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一年级下册歌曲 《小鼓响咚咚》教案设计
展开《小鼓响咚咚》教学设计
学校 | 深圳市光明区实验学校 | 学科 | 音乐 | 课型 | 综合课 | ||
课题 | 《小鼓响咚咚》 | 课时 | 1 | 年级 | 一年级 | 执教 | 黄小红 |
设计思路: 《小鼓响咚咚》是花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一首带有叙事性特点的歌曲,歌曲为三拍子,由4个方整结构的乐句组成,每两小节一个乐句,乐句的起承转合特点非常明显。词作者利用汉字“咚咚咚”和“懂懂懂”的谐音关系,赋予“小鼓”以生命的灵气,教育小朋友从小要做一个懂礼貌,关心他人的好孩子。 一年级的孩子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初步建立了音高概念,了解了基本的几个节奏型,体验了二拍子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接触了一些小乐器的演奏,建立了音乐课堂的常规。但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对唱唱跳跳敲敲打打非常感兴趣,但情绪自控能力弱,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缺乏持久。所以在教学中,我运用动静交替,情景交融等各种形象生动的方法,让他们在动、听、看、唱的趣味实践中寻找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歌词的含义用“f”和“P”两个力度记号处理歌曲,并熟练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猜谜、讨论、制作、体验、演唱、创编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并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用合适的力度和声音表现歌曲结束时“咚咚咚”和“懂懂懂”两个地方的内涵,并教育孩子做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准确的运用力度记号,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学准备: PPT课件、自制小鼓和沙锤
教学过程: 一、开放性导入 1. 师生问好 2. 猜谜语导入(小鼓) 一只小灯笼,长着胖肚皮, 小棒敲一敲,肚子咚咚咚。 3. 了解小鼓的构造及敲法 跟旁边的亲朋好友讨论小鼓的构造和敲法,并跟老师学做小鼓。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讨论、制作小鼓,让学生对小鼓有初步了解,并懂得小鼓的正确敲法。 二、学唱歌曲 1. 听一听、敲一敲 出示PPT,师边哼唱歌曲旋律边在自制的鼓上敲三拍子,学生听辨是几拍子?听到了什么强弱规律? 放伴奏音乐,全班寻找身边声源随音乐伴奏。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并巩固学生对三拍子强弱规律的认识。 2. 听一听、读一读。 “你们的小手可真听话,我的小鼓最听话”播放歌曲伴奏,老师读第一段歌词,学生回答小鼓是怎样听话的?小鼓的心情是怎样的?“开心的”引入“F”记号。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读歌词,让学生熟悉歌词的节奏,为后面演唱歌曲打好基础, 3. 听一听、唱一唱。 初听歌曲第一段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师生简单接龙唱第一段,学生做小鼓,用开心的心情唱“咚咚咚”。 师生合作演唱,师唱蓝色部分,学生唱红色部分。 【设计意图】从感受歌曲到学生只唱“咚咚咚”再到师生合作演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让学生轻松学会演唱。 4. 想一想、唱一唱。 突然出现小鼓捂嘴巴的图片,师惊讶的问“啊,小鼓怎么了?” 播放第二段歌词,听完学生回答为什么小鼓捂嘴巴? 问:小鼓为什么那么紧张?小鼓怎么做的?引入“P”记号。 播放伴奏音乐,请你跟着一起来唱一唱吧。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音乐,让学生懂得做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并知道运用“P”记号。 5. 完整聆听歌曲,学生轻声跟唱。 播放伴奏,完整演唱,注意“F””P”的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轻声跟唱,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歌声跟范唱里的歌声做对比,更容易知道自己演唱的如何。 三、延伸与拓展 1.编唱沙锤 “你们这么有表现力的歌声引来了一个可爱的小朋友,它是谁呢?” 出示视频:小沙锤说“你们唱小鼓唱得可真好听,你们能唱一唱我吗?” 出示沙锤,“它是谁?它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出示投影——沙锤 沙沙沙 播放伴奏,编唱《沙锤沙沙沙》。 跟老师制作沙锤。 【设计意图】通过填空编唱,让孩子们学会用一样的旋律演唱另一种乐器,锻炼孩子们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提高孩子们的编创能力。 2.鼓的家族兄弟 欣赏架子鼓、排骨和非洲鼓的演奏,了解其结构和演奏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其他鼓的种类,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 四、教学总结 同学们,鼓的家族成员当然不止这一些,还有很多很多,就等着我们一起去发现,一起去了解。最后,让我们再次唱起《小鼓响咚咚》,结束今天愉快的音乐之旅吧!
