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检测卷2022-2023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49126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检测卷2022-2023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49126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检测卷2022-2023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49126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图1示意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读图完成1~2题。
图1
1.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国土跨热带、温带和北寒带
C.大部分国土地处中、高纬度 D.属于北半球、西半球的国家
2.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 )
A.陆上国界线长,邻国较少 B.跨经度范围广,四季温暖
C.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差异小 D.海陆兼备,对外交通便利
我们伟大的祖国,疆域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物产富饶。读中国疆域图(图2),完成3~5题。
图2
3.我国疆域辽阔,领土的最北端在( )
A.帕米尔高原B.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C.南沙群岛曾母暗沙D.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4.我国邻国众多,图中字母I、Ⅱ、Ⅲ、IV代表的国家正确的是( )
A.I—尼泊尔 B.II—蒙古
C.Ⅲ—俄罗斯 D.IV—哈萨克斯坦
5.“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图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0年3月,人民日报新媒体策划了31张援鄂医疗队名片,致敬42 000多名白衣战士。据此完成6~7题。
6.下列援鄂医疗队名片中的省级行政单位简称与其行政中心相一致的是( )
A.“皖”无一失—郑州 B.“湘”互扶持—贵阳
C.“蜀”你最好—成都 D.逢凶化“吉”—沈阳
7.以下援鄂医疗队名片中,不是表示直辖市的是( )
A.“渝”战愈勇 B.“粤”来越好
C.“沪”你周全 D.“津”字招牌
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每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都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特点。读下列四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轮廓图(图3),完成8~10题。
图3
8.关于四省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省 B.②省南部有阳光直射
C.③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 D.④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
9.图示四省中,有一个省的海陆位置明显与其他三个不同,该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图示四省省会城市的纬度位置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③①② D.③④①②
图4示意我国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图中2010年、2020年数据分别为第六次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读图完成11~13题。
图4
11.0~14岁少儿比重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教育水平提高B.医疗设备改进
C.传统习俗延续D.生育政策调整
12.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可能会导致( )
A.就业压力增大 B.用工成本增加
C.养老负担减轻 D.生态环境恶化
13.综合图中三个年龄段人口比重变化的情况,缓解其产生的社会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
A.延迟退休年龄 B.扩大经济规模
C.限制人口迁移 D.缩小城乡差距
2021年5月,我国明确实施三孩生育政策。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15题。
14.我国调整计划生育政策,主要针对的问题有( )
图5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有利于( )
①人口总量迅速下降 ②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③人口增速大幅提高 ④人口增长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我国人口分布图(图6),完成16~18题。
图6
16.读图6,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江西省人口密度大于500人/ km2
B.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
C.人口分界线西部人口密度均在100人/km2以下,地广人稀
D.人口分界线东部人口密度均在100人/km2以上,差别不大
17.我国人口分布东西差异很大,说明( )
A.东部人口应向西部大量迁移B.西部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较差
C.西部计划生育落实得好D.西部向东部迁移人口多
18.少数民族自治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A.新 B.桂 C.藏 D.内蒙古
2020年2月8日,国务院印发通知要求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大批务工人员纷纷回到工作地。读春节过后人口迁入比例最高的城市统计图(图7),完成19~20题。
图7
19.图中迁入人口比例排名第五的城市所在省区的简称是( )
A.粤 B.川 C.渝 D.黔
20.吸引人口向上述城市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悠久的城市历史 B.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C.良好的自然环境 D.经济发达,收入高
读我国民族分布图(图8),完成21~22题。
图8
2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都不濒临海洋
B.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北和东南
C.回族是分布范围最广的少数民族
D.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2.能体现少数民族“小聚居”分布特点的地区是( )
A.云南丽江周围的纳西族村寨 B.在东部和南部汉族集中分布
