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 (2019)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优秀课后测评
展开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 选择题
1.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产生( )
A.乙烯
B.脱落酸
C.生长素
D.秋水仙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
【详解】
结合分析可知,在扦插时,由于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因此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即C正确。
故选C。
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
B.植物体内的生长素是由特定腺体合成并分泌
C.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
D.植物的向光生长能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答案】A
【解析】
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A正确;植物没有内分泌腺,生长素是由植物特定的部位产生的,B错误;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运输到侧芽,C错误;植物的向光弯曲生长只体现了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并没有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错误。
3.关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顶芽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B.横放的植物,生长素在其胚芽鞘尖端的横向运输,与重力有关
C.种植于宇宙飞船内的植物体内的生长素无法极性运输
D.无光环境中,生长素仍然能极性运输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及运输方向,要求考生知道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而运输方向有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等不同类型,其中极性运输不受光照、重力等因素的影响,而横向运输则受光照、重力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分析、判断各选项。
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并消耗能量,因此顶芽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需要细胞提供能量,A正确;横放的植物,生长素在其胚芽鞘尖端的横向运输,与重力有关,表现为根向地弯曲生长,茎背地生长,B正确;种植于宇宙飞船内的植物体内的生长素仍能进行极性运输,C错误;无光环境中生长素仍然能极性运输,D正确。
4.在生产上,生长素有多个方面的用途,可利用生长素的不同生理功能或生理效应来达到相应目的。下列生产应用与利用的生理功能或生理效应对应错误的是( )
选项
生成应有
利用生理功能和生理效应
A
促进葡萄枝条扦插生根
促进细胞生长,形成不定根
B
增加豆芽的产量
促进细胞伸长,增加茎的长度
C
降低阴雨天大棚番茄的损失
促进子房膨大为单倍体无子果实
D
除去单子叶农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
高浓度的生长素具有抑制生长作用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为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双子也植物>单子叶植物,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敏感程度表现为根>芽>茎。
【详解】
A、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利用了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生根的作用,A正确;
B、为了增加豆芽的产量,可利用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增加茎的长度的作用,B正确;
C、为降低阴雨天大棚番茄的损失,可通过白天适当增加光照或降低温度来完成,C错误;
D、由于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敏感,因此可利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实现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双子叶植物杂草生长,而促进单子叶农作生长的作用,D正确。
故选C。
5.图甲为某一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后的生长情况,图乙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该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如果图甲中b处的生长素浓度对应于图乙中的m,则a处的生长素浓度应该( )
A.大于m且小于n
B.等于i
C.大于n且小于i
D.大于i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甲图中,b侧接受单侧光照,生长素在单侧光的作用下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导致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而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抑制生长,所以甲将向光弯曲生长。
题图乙中:AB浓度促进作用相同,CD为抑制作用。
【详解】
单侧光照射使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导致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且背光侧生长速度大于向光侧,根据图乙可知若b侧(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a侧(向光侧)生长素浓度应介于m和n之间,即大于m且小于n,A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结合题图和曲线图,考查生长素的作用以及植物的向光性,重点考查植物的向光性,要求学生理解单侧光的作用是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进而引起植物向光弯曲生长,属于理解层次的考查。
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植物激素促进植物生长
B.植物激素都是有机物
C.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D.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促进麦芽糖化,促进营养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
6、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详解】
A、植物激素的种类不同,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不同,低浓度的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促进植物生长;脱落酸、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A错误;
B、植物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有机物,B正确;
C、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起调节作用,C正确;
D、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D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成分、产生、生理作用等.特别注意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一类含有一个不饱和芳香族环和一个乙酸侧链的内源激素,为吲哚乙酸。
7.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植株开花结实
B.肥田之沃,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
C.凡嫁接矮果及花,以小便浸之,以泥封处之,则生根
D.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
【答案】B
【解析】
【分析】
打顶可以使生长素不能由顶芽向侧芽运输,从而降低了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解除顶端优势;吲哚乙酸能促进植物的生长;乙烯的作用是催熟。
【详解】
A、打顶去心,使生长素不能由顶芽向侧芽运输,从而降低了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解除顶端优势,A错误;