|
教学过程 |
一、情境故事导入 1.引导学生观看视频,了解《猴吃西瓜》的故事。 师:猴王捡了个大西瓜,招来众猴问吃法,说对奖励说错罚,大伙纷纷表看法,小小毛猴说吃瓤,老猴却不赞同他,毛猴老猴谁才对,猴王上前来发话, 西瓜吃皮不吃瓤,瓜皮分来大家尝,小小毛猴真好运,瓜瓤全部它来尝。 师: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有趣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表演吧。
二、肢体表现 1.静态动作模仿。 师:首先请大家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你能用肢体模仿他们的体态吗?别忘记加上猴子丰富可爱的表情哦。 师:同学们模仿的真形象,接下来老师要考考你们。
师: 我们来完成一组图片对对碰的游戏,找到猴子相对应的动作模仿图片,用线连起来。 师:同学们你们猜对了吗?是不是很简单呢?接下来老师增加难度,你们接收挑战吗? 3.场景表演提示: 师:同学们,老师选取了故事中的4个场景。 (1)可爱的猴子蹦又跳 (2)找到了西瓜惊又喜 (3)想一想西瓜怎么吃? (4)ang ang开心的吃
师:请欣赏老师编排的一段舞蹈小组合。 5.师:同学们,你对哪个场景的动作印象最深刻呢?现在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一学吧! 6.动作讲解。 师:首先,我们先来学习组合中出现的手型和脚步。 师:你们仔细观察这张图片,模仿一下猴子的爪子吧!你们和老师模仿的一样吗? 手型(1)[动作要领]五指并拢,手背往上拱,形成一座“小山”。 手型(2)[动作要领]五指张开,手指关节弯曲,模仿猴子抓挠的动作。 7.脚位、脚步学习。 脚位(1)大八字位 [动作要领]双脚朝两边打开,与肩同宽。 脚位(2)[动作要领]膝盖弯曲向上,脚背绷直。 8.学习4组脚步。 (1)小碎步:[动作要领]正步位站立,立起脚尖,膝盖放松微微弯曲,双脚快速小步的交替,均匀的踏步。 (2)蹦跳步:大八字位站立,原地起跳,两膝弯曲,轻巧而有弹性。
(3)大八字位站立,立脚尖蹲、膝盖弯曲往外。 (4)主力腿膝盖弯曲,动力退伸直,蹦跳一次。
9.分段完整表演。 师:同学们你们都记住了吗?接下来就跟老师数着节奏把4个场景的动作完整的跳一次吧。
三、表情达意。 1.了解舞蹈表情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意义。 舞蹈是以肢体动作为载体的充满情感的视觉行为艺术,舞蹈演员在表演过程中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和多变的肢体动作相结合,将舞蹈中的意境完整形象的表现出来,从而感染他人。舞蹈中的面部表情也是舞蹈演员表达角色内心情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师:那同学们,开动你的小脑筋,一起想想这个舞蹈组合中有出现哪些舞蹈表情呢? 2.体验丰富的面部表情。
师:你们看, 相信你们,一定有更多丰富的表情来模仿猴子的神态,那现在就让我们带上表情配合音乐一起表演吧?
四、动情演绎。 1.创编。 师:同学们,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小导演,请你们尝试用其他动作和表情来表现场景三“想一想西瓜怎么吃? 2.听音乐,创编。
五、小结 师:让我们在欢乐的音乐声中总结一下今天所学习的动作吧。 (引导学生回忆这节课的所学内容)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 我们的好朋友,可爱的小猴子,掌握了他们的形态特征,配合舞蹈表情一起表演了《猴吃西瓜》的舞蹈组合。你们积极参与、大胆表现,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老师为你们点赞!也希望同学们能像小猴子那样,遇事多动脑,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你才能吃到甜甜的西瓜。
|
小学音乐花城版一年级下册歌曲 《小鼓响咚咚》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花城版一年级下册歌曲 《小鼓响咚咚》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感知韵律,循序渐进,学唱歌曲,乐器伴奏,丰富乐曲,创编歌词,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音乐花城版一年级下册歌曲 《海娃变油娃》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花城版一年级下册歌曲 《海娃变油娃》教案设计,共6页。
2021学年歌曲 《小毛驴》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歌曲 《小毛驴》教学设计,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