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 日月明(19)-部编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49152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 日月明(19)-部编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49152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9 日月明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2、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感受汉字趣味,激发学生热爱汉字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采用分一分,合一合的方法理解会意字,学会会意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小朋友们喜欢听童话故事吗?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参观一座神秘的童话城堡,很可惜,那里已经是晚上,到处是黑乎乎的一片,什么也看不清。咦,变亮了!是谁让它亮起来的呢?(出示月亮图片)月亮还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叫——明月。(出示词语)跟老师读——明月,明后鼻音,你来读(指名读),我们一起来读。现在变得更亮了,谁也来帮忙了?(出示太阳图片)城堡的四周变得更加——明亮(出示词语),谁会读?(指名读)明还有一个朋友叫——光明。(出示词语,男生齐读,女生齐读)
2、小朋友们一下子就交了三个明的朋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它们。(齐读3个词语)
3、你发现了吗?“明”是由哪两个我们学过的字组成的?(指名回答:日和月)
是的,日和月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新的字——明。我们还可以根据这个组合编一个顺口溜:日月明。(出示板贴:日月明)日和月都能给我们带来光亮,它们加在一起就更亮了,那就是明,明亮的明,这样识字有趣吗?
像“明”这样有两个独体字合在一起组成的新字,我们只要看看这两个独体字就能知道新字的意思,这样组成的字,我们叫它——会意字。(出示,跟着老师读)
4、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认识很多和“明”一样的会意字,它们就藏在识字9《日月明》这首儿歌中。(出示课题,齐读)
二、读文解字。
1、出示儿歌(师范读、跟读、自读、齐读)
(1)听老师来读一读,老师读的时候请小朋友们用手指指着老师读过的字一起看过去,好吗?先把书翻到72页。
(2)想自己试着读一读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读一读;
(3)会读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2、揭示本课会意字
(1)谁想来读这两句话?(指名读)
(2)刚才我们认识了会意字“明”,知道它是由日和月两个字合在一起组成的,下面老师想看看我们班的小朋友有没有一双火眼金睛,找找这两句话中还有哪些是会意字呢?(相机圈起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四个会意字。
3、解“田力男”
(1)看,男是由独体字田和力组成的,(读生字“力”,开火车读)力是一个生字,(出示笔顺图)一共有几笔,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它和我们前面学过的哪个字笔画一样?(刀)这是力气的力,大力士撇要超出横折钩。(师范写,生打开书描红,仿写)
(2)(出示图片)看,这个人在干什么?(指名回答:种田)这一块一块的就是——田。(出示古文字田)看他的手里拿着什么?在古时候,人们下田干活可没有机器的,都是要靠他们的双手来使用种田工具,有些工具还特别的重,(出示图片)所以啊,种田的人必须有强劲的手臂,这样才能有力气来使用笨重的工具。(出示古文字“男”)聪明的古人想到种田需要有力的手臂,所以创造出了这个字,现在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汉字,同样聪明的你们知道田和力加在一起为什么读“男”了吗?(男人力气大)
(3)出示顺口溜:田力男。开火车读。(出示板贴:田力男)
(4)“男”表示人的性别,它指的是我们班的谁?(预设:男生)请我们班的男生起立,告诉大家,你们是——男生,女生请你们起立,告诉老师,现在坐着的小朋友都是——?(齐读“男生”)因为你们这些男生都是小孩子,所以我们还可以叫什么?(出示“男孩”,读)家里也有男的,比如谁?(预设:爸爸、外公、爷爷、叔叔等)他们是大人,所以叫“男人”(出示词语读)与男相反的是——女,一起读。
4、解“小大尖”
过渡:我们可以采用分一分,看看这个会意字是由哪两个字组成的,然后根据分开后的两个独体字猜一猜合成的会意字是什么意思的方法来学习新的会意字,下面小朋友们也来试一试,好不好?
(1)我们再来学习一个会意字(出示“尖”),指名读。
这个“尖”字又是由哪两个我们学过的字组合成的呀?(小和大)
(2)看,老师这里带来了好多东西,你能根据尖这个字的组合,把尖的东西找出来吗?