C.四川西部是汉、彝、藏族杂居区 D.回族人民广泛分布于东部各省
剪纸是我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图9为我国某地区剪纸作品。读图完成23~24题。
图9
23.图中少数民族是( )
A.朝鲜族 B.藏族C.蒙古族 D.维吾尔族
24.下列节日或习俗属于图示少数民族的是( )
A.丰收节 B.雪顿节 C.那达慕大会 D.对山歌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6分)
25.(7分)三沙市是我国最南端的城市,其人民政府驻地位于西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永兴岛,下辖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
图10
(1)三沙市所处的海域是________。(1分)
(2)三沙市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______,该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2分)
(3)写出相邻国家的名称:A________;
B__________。(2分)
(4)长期以来,我国南海海域受到周边国家的非法占有和掠夺,试从资源和交通地位两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2分)
26.(7分)为了更好地理解我国人口现状和人口国策,老师要求全班同学绘制自己的“家谱”,图11是小明同学的作业。读1950~2010年中国人口增长图(图12),回答下列问题。
图11图12
(1)从图11中家庭子女数量的变化可以看出,建国后我国先经历了人口的________(快速/缓慢)增长阶段,后期增速逐步变______(快/慢)。(2分)
(2)众多人口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__________资源,但同时也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压力,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把____________确定为基本国策,所以班里大部分同学和小明一样是____________。(3分)
(3)结合家庭变化,小明发现,随着出生率持续下降、平均寿命不断延长,家庭、社会的养老负担将逐步加大,中国正面临日益严重的______________问题。(1分)
(4)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2021年又全面放开三孩政策,试分析原因。(1分)
27.(6分)小明是个集邮爱好者,图13是他提供的部分邮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3
(1)小明对邮票①进行了介绍:“汉族(56-1)J”中“汉族”代表民族,“56-1”代表本套邮票56枚中的第1枚,“J”表示纪念邮票。由此推断我国共有________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_族。(2分)
(2)邮票①~⑤表示的民族中,分布最广泛的少数民族是______,将泼水节作为盛大传统民族节日的是________。(均填数字序号)(2分)
(3)小明不小心把邮票⑥撕坏了一点,出现了残缺,根据图中的人物穿着和舞蹈,请你判断该邮票代表的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填省级行政区域简称)。(1分)
(4)歌曲《吉祥三宝》的前奏主要采用了图中______(填数字序号)所示民族创造的马头琴这种乐器。(1分)
28.(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探究。探究主题: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图14
材料一:黑河—腾冲一线的东南部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3%,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4%;西北部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57%,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
材料二:图14示意我国人口分布。
(1)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________(大于/小于)西部地区。(1分)
(2)结合所学知识,探究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2分)
(3)对于下面的不同观点,谈谈你的看法。(3分)
观点一:我国人口东多西少,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应采取措施促使东部人口大量向西部迁移。
观点二:西部大部分地区受自然条件限制,不适宜大量移民,应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参考答案:
1.A 2.D 3.D 4.D 5.A 6.C 7.B 8.B 9.B 10.C11.D 12.B 13.A 14.D 15.D 16.B 17.B 18.B 19.B 20.D 21.C 22.A 23.B 24.B
25.(1)南海(2)琼 海口(3)越南 菲律宾
(4)南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石油资源;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是进出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要道。(言之合理即可)
26.(1)快速 慢(2)劳动力 计划生育 独生子女
(3)人口老龄化(4)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等。(1点即可)
27.(1)56 壮(2)④ ⑤(3)新 (4)③
28.(1)大于
(2)东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地形相对平坦,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西部地区多干旱荒漠,多高原和山地,经济和交通运输落后。
(3)我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可以适当采取措施鼓励东部的人才到西部支援建设,带动西部经济的发展,缩小东西发展差距;由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宜大量人口的迁入;西部地区应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生态环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全套精品专题】初中地理复习人教版专题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考点梳理卷)-【难度分层·单元卷】(人教版),文件包含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考点梳理卷难度分层人教版原卷版docx、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考点梳理卷难度分层人教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单元测试,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单选题,问答题,材料分析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