B、因为豆科植物有固氮菌与之共生,所以种植豆科植物能够肥田,与植物激素无关,B正确;
C、小便中有吲哚乙酸,能促进植物的生长,C错误;
D、乙烯的作用是催熟,“得气即发”,这里的“气”是乙烯,D错误。
故选B。
【点睛】
熟知各种激素的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下列有关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赤霉素促进细胞分裂,所以两者都会促进植物生长
B.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二倍体番茄雌蕊,可获得单倍体无子番茄
C.棉花机械采收期,用较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类似物处理棉叶,便于采收到较纯净的棉花
D.育秧季节,将水稻种子浸泡在清澈的流水中,可以洗掉脱落酸,解除休眠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
【详解】
A、生长素、赤霉素均促进细胞伸长,不能促进细胞分裂,A错误;
B、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二倍体番茄雌蕊,可获得二倍体无子番茄,B错误;
C、棉花机械采收期,用较高浓度的脱落酸或类似物处理棉叶,便于采收到较纯净的棉花,C错误;
D、洗掉脱落酸,可解除种子休眠,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生长素以及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识记生长素、赤霉素和脱落酸等激素的具体应用,理解不同激素在植物发育中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9.下列是植物激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正确的是( )
A.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都可以用于生产除草剂
B.通过催芽促进种子萌发常用脱落酸及类似物
C.喷洒适量的乙烯可以有效提高水稻、小麦产量
D.喷洒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可使茶叶增产
【答案】D
【解析】
【分析】
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等,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插条生根和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等作用;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抑制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的作用是促进果实、叶片等器官的衰老和脱落。
【详解】
A、用于生产除草剂的主要是生长素类似物,因为其作用特点具有两重性,A错误;
B、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B错误;
C、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不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C错误;
D、适量的细胞分裂素可促进植物组织的分裂,使茶叶增产,D正确。
故选D。
10.为研究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调控植物根生长的机制,研究人员用GA合成缺陷型拟南芥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处理(表中数值为培养后测得初生根的长度)。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完整植株
去除顶芽的植株
去除顶芽的植株+IAA
清水
4 mm
2.5 mm
6 mm
一定浓度GA溶液
20 mm
6.5 mm
22 mm
A.实验表明,去除顶芽的植株对赤霉素更敏感
B.去掉顶芽的植株体内仍有少量的IAA
C.实验数据说明,IAA促进根生长的作用受GA的调控
D.以GA合成缺陷型拟南芥做实验材料,可排除自身合成激素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与完整植株相比较,去除顶芽后的植株用清水处理和GA处理的初生根的长度都比完整植株小,而去顶芽+生长素处理后,用清水处理和一定浓度的GA处理的初生根的长度都大于完整植株,说明IAA通过赤霉素(GA)调控根的生长。
【详解】
A、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去除顶芽的植株用赤霉素处理后初生根的长度最短,因此去除顶芽后,突变体对赤霉素的反应减弱,A错误;
B、去掉顶芽的植株体内侧芽等部位仍然可以产生生长素,因此仍有少量的IAA存在,B正确;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IAA促进根生长的作用受GA的调控,C正确;
D、以GA合成缺陷型拟南芥做实验材料,可排除自身合成的GA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D正确。
故选A。
11.分析下列各图,正确的是( )
A.图甲由于单侧光照的影响,胚芽鞘将向光弯曲生长
B.图乙茎卷须中生长素含量外侧比内侧少,所以外侧生长得快
C.图丙中若固定光源,暗箱及植株整个装置匀速旋转段时间,幼苗将弯向小窗
D.图丁中放M的胚芽鞘向一侧弯曲,而放N的不弯曲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尖端,图甲中没有尖端,对光不发生反应,故不会向光弯曲生长,而是向右弯曲生长,故A错误。
图乙茎卷须中生长素含量外侧比内侧多,故B错误。
固定光源,暗箱(连同植株)匀速旋转,相当于光照一直是从小窗进入的,故应弯向小窗生长,故C正确。
图丁中放M和N的胚芽鞘都直立生长,故D错误。
12.下图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部位的最佳实验组合是( )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④和⑥
D.⑤和⑥
【答案】D
【解析】A.①和②说明胚芽鞘的生长弯曲和胚芽鞘的尖端有关;错误。
B.③和④说明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错误。
C.④和⑥说明感受光刺激部位不是尖端下面的伸长区;错误。
D.⑤和⑥对比可说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而不是尖端的下面;正确。
13.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一段时间后,该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
A.背地(心)生长
B.向水平方向生长
C.向光生长
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
太空飞行的航天飞机,失去重力作用,植物生长受到单侧光的影响,植物尖端有感光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一侧多,生长素极性向下端运输,使背光一侧生长快,植物表现出弯向光源生长。
【详解】
植物水平放入到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内,不受重力的影响,即植物的向光性不受重力的影响,则在单侧光的作用下该植物茎向光生长。
故选C。
14.如下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A.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
B.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
C.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
D.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单侧光照只能直接引起尖端部分生长素的分布不均,而甲的横向运输被云母片阻断,因而两侧均匀分布,直立生长;乙中的生长素不能运输到尖端以下,故不生长不弯曲;丙只有左侧能得到生长素,所以左侧生长快,向右弯曲。
考点:本题考查胚芽鞘的向光性。
点评:抓住单侧光照只能影响尖端这一点,判断生长素在尖端下部的分布情况,可以正确分析出胚芽鞘的生长状况。
15.为研究根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将水稻幼苗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或适宜浓度NPA(生长素运输抑制剂)的溶液中,用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如图),测得根的弯曲角度及生长速率如下表:
处理方式
测定指标
外源生长素(mg/L)
NPA(μmol/L)
0
0.001
0.01
0.1
3
弯曲角度α(度)
37
40
31
22
16
生长速率(mm/天)
15
17
13
11
8
据此实验的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根向光一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背光一侧
B.生长素对水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的合成没有影响
