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优秀达标测试
展开第3章 章末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B.沃泰默的实验设计可排除盐酸作用于胰腺使其分泌胰液的疑问
C.斯他林和贝利斯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答案】A
【解析】
【分析】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粘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在发现过程中,沃泰默实验分为三组,两组为对照组,一组对照是排除盐酸对胰腺作用的影响,另一组是想验证胰液分泌是由神经作用的结果,所以将神经切除;斯他林和贝利斯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大胆质疑、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详解】
A. 促胰液素是由小肠粘膜分泌的,A错误;
B. 沃泰默实验分为三组,两组为对照组,一组对照是排除盐酸对胰腺作用的影响,另一组是想验证胰液分泌是由神经作用的结果,B正确;
C. 斯他林和贝利斯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大胆质疑、探索和创新的精神,B正确;
D. 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D正确。
故选A。
2.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研磨制成提取液→注入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A.①与②、②与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
B.①与③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
C.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调节
D.要证明胰液分泌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实验:
1、①与②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盐酸刺激的部位,因变量是胰液是否分泌,其结果说明稀盐酸是通过小肠肠腔起作用的,不能直接起作用;
2、②与④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否含有小肠黏膜的化学物质,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与小肠黏膜产生的化学物质有关。
【详解】
A、①与②、②与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与小肠黏膜产生的化学物质有关,A正确;
BD、①与③组成的实验自变量是通向小肠的神经,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可以不通过神经调节产生,但也可能通过神经调节,要证明胰液分泌还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B错误;D正确;
C、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来调节,C正确。
故选B。
3.人和高等动物胰液的分泌受“神经——体液”调节,进食可引起胰液大量分泌(如图)。下列 分析正确的是( )
A.调节过程①和②引起胰腺分泌胰液均需要通过大脑皮层
B.食物刺激,通过①③途径引起胃窦分泌胃泌素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C.胃酸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比过程⑤迅速
D.图中反映出胰腺细胞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有 3 种
【答案】B
【解析】
【分析】
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粘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2、递质的作用属于神经调节,不同于激素的作用。3、反射是神经中枢的功能,未经过神经中枢的综合、分析和处理的反应,不能称作反射。4、在体内,反射弧结构完整才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射。
【详解】
A、调节过程①为先天形成的,不需要经过大脑皮层,过程②引起胰腺分泌胰液为后天形成的,需要经过大脑皮层,A错误;
B、食物刺激,通过①③途径引起胃窦分泌胃泌素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此时胃窦是效应器的一部分,B正确;
C、胃酸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为体液调节,通过体液运输,所以比过程⑤神经调节要慢一些,C错误;
D、图中反映岀胰腺细胞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休有4种,分别是胃泌素、神经递质、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D错误。
故选B。
4.在受到食物刺激后,人体胃酸分泌有两条调节途径:途径1是胃黏膜壁细胞在迷走神经的直接刺激下分泌胃酸;途径2是迷走神经等神经细胞刺激幽门黏膜G细胞,幽门黏膜G细胞再分泌一种激素-胃泌素,胃黏膜壁细胞在胃泌素的调节下分泌胃酸。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食物刺激才能让胃酸分泌,胃酸分泌属于条件反射
B.通过途径2促进胃酸分泌是神经-体液调节
C.迷走神经细胞和胃黏膜壁细胞之间存在突触间隙
D.胃泌素在完成调节胃黏膜壁细胞后,会立即灭活
【答案】A
【解析】
【分析】
题意为胃酸分泌调节过程,该调节过程既有神经细胞分泌的神经递质参与,也有胃泌素参与,所以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过程。激素调节的特点有: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的反应速度慢、作用时间长、作用范围广。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详解】
A、食物刺激才能让胃酸分泌,是生来就具有的先天性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A错误;
B、途径2是迷走神经等神经细胞刺激幽门黏膜G细胞,幽门黏膜G细胞再分泌一种激素-胃泌素,胃黏膜壁细胞在胃泌素的调节下分泌胃酸,所以通过途径2促进胃酸分泌是神经-体液调节,B正确;
C、迷走神经细胞与胃黏膜壁细胞之间通过突触联系,故二者之间存在突触间隙,C正确;
D、胃泌素在完成调节胃黏膜壁细胞后,会立即灭活,D正确。
故选A。
5.下图是母鸡繁殖活动的生理调节过程示意图(甲、乙、丙表示器官,a、b、c表示相应激素)。那么,图中的c应该是( )
A.甲状腺激素
B.促性腺激素
C.生长激素
D.性激素
【答案】D
【解析】
【分析】
性激素具有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和性器官的发育,激发并维持生物的第二性征的作用。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图为母鸡繁殖活动的生理调节过程,故可知图示为性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据此分析。
【详解】
分析图示可知,甲是下丘脑,接受光刺激后,能分泌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乙垂体,垂体分泌b促性腺激素,作用于丙卵巢,卵巢能分泌c性激素,性激素又能通过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维持性激素分泌的相对稳定,因此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6.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家兔体内发生一定变化,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注射后随即发生的变化是
A.红细胞吸水增加
B.胰岛素分泌降低
C.肝糖原的分解增加
D.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红细胞失水,A错误;
B.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B错误;
C.家兔静脉中的血糖浓度升高后,肝糖原分解会减少,C错误;
D.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其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D正确;
故选D。
【考点定位】
本题考查血糖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7.如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 )
A.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
B.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可能为垂体细胞
C.如果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那么此时的靶细胞不可能是性腺细胞
D.如果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为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肌肉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能与靶细胞结合,是因为靶细胞膜上有受体。
【详解】
A、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原因是因为靶细胞膜上有受体蛋白,A错误;
B、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分泌物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会抑制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靶细胞可能是垂体,B正确;
C、如果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分泌物是可以是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的靶细胞是性腺细胞,C错误;
D、如果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为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为肝细胞,D错误。
故选B。
8.人在饥饿状态下,体内血液中
①葡萄糖大幅度下降 ②葡萄糖浓度相对稳定 ③胰岛素含量减少
④胰岛素含量增加 ⑤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⑥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⑥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胰岛素的作用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①正常人在饥饿状态下,葡萄糖浓度会有所下降,但不会大幅度下降,①错误;②饥饿状态下,正常人体仍能维持葡萄糖浓度相对稳定,②正确;③饥饿状态下,血糖浓度降低,胰岛素分泌减少,其含量降低,③正确;④饥饿状态下,血糖浓度降低,胰岛素分泌减少,其含量降低,④错误;⑤饥饿状态下,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其含量增加,⑤正确;⑥饥饿状态下,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其含量增加,⑥错误。综上所述,正确选项为B。
9.人体下丘脑不能完成的生理功能是
A.血浆pH的调节
B.体温调节
C.内分泌的调节
D.水平衡的调节
【答案】A
【解析】
【分析】
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详解】
A、血液pH的调节受血液中的缓冲物质的调节,与下丘脑无关,A符合题意;
B、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B不符合题意;
C、下丘脑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C不符合题意;
D、下丘脑是水平衡的调节中枢,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为了观察小狗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病变,可以采取哪项实验措施
A.切除发育正常的小狗的垂体,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用甲状腺制剂连续饲喂发育正常的小狗
C.给正常发育的小狗连续饲喂足量的碘制剂
D.选择甲状腺机能不足的小狗作为本实验的对照组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而引起的,甲状腺激素是小分子有机物,可用饲喂法验证甲状腺激素的功能。
