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高二生物上学期 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习(基础+重点)
- 5.1+植物生长素(重点练)-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5.2+其他植物激素(基础练)-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5.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基础练)-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5.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重点练)-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5.4+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基础练)-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其他植物激素精品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其他植物激素精品精练,文件包含52其他植物激素重点练-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解析版doc、52其他植物激素重点练-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植物生长现象受植物激素的调节影响最小的是( )A.红杏出墙 B.顶端优势 C.草盛豆苗稀 D.瓜熟蒂落【答案】C【分析】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植物的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详解】A、红杏出墙是植物向光性的表现,因为植物在单侧光线的照射下,使生长素向背光一侧横向运输,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得多,故受生长素的影响,A错误;B、顶端优势是指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这是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在侧芽处积累,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B错误;C、草和豆之间是竞争关系,竞争光、水、肥等,草竞争能力大于豆科植物,因此呈现“草盛豆苗稀”现象,与植物激素无关,C正确;D、果实自然发育成熟,受多种植物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乙烯、脱落酸等,D错误。故选C。2.以下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是对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的集中体现②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顶芽③水平放置的根在太空中生长素仍能极性运输,但因失重无法横向运输而丧失了向地性④用低浓度的2,4-D溶液可以除去麦田中的双子叶杂草⑤油菜开花时因气候原因未能完成正常授粉,可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以减少损失⑥恶苗病是细胞分裂素分泌过多造成的结果⑦脱落酸和赤霉素对植物体的作用具有相互拮抗的特点⑧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相似,都是由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微量有机物,具有高效的催化作用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答案】B【分析】五大类植物激素的比较名称合成部位功能生长素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发芽和防止落花落果;也能抑制生长、抑制发芽和疏花疏果。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促进细胞分裂赤霉素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乙烯植物体各个部位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根冠、萎蔫的叶片等抑制细胞的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详解】①根的向地性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而茎的背地性只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①错误;②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发育中的种子,②错误;③水平放置的根在太空中生长素仍能极性运输,但因失重无法横向运输而丧失了向地性,③正确;④由于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浓度较敏感,因此用较高浓度的2,4-D溶液喷洒小麦,可以除去双子叶杂草,④错误;⑤油菜开花时因气候原因未能完成正常授粉,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得到无子果实,但油菜收获的是种子,故无法减少损失,⑤错误;⑥恶苗病是赤霉素分泌过多造成的结果,⑥错误;⑦脱落酸和赤霉素对植物体的作用具有相互拮抗的特点,如脱落酸能抑制种子萌发,而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⑦正确;⑧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无专门的内分泌细胞。动物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对生命活动起调节的化学物质。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均无催化作用,⑧错误。故选B。【点睛】熟记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等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以及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的异同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研究发现,细胞分裂素可解除顶端优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顶端优势现象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B.细胞分裂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来促进侧芽生长C.切除顶芽,切口涂抹高浓度生长素,侧芽的生长仍将受抑制D.细胞分裂素通过抑制生长素的合成、运输来解除顶端优势【答案】D【分析】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详解】A、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的位置,抑制了侧芽的生长,而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低,对顶芽起促进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生长素发生了极性运输并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正确;B、细胞分裂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来促进植物生长,B正确;C、切除顶芽,切口涂抹高浓度生长素,侧芽的生长仍将受抑制,C正确;D、细胞分裂素解除顶端优势更有可能是二者协同作用促进了侧芽的细胞分裂而表现出同步生长现象,从而解除顶端优势,D错误。故选D。4.