D.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图中植物根背光生长,说明根向光一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背光一侧,A正确;
B、对比四个外源生长素的测定指标,可以看出随生长素浓度的增高,生长速度是现增高后降低,可以看出生长素对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B正确;
C、题干没有给出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合成或分解是否有影响的任何信息,无法得出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的合成或分解有没有影响的结论,C错误;
D、用生长素抑制剂处理根,根的弯曲程度减弱,说明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6.如图甲为接受单侧光照的胚芽,图乙为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的胚根,下列关于生长素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a处和c处的作用效果可能不同
B.a侧生长素浓度降低抑制生长
C.b侧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
D.c、d两点生长素浓度相同促进生长
【答案】B
【解析】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需求不同,A正确;当单侧光照射植物,植物产生的生长素会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向光侧生长素分布较少,细胞生长慢,而不是抑制生长,B错误;当单侧光照射植物,植物产生的生长素会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背光侧生长素分布较多,细胞生长快,从而产生向光性生长, C正确;c、d两点生长素浓度相同,促进生长,根的生长表现为向地性,D正确。故选:B。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生长素的作用,了解顶端优势、植物的向光性等,并结合题意,灵活分析。
17.如图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向光性实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③④
B.生长且向光弯曲的是②⑤
C.生长但不弯曲的是①④
D.生长且向左弯曲的是①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尖端是感光部位,图中①用锡箔遮住尖端,因此直立生长;②尖端是产生生长素的部位,且尖端能够感受到单侧光的刺激,因此弯向右侧光源生长;③切去尖端将不生长也不弯曲;④切去尖端后,中间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单侧光对其无刺激作用,因此直立生长;⑤胚芽鞘切去尖端后,单侧光对其无刺激作用,在胚芽鞘的右侧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因此胚芽鞘弯向左侧弯曲生长。
【详解】
A、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③,④直立生长,A错误;
B、生长且向光弯曲的是②,⑤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在右侧,右侧生长快,出现背光生长,B错误;
C、生长但不弯曲的是①④,用单侧光处理①④都不影响胚芽鞘体内的生长素分布,直立生长,C正确;
D、生长且向左弯曲的是⑤,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的产生、分布、运输以及向光性等方面的知识,学生要能够识记胚芽鞘尖端是接受光刺激的部位,同时也是感光部位;明确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能够根据图示处理判断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并结合选项进行相关判断。
18.对4株具有顶端优势的植株分别进行下列四种处理,有一株侧芽长成枝条,请指出是哪种处理( )
A.去顶后在断口上放上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
B.去顶后在断口上放一空白琼脂小块
C.不去顶,在顶芽尖端竖插入一云母片
D.不去顶,在侧芽涂以高浓度的生长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
解决此题需掌握:植物顶芽生长对侧芽萌发和侧芽生长的抑制作用,叫做顶端优势。顶芽产生生长素,沿茎向侧芽运输,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在切除顶端后的断面上施加生长素,侧芽萌发受抑制,与不切除顶端相同。
【详解】
A、去顶芽,解除顶端优势,再在断口上放一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又产生顶端优势,侧芽不易发育成枝条,A错误;
B、去顶芽后,在断口上放一空白琼脂小块,侧芽处生长素来源减少,则侧芽能发育成枝条,B正确;
C、不去顶芽,存在顶端优势,抑制侧芽生长发育,C错误;
D、不去顶芽,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使侧芽浓度过高抑制生长,再在侧芽上涂以含低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则生长素浓度更高,更不利于侧芽发育成枝条,D错误。
故选B。
19.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浓度大于M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的植物器官,因受到抑制而不再生长
B.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会相同
C.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P点表示最适浓度
D.若图中曲线表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该植物芽生长的影响,且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为P,则靠近顶芽的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一般大于M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详解】
浓度大于M时是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生长速度变慢,而非不生长,A错误;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生根数量相同的可能对应两个不同的浓度,B正确;由图可知在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表明了生长素的两重性,而P点是促进作用最大的最适浓度,C正确;侧芽因为生长素浓度高而生长受到抑制,若顶芽处为P,侧芽一般大于M, D正确。
【点睛】
植物顶端优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逐渐向下运输,枝条上部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20.为研究IAA对豌豆茎切段生长的调节作用,某人将相同豌豆茎切段分成若干组,一组做为空白对照组,其它用不同浓度的IAA进行浸泡处理,扦插一段时间后,观察豌豆茎切段生长情况,其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用IAA诱导豌豆茎段生根,则使用生长素的最适浓度约为10-5
B.若将豌豆茎的切段换成豌豆根的切段进行实验,则F点向右移动
C.若无空白对照组,也能得出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
D.EF段所示的实验结果与实验中的对照组结果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和题图:在一定范围内,随IAA浓度增大,对茎切段生长促进作用增大,超过一定范围后,随IAA浓度增大,对切段促进作用减小,甚至起抑制作用。曲线EF段对应的IAA浓度,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
【详解】
A、根据图示可知,促进豌豆茎段生长的生长素的最适浓度约为10-5,但此浓度不是诱导豌豆茎段生根的最适浓度,A错误;
B、由于根比茎对生长素敏感,因此若将豌豆茎的切段换成豌豆根的切段进行实验,则F点向左移动,B错误;
C、若无空白对照组,不能得出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C错误;
D、曲线EF段对应的IAA浓度,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实验结果与实验中的对照组结果相同,D正确。
故选D。
【点睛】
解题关键是分析题干,找出实验的课题,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结合题图分析曲线变化规律,再综合所学知识分析各选项。
21.对燕麦胚芽鞘尖端进行如图所示的处理:①将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②将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纵向插入锡箔;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尖端。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给予左侧光照时,仍直立向上生长的是①③
