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新教材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第3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综合检测卷

    2022新教材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第3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综合检测卷第1页
    2022新教材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第3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综合检测卷第2页
    2022新教材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第3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综合检测卷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新教材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第3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综合检测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2新教材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第3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综合检测卷,共7页。
    第三章综合检测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0年山东平度九中检测)2019年5月7日5时19分,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莫罗贝省(6.96°S,146.49°E)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130千米。据此完成第1~2题。1.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次地震,只有一个烈度 B.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震级C.地震波是震源释放的能量波 D.从观测点到(如地震台)震源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2.减轻地震灾害的工程性措施包括(  )A.加大地震知识的宣传与普及 B.制定应急预案C.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防加固 D.模拟地震来临的应急演习训练【答案】1.C 2.C[解析]第1题,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不一样,烈度是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的指标,因此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是一定的,因此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地震波是震源释放的能量波;震源垂直向上到地面的距离叫震源深度。第2题,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防加固属于工程性措施,其他三项都是非工程性措施。图1图1是北半球易形成台风海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3.北半球易形成台风海区的北界可达北纬(  )A.35° B.25°C.20° D.15°4.影响美国的飓风(台风)多形成于(  )A. B.C. D.【答案】3.A 4.D[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北半球易形成台风海区的北界可达北纬35°左右。 第4题,影响美国的飓风(台风)多形成于大西洋上,图中只有地位于大西洋。(2021年贵州铜仁期中)冷空气过程是京津冀地区冬季天气气候异常的一个重要方面。图2为某年京津冀各月冷空气过程发生频次及各级冷空气过程发生比例图。读图,完成第5~6题。图25.下列月份京津冀冷空气最少的月份是(  )A.11月份 B.12月份C.1月份 D.2月份6.京津冀地区3月份寒潮危害要大于1月份,主要原因是3月份(  )A.寒潮强度大 B.为作物生长期C.寒潮频率高 D.多发生沙尘暴【答案】5.D 6.B[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京津冀2月冷空气发生频次最少,且寒潮比例最低,由此可以得出京津冀冷空气最少的月份是2月份。第6题,京津冀地区1月份气温低,没有作物生长, 3月份气温回升,作物开始生长,此时发生的寒潮会对作物的危害远大于1月份, B项正确。1月份冬季风势力更强,寒潮强度大于3月份,A项错误;寒潮频率=冷空气发生频次×寒潮占冷空气的比例,读取图中数据计算可知,1月份寒潮频次大于3月份, C项错误;3月份寒潮天气更易引发沙尘暴,但沙尘暴造成的危害要小于寒潮对作物造成的危害, D项错误。(2020年江苏南通检测)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读2017年河北省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图表,完成第7~8题。类型受灾人口/万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人受灾面积/千公顷绝收面积/千公顷倒塌房屋/间经济损失/亿元干旱1 275.401 578.913340102.06风雹296.68173254.1726.2818020.53洪涝130.52157129.312.841709.84低温冷冻82.760105.2238.608.997.2017年河北省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是(  )A.