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练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每课一练】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1)(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49470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03练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每课一练】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1)(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49470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03练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每课一练】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1)(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49470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03练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每课一练】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1)(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494705/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03练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每课一练】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1)(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49470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03练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每课一练】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1)(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494705/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2019)高一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同步分层练习
2021学年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优秀随堂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优秀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第03练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每课一练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1解析版doc、第03练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每课一练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1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03练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1.生活在缺水的沙漠环境中的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化合物分别是( )
A.H和蛋白质 B.H和水
C.O和蛋白质 D.O和水
2.下列四组化合物中,不含氮元素的一组是( )
A.淀粉和糖原 B.脂肪酸和磷脂
C.脱氧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酸 D.纤维素和血红蛋白
3.食物中含有很多种营养物质,可以用一系列的化学试剂检测出这些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梨汁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需加热后出现红黄色沉淀
B.花生子叶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肉眼可直接观察到橙黄色颗粒
C.向蛋清稀释液中依次加入双缩脲A、B试剂,需加热后溶液变紫色
D.向马铃薯块茎匀浆液中加入碘-碘化钾溶液,需用显微镜观察到匀浆液变蓝色
4.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活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苏丹Ⅲ染液能使细胞中的脂肪呈紫红色
B.本实验中50%酒精的作用是洗去多余的染料
C.观察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时,一般需先制作装片
D.制片时,需从前向后拖动刀片将花生子叶切成薄片
5.鲜重状态下,大多数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蛋白质 B.葡萄糖 C.水 D.脂肪
6.下列对相关实验原理的叙述,合理的是( )
A.经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染色,细胞核呈现红色
B.用苏丹Ⅳ染液可检测生物组织中脂肪的存在
C.用斐林试剂可检测生物组织中葡萄糖的存在
D.用植物细胞制备细胞膜比用动物细胞更容易
7.食物中常常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有些物质能与相应的试剂发生反应显示出可鉴别的颜色变化。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化合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碘-碘化钾溶液,反应后溶液呈橙黄色
B.向蛋清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加热后溶液呈紫色
C.用苏丹Ⅲ染液处理花生子叶切片,观察到油滴呈蓝色
D.向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加热后出现红黄色沉淀
8.下列物质元素组成相同的是( )
A.核糖、核酸 B.ATP、NADPH
C.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D.三碳糖、葡萄糖
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
10.一位农民种植的某块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该农田可能是缺少某种元素,为此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实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处理措施相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地块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施肥情况 | 尿素 | 磷酸二氢钾 | 磷酸二氢铵 | 硫酸铵 | 不施肥 |
小麦收获量 | 55.56 | 65.26 | 56.88 | 55.44 | 55.11 |
从表中可判断,该农田最可能缺少的元素是( )
A.K B.N C.P D.S
11.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如表所示。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 | O | Si | C | N | H |
地壳 | 48.60 | 26.30 | 0.087 | 0.03 | 0.76 |
细胞 | 65.0 | 极少 | 18.0 | 3.0 | 10.0 |
(1)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地壳中都普遍存在,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细胞特有的,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
(2)由表中数据可知,同一元素在细胞和地壳中含量相差甚远,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表数据可知,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中,C、H、O含量最多,请据下表分析,其原因是:
化合物 | 水 | 无机盐 | 蛋白质 | 脂质 | 糖类和核酸 |
质量分数(%) | 70~90 | 1~1.5 | 7~10 | 1~2 | 1~1.5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表为组成地壳和两种生物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表,某同学对其进行了反思整理。请分析回答:
元素 | 地壳 | 玉米细胞(干重,质量分数) | 人体细胞(干重,质量分数) |
C | 0.087 | 43.57 | 55.99 |
H | 0.76 | 6.24 | 7.46 |
O | 48.60 | 44.43 | 14.62 |
N | 0.03 | 1.46 | 9.33 |
(1)该同学看到组成细胞的元素与组成地壳的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对此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
(2)他通过查阅资料知道组成不同生物的元素的种类大致相同,这体现了不同细胞元素组成的___性;而含量有较大差异体现了细胞对外界物质的吸收具有_______性。
(3)该同学发现表格中玉米细胞氧元素的含量高于人体细胞,推测原因主要是_____。
(4)已知细胞中水的相对含量约为70% --90%。该同学根据水分子中氢和氧的质 量比推知细胞中氢元素质量分数约为7.7%-10%,他认为上表人体细胞内氢元素的含量就是按照此方法推出的。请你对这位同学的思路作出评价_________(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1.如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以下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水、蛋白质、脂质、糖类,H、O、N、C
B.水、蛋白质、糖类、脂质,N、H、C、O
