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 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试题 2022-202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9387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 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试题 2022-202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9387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展开(分值:100分 时间:90分钟)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现象,属于汽化的是( )
A.烧水时,壶嘴冒出“白气” B.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
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 D.冰箱冷冻室内壁结霜
2.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在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是( )
A. 凝华、熔化B. 升华、熔化C. 升华、液化D. 凝华、液化
3. 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汇成潺潺流水
B. 夏天,清晨草叶上出现晶莹的露珠
C. 秋天,雨后山峰上出现缥缈的云雾
D. 冬天,室内窗玻璃上出现美丽的冰花
4.中央电视台播出的 QUOTE 中国诗词大会 QUOTE 深受观众喜爱,下列对古诗词中所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瀚海阑干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B. “天接云涛连晓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 “冷露无声湿桂花”,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 “窗含西岭千秋雪”,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5. 下列情况中,戴眼镜的人的镜片不会沾上“水雾”而变模糊的是( )
A. 夏天,从开有空调的房间走出去
B. 冬天带着眼镜的人进入热气腾腾的室内
C. 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时,眼镜过于靠近碗口
D.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室外
6. 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升高
B. BC段表示该物质有一定的熔点,因此它是晶体
C. BC段表示该物质温度不随时间改变,说明该物质已经完全熔化
D. 该曲线可能是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7.下列做法利用物态变化放热的是( )
A. 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 B. 夏天为了凉快,在地面上洒水
C. 北方的冬天,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 D. 夏天喝冰镇饮料时,常在饮料里加冰块
8.关于酒精灯的使用方法,错误的是( )
A.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B. 不能用一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C. 熄灭时用灯帽盖灭 D. 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水浇灭
9. 阿黄取过一支示数为39℃的体温计,用酒精消毒后直接测量自己体温,若自己体温正常,则体温计的示数为( )
A. 37℃B. 38℃C. 39℃D. 40℃
10. 在歌舞晚会上,常用干冰帮助产生白雾来烘托气氛,舞台上形成的雾是( )
A. 干冰在常温下迅速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B. 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成的小液滴
C. 干冰在常温下迅速升华后又凝华形成的
D. 干冰升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11.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碗不与锅接触),当锅里的水沸腾后(气压为标准大气压),碗中的汤( )
A. 会沸腾的慢一点B. 同时沸腾
C. 不会沸腾,温度为100℃D. 不会沸腾,温度低于100℃
12.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 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 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 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二、填空题(共24分)
13. 液体温度计的是利用测温液体______的特性制成的。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同一地点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其中______图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______℃。
14. 冬天,0℃以下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这是______现象;寒冷的冬夜,门窗玻璃______侧出现冰花,这是______现象。
15. 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温度计,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的玻璃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个温度计示数不一样,被湿布包的温度计示数较______(填“高”或“低”),在一定气温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湿度越______(填“大”或“小”)。
16. 今年最火的网红食品“冒烟冰淇淋”,吃一口嘴巴、鼻子都“冒烟”,这种新奇感抓获了不少年轻人。其实它还有个名字:“液氮冰淇淋”,冰淇淋经过液氮处理后,吃在嘴里时液氮与口腔内部接触,发生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有可能会造成______(填“冻”或“烫”)伤。
17. 伽利略在1603年,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空气温度计,如图所示,其原理是气体的热胀冷缩.一个充满气体的细长颈的球形瓶倒插在装有红色液体的容器中,细管中的红色液面清晰可见.当外界温度升高时,所以细管中的液面将______ (选填“升高”或“降低”),细管上的最大刻度值应在管的______ (选填“上端”或“下端”).