干旱 B.风雹C.洪涝 D.低温冷冻8.河北省应对干旱灾害的措施合理的是(  )A.大量使用深层地下水 B.大力建设海水淡化工厂C.关闭所有高耗水企业 D.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答案】7.A 8.D[解析]第7题,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干旱受灾人口最多,受灾面积、绝收面积最大,同时带来的经济损失最大,所以干旱是河北2017年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第8题,大量使用深层地下水会形成地下漏斗区,导致地面沉降;海水淡化成本较高,不合理;关闭所有高耗水的企业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应对该类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减少水的消耗;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耗水的部门是应对干旱、缓解旱情的合理措施。图3中央气象台2017年5月5日6时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图3为运用3S技术生成的5月5日8时至6日8时全国沙尘落区预报图。读图,完成第9~10题。9.本次沙尘暴的沙源主要为(  )A.甲、乙 B.乙、丙C.甲、丙 D.丙、丁10.扬尘、沙尘暴天气造成的影响主要有(  )传播流感病毒,诱发呼吸道疾病 增加PM10含量,加重大气污染加重大气的酸性,腐蚀文物古迹 影响大气能见度,引发交通事故A.①② B.②④C.②③ D.③④【答案】9.C 10.B[解析]第9题,图示中此次沙尘暴主要位于华北北部,据此可推测沙源来自西北方向的蒙古国和我国内蒙古西部地区,即甲、丙两区域。第10题,扬尘、沙尘暴天气导致空气中尘土飞扬,能见度降低,增加PM10含量,加重大气污染;影响大气能见度,引发交通事故。图4读某地质灾害景观图(图4),完成第11~13题。11.图示地质灾害为(  )A.地震 B.泥石流C.崩塌 D.火山喷发12.该地质灾害发生的条件有(  )山高沟深,地形陡峻 开山炸石,破坏坡体平衡地表岩石破碎,结构松散 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13.发生地质灾害时,图中甲、乙、丙、丁四人逃生路线错误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答案】11.B 12.D 13.D[解析]第11题,读图,根据景观形态可知,图示地质灾害为泥石流。第12题,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沟谷中的特殊洪流,三面环山、汇水范围大的山区沟谷最容易发生泥石流,所以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是地形基础;地表岩石破碎,结构松散,易被雨水、洪流携带,是形成泥石流的物质基础;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是泥石流的动力条件。开山炸石,破坏坡体平衡不是泥石流发生的主要条件。第13题,泥石流易发生在山谷中,逃生时,不能顺着泥石流的流向向下跑,而应向河谷两侧的高地上跑;丁的路线是错的。(2019年湖南长沙期末)2006年2月17日上午9时,在菲律宾莱特岛发生特大泥石流并造成严重人员伤亡,气象和地质专家分析认为,引发灾害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当地近两周来连续降雨,雨水浸满岩石的裂隙,造成岩土松懈和不稳定,最终酿成惨剧;二是由于莱特岛居民盗伐林木、私自挖矿等行为屡禁不止,使得当地许多山区几乎成为秃山,加剧了水土流失现象;三是在泥石流发生前1小时,当地曾发生了里氏4级以下的轻微地震。据此完成第14~15题。14.发生这次泥石流灾害的最直接诱因是(  )A.植被破坏 B.轻微地震C.连续降雨 D.岩层破碎15.根据莱特岛的自然条件,人们要防治泥石流灾害继续发生的最根本措施是(  )A.大力植树造林,提高当地森林覆盖率B.禁止采矿,停止对岩体的破坏C.将居民点迁移到安全的平原地带D.做好地震监测工作,提高地震预报水平【答案】14.B 15.A[解析]第14题,结合材料可知,此次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最直接诱因是泥石流发生前的轻微地震。第15题,莱特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容易水土流失,因此应保证当地植被覆盖率以加强水土保持能力;禁止采矿,停止对岩体的破坏不利于经济发展;将居民点迁移到安全的平原地带不能减少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地震的监测和预报不是根本措施。图5(2021年安徽芜湖模拟)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在地面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2021年5月中旬以来,武汉、苏州等地遭遇了龙卷风袭击。统计数据显示,春季和夏季为我国龙卷风多发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龙卷风多发地区。读图5,完成第16~17题。16.下列关于春季和夏季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龙卷风高发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陆地升温快形成低压 平原地形,利于冷暖气团交汇 地形平坦,对气流旋转阻挡弱 因地形阻挡暖湿气流抬升 受地形狭管效应的影响A.①②⑤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③④⑤17.下列有关龙卷风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历时较短,危害较轻 B.因为影响区域广,危害严重C.因为风力大,可用于风能发电 D.