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A卷-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学同步单元AB卷(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第0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A卷)(解析版).doc
    • 原卷
      第0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A卷)(原卷版).doc
    第0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A卷)(解析版)第1页
    第0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A卷)(解析版)第2页
    第0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A卷)(解析版)第3页
    第0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A卷)(原卷版)第1页
    第0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A卷)(原卷版)第2页
    第0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A卷)(原卷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A卷-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学同步单元AB卷(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A卷-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学同步单元AB卷(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文件包含第0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A卷解析版doc、第0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A卷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A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1.下列关于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三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B.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C.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D.淋巴液与组织液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答案】D【解析】组织液可以扩散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淋巴液只能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而不能形成组织液。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C.血浆中的HCO3-参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答案】C【解析】组织液渗透压大于细胞内液时,细胞失水,A项错误。细胞呼吸包括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二者均发生在细胞内,B项错误。血浆pH的相对稳定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C项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项错误。3.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  )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B.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C.唾液淀粉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答案】A【解析】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都可在血浆中找到,A项正确;麦芽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二糖,因此在血浆中不可能会找到麦芽糖,B项错误;唾液淀粉酶是唾液腺分泌到口腔中催化淀粉水解的酶,因此血浆中不可能会找到唾液淀粉酶,C项错误;呼吸酶分布在细胞内,因此在血浆中不可能找到呼吸酶,D项错误。4.在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O2的浓度依次为(  )A.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B.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C.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D.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答案】A【解析】人体内O2通过血液运输,血浆中O2浓度大于组织液中O2浓度;O2在细胞内被消耗,细胞内的O2浓度最低,因此在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O2的浓度依次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5.下图表示正常人体组织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的体液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可进行物质的双向交换B.中含有胰岛素和血红蛋白C.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D.图中①②③④构成了人体细胞的直接内环境【答案】C【解析】~分别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其中不属于内环境;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在中;组织液可转化为淋巴,而淋巴不能转化为组织液。6.比较淋巴液和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淋巴液中无蛋白质B.淋巴液和血浆中的蛋白质一样多C.淋巴液的蛋白质比血浆中的多D.淋巴液中的蛋白质比血浆中的少【答案】D【解析】血浆和组织液可相互渗透,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但淋巴不能再渗回组织液。所以淋巴、组织液和血浆在成分上类似,但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的含量很少。7.下列与血浆渗透压大小无关的是(  )A.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B.血浆中Cl-的含量C.血浆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D.血浆中Na+的含量【答案】C【解析】血浆渗透压主要取决于无机盐离子、蛋白质等的含量,而与血浆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无关。8.下列关于渗透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颗粒对水的吸收力B.溶液中溶质颗粒越多则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之则越小C.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细胞外液渗透压大小主要取决于组织液中水分的多少,水分多则渗透压大【答案】D【解析】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颗粒对水的吸收力,与溶液的浓度呈正相关,A项正确;溶液中溶质颗粒越多则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之则越小,B项正确;血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其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项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大小主要取决于组织液中单位体积溶质颗粒的多少,水分多则渗透压小,D项错误。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健康人的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B.内环境中含有CO2、尿素、激素等成分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答案】D【解析】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A项正确。内环境中含有CO2、尿素、激素、无机盐、血浆蛋白等,B项正确。组织液大部分渗回血浆,少部分渗入淋巴,C项正确。血浆的成分稳定只是机体稳态的一个方面,如果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等不能达到稳态,机体内环境也不能达到稳态,D项错误。10.下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ab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B.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C.cd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可以变化,否则机体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答案】D【解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是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平衡之中。11.下列关于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HClNaOH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B.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洗净,才可倒入等量的另一种实验材料C.