18. 随着科技的发展,“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我国北方地区曾出现过严重的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 QUOTE ( (固态二氧化碳 QUOTE ) ),干冰进入云层,很快 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则高空中的水蒸气 成为小冰晶,这些小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 为雨点落到地面上. QUOTE ( (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QUOTE ) )
19. 小明通过多次实验得到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表: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_____ _;大雪过后,会造成交通困难,特别是危及人身安全,可能造成局部交通瘫痪和大面积事故,有人提出使用融雪剂融化道路上的积雪,常用融雪剂主要成份是盐.根据以上实验可知冰加了盐熔点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加盐的水应该______(选填“难”或“易”)凝固。
在探究固体熔化特点实验中,我们用如图实验装置给蔡加热,图中实验装备缺少的测量仪器是______ 、_____ _;如图是某同学根据此实验绘制的温度和时间的图象,已知当地的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萘的熔点是80.5℃,标准大气压下沸点是218℃,请问DE段的温度是______℃,BC段的温度是______℃。
三、实验题(共52分)
21.学习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后,李丽同学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请你利用下面提供的实验样品,设计实验验证李丽的猜想是否正确。
(1)实验中应控制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液体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和液体的______ 都相同。
(2)实验室已提供装好酒精和水的几个样品,如图1所示。按实验要求,应选择______ 两个样品进行对比研究,这种方法在物理中叫______ 法。
(3)若一个同学选好两个液体样品后,将一个放在室内,另一个放在无风的室外,经过相同时间后进行对比,这样做______ (选填“正确”/“不正确”),理由是未控制______ 相同。
(4)按要求正确选择样品并进行正确操作,经过相同时间后样品的情况如图2所示。据此,你认为李丽的猜想______ (选填“正确”/“不正确”)。
22. 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上有水珠导致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水珠产生的原因是水蒸气______ (填物态变化)。
(2)烧杯上方加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表),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______ ℃,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 ℃。
(3)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4)甲、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1所示。a、b两种图像不同的原因是水的______ 不同。
(5)小明所在的丙组实验时水温达到90℃到水沸腾共用时10min。为了节约课堂时间,请你给小明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 。
(6)小宇同学按老师的要求仔细观察了沸腾前和沸腾时的气泡变化情况,随手画了下来,但忘记记录哪个是沸腾前的变化情况,哪个是沸腾时的变化情况了,请你替他选择,沸腾时的气泡变化情况应该是如图2中的______ 图。
23. 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用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时,其中一个组员误把盐水当做清水,在相同的条件下,获得了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沸点值。为了探究盐水的浓度与沸点的关系同组同学用水与不同浓度的盐水做了实验。
(1)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他测得的盐水的沸点是______℃。
(2)同学们通过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的盐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数据记录如下: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沸点______(选填降低”、不变”或”升高”)。
(3)根据以上探究得到的结果我们煮食物时要想让汤汁尽快沸腾,最好选择______放盐(选填先”或“后”)。
2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例不当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如图打开水箱盖时,上方冒出的“白气”,这是______ 现象;
(2)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______ ;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3)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______ ;
A.30% B.40% C.60% D.90%
(4)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______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 。
25.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 (选填“A”或“B”)。
(2)小明在准备实验时,测出水的初温如图乙所示,于是他将烧杯中的水换成了温度更高的热水,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
(3)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如此持续3min后停止读数;
第7min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应为______℃,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4)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戊中______图(选填“a”或“b”);好奇的小明对气泡内的气体进行猜测,正确的是______。
A.热空气 B.水蒸气 C.冷空气 D.二氧化碳气体
图戊b图中的气泡越往上越小,是由于水面附近的温度较低,气泡内有一部分气体发生了______(填物态变化)。
(5)其他三位同学分别采用图丙所示的三幅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验,根据各自记录的数据,分别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丁所示,则用图③装置做实验作出的图象是______。(选填:“a”、“b”、“c”或“d”)
盐水浓度(%)
0
3
6
9
12
15
18
211
24
27
30
凝固点(℃)
0
-2
-4
-6
-8
-11
-15
-18
-17
-1.8
-0.4
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2
94
97
98
98
98
盐水的浓度(%)
0
2
4
6
8
10
12
14
沸点(℃)
100.0
100.3
100.6
101.0
101.3
101.6
102.0
102.3
防冻液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液的凝固点/℃
-17
-28
-37
-49
-48
-46
-28
混合液的沸点/℃
103
104
107
111
117
124
141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习题: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习题,共10页。
初中苏科版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苏科版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