B.给予右侧光照时,向右侧光源生长的是②④
C.给予单侧光照时,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⑤
D.置匀速转盘上并单侧光照,④将向光生长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有单侧光照时,由于①的胚芽鞘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胚芽鞘尖端不能感受单侧光的刺激,所以仍直立向上生长的是①;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横向运输,所以无论有无单侧光,③都直立生长,A正确;
B、由于②④的尖端没有锡箔遮住,其尖端能感受单侧光的刺激,所以给予右侧光照时,弯向光源生长的是②④,B正确;
C、⑤切去胚芽鞘尖端,不能合成生长素,所以单侧光照时,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⑤,C正确;
D、如把④放在匀速转盘上,虽然给予单侧光照,但胚芽鞘尖端受到的是均匀光照,所以生长情况是直立向上生长,D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植物生长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22.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在黄瓜由野生型(多侧枝)向救培种(少侧校)的驯化过程中。侧枝调控基因CsBRCI的表达量逐渐增高,CsBRCI在侧枝中直接抑制生长素运输基因PIN3的活性,导致侧枝中生长素过量积累。下列关于,上述材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抑制顶芽的PIN3活性, 则侧枝生长受抑制
B.若增强侧枝的PIN3活性,则侧枝生长素的合成增强
C.抑制侧枝中CsBRCI的表达,可解除顶端优势
D.该研究说明生长素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顶芽对侧芽有一定的制约关系.当顶芽生长旺盛时,侧芽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这种现象叫做顶端优势。
【详解】
A、据题干可知,当PIN3的活性被抑制时,会出现生长素过量积累而抑制生长的情况;顶芽的PIN3活性被抑制时,过量生长素积累于顶芽而非侧枝,并不抑制侧枝生长,A错误;
B、据题干可知,PIN3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而非与生长素的合成有关,B错误;
C、当CsBRCl的表达被抑制时,侧枝数量会增多,即“顶端优势”被解除,C正确;
D、题干中只提到了生长素的运输受基因调控,而没有提到生长素的合成,D错误。
故选C。
23.用赤霉素GA3、生长素类似物4-CPA和GA3合成抑制剂处理未受粉的葡萄子房,处理方法和开花后第21天的统计结果如下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组别
1
2
3
4
5
6
7
受粉
未受粉
赤霉素GA3
-
-
+
-
+
-
+
生长素类似物4-CPA
-
-
-
+
+
+
+
GA3合成抑制剂
-
-
-
-
-
+
+
结实率(%)
30
0
24
23
27
2
20
注:“+”表示加,“-”表示不加
A.组别2的作用是排除内源激素的影响
B.组别1和2说明受粉能促进激素的合成
C.组别2、3和4说明促进果实发育的是生长素类似物4-CPA
D.组别4、6和7说明生长素类似物能促进赤霉素GA3合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
第2组未使用赤霉素GA3、生长素类似物4-CPA,第3组单独使用GA3,第4组单独使用4-CPA,对比表中2、3、4组结果,3、4组结实率高,可知4-CPA或GA3单独处理均可提高葡萄结实率;根据4、6组结果推测,第4组结实率高,但是第6组加4-CPA和GA3合成抑制剂,结实率低,可推知:4-CPA通过提高赤霉素含量(促进赤霉素合成)来提高结实率;第7组在第6组的基础上添加了GA3,与6组结果比较,可进一步证实了4-CPA通过提高赤霉素含量(促进赤霉素合成)来提高结实率。
【详解】
A、组别2未受粉,结实率为零,排除了内源激素的影响,A正确;
B、组别1和组别2处理上的差别是是否受粉,两组对照说明受粉能促进激素的合成,B正确;
C、由分析可知,4-CPA或GA3单独处理均可提高葡萄结实率,且促进效果相当,组别2、3和4不能说明促进果实发育的是生长素类似物4-CPA,C错误;
D、组别6与4相比,加入GA3合成抑制剂后结实率,明显下降,组别6与组别7相比加入赤霉素GA3后结实率上升,说明生长素类似物4-CPA能促进赤霉素GA3合成,D正确。
故选C。
24.如图是植物激素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拟南芥根和茎生长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IAA浓度为b时,根不生长
B.相对茎而言,根对IAA和GA更敏感
C.IAA浓度大于c时,茎的生长受抑制
D.IAA和GA对根和茎的作用都表现出两重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IAA低浓度促进根、茎生长,高浓度抑制根、茎生长;GA对根、茎表现为促进作用,并且相对茎而言,根对IAA 和GA更敏感。
【详解】
A、IAA浓度为b时,对根的作用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表现为正常生长, A错误;
B、由图可知,相对茎而言,根对IAA和GA更敏感,B 正确;
C、IAA浓度大于c时,对茎的生长促进作用减弱,C 错误;
D、从图中可以看出GA没有表现出抑制作用,所以没有两重性,仅IAA表现出两重性, D错误。
故选B。
25.下图表示玫瑰红和红富土两种品系的苹果,在果实发育期间果肉和种子内生长素含量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玫瑰红苹果的种子合成的生长素在果实发育初期会向其他部位扩散
B.一定浓度范围内的生长素能有效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
C.生长素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从而给细胞传递信息
D.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两种苹果品系果实发育的促进效果可能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题文描述和选项的分析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
自然条件下,果实发育所需要的生长素来自发育的种子。分析曲线图可知:玫瑰红苹果种子内的生长素含量在果实发育初期快速下降,这与玫瑰红苹果种子合成的生长素在果实发育初期向其他部位扩散有关,A正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一定浓度范围内的生长素能有效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B正确;生长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C错误;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种类的而有较大的差异,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两种苹果品系果实发育的促进效果可能不同,D正确。
26.选择性除草剂2,4-D是一种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它是水稻田间的良好除草剂。为探究2,4-D对稻田中鸭跖草防治的适宜浓度: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编号
A
B
C
D
E
F
2,4-D浓度(μg/mL)
0
20
40
60
80
100
鸭跖草植株高度(cm)
36
36.5
37
38
41
44
水稻植株高度(cm)
16
16
16.5
16.6
17
17.8
A.该实验设置A组的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
B.该实验的自变量只有2,4-D的浓度,无关变量是植物的高度
C.选择性除草剂2,4-D的作用原理是利用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由该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出2,4一D对稻田中鸭跖草防治的适宜浓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结合本题题干信息分析可知,本实验是探究2,4−D对水稻田间鸭跖草防治的合适浓度的实验,其自变量是不同的2,4−D水溶液的浓度,因变量是鸭跖草的生长状况(鸭跖草株高)。
【详解】
A、本实验中A组为对照组,设置对照组的作用在于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对比,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增强实验结果的可信度,A错误;
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2,4-D的浓度和不同种类植物,无关变量是植物的高度,B错误;
C、利用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喷施适宜浓度的2,4-D,促进单子叶植物水稻的生长,而抑制双子叶杂草鸭跖草的生长,从而达到生物防治的目的, C正确;