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烯是气体激素,合成的部位是植物体成熟部位,功能主要是促进果实成熟B.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生长素能进行极性运输,但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C.植物激素之间可以调节彼此的生理作用,但不能调节彼此的含量D.植物激素都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答案】B【分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4、乙烯可以促进果实成熟。【详解】A、乙烯在植物体各个部位均可合成,作用主要是促进果实成熟,A错误;B、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能进行极性运输,但由于没有重力作用,生长素分布均匀,根不能弯向地下生长,即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B正确;C、植物激素之间可以调节彼此的生理作用,也可以调节彼此的含量,C错误;D、生长素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植物的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的生长,其他激素一般没有两重性,D错误。故选B。5.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侧芽积累的生长素的浓度比顶芽的高B.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共同调节侧芽的生长C.细胞分裂素能解除生长素对侧芽的抑制作用D.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起到的生理作用相同【答案】D【分析】根据题意,通过比较曲线1、2、3与4,再结合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和对照原则,可知1和4,2和4,1和3各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在1和4这组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为顶芽的有无,实验结果是去掉顶芽后的豌豆植株侧芽的平均长度长,说明顶芽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在2和4这组对照实验中,实验自变量是去顶芽的切口是否涂抹生长素,实验结果是切口涂抹生长素后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进一步说明对侧芽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生长素;在1和3这组对照实验中,实验自变量是保留顶芽的情况下是否在侧芽上涂抹细胞分裂素,实验结果是涂抹细胞分裂素后的豌豆植株侧芽的平均长度比不涂抹长,侧芽生长明显,说明细胞分裂素可以解除生长素对侧芽生长抑制的作用。【详解】A、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到达侧芽,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高于顶芽,A正确;B、通过分析可知,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调控顶端优势中的相互关系为拮抗关系,两者共同调节侧芽的生长,B正确;C、由1和3这组对照实验中,可以得出细胞分裂素能解除生长素对侧芽的抑制作用,C正确;D、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纵向生长,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二者作用不同,D错误。故选D。6.植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离不开植物激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脱落酸能延缓叶片的衰老 B.赤霉素能促进种子休眠C.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D.乙烯能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答案】C【分析】1、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2、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3、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4、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5、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详解】A、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能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A错误;B、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B错误;C、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因此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植物的雌蕊柱头或子房壁可获得无子果实,C正确;D、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但不能促进果实发育,D错误。7.植物体内有多种激素,它们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下图是不同激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两种激素在促进细胞伸长方面具有协同作用B.③是乙烯,生长素浓度高时会抑制乙烯的合成C.生长素主要通过促进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来促进生长D.环境因子会影响植物激素合成,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答案】AD【分析】对题图分析可知,激素①和激素②均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激素③具有抑制细胞伸长的作用,且激素②的浓度会影响激素③的合成,因此 ①是赤霉素,②是生长素,③是乙烯。【详解】A、①赤霉素和②生长素均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故两种激素在促进细胞伸长方面具有协同作用,A正确;B、由分析可知,激素③是乙烯。生长素浓度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进而抑制细胞伸长,B错误;C、生长素主要通过促进细胞伸长来促进生长,C错误;D、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激素合成,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D正确。故选AD。8.研究植物激素作用机制常使用突变体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化学方法处理萌动的拟南芥种子可获得大量突变体。经大量研究,探明了野生型拟南芥中乙烯的作用途径,简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R蛋白具有结合乙烯和调节酶T活性两种功能B.上图表明乙烯与R蛋白结合后,酶T的活性被抑制,导致 E蛋白被剪切。剪切产物进入细胞核,调节乙烯相应基因的表达,植株表现有乙烯生理反应C.若R蛋白上乙烯结合位点突变的纯合个体称为1#突变体,仅丧失了与乙烯结合的功能。番茄也存在与之相似的作用途径。若番茄 R蛋白上乙烯结合位点发生了突变,可能导致果实成熟期推迟D.乙烯能够催化细胞核内的相关生理反应,促使果实成熟【答案】ABC【分析】分析题图:R蛋白具有结合乙烯和调节酶T活性两种功能,乙烯与R蛋白结合后,酶T的活性被抑制,不能催化E蛋白磷酸化,导致E蛋白被剪切,剪切产物进入细胞核,可调节乙烯相应基因的表达,植株表现有乙烯生理反应。