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小学劳动教育 二年级下册 活动《玩转巧妙万花筒》(第二课时) 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设计《万花筒》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小学劳动教育 二年级下册 活动《玩转巧妙万花筒》(第二课时) 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设计《万花筒》第1页
    小学劳动教育 二年级下册 活动《玩转巧妙万花筒》(第二课时) 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设计《万花筒》第2页
    小学劳动教育 二年级下册 活动《玩转巧妙万花筒》(第二课时) 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设计《万花筒》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劳技活动13 玩转巧妙万花筒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劳技活动13 玩转巧妙万花筒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 课时分配,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福田区天健小学 姓名:张锐
    一、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一)教学内容
    1.了解万花筒的折射原理。
    2.了解制作万花筒的步骤。
    3.尝试制作万花筒。
    (二)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小学生,好奇心强,善于观察,有敏锐捕捉变化的能力。万花筒可以激起他们的兴趣,激发自己动手制作的欲望。在制作中,感受折射的原理。
    二、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展现千变万化的万花筒,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在激发兴趣后,简单介绍一下万花筒的历史,让孩子惊叹小小万花筒竟然已经有这么久的历史。在两次兴趣激发后,开始展示如何制作万花筒,并且带领孩子们一起动手尝试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理解折射的原理。
    三、 教学目标
    (一) 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1.理解靠双手可以创造千变万化的世界。
    2.通过双手操作,可以制造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作品。
    (二)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
    1.能够准确测量尺寸。
    2.能够用胶带粘贴。
    3.用剪刀剪成不同的形状。
    (三)培养积极的劳动精神
    1.在制作万花筒的过程中体会劳动创造的多彩世界。
    2.通过劳动增长智慧,在劳动中发现。
    (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1.学会观察,善于发现。
    2.动手尝试,克服困难。
    3.大胆创新,反复比较。
    4.善于总结,举一反三。
    四、教学重难点
    (一) 教学重点:
    善于观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窍门。
    教学难点:
    正确地将三块镜片粘贴成三角空心体,并贴合圆筒的尺寸。
    五、教学策略
    分解步骤,预设难点,教给技巧。
    六、 课时分配
    两课时, 各10分钟
    七、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
    1.出示万花筒呈现的不同的丰富的图案,激发对制作万花筒的兴趣。
    2.通过万花筒图形的变化,激发对反射原理的科学知识的兴趣。
    (二)淬炼操作
    1.指导动手准备材料。
    2.学习测量和剪切,制作镜片。
    3.将主要材料粘贴成所需形状,制作镜筒。
    4.用透明塑料片制作筒底。
    (三)项目实践
    尝试按照刚才的步骤制作万花筒的筒身和筒底。
    (四)反思交流
    1.成功的秘诀。
    2.失败的根源。
    3.改进的方法。
    4.需要帮助的地方。
    (五)榜样激励
    展示成功作品。
    八、教学反思
    万花筒是一种老幼咸宜的玩具,简单的旋转,制造出万千的变化,吸引玩者不断探索。而且其所需材料简单,甚至可以废物利用,又渗透了环保意识,其中还包含物理小知识,可谓一玩多得。
    但是对于二年级小朋友制作这个玩具,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主要是三棱镜的制作和与圆筒的匹配契合。孩子们的肌肉还在发育之中,这些手工过程需要眼、脑、手的协调,尤其是厚卡纸卷成一个圆圆的筒,还要让三棱镜恰好装进去,这对于他们是个挑战。可以提示他们用纸巾筒或者保鲜膜等的芯替代,降低难度,让他们更容易感受成功的喜悦。
    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设计《巧手剪出美窗花》
    (第2课时)
    学校:福田区天健小学 姓名:张锐
    一、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一)教学内容
    1.剪碎彩纸,填充。
    2.美化万花筒外观。
    3.了解万花筒的原理及运用。
    (二)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小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但是这节课不仅仅要动手,更重要的是将各个步骤组合,只有组合顺利,才能最终看到变化的图案。所以,这里要让孩子们反复尝试。
    二、教学设计思路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看看手中的筒身,完成筒底和填充的任务,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丰富外观,或者发挥创意制作自己独一无二的万花筒。
    三、 教学目标
    (一) 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1.明确劳动中,不仅要动手,更要动脑。
    2.敢于接受挑战,平静接受挫折。
    (二)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
    1.贴合筒口剪出相应大小的塑料片。
    2.能剪出小纸屑。
    3.设计优美的外观。
    (三)培养积极的劳动精神
    1.在制作万花筒的过程中,能面对挫折,勇于挑战。
    2.感受劳动带来的万千变化的世界。
    (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1.眼、脑、手一起协调工作。
    2.勇于面对挫折,敢于接受挑战。
    3.积极尝试,大胆创新,反复钻研。
    4.善于观察,发现科学道理。
    四、 教学重难点
    (一) 教学重点:
    筒身和筒底大小的吻合,成功制作成一个完整的万花筒。
    教学难点:
    筒底的安装。
    教学策略
    分解步骤,预设可能出现的状况,给出对应解决策略。
    六、 课时分配
    两课时,各 10分钟
    七、 教学过程
    (一) 讲解说明。
    1.回顾上节课制作筒身和筒底的过程。
    2.讲解这一节课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应对方法。
    3.通过旋转万花筒,制造出变幻的图案,感受反射的原理。
    4.思考反射原理还会用在哪些方面。
    5.引申万花筒所包含的寓意。
    (二)淬炼操作。
    1. 剪碎彩纸,放入透明塑料片隔出的空间,再用另一块塑料片封闭。
    2.随心所欲,设计外观。
    3.旋转万花筒,感受变幻的魅力。
    4.了解反射原理及运用。
    5.观察万花筒的图案规律。
    (三)项目实践。
    尝试按步骤制作出属于自己的万花筒。
    (四)反思交流。
    1.成功的秘诀。
    2.失败的根源。
    3.改进的方法。
    4.需要帮助的地方。
    (五)榜样激励 。
    1.评选本课小巧手:小小巧手,最佳创意,最佳美工
    2.评选最漂亮的万花筒。
    八、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也有一定难度,各部件的拼装。但是因为距离完成作品只有一步之遥,期待的兴奋之情会帮助学生们克服困难,完成这一步骤。当万花筒制作完成,孩子们看到由自己之手打造的变幻的图案时,其喜悦是不言而喻的。在兴奋之余,引导孩子们认识反射现象,并且延申至“生活万花筒”的含义。

    相关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活动13 玩转巧妙万花筒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二年级活动13 玩转巧妙万花筒教案,共4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活动10 小小绳结用处大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三年级活动10 小小绳结用处大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课时分配,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活动12 有趣好玩立体书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活动12 有趣好玩立体书第2课时教案,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策略, 课时分配, 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