D、由表格数据可知,20~100μg/mL的2,4—D对鸭跖草起促进生长作用,因而不能达到防治鸭跖草的目的,D错误;
故选C。
27.某学科小组利用生长素,对某种植物根的生长影响作研究时,发现在浓度为a时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由此可得到
A.浓度高于a时,抑制根的生长,根的生长速率为0
B.浓度等于a时,根的生长速率与蒸馏水处理组一致
C.只要浓度低于a,对根的生长都表现出促进作用
D.生长素能够加速根部细胞的分裂和伸长从而促进生长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据此推知:对植物根的生长,既不起促进作用也不起抑制作用的生长素浓度a有两个,即低浓度和高浓度。可见,浓度高于a时,可能促进根的生长,也可能抑制根的生长,但根的生长速率不为0,A错误;
B、浓度等于a时,根的生长速率与蒸馏水处理组一致,B正确;
C、浓度低于a,对根的生长可能不起作用,也可能表现出促进作用,C错误;
D、生长素能够促进根部细胞的伸长从而促进生长,D错误。
故选B。
【点睛】
明确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的内涵及其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曲线,据此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28.植物体内有多种激素,它们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如图是不同激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两种激素在促进细胞伸长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B.③是乙烯,生长素浓度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
C.生长素主要通过促进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来促进生长
D.环境因子会影响植物激素合成,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答案】C
【解析】
【分析】
对题图分析可知,激素①和激素②均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激素③具有抑制细胞伸长的作用,且激素②的浓度会影响激素③的合成,因此①是赤霉素,②是生长素,③是乙烯。
【详解】
赤霉素(①)和生长素(②)均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故两种激素在促进细胞伸长方面具有协同作用,A正确;由分析可知,激素③是乙烯。生长素浓度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进而抑制细胞伸长,B正确;生长素主要通过促进细胞伸长来促进生长,C错误;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激素合成,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D正确。故选C。
【点睛】
识记赤霉素、生长素和乙烯等激素的生理作用,根据图中激素①、②、③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准确判断名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9.如图是植物激素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拟南芥根和茎生长的影响。据图作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A.相对根而言,茎对IAA和GA更敏感
B.IAA浓度为b时,根不生长
C.IAA浓度大于c时,茎的生长受抑制
D.仅IAA表现出两重性,GA无两重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长素、赤霉素均能促进茎段生长,IAA和GA具有协同作用。IAA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而根的敏感性大于茎;GA具有促进作用,没有两重性。
【详解】
A、对IAA而言,根的敏感度更高,A错误;
B、IAA浓度为b时,对根的作用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表现为正常生长,B错误;
C、IAA浓度大于c时,对茎的促进作用减弱,C错误;
D、从图中看出GA没有表现为抑制作用,所以没有两重性,仅IAA表现出两重性,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易错点是区分生长素的促进和抑制作用,理解两重性必须要体现为抑制作用。
30.下列关于生长素和乙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含量会影响乙烯的合成
B.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乙烯促进果实发育
C.生长素是植物自身合成的,乙烯来自环境
D.生长素分布广泛,乙烯只分布在成熟果实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生长素和乙烯都是植物激素,都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生长素主要分布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乙烯在植物各个部位都有合成和分布;各种植物激素不是孤立起作用的,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如乙烯含量增高,会起到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
【详解】
A、植物体内当长素浓度达到一定值时,促进乙烯的合成,A正确;
B、乙烯主要促进果实的成熟,B错误;
C、生长素和乙烯都是植物自身合成的,C错误;
D、生长素分布广泛,乙烯的分布也广泛,D错误。
故选A。
31.植物越冬休眠和夏天生长受多种激素的调节,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夏季生长过程中,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和脱落酸含量都会增加
B.夏季①→③→④过程能增加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含量,促进植物生长
C.秋末①→③→⑤→⑥过程能增加细胞内的脱落酸含量,促进叶片脱落
D.①~⑥的生理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及各种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可知,植物越冬休眠,夏天生长,秋末有利于过程①③⑤⑥,夏季有利于过程①②③④;
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详解】
A、根据分析,夏季生长过程中,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含量增加,但脱落酸含量降低,A错误;
B、夏季①→③→④过程能增加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含量,促进植物细胞分裂和植物生长,B正确;
C、秋末①→③→⑤→⑥过程能增加细胞内的脱落酸含量,促进叶片脱落,C正确;
D、植物激素对植物的调节从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D正确。
故选A。
32.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取得的胚芽鞘切段(长度为4mm)浸入蒸馏水中1h后,再分别转入到5种不同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蒸馏水(对照组)中,在适宜温度下培养24h,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下图。根据下图及所学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切段浸入蒸馏水1h是为了减少切段中原有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两组实验中切段的长度均先增后减,说明A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浓度为0.1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需要再重复一次
D.实验结果表明生长素类似物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最适浓度为1mg/L左右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生长素作用及作用的两重性、探究实验,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柱形图的分析,要求考生明确A溶液浓度为0时作为对照组,其它组需要与其对照后才能确定相应浓度是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难度适中。
【详解】
将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浸泡1小时,是为了减少切段中内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正确;两组实验中切段的长度相比于浓度为0时没有表现为减弱,不能说明A的作用具有两重性,B错误;实验过程中浓度为0.1mg/L时,第二次实验与初次实验结果偏差较大,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避免偶尔误差,还应重复实验,C正确;观察图可以看出1mg/L浓度的A溶液中培养,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D正确。
