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复习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15周年纪念日,是第16个“中国航海日”,也是“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据此完成1~2题。
1.郑和下西洋使用到的海洋空间资源有( )
A.港口 B.沿海滩涂
C.海底 D.跨海大桥
2.下列开发和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方式不合理的是( )
A.沿海滩涂地区开辟盐田
B.海湾处建造跨海大桥
C.沿海滩涂地区发展水产养殖业
D.在海洋深处填海造陆
[2022·河北辛集市高一阶段练习]下图示意中国为挪威建造的世界首座半潜式深海养殖平台,该平台造价约5亿人民币,配备了自动化保障系统。目前我国养殖产业以作坊式浅海养殖为主,深海水域利用率不到1%。读图,完成3~5题。
3.与海洋捕捞相比,海洋养殖的主要优点是( )
A.产品品质比较好 B.产品售价比较高
C.产量提高潜力大 D.环境污染比较小
4.目前限制我国深海养殖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
A.缺乏设备建造能力
B.市场需求接近饱和
C.深海养殖空间不足
D.养殖设备过于昂贵
5.为了减轻远离陆地带来的不利影响,深海养殖平台设计时要考虑( )
A.降低平台建造成本
B.提高自动运作水平
C.抵御海洋恶劣天气
D.适应海底复杂地形
[2022·湖南常德高一期末]迪拜杰贝勒阿里人工岛以棕榈树为设计原型,跨度15公里,增加海岸线720公里,建有65个港口泊位,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港。岛上建设有私人住宅、公寓、摩天大楼、酒店、主题公园等。下图为杰贝勒阿里人工岛设计图。据此完成6~7题。
6.该人工岛的建设主要利用了海洋( )
A.生物资源 B.矿产资源
C.能源资源 D.空间资源
7.杰贝勒阿里人工岛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有( )
A.海洋生物种类增多
B.自然海流运动改变
C.天然沙滩范围扩大
D.海洋生态环境改善
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岸的澳门主要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三部分,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二战后当地政府决心斥巨资,将氹仔岛和路环岛之间填平,这就是“路氹填海工程”。工程的第一步,就是要将路环岛和氹仔岛通过公路连接,路氹公路是向中间地带运送填海材料的唯一可行方法。从2002年开始澳门必须在中央政府同意的情况下填海,且填海形成的陆地不得用于博彩设施和低密度住宅建设。据此完成8~9题。
8.据材料推测,澳门填海造陆的自然和社会经济背景不包括( )
A.填海造陆石质材料丰富
B.珠江造就的海域环境好
C.工程对海洋生态影响小
D.政府积累的资金雄厚
9.中央政府规定澳门填海形成的陆地不得用于博彩设施和低密度住宅建设的根本原因是( )
A.限制博彩业的发展
B.保护我国海域环境
C.限制别墅住宅建设
D.提高土地利用率
[2022·河南信阳高一期末]普里莫尔斯克港(下图)是俄罗斯在波罗的海最大的专业化港口,适于15万吨级的大型轮船进入,但冬季通航条件略差。通过该港口出口的产品主要面向欧洲市场。据此完成10~12题。
10.该港口输出的产品可能是( )
A.石油和天然气 B.电子电器
C.乳肉制品 D.纺织品
11.导致该港口冬季通航条件略差的主要自然障碍是( )
A.海雾较浓 B.飓风频繁
C.海冰较厚 D.海流紊乱
12.该港口外侧的岛屿对港口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仓储用地 B.方便船舶停靠
C.防止海水结冰 D.减小港区风浪
二、非选择题
13.[2022·河南郑州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由于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人类排放的大量污染物质进入海洋,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据俄塔斯社2020年10月19日报道,日本召开内阁会议,商讨处理福岛核电站废水的问题并决定将福岛核电站产生的废水稀释40倍后排放到大洋中。
(1)说出污染物进入海洋的主要途径。
(2)分析日本福岛核废水排放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8月,山东省北部莱州湾海域启动国内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下图),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地基之上,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虽然该项目施工难度较大,但它开创了“水下产出绿色产品、水上产出清洁能源”的新局面,符合“海上粮仓+蓝色能源”的海洋空间开发战略方向。
(1)推测该项目施工建设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
(2)简述风力发电机底座“鱼礁化”的有利影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同步训练题,共9页。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一节 水循环课后复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大气热力环流随堂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