没有乙烯的条件下,酶T能催化E蛋白磷酸化,植株表现无乙烯生理反应。【详解】A、由分析可知:乙烯与R蛋白结合后,酶T的活性被抑制,因此R蛋白具有结合乙烯和调节酶T活性两种功能,A正确;B、由题图可知,乙烯与R蛋白结合后,酶T的活性被抑制,导致E蛋白被剪切。剪切产物进入细胞核,调节乙烯相应基因的表达,植株表现有乙烯生理反应,B正确;C、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若番茄R蛋白发生了与突变体相同的突变,则番茄R蛋白无法与乙烯结合,可能导致果实成熟期推迟,C正确;D、乙烯能够调节细胞核内的相关生理反应,促使果实成熟,乙烯无催化作用,D错误。故选ABC。【点睛】本题考查乙烯的作用机理,正确分析题图并获取有效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下列关于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B.植物体内合成脱落酸的主要部位有根冠和萎蔫的叶片C.细胞分裂素与脱落酸对植物的生长所起的某些作用效果相反D.环境因素不会影响植物体内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的合成【答案】AD【分析】1.不同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等。主要生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2.植物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详解】A、脱落酸会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故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可防止果实脱落,A错误;B、植物体内合成脱落酸的主要部位有根冠和萎蔫的叶片,B正确;C、细胞分裂素能防止植物衰老,而脱落酸能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故它们之间对植物的生长所起的某些作用效果相反,C正确;D、环境因素会影响植物体内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的合成,D错误。故选AD。10.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并对插条进行了不同的处理(见表格),结果见柱状图2。实验编组ⅠⅡⅢⅣ实验处理说明:表示用细胞分裂素处理叶片(1)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产生,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_____作用的_____ (选填“微量”或“大量”)的有机物。(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减少_____的干扰。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培养的原因是减少_____对实验结果的干扰。(3)据表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_____、_____。(4)在Ⅰ组实验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后,_____(选填“促进”或“抑制”)了B叶生长;在Ⅱ组实验中,该对照组的处理方法是_____,实验结果说明:_____。(5)实验Ⅱ、Ⅲ、Ⅳ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快慢与A叶的关系是_____。【答案】调节 有机物 根、芽产生的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减少营养液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用细胞分裂素溶液分别处理A、B叶片 不同插条上去除不同数目的A叶 抑制 用等量的蒸馏水处理B叶 细胞分裂素涂抹的结果是促进了B叶的生长 A叶片数量越少B叶片生长越慢 【分析】题图分析,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植物自身体内的细胞分裂素(内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培养的原因也是用于排除外来营养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图2中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是“用细胞分裂素分别处理A、B叶片”,Ⅱ、Ⅲ和Ⅳ组比较说明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是“不同插条上去除不同数目的A叶”。Ⅱ、Ⅲ、Ⅳ三组中,A叶片的数目分别为2、1、0,对应B叶片的面积递减,说明A叶片数量越少B叶片生长越慢。【详解】(1)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产生,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2)根系和幼芽产生的植物激素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为避免其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必须除去;实验目的是探究细胞分裂素的作用,需要突出细胞分裂素的作用,若用营养液对植株的生长会有一定的作用,不能体现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所以插条要插在蒸馏水中进行培养。(3)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用细胞分裂素溶液分别处理A、B叶片、不同插条上去除不同数目的A叶。(4)实验Ⅰ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B叶面积比对照组小,说明细胞分裂素的使用抑制了B叶的生长,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用蒸馏水同样处理A叶。在Ⅱ组实验中,该对照组的处理方法是用蒸馏水处理B叶,实验结果说明表明细胞分裂素涂抹的结果是促进了B叶的生长。(5)实验、Ⅱ、Ⅲ、Ⅳ三组中,单一变量是A叶的数量变化,A叶片的数目分别为2、1、0,对应B叶片的面积递减,说明A叶片数量越少B叶片生长越慢。【点睛】熟知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正确辨析实验设计思路并能结合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1.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影响豌豆植株侧芽生长长度(单位:mm)的实验,连续观察几天,结果见下表。分析回答问题:组操作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甲顶芽保留00000乙去顶芽,切口涂抹生长素025710丙顶芽保留,侧芽涂抹细胞分裂素010204060丁去顶芽020406080戊去顶芽,切口涂抹赤霉素03065100140(1)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_______的分子。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____________,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____________作用的____________有机物。(2)经研究发现,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远高于顶芽,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可向侧芽运输,这说明此过程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_______,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3)比较甲、乙、丁,可知_______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比较_______,可知赤霉素能明显促进侧芽的伸长。