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3.1水循环课件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3.1水循环课件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3.1水循环课件第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3.1水循环课件第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3.1水循环课件第5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3.1水循环课件第6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3.1水循环课件第7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3.1水循环课件第8页
    还剩3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第一节 水循环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第一节 水循环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自主学习,自然界,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植物蒸腾,动态平衡,更新周期,地表形态,海陆间,太阳辐射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水循环的概念________的水在水圈、________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2.类型及主要环节
    【判断】(1)外流河只参与海陆间循环,不参与陆地内循环。(  )(2)水循环中参与水量最大的是海上内循环。(  )(3)人类活动最容易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  )
    【学法指导】 简图表示水循环的类型(1)图中①②③④为海陆间循环环节。(2)图中③⑤为陆地内循环环节。(3)图中①⑥为海上内循环环节。【易错辨析1】 外流区域只有海陆间循环一种类型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外流区域以海陆间循环为主,也存在陆地内循环。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维持全球水量的____________。2.促进水资源的更新3.不断塑造着____________。4.________联系的主要纽带。5.通过吸收、转化和传输地表的____________,缓解不同纬度地区________收支不平衡的矛盾。6.影响全球的________和________,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判断】(1)江河水与浅层地下水更新周期长。(  )(2)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是水循环促进海陆物质迁移的具体体现。(  )(3)水循环可以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
    【易错辨析2】 水循环可以使陆地上的水资源得以更新,因而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水循环使水资源不断更新,但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用水过多,超过水体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到污染,就会导致水资源短缺。
    【知识链接】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示意
    速记·认知清单1.水循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2.水循环环节主要有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3.水循环的意义(1)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的重要载体。(2)水循环是地球上能量转换和传输的纽带,维持着地表热量收支平衡。(3)水循环是塑造地表形态的动力之一。(4)水循环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
    探究点一 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探究导引】德国科学画报发表研究文章显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亚马孙河流域的水循环已经加剧,这导致更频繁的水文极端事件。
    【思考交流】1.运用“区域认知”方法分析:亚马孙河流域的大气降水特点是什么?  2.运用“综合思维”方法分析:亚马孙河主要参与哪种水循环?  3.运用“综合思维”方法分析: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大面积被毁,对其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什么?   
    提示:全年降水量大且较为均匀。
    提示:蒸腾作用减弱,地表径流增加,下渗量减少等。
    【归纳升华】1.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水循环的三种类型各有特点,意义不同,具体区别如下表所示: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技法点拨】 区分水循环类型的方法(1)联系的圈层不同。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涉及四个圈层,而海上内循环不涉及岩石圈。(2)发生领域不同。海陆间循环的领域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而其他两种水循环则只包括陆地或海洋。陆地上外流区内的水体,既参与陆地内循环,又参与海陆间循环。(3)过程和环节不同。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最多最全,而其他两种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蒸发和降水。海上内循环不存在下渗环节。(4)参与水量不同。海上内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大,陆地内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小。
    【学以致用】1.读城市水循环系统模式图,完成(1)~(3)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A.蒸发、降水、下渗、污水B.下渗、降水、蒸发、污水C.降水、蒸发、下渗、污水D.降水、下渗、蒸发、污水
    解析:根据图示的因果联系可判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降水、下渗、蒸发、污水。
    (2)为了完善自然界水循环,下列措施可取的是(  )①加强人工降雨力度  ②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 ③加强城市绿地的建设 ④道路两旁铺设透水砖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
    解析:加强城市绿地的建设和道路两旁铺设透水砖能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减轻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水循环的影响,完善自然界水循环。
    (3)为了减小人类社会水循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列措施可取的是(  )①减少深层地下水的开采,实施地下水回灌 ②提高河川径流的供水量 ③减少深层地下水的开采,加强对浅层地下水的开采 ④加强城市污水的处理力度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对浅层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会导致地面沉降等问题;提高河川径流的供水量会导致河川径流量减小,会减少河流水对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河流的输沙能力和自我净化能力会降低,对城市河流下游地区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探究点二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探究导引】在漓江的游船上游览,远处的山峰有的像一个大桃子,有的像一匹骆驼,有的看着就像一个人的脸……各种各样的山峰形态,漂亮极了。尤其是“九马画山”,“九马画山”就像一幅巨大的水墨画,画上是一个“找马游戏”,你要是很仔细地看,就有可能找到九匹马;你要是粗略地看,很可能一匹马都找不到……
    【思考交流】1.运用“区域认知”方法分析:漓江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是什么?漓江在该地的水循环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2.运用“综合思维”方法分析:漓江两岸的山峰形态各异,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从“地理实践力”的角度探究:漓江两岸的山峰会保持固定的形态吗?为什么?   