【详解】
A、切除发育正常的小狗的甲状腺,小狗体内甲状腺激素会减少,A错误;
B、用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发育正常的小狗,会导致小狗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增多,可以观察引起的病变,B正确;
C、由于小狗发育正常,因此用含碘制剂连续饲喂不会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C错误;
D、选择甲状腺机能正常的小狗作为本实验的对照组,D错误。
故选B。
11.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
B.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
C.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
D.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如果外界条件寒冷,下丘脑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这种激素作用于垂体后,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属于反馈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增多后,反过来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激素分泌,使得机体得到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同时又保证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致过多。
【详解】
A、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到达垂体,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继而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活动,A正确;
B、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B正确;
C、促甲状腺激素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活动,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所以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C正确;
D、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对下丘脑的抑制作用减弱,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D错误。
故选D。
12.有关哺乳动物下丘脑和垂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具有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的双重功能
B.垂体细胞具有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
C.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可能会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D.下丘脑与垂体功能上的联系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联系的重要环节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中: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2、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又是植物性神经功能十分重要的中枢。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四个方面:感受、传导、分泌、调节。
【详解】
A、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等,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等激素,因此具有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的双重功能,A正确;
B、根据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垂体细胞所接受的信号分子可以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也可以是甲状腺激素。因此垂体细胞具有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受体,B错误;
C、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仍会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只是抑制作用减弱,C正确;
D、下丘脑与垂体功能上的联系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联系的重要环节,D正确。
故选B。
13.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B.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C.①过程既有电信号的传导又可能有化学信号的传递
D.如果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增加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图中所示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过程,下丘脑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既可参与神经调节过程,也可参与体液调节过程。
【详解】
A、据图分析,大脑皮层通过控制下丘脑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A正确;
B、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①为传入神经,下丘脑为神经中枢,⑦为传出神经,内分泌腺为效应器,B正确;
C、①过程为兴奋从感受器到下丘脑,有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C正确;
D、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通过反馈调节,使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量下降,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D错误。
故选D。
14.下列关于在特定条件下人体发生的生理性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马拉松比赛过程中: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减少
B.刚吃过饭1个小时内: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血糖浓度维持正常
C.科研人员进入冷库时:整个机体散热量增加→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D.长期摄入蛋白质不足:组织液渗透压显著升高→组织液的量显著增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
马拉松比赛会使人失水较多;刚吃饭1小时,血糖含量会升高;科研人员进入冷库,与人体温差变大,散热变多;长期摄入蛋白质对血浆渗透压影响较大。
【详解】
A、马拉松比赛过程中,失水较多,机体需保水,故抗利尿激素增多,尿量减少,A错误;
B、刚吃过饭1个小时内,血糖浓度升高,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维持正常,B错误;
C、科研人员进入冷库时,寒冷刺激下,整个机体散热量增加,为了减少散热,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正确;
D、长期摄入蛋白质不足:血浆渗透压显著降低→组织液的量显著增多,D错误。
故选C。
15.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②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③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④垂体通过下丘脑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答案】A
【解析】
【分析】
下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又是植物性神经功能十分重要的中枢。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
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后叶释放。
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详解】
①下丘脑是血糖平衡调节的调节中枢,①正确;
②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存在于大脑皮层,②错误;
③在寒冷条件的刺激下,下丘脑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③正确;
④下丘脑通过控制垂体进而调控性腺的分泌活动,④错误。
故选A。
16.如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正确是
A.若A表示人体处于应激状态,人体通过途径①⑥④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若A表示血糖浓度过低,人体可通过途径①②③④进行调节来维持血糖恒定
C.若A表示寒冷环境,人体可通过途径①②③④、①⑥④和①②来维持体温恒定
D.若A表示血浆渗透压升高,人体可通过①②使垂体合成抗利尿激素量增加
【答案】A
【解析】
【分析】
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活动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图中所示过程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由图可知,内分泌腺受③和⑥两个过程控制。
【详解】
若 M表示人体处于应激状态,①⑥过程为神经调节,④过程为体液调节,所以①⑥④过程为神经-体液调节,A正确;血糖浓度的调节不受垂体控制,血糖调节过程可表示为①⑥④,B错误;若M表示寒冷环境,体温调节与垂体无关,寒冷环境下进行体温调节的途径是①②③④、①⑥④,C错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D错误。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等内容,确定各个数字代表的调节类型,明确血糖调节过程不受垂体控制。
17.人接触辣椒后,往往会感觉“热辣烫口”。在口腔或皮肤存在对辣椒素敏感的香草酸受体,它能被辣椒素或高温刺激激活。叙述正确的是( )
A.辣椒素与香草酸受体结合后,兴奋以化学信号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
B.兴奋传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吃辣椒时喝热饮会加重疼痛
C.有人吃辣椒会大汗淋漓且面部发红,原因是汗腺分泌加强、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D.吃辣椒后进入低温空调房降温,机体的散热量增加,产热量减少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在口腔或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中,存在对辣椒素敏感的受体——香草酸受体,所以人吃辣椒后,辣椒素会与香草酸受体结合,进行信息传递。
2.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详解】
A、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A 错误;
B、兴奋传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如果喝热饮会激活香草酸受体,从而加重疼痛,B正确;
C、此时会增加散热,皮肤毛细血管会舒张,C 错误;
D、进入低温空调房后,机体的散热量和产热量均增加,进而维持机体体温恒定,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兴奋传递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并应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的能力。
18.男生在青春期睾丸加速发育, 睾丸除了受神经系统直接调节外,还受下丘脑分级调节。如图是下丘脑对睾丸的分级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腺体2分泌的生长激素和腺体3分泌的性激素具有协同作用