(4)研究者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细胞,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处理前处理后DNA:RNA:蛋白质1:3.1:111:3.4:21.7据此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信息 产生 调节 微量 主动运输 根尖 促进细胞分裂 生长素 (甲)丁、戊 促进翻译 【分析】根据第一个表格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有顶芽是否去除、激素的种类、激素处理的部位等,因变量是豌豆植株侧芽生长长度,其中甲组为空白对照组,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对各组实验进行分析和比较。根据第二个表格分析,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细胞后,RNA的含量有所增加,而蛋白质的含量增加较多,说明生长调节剂促进的是基因控制蛋白合成过程中的翻译过程。【详解】(1)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产生的、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的具有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所以属于信息分子。(2)根据题意分析,侧芽生长素浓度高,而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然可以运送到侧芽,说明是生长素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的,因此其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细胞分裂素主要在根尖合成,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3)由甲、乙、丁三组实验可知,生长素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因为去除顶芽后能促进侧芽的生长、且去除顶芽不涂抹生长素促进作用更大;比较丁和戊可以说明赤霉素能明显促进侧芽的伸长。(4)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生长调节剂促进的是基因控制蛋白合成过程中的翻译过程。【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点,能够根据表格找出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还要能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制。12.辣椒是很多人日常饮食不可或缺的调料,研究人员在辣椒育种过程中发现了雄性不育系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1)相对于可育植株,雄性不育系植株的花药瘦小、干瘪,无花粉粒或仅极少花粉粒,用碘液染色后显示不着色或着色极浅。由此推测不育系花粉败育的重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不足。(2)为进一步揭示花粉败育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盛花期分别取雄性不育系和可育系发育不同阶段的花蕾,测定其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含量,三种激素含量变化如图1、图2所示。由图可知,相对于不育系,发育前期可育系花蕾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明显升高,发育后期可育系花蕾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明显升高,其他内源激素在不同发育阶段也存在一定变化。以上结果说明,花粉的可育或败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3)研究人员在花蕾发育后期检测到不育系花蕾的乙烯释放量显著高于可育系,推断乙烯的积累对花蕾发育有______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为验证这一推断,科研人员以辣椒__________(填可育系或不育系)植株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将长势相似,花蕾处于__________________的数量相同的辣椒分成甲、乙两组;②甲组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乙烯类似物)对花蕾进行处理,乙组不做处理;③一段时间后,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对两组植株上相同位置的花蕾发育状况进行测定和比较,请写出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综合以上分析,在花蕾发育后期,乙烯可能通过使___________________含量持续减少,影响花粉获取营养物质使花粉败育。【答案】储存淀粉 生长素(IAA) 脱落酸(ABA) 多种内源激素共同调节 抑制 可育系 发育后期 甲组发育为不育系,乙组发育为可育系 IAA 【分析】1、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的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有的相互促进,有的相互拮抗。【详解】(1)雄性不育系植株的花药瘦小、干瘪,无花粉粒或仅极少花粉粒,用碘液染色后显示不着色或着色极浅。而可育株系的花粉粒饱满,碘液染色后着色深。由此可推测不育花粉败育的重要原因是储存营养的能力不足。(2)综合图1和图2结果分析:可育系花蕾发育过程中激素的变化规律是,发育前期生长素(IAA)含量较高,发育后期脱落酸(ABA)含量升高是育性得以维持的保证。而不育系花蕾发育前期脱落酸(ABA)过高和后期生长素(IAA)降过快对败育起了重要的作用。以上结果说明,花粉的可育或败育是受到多种内源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3)研究人员在花蕾发育后期检测到不育系花蕾的乙烯释放量显著高于可育系,推断乙烯的积累对花蕾发育有抑制作用。选择可育系植株为实验材料,将长势相似,花蕾处于发育后期的数量相同的辣椒分成甲、乙两组;甲组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乙烯类似物)对花蕾进行处理,乙组不做处理,实验中甲组发育为不育系,乙组发育为可育系可以说明所做的假设。(4)研究人员在花蕾发育后期还检测到花蕾的乙烯释放量和IAA氧化酶活性,不育系均显著高于可育系。结合(2)、(3)的研究推测,在花蕾发育后期,乙烯通过增强IAA氧化酶活性,使IAA含量持续迅速减少,导致花粉获取营养物质的能力不足,使花粉败育。【点睛】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到多种激素共同调节。实验设计中需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平行重复原则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其他植物激素优秀课堂检测,文件包含52其他植物激素基础练-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解析版doc、52其他植物激素基础练-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第1节 植物生长素优秀课后作业题,文件包含51植物生长素重点练-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解析版doc、51植物生长素重点练-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精品课时训练,文件包含44免疫学的应用重点练-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解析版doc、44免疫学的应用重点练-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