    提示:此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漓江在此地的水循环中属于地表径流环节。
    提示:流水的侵蚀作用。
    提示:不会。该地的水循环比较活跃,流水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会持续进行,因此漓江两岸的山峰形态将会不断变化。
    【归纳升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学以致用】2.《宋书·天文志》中记载“百川发源,皆自山出,由高趣下,归注于海。”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序号与“归注于海”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是(  )A.①—降水 B.②—蒸发C.③—水汽输送 D.④—地表径流
    解析:读图可知,①表示海洋水汽蒸发,②表示水汽输送,③表示降水,④表示地表径流。“归注于海”为地表径流环节。故选D。
    (2)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的比喻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纽带”——地球表面物质迁移的强大动力B.“调节器”——对全球的水分和热量进行再分配C.“雕塑家”——调节地球各圈层之间的能量D.“传送带”——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基本形态
    解析: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具有“传送带”的功能;水循环对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有重要作用,被称为“调节器”;水循环通过降水和地表径流塑造出丰富的地表形态,具有“雕塑家”的作用。故选B。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能正确反映海陆间循环过程的是(  )A.a→e→c→g B.e→b→c→dC.c→a→b→d D.d→a→b→c
    解析:海陆间循环环节主要有海水蒸发、水汽输送、降水(陆地)和径流(地表和地下)。图中a是水汽输送,b是降水(海洋和陆地),c是径流,d是海水蒸发,e是陆地蒸发(植物蒸腾),g是降水(陆地)。因此能正确反映海陆间循环过程的是d→a→b→c。
    2.水循环中的(  )A.a环节的主要动力是季风B.b环节集中在夏季C.c环节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D.d环节为水汽输送
    解析:由上题分析及所学知识可知,水汽输送的主要动力是大气环流,季风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大气降水的季节分配与其所属的气候类型有关;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d环节为海水蒸发。
    我国的气候干旱地区,农民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图1中数字代表水循环环节,图2为宁夏砂田景观图。读图,完成3~5题。
    3.图1中(  )A.①代表蒸发 B.③代表降水C.④代表地下径流 D.⑤代表水汽输送
    解析:读图可知,①是由大气水转为地表水,代表降水;A错误;③为地表水转为地下水,代表下渗;B错误;④为地下水转为海洋水,代表地下径流,C正确;⑤为地表水转为海洋水,代表地表径流,D错误。故选C。
    4.砂石覆盖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A.①增加 B.②增加C.③增加 D.⑤增加
    解析:读图可知,①是由大气水转为地表水,代表降水,砂石覆盖,对大气降水影响较小,A错误;②是地表水转为大气水,代表环节是蒸发。砂石覆盖能减少蒸发,B错误;③为地表水转为地下水,代表下渗。覆盖砂石,有利于雨水的下渗,C正确;⑤为地表水转为海洋水,代表地表径流。覆盖砂石,利于雨水下渗,从而可以减少地表径流,D错误。故选C。
    5.水循环(  )A.只能使外流区的一部分水体不断更新B.促使物质不断从陆地向海洋单向迁移C.可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D.使水资源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取之不尽
    解析:水循环能使陆地水资源得到更新,不只是外流区,A错误;水循环促使化学物质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双向迁移,B错误;可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C正确;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情况下,才能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以达到循环利用。不合理利用下,会造成水资源枯竭,D错误。故选C。
    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指出,我国西部地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开发新水源。一是利用新技术开发水源,在严重干旱地区模拟“人造山脉”,进行人工增雨雪。二是发展集雨工程。中西部十多个省区目前已建成大量的集雨水窖、水池、水柜、水塘等小型蓄水工程,不仅解决了部分人的饮水困难问题,而且还为农田抗旱提供了水源,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材料二 水循环示意图。
    (1)发展集雨工程主要是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主要是什么?   (2)水循环各环节中,能够对H环节直接产生影响的是哪一环节?能够使H环节的水量增大的条件有哪些?   
    答案:主要对G(地表径流)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主要是涵养水源。
    答案:D(降水)。 降水强度小,时间长;地面坡度小;植被覆盖率高。
    (3)能代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风的是哪一环节?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哪一环节关系最密切?    (4)为提高集雨工程的水质,请对当地农民的传统习惯提出建议。  
    答案:能够代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风的是C(水汽输送)。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G(地表径流)环节关系最密切。
    答案:家禽、家畜集中圈养;生活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厕所应远离集雨工程。(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水循环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水循环图文ppt课件,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植被的蒸腾作用等,与地表径流量成正比,硬地面化,沙质土壤,思考探究,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河流水,海洋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一节 水循环优质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一节 水循环优质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第一部分,PART01,新课导入,第二部分,PART02,新课探究,第三部分,PART03,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一节 水循环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一节 水循环优秀ppt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完成课时作业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