 加快弥补野生动物保护、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制度盲点和漏洞,就能健
全我国目前国家治理制度体系。
18. 下列对以上三则材料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材料一和材料三都运用了先总后分的结构,分别从民众和国家角度展开论述。
B. 材料一指出民众的行动决定了这场战“疫”的成败,对最初民众的谣言、狂躁、
批判等不良行为进行了批判。
C. 从材料二可见,因新冠疫情而建设的三所医院规模大、建设用时短、参建人数多,
其中小汤山医院在这次新冠疫情中病死率最低。
D. 材料三证实:通过这次疫情,我国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已全面进入现代化,疫
情全面得到了根治。
19. 根据以上材料,说说在这场抗疫中,国家的哪些做法是值得肯定的?(至少4点,4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4个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0—23小题。
太 公 在 此
包利民
①在东北老家的家村,过年时家家院里都竖起一个高高的灯笼杆。灯笼是村庄的眼睛,是节日的点缀。暗夜里高高亮起的大红灯笼,守护着家园的喜庆与美好,那时候家里竖灯笼杆做灯笼的活儿,都是爷爷干的。
②有一年,我跟在爷爷身后,去村外的林子里折一个大树枝,回来后用彩纸在上面粘上绿叶红花,然后绑在一根长木杆的顶部。在地上挖坑埋杆,然后浇上水冻实,灯笼杆便稳稳的立在那儿了。灯笼杆通常倚墙而立,站成一种守候。一般灯笼杆都是年年使用的,闲时就放在背雨处,快过年时,它才走上自己的岗位。
③每家的灯笼都不一样,条件好一点的用买来的红纱灯,更多的是自己用红纸糊成的。那时我家的灯笼就是爷爷亲手制成的,最难的就是骨架,我家的灯笼是用竹批做的骨架,很圆。虽然别人家大多用钢筋焊成骨架,或者用铁丝自己扭成,可我更喜欢爷爷做的主骨架,就像带着一种自然的气息,随着红红的灯光弥漫。
④灯笼杆立起,灯笼也挂上了。这都是过年头一天的活儿,大年这日清晨,家里贴对联,爷爷便把一幅“太公在此”贴在灯笼杆上。那时年龄小,不懂为何要提这四个字,问爷爷,爷爷说太公就是姜子牙,拿着打神鞭封神的人,可是封到最后竟然没有了自己的位置,只好屈身于灯笼杆了,也算守护一方。后来知道“太公在此”下面还有一句叫“诸神退位”,民间将前四个字贴在灯笼杆上,更多的是想让姜尚吓退那些凶神恶煞,保一家平安。
⑤爷爷在我印象中一直是一个精力充沛的老人,操劳了大半辈子,从城里到乡下,也算是经历过太多的变迁。虽然辗转坎坷,却从没见他有过犯愁的时候,即使家境最艰难的那些年,他依然是脸上带着笑容,他用自己的精力和体力把一个屋顶慢慢的撑起。过年的时候,儿孙满堂,窗外的大红灯笼映出一片喜气洋洋,爷爷满足的神情让人难忘。
⑥那时总是和别人家的孩子跑出去,挨家去看灯笼,比谁家的灯笼杆高,谁家的灯笼亮。有时也会发现,有的人家院里根本没有灯笼,觉得奇怪,就向爷爷询问。爷爷告诉我,有的人家,家里有人去世,守孝的三年中,过年是不能贴对联贴年画挂灯笼的,那是对逝者的一种敬挽和追思。
⑦只是没有想到,后来我家里也有三年的时间没有竖起灯笼杆,因为爷爷去世了,那跟做灯笼杆的木杆就静静的躺在院子里,落满了雪。而爷爷当年忙碌着立灯笼杆的情景,却是历历在目,于是在新年喜庆的气息里,便有了怀念和遗憾。也渐渐明白,爷爷就如太公一般,真正地守护着一家的平安。有他在,一切都无须害怕,无须顾虑。而他走了,就如那根长长的灯笼杆立了那么多年,终于安宁的卧在那里。
⑧那年回乡过年,腊月二十九,父亲便带着我的两个女儿出去折树枝了。当高高的灯笼杆在女儿们的欢呼中竖起时,我忽然发现,如今的父亲,已是当年爷爷的年纪。窗外,两个女儿正缠着她们的爷爷问“太公在此”的意思,凝望着这一刻,心中风起云涌。岁月无情人暗换啊,爷爷那一代人已经逝去,父亲也已垂垂老矣,我们家的太公,我们家的保护神,又换了一辈了。不变的,只有夜空中亮着的大红灯笼,年年将吉祥洒落。那一团红红的灯光,凝结成心底浓得化不开的感恩之情。
(选自《时光深处的重逢》)
20.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第四段讲“太公在此”的故事不仅丰富了灯笼杆的文化内涵,还与下文第七段
相呼应。
B. 文章塑造的爷爷是一个自信乐观的、不求回报的、朴实的人物形象,读来亲切。
C. 本文有两条线索,明线是“太公在此”,暗线是我跟随爷爷做灯笼。
D. 本文语言自然朴实,却又饱含深情,与课文《安塞腰鼓》的文字风格是迥然不同的。
