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布》课时作业03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布》课时作业03第1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布》课时作业03第2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布》课时作业03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第一单元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第一单元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后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网上“晒旅游”本身是积极向上的,但要有度,不要有攀比或骄傲。
    B.为了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开展了“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评选活动。
    C.今年春季的降雨量与往年相比减少了一倍多,抗旱保苗成为农业生产的当务之急。
    D.据调查,有高达78%的用户在“阿里腾讯要开银行,你会不会去存钱”的问题上给予了明确的答案,这表明试点民营银行有着广泛的认可度。
    2.下列句子中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君子要讲和谐,但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同流合污。《中庸》所谓“君子和而不流”就是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有丝毫含糊。
    B.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C.抗日战争的胜利,让拿破仑所说的“东方睡狮”睁开双眼,开启民族复兴的序篇,最终完成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转折。
    D.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消息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B.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的“六要素”。
    C.《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表达了作者对获奖者的羡慕之情。
    D.诺贝尔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
    4.根据语境,横线上填入的最恰当的一句是( )
    你是严冬里的炭火, ,你是湍流中的踏脚石,你是雾海中的航标灯,你是看不见的空气,你是捉不到的阳光,啊,友情!
    A.你是酷暑的浓阴
    B.你是深秋里的严霜
    C.你是暖春里的梅雨
    D.你是夏夜里的流星
    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B.1901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C.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巨额收入。
    D.从即日起,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
    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颁发(bān) 仲裁(zhònɡ) 颇有(pō)
    B.遗嘱(zǔ) 巨额(é) 逝世(shì)
    C.联盟(mén) 纪念(jì) 奖金(jiǎng)
    D.挪威(nuó) 渗透(sèn) 仪式(yí)
    二、填空题
    7.指出下列句子属于新闻的哪一部分。
    (1)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____)
    (2)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巨额收入。(____)
    (3)诺贝尔奖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____)
    8.文学常识填空。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选自________,根据这则消息的背景知道诺贝尔奖是根据________(国)著名化学家、工程师和实业家________的遗嘱设立的,诺贝尔奖的评议权属于________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9.新闻的基本结构:
    (1)_______:是整篇新闻的眼睛,具有简明、概括的特点。标题包括主标、引标、副标。并非所有消息的标题都如此,可根据消息情况灵活运用,有的消息只有一个主标。引标,用来说明意义,引出主标;副标,则是对主标作阐述和补充。
    (2)_______:是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基本事实或主题,给读者以总体的印象。
    (3)_______: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对导语中已披露的新闻要素作进一 步的阐释和拓展。
    (4)_______和_______:消息的结语一般是最后一句或者一段话,常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的小结,对新闻事件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或根据所报道的事实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5)_______、______、____是不能缺少的。_______ 和_______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6)_______:在报道开头用括号或黑体字表示,交代稿子的来源和发稿的时间。