33.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主要与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有人进行了CaCl2和赤霉素对其植物种子胚轴生长速率影响的实验(不考虑加入外源物质后对植物自身激素合成的影响),先加入CaCl2溶液,后在a、b、c某点加入赤霉素,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对胚轴细胞壁的伸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B.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最可能是在图中的c点
C.b~c段赤霉素促进茎伸长的可能原因是赤霉素消除了CaCl2的影响
D.在a点只有CaCl2溶液促进胚轴细胞壁的伸展
【答案】C
【解析】
【分析】
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物的增高,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发育,CaCl2和赤霉素对某植物种子胚轴生长速率有影响。
【详解】
A、读图可知CaCl2溶液对胚轴细胞壁的伸展起抑制作用,A错误;
B、赤霉素能促进茎的伸长,图示的b点后生长速率快速上升,由此判断最可能是在图中的b点加入了赤霉素,B错误;
C、b~c段胚轴生长速率不断增加,可能是加入的赤霉素消除了CaCl2的影响,C正确;
D、CaCl2溶液对胚轴细胞壁的伸展起抑制作用,D错误。
故选C。
34.下表表示研究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棉花种子发芽率和其他植物幼果生长的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表1
赤霉素浓度(mg·L-1)
发芽率(%)
0
60
25
75
50
87.5
100
92.5
表2
赤霉素浓度(mg·L-1)
幼果的生长(mm)
巨峰的横径
黑奥林的横径
红富士的横径
0
4.3
4.4
4.3
50
6.2
6.5
6.0
100
5.8
6.0
5.6
150
7.6
6.8
6.3
A.能促进棉花种子发芽的激素只有赤霉素
B.赤霉素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来促进幼果的生长
C.由表中数据可知,赤霉素对幼果生长的促进作用表现出两重性
D.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对棉花种子的发芽和某些植物幼果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1)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2)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分布在根尖);(3)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衰老脱落(分布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4)乙烯促进果实成熟;(5)生长素最明显的作用是促进植物生长,但对茎、芽、根生长的促进作用因浓度而异,即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详解】
A、赤霉素能促进棉花种子发芽,由于缺少其他激素的实验,不能说明能促进棉花种子发芽的激素只有赤霉素,A错误;
B、赤霉素通过促进细胞的伸长来促进幼果的生长,B错误;
C、由表中数据可知,赤霉素对幼果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没有表现两重性,C错误;
D、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对棉花种子的发芽和某些植物幼果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D正确。
故选D。
35.瓶插鲜花鲜重的变化与衰败相关,鲜重累积增加率下降时插花衰败。 下图为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对插花鲜重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蔗糖和细胞分裂素都有延缓衰败的作用
B.蔗糖可为花的呼吸作用提供更多的底物
C.同时添加蔗糖和细胞分裂素更利于插花保鲜
D.第5 天花中脱落酸的含量应该是清水组最低
【答案】D
【解析】
与清水组相比,蔗糖组和细胞分裂素组中鲜花鲜重累积增加率高,说明蔗糖和细胞分裂素都有延缓衰败的作用,A正确;蔗糖可为花的呼吸作用提供更多的底物,提供能量,B正确;蔗糖+细胞分裂素组鲜花鲜重积累增加率最高,说明同时添加蔗糖和细胞分裂素更利于插花保鲜,C正确;第5天清水组鲜花鲜重积累增加率最低,此时脱落酸含量最高,D错误。
36.某种植物种子经低温处理 1~2 个月后能够提早萌发。在低温处理过程中,种子内的激素含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
B.喷洒细胞分裂素溶液,有利于种子保藏
C.脱落酸与赤霉素是拮抗关系
D.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是协同关系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分析题图:题图表示种子在解除休眠过程中几种激素的变化情况,随着种子的萌发,脱落酸的含量不断降低,而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的含量都是先增加后减少。该图说明植物生命活动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
2、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能够解除种子的休眠,促进种子的萌发;脱落酸能够促进种子休眠,抑制种子萌发。
【详解】
A、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种子的萌发,脱落酸浓度下降,说明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从而抑制种子萌发,A正确;
B、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先增多后减少,因此喷洒细胞分裂素有利于萌发,B错误;
C、从图中可以看出,种子萌发过程中脱落酸含量减少的同时赤霉素的含量增加,可说明二者对种子萌发起拮抗作用,C正确;
D、据图可知,种子萌发过程中,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都会增加,赤霉素可促进种子萌发和细胞伸长,而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分裂,故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共同促进种子的萌发,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32.杨桃是著名的岭南佳果,在潮汕地区多有种植。请回答下列一组问题。
(1)在杨桃成熟过程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___。这期间,有的酶合成增加了,有的酶合成减少了,说明植物激素作为一种______________(信息分子/生物大分子/催化剂),对杨桃_______的表达进行调节。
(2)过氧化氢酶(CAT)有防止细胞膜损伤和破坏、延缓衰老的作用。杨桃采摘后,如放置在常温下,几天后果实迅速皱缩、变味甚至腐烂,这可能与杨桃CAT的_________________密切相关。
(3)有人进行以下实验,以探究延长杨桃鲜果保存期的措施,结果如下图。
根据实验结果,应该选择___________对新采摘的杨桃进行保鲜处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乙烯 信息分子 基因(组)
(2)数量减少(或活性降低)
(3)5%的乙醇溶液 乙醇对人体无害,5%乙醇明显提高杨桃CAT的活性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图:过氧化氢酶(CAT)有防止细胞膜损伤和破坏、延缓衰老的作用.5%乙醇溶液和7.5%的甲醇溶液都能提高杨桃CAT的活性,高于或者低于此浓度杨桃CAT的活性都下降,但是甲醇对机体有害。
(1)乙烯促进果实的成熟,在杨桃成熟过程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植物激素是乙烯,植物激素是一种信息分子,对杨桃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2)过氧化氢酶(CAT)有防止细胞膜损伤和破坏、延缓衰老的作用,杨桃采摘后,如放置在常温下,几天后果实迅速皱缩、变味甚至腐烂,这可能与杨桃CAT的活性下降密切相关。
(3)据图可知:5%乙醇溶液和7.5%的甲醇溶液都能提高杨桃CAT的活性,高于或者低于此浓度杨桃CAT的活性都下降,但是甲醇对机体有害,故应选择5%乙醇溶液对新采摘的杨桃进行保鲜处理。
33.赤霉素能诱导α一淀粉酶的产生,促进种子萌发,6-甲基嘌呤是mRNA合成的抑制剂,科学家用萌发的小麦种子进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赤霉素除能促进种子萌发外,还有促进细胞伸长生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 等作用。