在现有科技水平下,很难进行有效预报【答案】16.B 17.D[解析]第16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在近地面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从而带动气流高速旋转。陆地升温快,形成低压中心;平原地形由于冷暖空气的交汇,从而有利于暖空气的抬升;地形平坦,对气流旋转阻挡弱,有利于龙卷风的形成,①②③正确;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平坦,所以龙卷风中的暖湿气流抬升并非受地形阻挡影响,也并非受地形狭管效应的影响,④⑤错误。第17题,龙卷风强度大小不一,历时较短但若强度较强,依然可能造成较严重的危害;龙卷风的平均直径不大,影响区域不广;龙卷风出现和消失十分突然,难以用于风能发电;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龙卷风形成和消失突然,直径较小,影响范围不大,在现有科技水平下,很难进行有效的预报, D项正确。地球上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灾难。平时多掌握一些自救与互救的知识、技能,就会在关键时刻为挽救生命提供更多可能。据此完成第18~19题。18.生活中一旦灾害突然发生,不应该做的事情是(  )A.择机逃离现场 B.保持清醒的头脑C.立即乘电梯逃生 D.切断电、火、煤气等灾源19.汛期郊游时,避开山洪的正确做法是(  )A.迎着山洪流动方向前行 B.选择山谷、植被好的地方宿营C.遇雷雨天气务必带好雨具 D.选择地势高、较平坦的地方宿营【答案】18.C 19.D[解析]第18题,灾害突然发生,电梯的供电系统随时可能会断电而将人困在电梯内,所以不要立即乘电梯逃生。第19题,遇到山洪暴发,向地势高处逃生,选择地势高、较平坦的地方宿营;千万不可停留在山脚下,或迎着山洪流动方向前行。20.对个人和家庭而言,减灾防灾的主要任务是(  )A.灾害救援 B.灾害防御C.自救互救 D.灾害救助【答案】C[解析]自救和互救是个人和家庭减灾防灾的主要任务, 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古乡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上游地区有6条冰川,沟谷有厚度达300多米的堆积物。中游河谷狭窄。冰川末端伸入森林带。每年夏秋季常有冰川泥石流爆发,其破坏力在世界上是罕见的。材料二 我国泥石流分布图(图6)。图6(1)说明古乡沟多泥石流爆发的原因。(6分)(2)分析古乡沟夏秋季节冰川泥石流破坏力巨大的原因。(6分)(3)说明我国泥石流多发区的分布特点。(4分)(4)泥石流带来的主要危害有哪些?(4分)【答案】(1)古乡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此处地壳活动频繁,岩层破碎;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大;夏秋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降水量大且多暴雨。(2)深厚的松散堆积物提供了异常丰富的物质条件;夏秋气温高,冰川强烈消融;此时降水较为丰沛,冰川融水与降水叠加,提供了极为丰沛的水源;狭窄的河谷,巨大的落差,积累了巨大的能量。(三点即可)(3)西南地区最为集中;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三大阶梯之间的接触带或过渡带上;泥石流多发区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湿季较明显、较暖湿、局部暴雨强度大、冰雪融化快的地区。(二点即可)(4)冲毁城镇、乡村等;造成人畜伤亡;破坏房屋及其他工程设施;损坏农作物、耕地及林木;堵塞河道等。(二点即可)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 在经历持续50多个小时强降雪过程后,某日新疆伊犁河谷再次遭遇强降雪天气。连日降雪已致伊犁河谷72个乡镇12 718人受灾,尼勒克县一牧民在返家转移牲畜途中遭遇雪崩不幸遇难,1人受轻伤,当地政府已转移安置1 786人;受损房屋304间,倒损棚圈611座,因灾死亡大小牲畜381头(只),被困牲畜8 302头(只),1 334千米道路被大雪封堵。灾害发生后,当地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积极投入抗灾自救,安置受灾群众。材料二 我国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及本次雪灾位置示意图(图7)。图7(1)下列关于此次灾害救援与救助的说法,你认为是否可信?并说明理由。(12分) 序号内容是否可信理由民政部从南宁救灾物资储备库调运40吨食品支援灾区  民政部紧急启动救灾应急预案,紧急调运救灾棉被4 500床,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驻新疆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紧急投入抢险救灾行动  全力抢修生命线工程。电力、电信部门在最短时间内对受损情况进行恢复  (2)你认为救援队员在救灾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4分)(3)在该次救援中,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是____________;灾中应急行动中最关键的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分)【答案】(1)不可信 应从西安调运救灾物资 可信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冬季气温低,需要棉被 可信 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承担重要救灾任务 可信 发生灾害后,保护生命线工程,确保救灾通道和通信等的畅通,是灾中应急的一个重要方面(2)地广人稀,居民居住分散;气温低,积雪严重,交通不畅;雪崩、积雪性融水等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大。(二点即可)(3)储备救灾物资 保护应急交通线畅通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