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7.2 弹力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7.2 弹力课时训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测量力的工具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7.2弹力课堂练习---吉林省榆树市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一.选择题1.生活中,几位同学使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伸直,两臂伸直时(在弹性范围内),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 )A.力气大的同学 B.体重大的同学 C.手臂长的同学 D.因为弹簧拉力器相同,因此几个同学都一样大2.下列各种工具中,主要应用物体的弹性来工作的是( )A.天平 B.温度计 C.量筒 D.弹簧测力计3.如图所示的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A.人推箱子的力 B.绳对灯的拉力 C.地球对苹果的引力 D.果蔬对秤的压力4.一根长8cm的弹簧,当所受拉力8N时,长度变为12cm,当长度变为14cm时所受拉力是( )A.10N B.12N C.14N D.20N5.测量力的工具是( )A.弹簧测力计 B.刻度尺 C.天平 D.游标卡尺6.图中能正确表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ΔL与受到的拉力F成正比的图像是( )A. B. C. D.7.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块秒表的重力时,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 )A.秒表的重力 B.秒表对弹簧的拉力 C.秒表和测力计的总重力 D.弹簧对秒表的拉力8.铁架台上悬挂一根弹簧,如图所示,分别用6次大小不等的力拉弹簧,测得弹簧伸长记录如下表格,则用这根弹簧制成的弹簧测力计,其量程为( )实验次数123456向下拉力/N0.511.52.02.53.0弹簧伸长/cm24681012.5A.0﹣3.0N B.0﹣2.5N C.0﹣2.0N D.0﹣1.5N9.下列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要求,不正确的是( )A.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处 B.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竖直向上的力 C.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盘面垂直 D.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6N10.小明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发现指针指在0.4N处,没有调节就测一物体的重力,且读数为2.5N,则物体重力的准确值应为( )A.2.1N B.2.5N C.2.7N D.2.9N11.某同学在实验时,将一物体挂在竖直悬挂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如图甲),测出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2.5N,然后把弹簧测力计倒过来,又将同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吊环上(如图乙),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A.一定大于2.5N B.一定等于2.5N C.一定小于2.5N D.一定等于5.0N12.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同一只弹簧测力计,各用力5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10 N B.5 N C.0 N D.上述均不对13.如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3N,则弹簧秤A和B的示数分别为( )A.3N,0 B.0,3N C.6N,3N D.3N,3N14.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一端挂在墙上,一人用4N的力F拉另一端,弹簧伸长了5cm;如图乙所示,两个人分别拉该弹簧的两端,弹簧也伸长了5cm,则每个人的力F分别为( )A.4N、0 B.0、4N C.4N、4N D.8N、8N15.如图所示,两匹马各用1000N的力沿完全相反的方向拉一弹簧测力计,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A.2000N B.1000N C.0 D.500N二.填空题16.在跳板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在向下压跳板的过程中(如图),跳板由于发生 (选填“弹性”或“塑性”)形变,从而产生 (选填“向上”或“向下”)的弹力。17.包饺子时,用力捏饺子皮,饺子皮发生的是 形变(选填“弹性”或“塑性”)。18.图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L和弹力F大小关系的图像。试由图线确定:(1)弹簧的原长 。(2)弹簧伸长0.05m时,弹力的大小 。19.一根弹簧长15cm,其下端挂6N重物时,弹簧伸长4cm,当其下端挂3N重物时,弹簧长 cm;当弹簧长23cm时,它所受的拉力为 N。20.如图所示,是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分度值为 ,此时的测力计的示数为 N。21.如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1N,则弹簧秤A的示数为 N,B的示数为 N。22.两人同时用4N的力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N,若将此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用8N的力拉它,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N。23.一根弹簧在不受拉力作用时原长为5cm,在弹性限度内伸长的长度ΔL与所受拉力F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当这根弹簧伸长2cm时,所受拉力为 N。当所受拉力F为6N时,弹簧的长度是 cm。如果在月球上这根弹簧受到2N的拉力,弹簧伸长的长度 1cm(填“>”、“=”或“<”)。24.如图所示,用手向下按压弹簧,手用力越大,弹簧的形变越 ;同时弹簧对手也施加了一个向 的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三.作图题25.如图用手向左按压弹簧另一端。请画出弹簧对手的弹力示意图。 26.如图,画出铅笔尖受到的弹力。四.实验探究题27.在学习了弹力及弹簧测力计的相关知识后,小红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她想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于是她采用了图一的装置进行了探究。