B.图中有两处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内环境中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
C.激素2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所有的活细胞
D.激素1、激素2、激素3的特异性受体均位于细胞膜表面
【答案】B
【解析】
【分析】
下丘脑是人体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枢纽,下丘脑可以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的生长发育,垂体可以分泌促激素,促进相应器官的生长发育,以及相应激素的分泌,这是一种分级调节机制,体内某种激素含量升高,会反过来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作用,这属于反馈调节。如图是下丘脑对睾丸的分级调节示意图,所以腺体2是下丘脑,激素2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腺体3是垂体,激素3是促性腺激素,腺体1是性腺,激素1为性激素。
【详解】
A、腺体3受两种激素调节,该腺体为垂体,腺体1产生的激素直接作用两种腺体,所以腺体1为睾丸,腺体2为下丘脑;激素1、2、3依次为雄性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生长激素是由腺体3合成分泌的,性激素由腺体1合成分泌,A错误;
B、激素1有两处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内环境中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B正确;
C、激素2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只能作用于垂体,C错误;
D、激素1为雄性激素,是脂溶性小分子,其受体在细胞内,D错误。
故选B。
18.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血糖浓度维持相对稳定只是激素调节的结果
B.中学生在午饭前,体内胰岛素分泌量会有所增加
C.人体的肝细胞膜表面具有识别不同激素的多种受体
D.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多吃含糖高的食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
1.血糖调节的中枢是下丘脑,调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2.血糖平衡调节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体液调节,在血糖含量偏高时,胰岛B细胞活动加强,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在血糖含量偏低时,胰岛A细胞活动加强,分泌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二是神经——体液调节,在血糖含量偏高时,通过下丘脑的作用,胰岛B细胞活动加强,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在血糖含量偏低时,通过下丘脑的作用,胰岛A细胞活动加强,分泌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
【详解】
A、人体血糖浓度维持在正常的范围内,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A错误;
B、中学生上午第四课时,由于组织细胞消耗糖,血糖含量降低,体内胰岛素分泌量有所下降,胰高血糖素分泌量有所升高,B错误;
C、胰岛素促进肝糖原合成,抑制肝糖原分解,胰岛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故肝细胞膜上既有胰岛素的受体,也有胰高血糖素的受体,C正确;
D、糖尿病人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居高不下,应该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否则身体健康受损,D错误。
故选C。
19.下列关于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给大鼠口服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B.给雌性亲鱼注射促性腺激素加快卵的成熟
C.给牛注射胰高血糖素,可降低血糖
D.给狗饲喂添加甲状腺激素的食物,减少耗氧量,降低产热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
垂体中含有促性腺激素,可以促进亲鱼的卵子和精子成熟和排出。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可升高血糖。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物质的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详解】
A、胰岛素的本质是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道内的酶分解而不能在发挥作用,所以不能口服胰岛素治疗糖尿病,A错误;
B、促性腺激素可促进生殖细胞的成熟,所以给雌亲鱼注射促性腺激素能使卵成熟,B正确;
C、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从而使血糖升高,C错误;
D、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物质氧化分解,给狗饲喂添加甲状腺激素的食物,耗氧量将增加,D错误。
故选B。
20.下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细胞1是垂体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
B.该图可以表示体液调节或神经调节的过程
C.如果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
D.细胞1的分泌物,只能是蛋白质类物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如果细胞1是垂体细胞,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但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垂体细胞还可以分泌促性激素,作用于性腺细胞,因此细胞2是甲状腺细胞或性腺细胞,因此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A正确;
B、图中信号分子通过体液运输,所以该图只表示体液调节的过程,B错误;
C、如果细胞1是胰岛B细胞,产生胰岛素,可以促进血糖进入相应细胞,并促进血糖合成肝糖原或肌糖原,加速血糖分解,因此细胞2可以是肝细胞、肌细胞、组织细胞等,C错误;
D、细胞1的分泌物可能是激素,激素的化学本质不一定是蛋白质,也可能是固醇等有机物,D错误.
故选:A.
21.切除健康狗的胰脏,2 天后狗出现糖尿病的一切症状。随后连续给其注射一定量溶于某种溶剂的胰岛素,发现其血糖含量恢复正常。由此推测:胰岛素能降低血糖的含量。为了证明这一推论。你认为下列最适宜作为对照实验组的是( )
A.既不切除健康狗的胰脏,又不注射胰岛素
B.用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胰岛素溶液进行注射
C.切除健康狗体内的胰脏 2 天后,只注射等量用于该实验的溶剂
D.将健康狗体内摘除的胰脏制成提取液,注射给切除胰脏的狗
【答案】C
【解析】
【分析】
要证明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就要设计注射胰岛素和不注射胰岛素的实验对照研究,即切除健康狗体内的胰脏2天后,一组注射一定量溶于生理盐水的胰岛素,另外一组只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详解】
A、不切除健康狗的胰脏话,其本身会产生胰岛素干扰实验,A错误;
B、对照实验不能注射胰岛素,B错误;
C、切除健康狗体内的胰脏2天后,只注射等量用于该实验的溶剂,进行对照,C正确;
D、健康狗体内摘除的胰脏制成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不能注射给切除胰脏的狗,D错误。
故选C。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能够根据实验目的找出实验的自变量,进而设计对照实验,即要设计注射胰岛素和不注射胰岛素的实验对照研究。
22.有三只生存状况一致的小狗,分别切除它们的下丘脑、甲状腺、垂体,然后检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甲
-
-
-
乙
+
-
-
丙
+
+
-
注:“+”代表增加,“﹣”代表减少
则甲、乙、丙三只小狗被切除的器官分别是( )
A.垂体、下丘脑、甲状腺
B.垂体、甲状腺、下丘脑
C.甲状腺、垂体、下丘脑
D.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甲小狗中三种激素分泌均减少,可推测甲小狗切除的是下丘脑,乙小狗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可推测乙小狗切除的是垂体,丙小狗中甲状腺激素减少,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增加,可推测丙小狗切除的是甲状腺,ABC错误,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3.下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只有下丘脑和垂体
B.甲状腺激素分泌过程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C.寒冷刺激时,TRH 分泌增多,TSH 分泌减少
D.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对过程①起促进作用,对过程②起抑制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
2、据图分析:图示表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及反馈调节的模式图,①②表示抑制作用。寒冷时,下丘脑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过高时,会通过负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抑制相关激素的分泌。
【详解】
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全身几乎所有的细胞,A错误;图中表示了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B正确;寒冷时,下丘脑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C错误;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过程①、②起抑制作用,这是负反馈调节的表现,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调节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过程是解决该题的重点的方法。掌握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中各种激素的功能以及作用的靶细胞、靶器官,理解调节过程中的负反馈调节的表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4.下图中X、Y、Z分别代表人体的三种内分泌腺,甲、乙、丙分别表示它们分泌的激素,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切除Y,则Z的重量不变
B.丙可通过反馈调节保持含量稳定
C.甲对Y、乙对Z、丙对X和Y都起促进作用
D.若Z代表甲状腺,则幼年时丙过少会导致呆小症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图示可表示甲状腺激素或性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以甲状腺激素为例,则图中X为下丘脑,Y为垂体,Z为甲状腺,甲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为促甲状腺激素,丙为甲状腺激素。
【详解】
A、Y分泌的乙能促进Z的生长和分泌丙,若切除Y,则Z的重量减小,A错误;
B、丙可通过反馈调节保持含量相对稳定,B错误;
C、丙分泌过多时对X和Y起抑制作用,C错误;
D、若Z代表甲状腺,则幼年时丙(甲状腺激素)过少会导致呆小症,患者身材矮小,D正确。
故选D。
25.为探究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否存在负反馈调节,①~⑥是各种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注射适量的促性腺激素 ②进行手术并切除性腺 ③不手术
④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 ⑤进行手术不切除性腺 ⑥不注射
A.促性腺激素由性腺分泌产生
B.促性腺激素通过垂体门脉运输到下丘脑
C.对照组处理是②④,实验组处理是②①