(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
(3)6-甲基嘌呤能抑制赤霉素诱导小麦种子合成α—淀粉酶,其原因是 ,脱落酸对赤霉素诱导小麦种子合成α—淀酶也有影响,说明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任何一种生理活动都不是受 激素调控的。
(4)为了探究赤霉素诱导小麦种子合成α—淀粉酶的最适浓度,请补充实验设计思路:配置 的赤霉素溶液,分别用它们处理小麦种子,测量每组小麦种子合成α—淀粉酶的 。
【答案】(1)促进果实发育
(2)影响赤霉素作用的试剂种类
(3)6-甲基嘌呤能抑制mRNA合成 单一
(4)适宜浓度梯度的 平均含量 (缺“梯度”、“平均”均不得分)
【解析】
(1)赤霉素除能促进种子萌发外,还有促进细胞伸长生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果实发育等作用;
(2)实验中分别加入6-甲基嘌呤、脱落酸,观察对赤霉素作用的影响,所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影响赤霉素作用的试剂种类;
(3)6-甲基嘌呤能抑制赤霉素诱导小麦种子合成α—淀粉酶,其原因是6-甲基嘌呤能抑制mRNA合成;脱落酸对赤霉素诱导小麦种子合成α—淀酶也有影响,说明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任何一种生理活动都不是受单一激素调控的,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4)为了探究赤霉素诱导小麦种子合成α—淀粉酶的最适浓度,需要配制适宜浓度梯度的的赤霉素溶液,分别用它们处理小麦种子,测量每组小麦种子合成α—淀粉酶的平均含量。
【点睛】本题考查赤霉素的作用的探究实验的相关知识。植物激素是一种在植物体内起调节作用的信息分子。赤霉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和发芽,促进茎和叶片生长,影响根的生长和分化等生理作用。
34.玫瑰是人们喜爱的观赏花种,但玫瑰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极低,故常通过扦插来繁殖。为研究不同浓度的NAA对玫瑰插条生根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预实验:取生长状态相似的多株玫瑰植株上的一年生枝条,剪成长度相同的插条35支,切口上平下斜,每个插条保留2个芽和一片嫩叶,去掉成熟叶。将插条随机均分成7组,采用浸泡法处理24 h后扦插,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统计生根数目,结果如下表。回答有关问题:
组别
A
B
C
D
E
F
G
NAA浓度/ppm
0
2
4
6
8
10
12
生根总数
10
15
35
35
25
20
15
平均根数/株
2
3
7
7
5
4
3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处理插条的方法除了浸泡法外,还可使用________法,后者的NAA浓度比浸泡法的________。
(3)实验中各组需要处理和扦插多个插条,最后取平均值是为了____________。
(4)表中数据能否说明NAA对插条生根具有两重性?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5)在进一步探究NAA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应探究的NAA浓度范围________ppm。
(6)NAA不属于植物激素,为生长素类似物。植物激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NAA的浓度(不同浓度的NAA)
(2)沾蘸 高
(3)避免偶然性因素的干扰,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减小实验误差
(4)否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对插条生根均表现为促进作用
(5)4~6
(6)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解析】
【分析】
生长素对插条生根的影响体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根,高浓度抑制生根;该实验自变量为NAA浓度,因变量是生根总数和平均生根数。
【详解】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NAA的浓度。
(2)处理插条的方法除了浸泡法外,还可使用沾蘸法,后者的NAA浓度比浸泡法的高。
(3)实验中各组需要处理和扦插多个插条,最后取平均值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因素的干扰,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减小实验误差。
(4)表中数据不能说明NAA对插条生根具有两重性,因为与A对照组相比,其余实验组均体现促进生根。
(5)CD组生根总数与平均生根数相等,说明在CD组浓度之间存在最适浓度,在进一步探究NAA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应探究的NAA浓度范围4~6ppm。
(6)NAA不属于植物激素,为生长素类似物。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点睛】
NAA对插条生根的影响体现为促进还是抑制需与空白对照组进行对比后得出。
35.在农业生产中,单子叶作物的农田中常会生长一些双子叶杂草,它们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使粮食减产。在实际生产中,农户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与单子叶农作物混生的双子叶杂草。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的原理是: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_______(填高或低)浓度促进生长,________浓度抑制生长。
(2)图中代表单子叶农作物的曲线是_________(填序号)。
(3)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图中_________左右(用字母表示)。
(4)当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在B~C段时,其对曲线①所代表的植物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1)低 高
(2)②
(3)D
(4)促进生长
【解析】
【分析】
植物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是高浓度抑制其生长;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不敏感,高浓度仍促进生长,生长素的浓度要求促进单子叶植物生长而抑制双子叶植物生长。分析题图曲线可知①对生长素敏感,是双子叶植物,②对生长素较不敏感,是单子叶植物。
【详解】
(1)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和生长素类似,都具有两重性,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
(2)由题意可知,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能除去与单子叶农作物混生的双子叶杂草,由此可以推出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分析题图曲线可知①对生长素敏感,是双子叶植物,②对生长素较不敏感,是单子叶植物。
(3)分析题图可知,CD段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能有效抑制双子叶植物的生长,且对单子叶植物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图中D点左右。
(4)由图可知,当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在B~C段时,其对曲线①和曲线②所代表的植物的作用都是促进生长的作用。
【点睛】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特点,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两重性特点及其实例,把握不同植物以及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识记并理解生长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能够识图判断图中代表的植物类型,这是突破该题的关键。
36.油菜素内酯被称为植物第六大激素,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粉、种子、茎和叶等器官中。为研究赤霉素(GA3)和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某种植物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几种不同浓度的GA3和EBR对该种植物萌发的种子进行处理,观察测量幼苗的苗长和根长,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EBR是一种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分子,与细胞膜表面的___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结合后,引起细胞内的代谢变化,从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________________作用。