21. 品析语句,回答括号内问题。(6分)
①灯笼是村庄的眼睛,是节日的点缀。(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在全文中起何作用?)
②他用自己的精力和体力把一个屋顶慢慢的撑起。(说说“撑”字的表达效果。)
22. 标题“太公在此”有两层含义,请简要指出。(4分)
23. 文章叙述了“灯笼杆”的哪些事?请根据示例,简要概括。(5分)
示例: 小时候,我和爷爷用大树枝竖灯笼杆。
(1)
(2)
(3)
(4)
(5)
四、名著阅读(6分)
24.下面有关两部名著的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最终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
B.《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傅敏的,《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如何学好音乐艺术的问题。
C. 傅雷写第二封信的目的是,提醒儿子在取得成功时要保持谦卑、不惧孤独。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分两个部分,先描写国内战争,后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2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曾经历过四次死里逃生,请任简述其二次,并说说这样写有何意义。(3分
五、写作(60分)
26. 请根据以下信息,写一则新闻报道,要求符合新闻要素,250字以内。(10分)
时间:2020年1月12日上午9:00;地点:仁寿体育馆、仁寿天府大道;内容:首场全国半程马拉松锦标赛;
赛事主题:“大美仁寿”;参赛人员:选手11320人,邀请肯尼亚等26个国家的40余位运动员和国内各省专业队运动员、知名跑友及团体参赛。
主办方:四川省田径协会承办,市委领导颁奖。
成绩:多名选手打破在川内半马赛事纪录,此次活动展示了大美仁寿的风采。
27.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当我们凝神细读《太公在此》,真切地感受到了年味中,那高高的灯笼杆所传递出来的、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当我们打开课本:你看,鲁迅《社戏》中的赵庄一戏,让我们流连忘返;你听,《安塞腰鼓》敲响了西北黄土高原的民风之曲……在盛大的节日中,在古老的民风民俗里,有龙舟,有粽子,有舞狮,有守岁,有祭祀,有腊八粥,有元宵灯火,有锅庄舞……
请以“留在心里的 节”为题作文,先补充完题目(如:留在心里的母亲节,留在心里的端午节,留在心里的庙会节……),再作文。
要求:所选材料必须围绕节日或民风民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姓名,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字数不少于600字。
医院名称
建筑面积(m2)
编设床位
(个)
建设用时
(天)
参与建设人数
其他
武汉
火神山医院
3.39万
1000
10
4000+
功能齐全、5G网络全面覆盖
武汉
雷神山医院
7.97万
1500
14
7000+
北京
小汤山医院
2.25万
1000
9
7000+
收治全国1/7的“非典”病人,病死率世界最低、医院零投诉、医护人员零感染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哈尔滨市香坊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和答案,共10页。
这是一份2023年哈尔滨香坊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共10页。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本试卷共8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 试卷答案必须用2B铅笔和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默写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