D.切除性腺后,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减少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了性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下丘脑可以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进而分泌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促进性激素的分泌,而性激素又可以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抑制其分泌相关激素。该实验要探究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否存在负反馈调节,则需要切除性腺,避免性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详解】
A、促性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产生,A错误;
B、促性腺激素通过垂体门脉运输到性腺,B错误;
C、切除性腺,排除性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其中对照组会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需要注射等量的促性腺激素,C正确;
D、切除性腺后,性激素分泌量减少,对下丘脑的抑制作用减弱,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增加,D错误;
故选C。
26.下表是两位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液化验单的部分结果。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甲状腺激素含量
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
患者1
低于正常值
高于正常值
患者2
低于正常值
低于正常值
A.下丘脑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进垂体分泌TSH
B.患者1低浓度的甲状腺激素促进垂体分泌TSH,导致其TSH高于正常值
C.患者2体内TSH水平低于正常值,是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的原因之一
D.给患者2静脉注射TRH后检测TSH的含量,可为判断病变部位提供参考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2、甲状腺激素的功能表现是促进生长发育,促进细胞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详解】
A、由分析可知:下丘脑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进垂体分泌TSH,A正确;
B、患者1低浓度的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分泌TSH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导致其TSH高于正常值,B错误;
C、患者2体内TSH水平低于正常值,是因为其体内促甲状腺激素低于正常值,会导致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C正确;
D、给患者2静脉注射TRH后检测TSH的含量,因为TRH能促进TSH的分泌,若TSH分泌量增加,则可知患者2可能是垂体病变引起的甲状腺功能不足,反之则需进一步的检验,故该方法可为判断病变部位提供参考,D正确。
故选B。
27.下列有关人体甲状腺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临床上不能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甲状腺疾病
B.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不存在反馈调节
C.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甲状腺激素具有高效性因而不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甲状腺激素的分级反馈调节:下丘脑通过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则可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合成和释放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这样甲状腺激素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
【详解】
A、由于甲状腺激素通过血液运输,所以临床上可以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甲状腺疾病,A错误;
B、甲状腺激素可以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存在反馈调节,B错误;
C、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C正确;
D、甲状腺激素一经作用后就要被灭活,所以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D错误。
故选C。
28.下列哪项不是激素调节的特点( )
A.微量和高效
B.通过体液运输
C.催化作用
D.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
激素调节特点:
1、微量和高效: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却能产生显著生理效应,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逐级放大的结果;
2、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所以激素扩散到体液中,由血液来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它有选择性地作用于靶器官、靶腺体或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激素种类多、含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只起到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
【详解】
A、激素调节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A正确;
B、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所以激素扩散到体液中,由血液来运输,B正确;
C、激素调节没有催化作用,C错误;
D、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它有选择性地作用于靶器官、靶腺体或靶细胞,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体液调节的特点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9.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年后生长激素不再分泌,身高不再增加
B.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C.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D.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但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两种调节方式的特点: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以反射的形式来实现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液调节的特点主要是激素随着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而发挥调节作用的。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另一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详解】
A、生长激素有促进骨骼生长与蛋白质的合成等,在代谢起很重要的作用,成年后人仍然能够分泌生长激素,A错误;
B、激素是微量高效物质,但不提供能量,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只是传递信息,有些激素是小分子,不是高能物质,B错误;
C、胰腺的生理活动既受神经调节也受体液调节,C正确;
D、神经中枢如下丘脑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从而调节甲状腺的生理活动,D错误。
故选C。
30.下图是机体生理调节的三种方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一可表示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细胞
B.图二可表示神经细胞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唾液腺细胞
C.图三可表示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细胞
D.三种方式中,图三所示调节方式的调节范围准确、但比较局限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一表示神经和体液调节,图二表示神经调节,图三表示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调节速度最快。
【详解】
A、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垂体细胞,A正确;
B、图二可表示神经细胞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唾液腺细胞,B正确;
C、图三可表示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C正确;
D、三种方式中,图一是神经和体液调节,图二是神经调节,图三是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调节速度最快,范围准确、但比较局限,D错误。
故选D。
31.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受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人在受到恐惧惊吓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速等特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肾上腺素的靶细胞有神经细胞、心脏细胞、呼吸肌细胞等
B.紧急情况下产生恐惧感是反射活动,引起的反应对机体是有利的
C.在恐惧惊吓等紧急情况下,机体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D.当恐惧因素消除后,心率不会马上恢复的原因是体液调节的作用时间较长
【答案】B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详解】
A、肾上腺素可以使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速等特征,故其靶细胞有神经细胞、心脏细胞、呼吸肌细胞等,A正确;
B、产生恐惧感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活动,B错误;
C、在恐惧惊吓等紧急情况下,涉及肾上腺素分泌,故其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正确;
D、当恐惧因素消除后,心率不会马上恢复的原因是体液调节的作用时间较长,D正确。
故选B。
32.下列与体温及体温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体热量主要来自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放能
②寒冷条件下,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会减少
③汗液的蒸发是热量散出的唯一途径
④调节人体体温的主要中枢在下丘脑
⑤体温的恒定是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表现之一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④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人体在细胞i吸过程中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因此人的体温源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d的热量,①正确;②寒冷条件下,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多,②错误;③皮肤是人体散热的主要部位。还有一小部分热量,通过肺、肾和消化道等途径,随着呼吸、尿和粪便散出体外。,③错误;④调节人体体温的主要中枢在下丘脑 ,④正确;⑤体温的恒定是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表现之一,⑤正确;C正确;
故选:C.