C.蛋白质、水、脂质、糖类,C、O、H、N
D.蛋白质、水、糖类、脂质,N、H、O、C
2.某生物兴趣小组在野外发现一种组织颜色为白色的不知名野果,该小组把这些野果带回实验室欲鉴定其中是否含有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对该野果进行脂肪的鉴定实验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B.若对该野果的组织样液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出现较深的砖红色,说明该野果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
C.进行蛋白质的鉴定时可用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代替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因为它们的成分相同
D.进行还原糖鉴定实验结束时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保存备用
3.营养学家对一些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进行了测定,得出以下数据。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食物名称 | 黄豆 | 绿豆 | 猪肉 | 羊肉 | 豆油 |
每100g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g) | 35.1 | 21.6 | 13.2 | 18.1 | 未检出 |
A.羊肉比猪肉蛋白质含量高,推测羊肉比猪肉更有营养价值
B.豆油中没检测到蛋白质,说明提取豆油的豆类细胞中不含蛋白质
C.黄豆蛋白质含量最高,说明黄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D.不同食品营养价值不同,平衡膳食更利于人体健康
4.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红蛋白中含有微量元素Fe
B.细胞鲜重中的O含量最高
C.细胞中的N只存在于蛋白质和核酸中
D.淀粉和脂肪都只含有C、O、H
5.以下关于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
B.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替代材料
C.在做脂肪的鉴定实验时,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橙黄色,于是滴1~2滴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洗去多余的染料
D.在稀释的蛋清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摇匀,可看到溶液变为紫色
6.某生物兴趣小组在野外发现一种组织颜色为白色的不知名野果,该小组把这些野果带回实验室欲检测其中是否含有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对该野果进行脂肪的检测实验需要使用显微镜
B.若对该野果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并酒精灯直接加热出现较深的砖红色,说明该野果中含有大量的还原糖
C.进行蛋白质的检测时可用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直接代替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因为它们的成分相同
D.进行还原糖检测实验结束时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保存备用
7.分析下表,可推测
溶液 | 双缩脲试剂 | 碘液 | 班氏试剂 |
甲 | + | - | - |
乙 | - | ++ | - |
甲、乙混合 | + | + | + |
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
A.甲溶液含有淀粉 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
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 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
8.下列有关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组成生物膜的脂质都是磷脂
B.细胞中蛋白质都由20种氨基酸组成
C.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D.组成细胞的化合物都能被相应的酶水解
9.下列对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进行鉴定的实验中,方法与结果正确的是( )
A.大豆组织样液(2mL)+0.1g/mLNaOH溶液(2mL)+0.05g/mLCuSO4溶液(2mL)(水浴加热)→溶液呈紫色
B.苹果组织样液(2mL)+0.1g/mLNaOH溶液(2mL)+0.01g/mLCuSO4溶液(2mL)(水浴加热)→溶液呈橘黄色
C.花生子叶+苏丹Ⅲ染液(2mL)(洗去浮色)→脂肪颗粒呈红色
D.苹果组织样液(2mL)+(0.1g/mLNaOH溶液+0.05g/mLCuSO4溶液)(1mL)(水浴加热)→溶液中有砖红色沉淀
10.为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制备了某苹果的两种提取液:①浅红色混浊的匀浆;②浅黄色澄清的匀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提取液②加入现配的斐林试剂并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②中含有还原糖
B.与提取液②相比,①更适合用于检测苹果中的还原糖
C.提取液中含有淀粉、少量的麦芽糖和蔗糖等还原糖
D.检测还原糖时,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再加入B液
11.某研究小组测定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相关物质干重的百分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在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种子中淀粉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在6~20天内小麦种子中淀粉含量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定量测定之前,研究小组进行了还原性糖含量变化的预测实验,请填充实验原理,完成实验步骤,并写出初步的实验结论。
实验原理:还原性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颜色深浅与还原性糖含量成正比。
(4)实验步骤:
①取三份等量的分别发育至6、12、18天的小麦种子,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后离心得到还原性糖制备液;
②取3支试管,编号A、B、C,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还原性糖制备液;
③在上述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将三只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分钟,观察颜色变化。
(5)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为探究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一些有机物含量的变化,研究小组利用下列供选材料用具进行了实验。材料用具:玉米籽粒;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缓冲液,淀粉,淀粉酶等;研钵,水浴锅,天平,试管,滴管,量筒,容量瓶,显微镜,玻片,酒精灯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蛋白质(肽类)含量变化,在不同发芽阶段玉米提取液中,分别加入__________试剂,比较颜色变化。该实验需要选用的器具有__________(填序号)。
①试管 ②滴管 ③量筒 ④酒精灯 ⑤显微镜
(2)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淀粉含量变化,将不同发芽阶段的玉米籽粒纵切,滴加__________,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胚乳呈蓝色块状,且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蓝色块状物变小。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3)为了验证上述蓝色块状物变小是淀粉酶作用的结果,设计了如下实验:在1~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应的提取液和溶液(如下图所示),40℃温育30 min后,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并60℃水浴加热,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
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设置试管1作为对照,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
②试管2中应加入的X是__________的提取液。
③预测试管3中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若试管4未出现预期结果(其他试管中结果符合预期),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分化精品课时作业,文件包含第20练细胞的分化-每课一练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第20练细胞的分化-每课一练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细胞的增殖精品课时训练,文件包含第19练细胞的增殖-每课一练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第19练细胞的增殖-每课一练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2节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优秀练习题,文件包含第15练细胞的能量“货币”ATP-每课一练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1解析版doc、第15练细胞的能量“货币”ATP-每课一练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1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