    10.指出下列句子属于新闻的哪一部分。
    (1)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____)
    (2)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巨额收入。(____)
    (3)诺贝尔奖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____)
    三、综合性学习
    11.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全国人民都为之兴奋。八年级3班决定开展“走进莫言,了解诺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这个活动。
    (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张哲) 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领取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12月6日出席了新闻发布会,解答了各国记者提出的有关文学创作等方面的问题。
    莫言曾经在11年前来过诺贝尔的故乡斯德哥尔摩,并且参观了每年颁发诺贝尔奖的地点市政厅。他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我的朋友当然也开玩笑地说,你好好写,将来也有可能站在这里来领奖。我当时心里也觉得是,要好好写。一定要争取站在这里面领奖。现在我确实来到这个地方,来领诺贝尔文学奖。我现在心里除了感觉到高兴,还深感惭愧。我觉得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好的作家应该获得这个奖项。另外我自己觉得我写得还不够好,我要继续努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材料,谈谈你从莫言的成长及其创作经历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材料一 在生活困难的1969年,14岁的莫言帮母亲卖白菜时算账出错,多收了人家一毛钱。没想到,一直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了,说感觉这是极大的耻辱,并让儿子赶紧把钱还给人家,还要赔礼道歉。后来,莫言写了散文《卖白菜》 ,因为这件事给他留下了心灵的震撼。
    材料二 莫言经常偷偷去集市上听人说书,回来就学着对母亲和姐姐说。母亲开始烦他,后来听得入神,便支持他去听书了,莫言说自己讲故事的才能就是从那时“冒出苗头了”。
    (摘自“孙云晓教育网”)
    材料三 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的过程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我对他们的阅读并不认真,但他们开天辟地的豪迈精神激励了我,使我明白了一个作家必须要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我追随在这两位大师身后两年,即意识到,必须尽快地逃离他们。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他们是两座灼热的火炉,而我是冰块,如果离他们太近,会被他们蒸发掉
    (摘自莫言在瑞典学院的演讲《讲故事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诺贝尔科学奖往往是一国科技实力的“晴雨表”,请阅读下面的图表,写出你得到的主要信息,并谈谈自己作为中国人的看法。
    主要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卖面包的小女孩
    马海霞
    ①我被护士领着离开病房,准备去八楼手术,一位小女孩提着两大袋面包堵在了病房门口,她把两大袋面包放在地上,弯腰,然后目视大家,伸出了三个手指,示意她的面包三元一个。老公忙掏出二十元钱递给小女孩,然后让她取六个面包放在我的病床上,又对同病房的人说:“这孩子可能不会讲话,大家帮帮她,买点她的面包吧。”
    ②我从手术室出来后,老公见我已无大碍,便给我雇了个护工,然后去公司打理业务去了。
    ③下午,病房门被推开,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又来了,依旧提着两大袋面包,弯腰,然后目视大家,这次她没有打哑语,而是用极低的声音吐出几个字:“帮帮我吧。”
    ④哎哟,原来她会说话!那昨天干嘛打哑语欺骗大家消费?这孩子心术不正,装可怜让大家买她的面包,哼,骗人只能骗一次,坚决不再上当。“昨天买的面包还没吃呢,今天就不买了。”大家纷纷指着桌子上的面包对她讲。
    ⑤她没有离开,依旧呆站在原地,行弯腰礼,目光扫过病房里的每个人,楚楚可怜的模样里掺杂着一股不卖掉面包绝不离开的“黏人”劲儿,让人甚是生厌。我躺在病床上暗自庆幸:幸亏老公不在,否则他定招架不住她这可怜见儿。病房里的人不再理会她,任她站在那里,也不会和她目光对接,五分钟后,她提着袋子弯腰退出了病房。
    ⑥第二天,我能下地自己走动了,下午病房门被推开,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又来了。“帮帮我吧。”说完便立在原地,不待够五分钟她是不会离开的,但大家这次都懒得和她对话,把她当空气是对她最大的冷遇。我看不下去了,走到她面前说:“大家不想买面包,你待多久也没用。”她仿佛没有听见我的话,还呆立在那里。“好个倔丫头,你越这样,我们越不买。”她退出病房后,大家一致这样决定。
    ⑦以后的每天下午,小女孩准时光顾病房,她一进病房,大家就假装睡觉,连看都不看她,但也有病房里的人脾气不好,会把她赶出病房,“嘭”的一声把她关在病房门外。
    ⑧医生给我做了各项检查,说我手术恢复得不错,过几天就可以出院了。老公一早赶来,我和他说起卖面包的小女孩的事情,他勃然大怒,对我一顿数落,说我心理阴暗,没同情心,小女孩只是用自己的方式推销面包而已,她没有乞讨,她的行为不是欺骗,三元一个面包不贵,她卖的面包味道也不错,只是在病房里多待几分钟而已,不买也就罢了,你怎么能够去讽刺她,赶她走……我不想跟他在这件事上无休止地争辩,偷偷把他兜里的钱都没收了,哼,等下午那个小女孩再来卖面包,我看他用什么买。
    ⑨整整一天,病房里都没出现小女孩的身影,第二天,第三天,她一直都没来,我心里有点儿牵挂了,是不是我那句话刺激或伤到她了?
