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5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第1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5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第1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视频引入,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了解身边的家乡人,明白他们的可亲。
2、在认识和了解中,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
有责任感的意识。
学生通过了解认识家乡人的活动,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版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第三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的第一课时。共有两个话题,本节课学习的是第一个话题“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家乡人”,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家乡人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工作以及与自己生活的关系,旨在引导学生建立起与家乡人共存的生态关系。《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这一课,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家乡人的认同感,这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对家乡人的了解及对他们劳动的认同;二是对家乡人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质的认同。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为家乡服务的不同行业家乡人的工作,从而产生理解、尊重、认同。
难点:培养理解、尊重家乡人和热爱家乡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视频引入
师【课件:播放《以纪录片镜头欣赏祖国》】孩子们,请欣赏《以纪录片镜头走遍全国》,这是我们的祖国,你的家乡在哪里?
师:是在家乡这片土地上努力工作的人创造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五课,去探寻《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生活我们身边的家乡人
第一环节:观察身边的家乡人
1.谈话:同学们,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就是我们的家乡人。
2.课件出示书本3副图片并提问学生。
3.小结:你注意到了吗?生活中,身边很多人常常带给我们微笑和温暖。
4.提问:请你观察身边温暖的家乡人,分享一下你们之间的故事吧!
我最熟悉的身边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在他们身边,我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话要求:说清楚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温暖?
5.老师分享温暖故事并小结:
老师讲一个温暖的故事:
有一段时间,我的脚受伤了。早上打出租车去上班的时候,因为脚疼不方便,每次司机看见我都会立即下车,帮我开门、拿拐杖、扶我下车,让我感动极了。有些司机叔叔还会说:”同在一座城市生活,能帮就帮,就算是家乡人了“。
只要我们多多留心,相信小朋友们也会发现像老师讲述的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相互温暖的故事。
第二环节:观察身边默默为我们服务的家乡人
教师分享故事并提问:
寒假里,我的电脑突然坏了,需要马上处理才能按时完成线上工作。在疫情防控的紧张时期,社区工作人员、快递员、电脑维修师傅、网络通讯服务人员都积极帮助了我,让我及时完成了工作。
在你们的生活里,肯定也有这样默默为你们服务的家乡人吧!现在让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一起看看书上的图片,想一想、说一说吧!
2.课件出示书本3副图片并提问学生。
3.小结:还有每天起早贪黑工作的食堂阿姨,风雨无阻接送我们的校车司机,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工作的保洁叔叔
这些可敬的家乡人在默默地为家乡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也是为建设祖国出着自己的一份力呢!我们可以怎样对他们表示感谢呢?
第三环节:认识家乡可亲可敬的名人
教师谈话导入:
从古至今还有很多我们该为他们点赞、并对他们表示感谢的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你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可亲可敬的名人吗?
出示: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钱学森—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等名人图片及简介
提问:我们应该怎样做才是对他们的尊重呢?请你说一说。
小结:这些可敬的家乡人在无私地为家乡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为建设祖国出着自己的一份力,他们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
三、课堂小结
小结: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会为家乡人的努力而感到自豪的。也会更加尊重他们、感恩他们的。
板书设计: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带给我微笑和温暖
尊重 感恩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15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方15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袁隆平个人简介,学习新课,总结调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9 这些是大家的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猜谜引出公物,学校里的公物,互动交流,校园公物作用大,现场调查,校园公物还好吗,课堂总结,布置调查活动,总结全文,提出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