(2)在植物体内,赤霉素的主要产生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幼根和幼芽;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赤霉素和脱落酸两种激素存在________________作用。
(3)GA3对该种植物幼苗和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图中数据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EBR对该种植物根的生长具有两重性。
(4)综合考虑对幼苗和根的影响,浓度为______________μ•g-1的GA3和______________μ•g-1的EBR组合促进生长效果最佳。
【答案】(1)受体 调节
(2)未成熟的种子 拮抗
(3)促进苗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 不能
(4)200 0.01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1中实验所用的几种浓度的GA3对苗长均起促进作用,但EBR能够减弱GA3对苗长所起的促进作用。图2中实验所用的几种浓度的GA3对根长均起抑制作用,而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GA3的浓度增加而增强,但EBR能够解除GA3对根长所起的抑制作用。当GA3浓度为200μ•g-1、EBR浓度为0.01μ•g-1时的苗长与根长均最大。
【详解】
(1)油菜素内酯(EBR)被称为植物第六大激素。激素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后,引起细胞内的代谢变化,从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
(2)在植物体内,赤霉素的主要产生部位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而脱落酸能够抑制种子萌发。可见,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赤霉素和脱落酸两种激素存在拮抗的作用。
(3)分析图1和图2可知:在EBR浓度为零时,GA3浓度大于零的实验组的苗长均大于GA3浓度等于零的对照组的苗长,但GA3浓度大于零的实验组的根长均小于GA3浓度等于零的对照组的根长,这说明GA3能够促进苗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当GA3浓度为零时,EBR浓度大于零的实验组的根长均大于EBR浓度等于零的对照组的根长,因此图中数据不能说明EBR对该种植物根的生长具有两重性。
(4)综合分析图1和图2:当GA3浓度为200μ•g-1、EBR浓度为0.01μ•g-1时的苗长与根长均最大,说明浓度为200μ•g-1的GA3和0.01μ•g-1的EBR组合促进生长效果最佳。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对比分析图1和2中对照组(GA3或EBR浓度为零)与实验组(GA3或EBR浓度大于零)中苗长与根长的大小,据此判断GA3或EBR对苗长与根长所起的作用。
37.番茄灵(化学名为“对氯苯氧乙酸”,简称PCPA)可有效防止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坐果指经受精形成的幼果能正常生长发育而不脱落)。番茄灵的使用浓度一般为20~50 ppm。如果在花未开放时用番茄灵蘸花,坐果率约为40%;花半开放或盛开时蘸花,坐果率几乎达100%;花后蘸花,坐果率约为60%。
(1)番茄细胞中____________(填“含”或“不含”)控制合成番茄灵的基因,理由是____________。
(2)番茄灵的生理作用与下列____________类似。
A.脱落酸 B.乙烯利 C.生长激素 D.2,4—D
(3)研究小组甲欲探究温度对番茄灵作用效果的影响,并初步设计了如下实验思路:在花未开放时,用适量的浓度为30ppm的番茄灵对足够数量的盆栽番茄进行蘸花,然后分别搬至温度为5℃、10℃、15℃、20℃、25℃、30℃、35℃、40℃、45℃、50℃的温室大棚内种植(其他环境条件相同且适宜)。
请对其中的主要不合理之处进行修改完善: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4)已知一定浓度的赤霉素(GA)也能提高坐果率。研究小组乙欲探究一定浓度的番茄灵和赤霉素联合处理对番茄坐果率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了如图所示的结果。
①B组处理方法为____________。
②实验还应该增加一组(D组)。该组处理方法应为______。
请在图中补充相应的曲线并预测该组实验结果。______
③由实验结果可知PCPA和GA对提高番茄坐果率具有____________作用。
【答案】(1)不含 番茄灵为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属于植物激素
(2)D
(3)蘸花时间应在花半开放或盛开时 应先用一定梯度的不同温度处理番茄灵,再进行蘸花;蘸花后的番茄应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种植
(4)一定浓度的番茄灵(PCPA)处理 用等量的蒸馏水处理
协同
【解析】
【分析】
(1)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素一样,是一类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调节功能的化学物质,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2)本题主要考查设计对照实验和正确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的能力。
(3)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有: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对照原则等。
【详解】
(1)番茄灵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属于植物激素,所以番茄细胞中不含控制合成番茄灵的基因。
(2)2,4—D是生长素类似物,一定浓度的2,4—D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所以2,4—D与番茄灵的生理作用类似,故选项D正确,ABC错误。
(3)花半开放或盛开时用番茄灵蘸花,坐果率几乎达100%,实验现象明显,因此蘸花时间应在花半开放或盛开时;不同温度处理的对象应为番茄灵,如果将番茄在不同温度下栽培,会因温度直接影响番茄生长和代谢而导致实验失败,番茄的栽培温度应相同且适宜,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应先用一定梯度的不同温度处理番茄灵,再进行蘸花;蘸花后的番茄应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种植。
(4)①②探究一定浓度的番茄灵和赤霉素联合处理对番茄坐果率的影响时,除了设计GA处理组、PCPA+GA处理组,还需设计PCPA处理组和蒸馏水对照组,由于PCPA也能提高坐果率,所以B组的处理方法不可能是蒸馏水处理,而应该是一定浓度的PCPA处理,还需增加一组等量的蒸馏水作对照组,补充曲线图如下:
③由于PCPA+GA联合处理比单独使用GA或PCPA处理时坐果率高,所以PCPA和GA对提高番茄坐果率具有协同作用。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
生物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精品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生物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精品一课一练,文件包含第4章章末检测-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课后培优练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解析版doc、第4章章末检测-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课后培优练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优秀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优秀复习练习题,文件包含第2章章末检测-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课后培优练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解析版doc、第2章章末检测-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课后培优练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第1章章末检测-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课后培优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解析版doc、第1章章末检测-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课后培优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