33.下图表示动物体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中激素①、②、③的含量会增加
B.骨骼肌受有关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
C.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
D.该图表示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分析题图可知,激素①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②为甲状腺激素,激素③为促甲状腺激素,当人进入寒冷环境中时,激素①②③的含量会增加,故A正确;
B、骨骼肌受神经系统直接支配,会发生不自主战栗,故B正确;
C、激素②为甲状腺激素对垂体的作用效果是抑制,故C错误;
D、该图中说明体温调节的过程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故D正确。
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4.其人因一次意外而导致下丘脑受到损伤,这样可能会导致他的
①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发生变化
②体温调节发生变化
③血糖含量发生变化
④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
⑤垂体合成抗利尿激素减少
A.①②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①由于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所以损伤到下丘脑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发生变化,①正确;
②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②正确;
③血糖中枢位于下丘脑,如下丘脑受损,则血糖调节能力下降,会导致血糖含量变化,③正确;
④下丘脑是水盐平衡调节中枢,所以损伤下丘脑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④正确;
⑤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在下丘脑,如下丘脑受损,则抗利尿激素合成减少,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发生变化,⑤错误。
故选D。
【点睛】
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又是植物性神经功能十分重要的中枢.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
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后叶释放。
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35.汶川大地震后,奋战在抗灾第一线的英雄们,长时间不吃饭、不喝水、不休息,其体内激素含量变化正确的是
A.胰高血糖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
B.胰高血糖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增多
C.胰高血糖素增多,抗利尿激素减少
D.胰高血糖素减少,抗利尿激素增多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一个人如果长时间不喝水、不吃饭,体内血糖浓度会降低,体内水分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为维持血糖稳定胰高血糖素分泌会增多,为维持渗透压的稳态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B正确。
36.下图为人体体液调节的示意图(部分),其中①②③④代表相关激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通过垂体调节甲状腺的分泌活动属于分级调节
B.激素③分泌增加时,抑制下丘脑的分泌活动属于负反馈调节
C.识别激素①②③的受体分别位于垂体、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
D.饮水过多时,血液中激素④的含量减少,尿量增加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可知,激素①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合成分泌②促甲状腺激素,②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合成分泌③甲状腺激素,④为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详解】
A、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活动,属于分级调节,A正确;
B、当血液中③甲状腺激素的浓度升高到一定水平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这样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就不至于过高,属于负反馈调节,B正确;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只能作用于垂体,促甲状腺激素只能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激素能作用于几乎全身所有细胞,因此识别激素①②的受体分别位于垂体、甲状腺,而识别激素③的受体位于几乎全身所有细胞,C错误;
D、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④抗利尿激素减少,血液中激素④的含量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D正确。
故选C。
37.如图表示正常人分别快速饮用1L清水、1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
B.曲线c表示饮用1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
C.曲线d表示饮用1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
D.饮用大量清水后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抗体尿激素减少
【答案】A
【解析】
【分析】
快速饮用1L清水后,血浆渗透压会有所下降,但在机体调节后恢复正常,快速饮用1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不变,但是血浆总量会增加;分析图中可知,曲线a、d表示排尿量,曲线b、c表示血浆渗透压。
【详解】
A、生理盐水的渗透压和血浆的相同,饮用大量生理盐水,被吸收后,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A正确;
B、曲线c先下降后上升,表示饮用1L清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喝水后渗透压下降,经过调节排出尿液后,渗透压上升,B错误;
C、曲线d缓慢上升,表示饮用1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饮用生理盐水后,血浆总量增加,会缓慢排除无机盐和水,C错误;
D、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饮用大量清水后,血浆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减少,降低对水的重吸收,使排尿量增加,D错误。
故选A。
38.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则尿量减少
【答案】C
【解析】
【分析】
当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当机体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详解】
A、大量饮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A错误;
B、渴觉中枢兴奋,说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B错误;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尿量增加,C正确;
D、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尿量增加,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既能分泌相关激素,也能传导神经冲动。下丘脑是体温、血糖和水盐调节的中枢,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大脑皮层是感觉、渴觉等的中枢。
39.下列有关人体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素分泌增加
B.大量饮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过度紧张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D.人体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人体血糖浓度的调节是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可以升高血糖;口渴时,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缺碘,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容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详解】
A、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浓度,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素分泌减少,A错误;
B、大量饮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B错误;
C、过度紧张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快、呼吸加快,C正确;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缺碘,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D错误。
故选C。
40.饮食较咸,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在神经和激素的作用下,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趋向于恢复正常。在整个过程中,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变化曲线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水盐平衡的调节。
1.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2.体内水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当饮食较咸,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导致血浆中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血浆渗透压下降,因而对下丘脑的刺激减弱,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由此可见,在这一调节过程中抗利尿激素的量先增加,而后下降,最终维持相对平衡状态,即A正确。
故选A。
41.给实验用的大鼠静脉注射大量食盐水,用一定方法测定注射前后的相关数据,结果如下表。据此结果可以推测( )
尿液
血液
体积(mL/单位时间)
Na+( mg/kg)
K+ (mg/kg)
Na+ (mg/kg)
K+ (mg/kg)
注射食盐水前
25
15
35
155
45
注射食盐水后
40
12
30
135
37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减少
C.肾小管重吸收水能力增强
D.给大鼠注射的是高渗食盐水
【答案】B
【解析】
【分析】