预设:对,针的一头小小的,尖尖的,叫针尖(出示词语读)。铅笔的这一头尖尖的,叫什么?——笔尖(出示词语读)。我们的鼻子这里也是尖尖的,叫——鼻尖,摸摸你的这个地方,一起说,这叫什么——鼻尖,这是我们的脚尖,指指脚尖一起说——脚尖。
(出示词语:针尖、笔尖、鼻尖、脚尖)我们再一起来把这些一头小,一头大,尖尖的东西读一读,齐读词语。
(3)小结:我们把“尖”字拆一拆,拆出了两个我们学过的字宝宝,再找了找尖尖的东西,就发现,原来一头小,一头大就是尖,所以小和大组合在一起就是——尖,一起读——小大尖。(出示板贴:小大尖)
5、解“小土尘”
(1)出示“尘”,这个字和刚刚的“尖”有点像,谁会读?(开火车读)
(2)你会学着刚才的样子也把尘拆一拆吗?(小和土)它是什么意思呢?对,这很小很小的土就叫——“尘土”(出示词语),跟老师读,指名读。
有一种更小的,更细的尘,每天值日的小朋友会将粘在窗台上的它擦掉的,知道是什么吗?(出示“灰尘”)它特别的轻,时候吹一吹就能把它吹跑了,我们轻轻地来读一读。
老师要将黑板上的字擦掉,会有什么跑出来?(出示“粉尘”)
(3)非常非常小的土就是尘,一起读——(出示板贴:小土尘)
6、过渡: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把会意字拆一拆,“明”拆成日和月,“男”可以拆成田和力,“尖”拆一拆是小和大,“尘”拆成小和土,很快就知道了“明、男、尖、尘”是什么意思,会意字有趣吗?让我们一起把这四个会意字再来好好地读一读,记一记。(出示前两句)(出示后面两句)后面两句谁想来继续读一读?我们一起来学着他的样子读一读。
7、解“从”和“众”
(1)看,这是什么?(一个人)古时候的人根据人的样子创造出了古文字人,到了我们现在,用一撇一捺表示人,就像一个人迈开脚步正在走路。我们今天要学的会意字“从”,看看是怎么组成的?(两个人)(出示板贴:二人从)
(2)瞧,这两个人一个在——前,一个在——后面,这就叫跟从。(学生跟老师读)
(3)车子在马路上可不能乱跑,要看好信号灯,这叫——听从指挥。(出示词语“听从”)
(4)小朋友们爱听故事吗?有的故事啊是讲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所以会在故事的开头加一个——从前,从前的从就是这个从。(出示词语,读)
(5)看,这三只苹果正按照什么顺序排队呢?(出示词语“从小到大”,读)从还能表示顺序,我们还能说——(师用手演示)从上到下,从左往右,从前往后……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一下子掌握了那么多从的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6)看这个字(出示“众”),它是怎么组合成的?(三个人)(出示板贴:三人众)
①三个人表示很多很多,瞧,前面有人,后面有人,左边有人,右边也有人,人多不多?那是不是把这些人全都写下来表示人多呢?当然不行啦!所以用几个人表示人很多?(三个)
上面一个大大的人,下面的左边右边也是人。一个人行吗?也当然不行,所以古人早就有了这样一句话——出示“一人不成众”,读句子。
②哇,人真多啊!所以它也和“多”交上了朋友——众多。(出示词语读)
③你们爱看表演吗?那你知道看表演的人叫什么吗?(出示词语“观众”)听广播的人就叫——听众(出示词语读)
8、解“林”和“森”
(1)两个人组成了“从”,三个人组成了“众”,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林是有两个木组成,森是有三个木组成)师述:双就是两个意思。(出示板贴:双木林,三木森)
(2)林和森都是指长满树的地方,但它们又些不一样,看看这两个字,你就能知道了,哪个小朋友已经发现里面的秘密了?(林的树少一些,森的树跟多)
所以这个树少一点的地方我们叫它——树林。(出示词语读)这个树特别多的地方我们叫它——森林。(出示词语)谁想来读一读?你想来读吗?女生来读树林,男生要和女生比一比,把森林里树更多读出来。
(3)不管是树林还是森林,都是林子,里面的要种很多树才行,所以有句老话说的好——独木不成林,(出示句子读,相机板贴)独就是一,一棵树能叫树林,叫森林吗?所以说——引导句子。
9、出示《拔萝卜》的故事,引出“众人一条心”。
(1)师:小朋友们听过《拔萝卜》的故事吗?你知道他们最终为什么能拔出这个大萝卜吗?是的,他们知道团结的力量的最大的,这就叫做——众人一条心。(出示句子读)
看,大萝卜拔回家,煮成一锅美味的萝卜汤,大家一起分享,老师忍不住想夸夸他们——出示句子,师读,你们也想来夸夸他们吗?齐读。
(2)联系生活引出“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9、短短的儿歌,既教会了我们认识会意字的方法,还告诉了我们一些道理,小朋友们想把它记下来吗?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出示填空,尝试背诵。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木
(1)出示“木”,指名读,齐读。
(2)师:木是一个独体字,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来书空。(木字这样写)
(3)师范写,提醒:撇和捺要像小伞一样撑开,要写得舒展。
(4)观察“木”在田格中的位置,师范写。
(5)学生在田格本上书写 ,检查点评,再写一个“木”。
2、指导书写“林”。
(1)出示“林”。
师:我们来看看双木林,你发现了这两个木哪里不一样了吗?(指名回答)
师一边范写一边提示:木做偏旁要变得窄小,左边的木为了避让右边的木,捺要变成点。右边木的一撇要穿插到点的下面。
(2)学生是写,检查点评,再次书写。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日月明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日月明教案,共9页。
语文一年级上册日月明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一年级上册日月明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谈话,激发兴趣,板书导入,初识会意,朗读课文,感知会意,写字指导,梳理小结,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9 日月明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9 日月明教学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