    ⑩我悄悄问护士,卖面包的小女孩咋没有来?护士告诉我,小女孩患有哮喘和先天性脊柱弯曲,冬天天冷风硬,极易引发她的哮喘病发作。她家里也不宽裕。医院知道她的情况特许她在病房里卖面包,为了不影响到患者休息,规定她一个病房最多只能停留五分钟。
    ⑪“那她这几天怎么没来?”我怯生生地问。
    ⑫“这几天天冷,肯定是哮喘病犯了。”
    ⑬“那她应该进病房走一圈,没人买就赶紧离开,也好早点回家呀。”
    ⑭“让她最多停留五分钟,她就停留五分钟,不管人家买不买,或许她觉得在规定的时间内努力推销她的面包,心里才坦然。”
    ⑮我走出护士站,老公帮我办完出院手续,收好行李坐在病床上等我。“我想给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留封信。”我的提议老公马上赞同,我把信交给了护士,让她转交给小女孩。出了医院,老公问我信里写了啥,我说,什么都没写,就是把没收你的零花钱都塞到了信封里。
    (选自《读者》)
    12.请你依据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把小说的情节补充完整。
    ①老公动员大家买小女孩的面包→②___→③老公数落“我”,“我”没收他的零花钱→④____→⑤“我”给小女孩留了一封信(或“我”把老公的零花钱留给小女孩)
    13.医院特许小女孩在病房卖面包的原因有哪些?
    14.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我”的形象特点。
    15.本文中老公对小女孩的态度与众人截然不同,这是什么写法?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16.文章结尾处“我”给小女孩的信“什么也没写”,请你替“我”写几句话送给小女孩。
    课内精读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今年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从即日起,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了巨额收入。1896年诺贝尔逝世时,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他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支付这5种诺贝尔奖金。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诺贝尔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17.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
    18.主体部分为什么要一一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呢?
    19.最后一段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的分离。你觉得作者有什么用意?
    参考答案
    1.B
    2.D
    3.C
    4.A
    5.B
    6.A
    7.(1)导语 (2)背景 (3)结语
    8.《百年好文章:路透社百年新闻佳作》 瑞典 诺贝尔 瑞典和挪威
    9.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电头
    10.(1)导语 (2)背景 (3)结语
    11.(1)莫言出席诺贝尔奖新闻发布会,称将继续努力写作。 (2)(示例)①家庭教育(父母的正面引导)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②成功离不开生活的体验。③应向大师学习,甚至模仿大师,但不能拘泥、满足于大师,而应在学习模仿之后开创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 (3)主要信息:(示例)欧美发达国家诺贝尔科学奖获得人数远远超过亚洲(中日)国家;美日欧获诺奖人数远远超过中国;美国获诺奖人数第一,中国排名靠后。 我的看法:围绕“努力”‘‘奋起直追”等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12. (因怀疑)大家不再买小女孩的面包 (因牵挂小女孩)“我”向护士了解真相
    13.①小女孩患病;②小女孩家里不宽裕;③小女孩遵守和医院的约定。
    14._富有同情心;戒备心强;知错就改。
    15.对比。表现大家对小女孩的冷漠,突出强调老公是一个有同情心的人
    16.示例:孩子,请原谅我!在我没有了解真相的时候,对你心存偏见,太不应该了,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时刻提醒自己。祝你早日康复!(表达歉意、对小女孩的祝福、对小女孩的赞扬和鼓励。选取一点,语句通顺即可)
    17.颁奖机构,颁奖时间,获奖要求。
    18.表明新闻事实的准确性;使新闻事实更翔实;列举的这些内容是新闻的重点。
    19.补充说明两权分离,是为了表明诺贝尔奖的公正、公平性。

    相关试卷

    语文八年级上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练习: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课文精读,课外拓展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语文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达标测试,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阅读下文,完成9-12题,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同步训练题,文件包含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课时训练部编版docx、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原卷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课时训练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