要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动物体就必须能及时感知内环境的变化,并及时做出反应加以调整,这些活动都依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来完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形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元、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组成。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肌肉之间形成的结构称为突触。体液调节指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的传送而发挥调节作用的一种调节方式。
【详解】
A、静脉注射大量的食盐水后,细胞外液中的钠离子、钾离子渗透压降低,故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A错误;
B、由于血浆渗透压降低,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B正确;
C、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能力减弱,尿液增多,C错误;
D、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说明给大鼠注射的是低渗食盐水,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42.研究发现,运动会诱导细胞产生一种叫鸢尾素的激素,该激素作用于皮下脂肪,可加快脂肪细胞内葡萄糖和脂肪的氧化分解,还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敏感性髙低与PI3K的含量呈正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在体内,鸢尾素的靶细胞是___________,该激素与其它动物激素在作用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个特点即可)。
(2)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3)Ⅱ型糖尿病是由于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导致血糖浓度过高。研究又发现,青砖茶水提取物能促进Ⅱ型糖尿病患者分泌鸢尾素且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缓解患者病情。科研人员通过以下实验进行验证。
①实验步骤:
a、取生长状况相同的Ⅱ型糖尿病小鼠2只,分别编号为甲组、乙组,另取正常小鼠1只,编号为丙组;
b、给甲组灌胃适量的青砖茶水提取物,乙组、丙组分别灌胃蒸馏水;
c、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三组小鼠的鸢尾素含量和PI3K的含量。
请修正该实验方案中两点不合理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皮下脂肪细胞 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发挥作用后均被灭活(答出一个特点即可)
(2)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3)①甲、乙、丙三组实验小鼠应为多只;乙组、丙组应该分别灌胃与甲组等量的蒸馏水 ②甲组的鸢尾素含量和PI3K的含量高于乙组,但低于丙组
【解析】
【分析】
动物激素作用特点是:都要通过体液运输;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发挥作用后均被灭活。胰岛素的生理功能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详解】
(1) 鸢尾素作用于皮下脂肪,所以鸢尾素的靶细胞是皮下脂肪细胞;动物激素作用的共同特点是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发挥作用后均被灭活(答出一个特点即可)。
(2)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3)①实验方案中不合理之处为:每个组小鼠只有一只;乙组和丙组灌的蒸馏水没有提及使用量;这两点操作修正如下:甲、乙、丙三组实验小鼠应为多只;乙组、丙组应该分别灌胃与甲组等量的蒸馏水。
②青砖茶水提取物能促进Ⅱ型糖尿病患者分泌鸢尾素且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缓解患者病情,因此预期实验结果为:甲组的鸢尾素含量和PI3K的含量高于乙组,但低于丙组。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动物激素的作用特点及验证激素功能的实验。设计实验时应注意:控制单一变量,为了避免出现实验的偶然性,取材时应该取多只小鼠。
43.人体进食后,胰液开始分泌。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双重调节。下图为人的胰腺分泌的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分析: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上图中,食物刺激有关感受器,最终通过迷走神经(传出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乙酰胆碱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酸性食糜可刺激小肠黏膜内的S细胞分泌激素X,X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细胞,引起胰液分泌,X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后就被_______________,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4)饭后30分钟,大量的葡萄糖被人体吸收。正常人体胰腺组织中的 ___________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降低血糖,降低血糖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外,人体血糖的来源还包括:肝糖原的分解和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反射
(2)神经递质
(3)促胰液素 灭活
(4)胰岛B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表示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食物刺激有关感受器,最终通过迷走神经(传出神经)释放Ach作用于胰腺,引起胰液分泌;酸性食糜可刺激小肠黏膜内的S细胞分泌激素X促胰液素,X促胰液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细胞,引起胰液分泌。因此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双重调节。
【详解】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Ach是迷走神经细胞释放的一种神经递质。
(3)图中酸性食糜可刺激小肠黏膜内的S细胞分泌激素X,X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细胞,引起胰液分泌,则X是小肠黏膜细胞分泌的促胰液素,该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后就被灭活,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4)正常人体胰腺组织中的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降低血糖。胰岛素降低血糖的途径包括: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除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外,人体血糖的来源还包括肝糖原的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类物质转化。
【点睛】
本题以胰液分泌为载体,考查了神经-体液调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44.冬季人体从温暖的室内进入寒冷的室外时,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机体保持稳态,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人会觉得寒冷,用文字和箭头的方式写出寒冷刺激产生冷觉的过程________。
(2)此时血糖会在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下升高,胰高血糖素作用的主要靶器官(细胞) 是________,在血糖调节方面与其相互拮抗的激素是_________。
(3)人在寒冷环境下比在炎热环境下更容易集中精力、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更高。从寒冷条件下机体神经与激素调节的联系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1)寒冷→下丘脑→传入神经→大脑皮层→产生冷觉
(2)肝脏细胞 胰岛素
(3)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解析】
【分析】
感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而体温感受器在下丘脑;人体内唯一降血糖的激素是胰岛素,升高血糖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人在寒冷环境下会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维持体温平衡,增加产热一般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促进细胞代谢。
【详解】
(1)人的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下丘脑感受着体温的变化,冷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所以产生冷觉的过程是寒冷→下丘脑→传入神经→大脑皮层→产生冷觉。
(2)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促进肝糖原分解来升高血糖,因此靶细胞是肝脏细胞;胰岛素可以降血糖,因此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方面是拮抗作用。
(3)人在寒冷环境下比在炎热环境下更容易集中精力、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更高,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45.在神经中枢的支配下,人体通过呼吸肌的收缩舒张能改变胸腔压强,引起人的呼吸运动,呼吸运动的频率和幅度能适应不同生理代谢状态需求,大脑皮层、脑干、脊髓中都存在呼吸中枢。体内CO2浓度上升能导致呼吸节律上升,代谢产生的CO2经血液运输对呼吸节律起调节作用。
(1)人体的呼吸调节是一种_______________调节。在该调节过程中,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人体的呼吸频率会加快,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白鼠呼吸运动调节机制与人体相似,甲状腺激素能增强小白鼠的呼吸速率和耗氧量。现选择30只生理状况大致相同的健康成年小白鼠,然后将其分成甲乙两组,做以下实验
组别
实验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甲
切除小白鼠体内甲状腺
10天后测得其呼吸速率和耗氧量下降
乙
切除小白鼠体内甲状腺,5天后,连续注射一定量溶于某溶液的甲状腺激素
10天后测得其呼吸速率和耗氧量没有下降
A同学认为以上实验不足以验证甲状腺激素能增强小白鼠的呼吸速率和耗氧量,还必须添加怎样的对照实验来加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神经-体液 人体剧烈运动时,呼吸作用增大,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多,刺激呼吸运动中枢,加快呼吸运动频率
(2)切除小白鼠体内甲状腺,5天后,连续注射某溶液,10天后测得其呼吸速率和耗氧量的变化
【解析】
【分析】
生物实验遵循的一般原则是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具体题表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为甲状腺激素的有无,因变量为小白鼠的代谢情况,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使用的溶解甲状腺激素的溶剂是无关变量,在实验中应该予以排除。