(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一所示的铁架台,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已知每个钩码重0.5N)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2)通过实验,小红同学收集了弹簧受到大小不同的拉力F以及所对应的弹簧长度L,并在坐标纸上绘制了图二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①该弹簧的原长L0为 cm,当弹簧受到2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量△L为 cm;②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③若用该弹簧制作一只弹簧测力计,其量程是 N。28.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伸长量△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1)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秤,则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计的量程为 N;用橡皮筋B制成的测力计的量程为 N。(2)当在两根橡皮筋上分别悬挂重力为7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 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 cm。(3)根据图乙可知,用橡皮筋 (A/B)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4)将本实验中A、B两根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秤,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 N。
7.2弹力课堂练习---吉林省榆树市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C。4. B。5. A。6. B。7. B。8. B。9. B。10. A。11. A。12. B。13. D。14. C。15. B。二.填空题16.在跳板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在向下压跳板的过程中(如图),跳板由于发生 弹性 (选填“弹性”或“塑性”)形变,从而产生 向上 (选填“向上”或“向下”)的弹力。17.包饺子时,用力捏饺子皮,饺子皮发生的是 塑性 形变(选填“弹性”或“塑性”)。18.图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L和弹力F大小关系的图像。试由图线确定:(1)弹簧的原长 10cm 。(2)弹簧伸长0.05m时,弹力的大小 10N 。19.一根弹簧长15cm,其下端挂6N重物时,弹簧伸长4cm,当其下端挂3N重物时,弹簧长 17 cm;当弹簧长23cm时,它所受的拉力为 12 N。20.如图所示,是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0~8N ,分度值为 0.4N ,此时的测力计的示数为 3.2 N。21.如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1N,则弹簧秤A的示数为 1 N,B的示数为 1 N。22.两人同时用4N的力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4 N,若将此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用8N的力拉它,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8 N。23.一根弹簧在不受拉力作用时原长为5cm,在弹性限度内伸长的长度ΔL与所受拉力F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当这根弹簧伸长2cm时,所受拉力为 4 N。当所受拉力F为6N时,弹簧的长度是 8 cm。如果在月球上这根弹簧受到2N的拉力,弹簧伸长的长度 = 1cm(填“>”、“=”或“<”)。24.如图所示,用手向下按压弹簧,手用力越大,弹簧的形变越 大 ;同时弹簧对手也施加了一个向 上 的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三.作图题(共1小题)25. 26. 。四.实验探究题27.在学习了弹力及弹簧测力计的相关知识后,小红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她想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于是她采用了图一的装置进行了探究。(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一所示的铁架台,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已知每个钩码重0.5N)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刻度尺 。(2)通过实验,小红同学收集了弹簧受到大小不同的拉力F以及所对应的弹簧长度L,并在坐标纸上绘制了图二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①该弹簧的原长L0为 2 cm,当弹簧受到2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量△L为 4 cm;②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L与它所受到的拉力F成正比 ;③若用该弹簧制作一只弹簧测力计,其量程是 0~2.5 N。28.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伸长量△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1)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秤,则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计的量程为 0~10 N;用橡皮筋B制成的测力计的量程为 0~15 N。(2)当在两根橡皮筋上分别悬挂重力为7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 14 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 7 cm。(3)根据图乙可知,用橡皮筋 A (A/B)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4)将本实验中A、B两根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秤,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 22.5 N。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运动和力8.1 牛顿第一定律一课一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运动状态不变的物体是,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3 重力同步达标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为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力7.2 弹力课时训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