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第13课 植树的牧羊人》03(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49057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第13课 植树的牧羊人》03(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49057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3 植树的牧羊人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3 植树的牧羊人一课一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3 植树的牧羊人》课时练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慷慨(kānɡkài) 栋(dònɡ) 拣(jiǎn) 乍(zhà)B.薰衣草(xūn) 干涸(hé) 废墟(xū) 坍塌(tān)C.帐篷(penɡ) 山毛榉(jǔ) 酬劳(chóu) 呼啸(xiāo)D.刨根问底(páo) 溜达(liù) 微薄(bó) 硬朗(yìnɡ)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流淌 光秃秃 张扬 琢磨B.滚烫 造就 不毛之地 呼啸C.荒漠 逢隙 倒塌 茂盛D.毁灭 鲜嫩 挺拔 干燥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全国助残日上,残疾人展示技能张扬自信,市民纷纷点赞。B.父母对待儿女从来都是慷慨无私的,但并不代表你可以无限制地索取。C.此地由一块荒秃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瓜果飘香、生态环保的“绿洲”,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观摩团前来观摩“取经”。D.近日,一男子在地铁上抢夺他人财物,警方刨根问底,4天后将其抓获。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读了《植树的牧羊人》,难道我们没有不为孤独老人的精神所感动?B.他添置了大约一百个左右的蜂箱,改养蜜蜂了。C.这个孤独的牧羊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D.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扬。5.下列句子标点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B.第二天,我向他提出,要在他家再住一天。C.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D.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 , , 。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7.为了响应你所居住的城市正在开展的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活动,学校在今年的6月份开展以“绿色城市,美丽家乡”为主题的环境教育周活动。请你为家乡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拟一条宣传标语。要求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与号召力。 二、课内阅读阅读“这样过了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到“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回答下面的问题。8.下面的句子属于哪种描写?有什么作用?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 9.“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中的“这”指什么?“奇迹”指什么? 10.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11.说说你对“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这句话的理解。 12.选文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三、课外阅读种树老人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种树老人一辈子什么都不会做,只会种树。解放前种树为了娶媳妇,但没有娶上,解放后种树,为了种树。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老人前二十年种的树,公社化的时候毁了。中间二十年种的树,承包制的时候砍了。最后二十年,老人没有一分地,就要了村东那片九百亩的大沙丘,在上面盖了个土棚子,喂了条小黄狗,就开始种树了。老人从不种娇贵的树,只种杨、柳、榆、枣等北方平凡易活的树,种那种插个枝就能长大,戳个桩就会发芽,对大自然要求极少的树。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又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地赶过去,用自己的手,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傻子,只有老黄狗知道不是,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疯子,只有小鸟知道不是。直到有一天,县林业局的老韩来了,出神地看着碗口粗的林子说:“这些树至少值百十万呢。”人们才都说老人最精明了,于是光秃秃的村子里也开始有人种树了。老人的树成材了。人们说老人要盖最漂亮的小楼,要买汽车,要娶本村五十多岁的寡妇……但老人仍然住在自己的草棚子里面,领着走不动的老黄狗转来转去,直到,直到老人死去。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13.本文的主旨在于赞扬种树老人,但又说他“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4.文中说“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文中什么地方能表现这一点? 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6.人们说坟上长出的那棵树“是种树老人”,这句话有何寓意? 17.“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这句话表现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参 考 答 案 1.B 2.C 3.D 4.C 5.C 6.B7.示例: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8.环境描写。描写了诗情画意般的环境,与前文所写的恶劣的环境形成对比,展现了老人植树后荒原的变化,从而赞美了老人的功绩。9.“这”指在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奇迹”指牧羊人长年累月地植树,改变了原本恶劣的生态环境,使干旱荒凉的地方变得郁郁葱葱、富饶丰美、充满生机。10.这个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把白桦树比喻为“笔直站立的少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牧羊人在谷底种的白桦树充满生机,表达了作者对牧羊人的赞美之情。11.示例:选段提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次战争是由人挑起的,产生的影响是毁灭性的,但是还有像这位默默植树的牧羊人一样的人,像拯救世界的上天一样在改变世界,为世界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12.议论、抒情。赞美了老人坚定的毅力与无私的胸怀,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佩与歌颂。在内容上突出了本文的中心,在结构上同全文开头段照应,使得结构严谨。13.以老人的矮、丑,反衬老人的高尚品质。14.从第七段中“从不舍得毁坏”“用自己的手,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可以看出老人对树从不毁坏和尽力保护。15.对比。突出老人无怨无悔植树的奉献精神。16.种树老人走了,但留给人们的那种精神不会消失。17.形象地表现了种树老人将自己的生命完全彻底地献给植树事业的奉献精神。这句话是全文的结尾,升华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作者对老人的赞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9 皇帝的新装随堂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皇帝的新装》课时练,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文学常识填空,品析下列加点字,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几段的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0 天上的街市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天上的街市》课时练,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下列诗句中运用联想的一句是,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5 诫子书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课文原句填空,阅读《诫子书》,完成下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题目,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