【详解】
(1)人体的呼吸调节是一种神经-体液调节。在该调节过程中,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人体的呼吸频率会加快,因为人体剧烈运动时,呼吸作用增大,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多,刺激呼吸运动中枢,加快呼吸运动频率。
(2)据题表分析:使用的溶解甲状腺激素的溶剂是无关变量,在实验中应该予以排除,从乙组中看出,该实验从第5天开始进行,为了排除用来溶解甲状腺激素的溶剂对小鼠生长的影响,所以在第5天开始,用只注射溶剂的处理作为对照组,10天后测得其呼吸速率和耗氧量的变化。
【点睛】
本题通过甲状腺激素的实验主要考查生物实验应遵循的原则,意在通过激素调节的知识点提高学生实验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6.如图所示为哺乳动物(为人体)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所示腺体为甲状腺,身体的温度感受器感觉到寒冷刺激,则通过如图①②所示的调节过程,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浓度__________,使机体的________增加,抵御了寒冷,适应了环境。从图可以看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着__________调节,也存在着__________机制。
(2)为了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生理作用,请你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完善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
①材料和用具: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成年大白鼠若干只,甲状腺激素溶液,蒸馏水,灌胃器,耗氧量测定装置等。
②方法与步骤:
A.将实验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甲、乙两组,并分别用给出的仪器测定并记录它们________________;
B.每天用灌胃器给予甲组鼠灌喂甲状腺激素溶液,给予乙组鼠灌喂________________,饲养一定时间,测定并记录结果。
③结果预测:A步骤的测定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步骤的测定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升高 产热 分级调节 反馈调节
(2)相同时间内的耗氧量 等量的蒸馏水 甲、乙组耗氧量相近 甲组耗氧量大于乙组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若图中所示腺体为甲状腺,则图示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其中A是下丘脑、B是垂体。①②③为分级调节过程,④⑤为负反馈调节过程。
甲状腺激素的分级反馈调节:下丘脑通过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则可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合成和释放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这样甲状腺激素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
【详解】
(1)若图中所示腺体为甲状腺,身体的温度感受器感觉到寒冷刺激,则通过如图①②所示的调节过程,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使机体的产热增加,抵御了寒冷,适应了环境。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着分级调节,也存在着反馈调节。
(2)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所以在实验中可通过测定耗氧量为指标,实验设计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将实验鼠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甲、乙两组,并分别用给出的仪器测定并记录它们相同时间内的耗氧量。
每天用灌胃器给予甲组鼠灌喂甲状腺激素溶液,给予乙组鼠灌喂等量的蒸馏水,饲养一定时间,测定并记录结果。
甲乙两组实验鼠是随机分配,所以开始时测量的耗氧量相近,而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代谢,所以实验后甲组的耗氧量大于乙组。
【点睛】
本题结合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示意图,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要求考生识记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分泌腺、激素的名称,明确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的激素存在负反馈调节。
47.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调节人的食欲.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瘦素合成后,以_____的方式分泌出细胞,通过_____运输至下丘脑,并与靶细胞上的_____结合.
(2)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瘦素释放量增加,引起神经元A兴奋,神经元B受抑制,使信号分子x与y的比值_____,从而使饱中枢兴奋;同时使信号分子z的释放,饥中枢受抑制,降低人的食欲.大多数肥胖者血液中瘦素水平没有降低,推测其体内_____,从而使_____食欲失去控制.
(3)当人体大量进食后,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细胞_____葡萄糖并将其转变为脂肪.据此判断,当瘦素对胰岛素的分泌具有_____作用时,才可维持体内脂肪含量的稳定.
【答案】(1)胞吐 体液(血液) 特异性受体
(2)增加 减少 瘦素的受体失去功能(瘦素无法运输到下丘脑、血液中存在瘦素抑制剂)
(3)吸收(摄取) 抑制
【解析】
【分析】
【详解】
(1)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瘦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是胞吐,激素随体液(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但只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
(2)结合题图和以上分析知,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瘦素释放量增加,引起神经元A兴奋,神经元B受抑制,使信号分子X与Y的分泌量会分别增加和减少,所以X和Y的比值会增加,从而使饱中枢兴奋;同时使信号分子z的释放也减少,饥中枢受抑制,降低人的食欲;激素调节一般为(负)反馈调节,大多数肥胖者血液中瘦素水平没有降低,推测最可能的原因是其体内瘦素的受体失去功能(瘦素无法运输到下丘脑、血液中存在瘦素抑制剂),从而使食欲失去控制。
(3)当人体大量进食后,人体的血糖浓度会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此时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细胞吸收(摄取)葡萄糖并将其转变为脂肪,据此判断,当瘦素对胰岛素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时,才可维持体内脂肪含量的稳定。
48.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A、B 代表激素名称,请回答:
(1)甲和乙所代表的腺体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激素 B 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图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______。
(3)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细胞,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激素调节的作用途径是通过__________运输。
【答案】(1)下丘脑 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
(2)③④
(3)体液
【解析】
【分析】
甲下丘脑、乙垂体、丙甲状腺。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③④抑制作用。
【详解】
(1)由图可知,甲下丘脑、乙垂体、丙甲状腺。乙垂体可以分泌B促甲状腺激素。
(2)图中①②表示促进作用,③④表示抑制作用。
(3)甲状腺激素需要通过体液的运输,通过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传递信息,促进细胞代谢。
【点睛】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中既存在分级调节,又存在负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的激素。
49.如图1表示某动物在寒冷环境中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图A、B、C代表激素,图2表示激素分泌与调节生命活动的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寒冷环境中,血液中含量增加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除此之外还有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参与体温调节,图1中激素C是________________。
(2)A、B激素对垂体的作用效应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若图2中分泌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在应对寒冷的生理调节中,靶细胞是__________,靶细胞表面a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图中酶激活的细胞代谢是__________作用,机体也会通过立毛肌收缩和__________,使产热量增加。
(4)寒冷环境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与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个即可)。
【答案】(1)A、B、C 肾上腺素 促甲状腺激素(TSH)
(2)促进 抑制
(3)几乎全身各细胞 糖蛋白(蛋白质) 呼吸(有氧呼吸或氧化分解) 骨骼肌战栗
(4)反应速度缓慢、作用时间比较长、作用范围比较广、通过体液运输
【解析】
【分析】
分析图1可知,该图为寒冷环境中的神经-体液对体温的调节,图中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B为甲状腺激素(TH),C为促甲状腺激素(TSH);图2表示分泌细胞分泌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达靶细胞,与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调节靶细胞的生命活动,图中a为特异性受体。
【详解】
(1)寒冷环境会刺激机体分泌更多的甲状腺激素,以促进细胞代谢产生能量,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着分级调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促进分泌甲状腺激素,所以增加的激素有A、B、C,除此之外,肾上腺素也参与体温调节,可以增加产热,图1中激素C是促甲状腺激素(TSH);
(2)A激素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B激素为甲状腺激素(TH),通过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
(3)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靶细胞为几乎全身各细胞,作用是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靶细胞表面a物质是特异性受体,其化学本质是糖蛋白(蛋白质),具有识别作用;机体热量来源主要是呼吸作用,故图中酶激活的细胞代谢是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机体也会通过立毛肌收缩和骨骼肌战栗,使产热量增加;
(4)神经调节通过反射弧调节,体液调节通过体液运输信号分子进行调节,与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反应速度缓慢、作用时间比较长、作用范围比较广和通过体液运输。
【点睛】
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相关知识,结合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同时涉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运用激素调节的特点:通过体液运输,根据甲状腺激素的调节特点,能够分析出图中A、B、C代表的激素,结合教材中的基本知识,能够解决此题。
50.分泌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是由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分泌频率不协调,导致促卵泡激素(FSH)分泌量减少、黄体生成素(LH)分泌量增加引起的。低FSH使优势卵泡选择受阻,导致卵泡不能发育成熟;LH能促进排卵,但高LH刺激卵巢细胞增生,分泌大量雌激素、雄激素等。下图是针灸治疗分泌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部分机制示意图。
(1)GnRH由人体___________细胞合成并分泌,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但仅作用于垂体细胞。这是因为仅在垂体细胞上存在GnRH的_____________。针灸治疗的目的是使患者体内LH/FSH的比值______________(上升/下降)。针灸刺激产生的兴奋也可通过⑦传导到脑干,引起其内的____________中枢兴奋,导致血压降低。
(2)正常女性排卵期的雌激素会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如图中⑥),使GnRH、LH分泌量增加,从而促进排卵,此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正反馈/负反馈)调节。根据图示,针灸治疗分泌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过程说明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是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1)下丘脑 受体 下降 血管运动
(2)正反馈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分泌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是由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分泌频率不协调,导致促卵泡激素(FSH)分泌量减少、黄体生成素(LH)分泌量增加引起的,针灸治疗分泌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机理是针灸通过相关神经使患者体内LH/FSH的比值下降,激发排卵。针灸剌激产生的兴奋也可通过⑦传导到脑干,引起其内的血管运动中枢兴奋,导致血压降低。
【详解】
(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由人体下丘脑细胞合成并分泌;仅作用于垂体细胞,是因为仅在垂体细胞中存在GnRH的受体;分泌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由于促卵泡激素(FSH)分泌量减少、黄体生成素(LH)分泌量增加引起的,所以针灸该病的目的是使患者体内LH/FSH的比值减小,激发排卵;从图中看出兴奋也可通过⑦传导到脑干的血管运动中枢,降低血压。
(2)正常女性排卵期的雌激素会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使GnRH、LH分泌量增加,从而促进排卵,此调节机制称为正反馈调节。
51.下图是下丘脑参与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模式图,其中①②③④⑤⑥⑦表示相关激素,A、B、C表示相关结构,请据图回答:
(1)当人体缺水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一方面,④的释放量增多,这种激素是________,其作用是促进A、B____________。另一方面,________产生渴觉,调节人主动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2)正常机体血液中②的含量变化对________(填图中数字标号)的分泌起调节作用,这种调控机制为_________调节。
(3)某同学未吃早饭,上午第四节课感到头晕,此时________细胞感受血糖浓度的变化,分泌激素,该激素的靶器官主要是________,与它作用相反的激素是________。
(4)大脑皮层感知紧急信号后,通过C途径作用于肾上腺,可促进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同时肾上腺的合成和分泌活动还受激素⑥的调节,这说明动物的生命活动受________的调节。
【答案】(1)抗利尿激素 重吸收水 大脑皮层
(2)①③ (负)反馈
(3)胰岛A 肝脏 胰岛素
(4)神经和体液
【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甲状腺激素,③是促甲状腺激素,④是抗利尿激素,⑦是胰高血糖素或胰岛素。分析题图: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为下丘脑→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③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②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加速物质氧化分解,促进合成糖原,促进转化为非糖物质;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表面受体蛋白;机体维持稳态的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
(1)人体缺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一方面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另一方面大脑皮层产生渴感,调节人主动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2)甲状腺激素通过反馈调节,作用于①③,维持体中激素含量相对稳定。
(3)某同学未吃早饭,上午第四节课感到头晕,此时血糖含量降低,胰岛A细胞细胞感受血糖浓度的变化,分泌胰高血糖素,该激素的靶器官主要是肝脏,促进肝糖原分解,与胰高血糖素作用相反的激素是胰岛素。
(3)大脑皮层感知紧急信号后,通过神经调节将兴奋快速传递到肾上腺,促进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同时肾上腺的合成和分泌活动还受激素⑥的调节,说明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52.应激是指各种紧张性刺激物(应激原)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应激时人体代谢明显加快,如大面积烧伤病人每日能量需求是正常人的2.5倍。如图表示人体在应激时部分物质代谢变化调节过程,图中“↑”表示过程加强,“↓”表示过程减弱。请回答:
(1)图示应激反应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应激过程中,激素A的含量将会________。
(2)交感神经细胞与肾上腺髓质细胞之间交流的信号分子是________,这种分子必须与肾上腺髓质细胞膜表面的________结合,才能发挥调节作用。
(3)人体全身应激反应一般分为警觉期、抵抗期和衰竭期三个阶段。警觉期是人体防御机制的快速动员期,这一时期以途径④→⑤(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为主,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大面积烧伤时,应激反应可持续数周,临床上会发现病人出现创伤性糖尿病。试根据图示过程分析,创伤性糖尿病产生的主要机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神经—体液调节 增加
(2)神经递质 特异性受体
(3)这一调节途径中有神经参与,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速度快
(4)在应激状态下,病人体内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导致病人血糖的来源大于去路,出现高血糖症状,形成糖尿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机体受应激原刺激后,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含量会升高,最终使蛋白质分解加快,脂肪转为糖的速率加快;同时脑干的交感神经兴奋,作用于肾上腺髓质,进而引发机体的一系列反应,此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详解】
(1)据图分析可知,图示既有下丘脑和脑干参与的神经调节,也有多种激素参与的调节,故为神经—体液调节;据图分析可知,激素A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根据作用结果为肝糖原分解加快,可判断胰高血糖素的含量为增加。
(2)交感神经细胞与肾上腺髓质细胞(靶细胞)通过信号分子神经递质进行交流;神经递质必须与靶细胞(肾上腺髓质)细胞膜表面的特异受体结合,才能发挥调节作用。
(3)警觉期以途径④-⑤神经调节(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为主,是因为与体液调节相比,这一调节途径中有神经参与,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速度快,但该调节方式持续时间短。
(4)据图分析可知:在应激状态下,病人体内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导致病人血糖的来源大于去路,出现高血糖症状,形成糖尿,故若应激反应可持续数周,临床病人会出现创伤性糖尿病。
【点睛】
本题结合题图考查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要求考生能明确各种激素的作用,熟悉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联系与区别,进而结合题图作答。
生物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精品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生物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精品一课一练,文件包含第4章章末检测-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课后培优练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解析版doc、第4章章末检测-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课后培优练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优秀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优秀复习练习题,文件包含第2章章末检测-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课后培优练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解析版doc、第2章章末检测-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课后培优练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第1章章末检测-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课后培优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解析版doc、第1章章末检测-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课后培优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