从加入盐酸或NaOHpH的变化来看,肝匀浆更像缓冲液D.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pH为横轴,以酸或碱的量为纵轴【答案】D【解析】AB两项描述的是本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根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轴,而以pH为纵轴。结果显示,肝匀浆中加入盐酸或NaOHpH的变化情况与缓冲液中添加酸或碱后的变化很接近。12.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C.血浆的渗透压主要取决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答案】C【解析】组织液渗透压大于细胞内液时,细胞失水,A错误;细胞呼吸包括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二者均发生在细胞内,B错误;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正确,D错误。13.下图所示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其中为毛细血管壁,为红细胞,为血浆,为细胞内液,为组织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肌肉细胞缺氧时,pH会暂时降低,但由于Na2CO3的调节作用,pH会维持相对稳定B.呼吸作用的终产物CO2不会引起pH的变化C.中的氧气到达需要经过4层膜,处的氧气浓度高于D.相比,中含有蛋白质,而中不含蛋白质【答案】C【解析】肌肉细胞在无氧条件下会产生乳酸,乳酸进入血浆后与NaHCO3 反应,即发挥作用的是NaHCO3为红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并产生乳酸;中的氧气进入需经过1层膜,再经过到达需经过2层膜,最后进入经过1层膜,共4层膜,并且处的氧气浓度高于处;由于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不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中,所以相比,中含蛋白质较少,但不是没有。14.右图为人体体液流动交换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abc依次为消化液、血浆、尿液Babc依次为血浆、细胞内液、尿液Cbcd依次为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Dbcd依次为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答案】C【解析】在体液的不同成分中,组织液与细胞内液、血浆之间均为双向渗透关系,故b为组织液;组织液单向渗透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而淋巴又通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故a为血浆,d为淋巴,c为细胞内液。15.取甲、乙两支试管,向甲内加入血浆,乙内加入等量蒸馏水,用pH试纸检测。然后,向甲、乙内各滴入等量的几滴盐酸或NaOH溶液。摇匀后,再用pH试纸检测。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的判断分析,不正确的是(  )A等量是对照实验中对无关变量的要求,在这种条件下,实验结果才可靠B摇匀使酸性或碱性物质与试管中的血浆或水充分混合,确保pH试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C.结果是甲试管中血浆的pH变化不明显,乙试管中蒸馏水的pH变化明显D.可见血浆中有缓冲物质,pH稳定不变【答案】D【解析】等量排除数量多与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正确;摇匀有利于反应完全,B正确;乙试管为空白对照,pH变化明显,血浆中因有缓冲物质,pH保持相对稳定但不是不变化,D错误,C正确。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16.如图所示为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BCD各代表下面哪一类体液?血浆   、组织液   、细胞内液    (2)对于内环境来说,相当于外界环境的是ABCD中的    (3)假如为淀粉,则所形成的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的方式是        。最后经过B的运输,可到达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内,它的最主要的作用是             ,参与该作用的细胞结构有                     (4)正常人体内的BpH保持相对稳定,与其中含有的       等物质有关。 【答案】(1)B D C (2)A (3)主动运输 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4)HCO3-H2CO3【解析】图中A为肠腔,相当于外界环境,B为血浆,C为细胞内液,D为组织液;如果为淀粉,则为葡萄糖,在小肠中经主动运输进入血液。17.下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a表示   系统,b表示   系统,c表示   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图中的   系统。 (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3)病人呼吸受阻时,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     的趋势,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     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4)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        的调节下维持。 (5)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共穿过   层生物膜。 (6)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血浆、组织液、成熟红细胞内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用虚线箭头表示CO2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答案】(1)呼吸 消化 泌尿 循环(2)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3)下降 NaHCO3(4)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5)5(6)如下图【解析】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同时借助多个器官、系统的参与,如呼吸系统吸入O2,排出CO2,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从而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泌尿系统排出细胞代谢废物。(1)由图可知a吸入O2,排出CO2,所以为呼吸系统;b吸收养料,所以为消化系统;c排出代谢废物,所以为泌尿系统。(2)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所以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3)乳酸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4)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5)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首先需要穿过肺泡壁(1层细胞,2层生物膜),然后穿过毛细血管壁(1层细胞,2层生物膜),再进入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1层生物膜),共穿过5层生物膜。 18.如图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内环境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与箭头表示)(2)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________(3)A液与B液相比,最主要差别____________________(4)ABC液组成的________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____________【答案】(1) (2)组织液(A)(3)血浆中含有较多蛋白质 (4)内环境 海洋【解析】(1)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它们之间的关系为(2)皮肤烫伤后出现的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3)A液是组织液,B液是血浆,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4)ABC液组成的内环境本质上是一种类似于海水的盐溶液。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19.下面的概念图左侧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方式,右侧代表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填写概念图并回答相关问题。(1)填写概念图中各字母所代表的内容: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2)在进行常规体检时,如果内环境某种成分的指标超出正常范围,会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请填写下列相应内容:发生严重腹泻后,只喝水、不补充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高烧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组织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才能到达各种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终产物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才能排出体外。【答案】(1)体液调节 免疫调节 渗透压 酸碱度 温度(前两空位置可换,后三空位置可换)(2)内环境渗透压变小,细胞吸水膨胀 酶促反应受阻,代谢紊乱(3)内环境 消化 循环 循环 泌尿 呼吸【解析】(1)AB为体液调节与免疫调节(位置可换)CDE为渗透压、酸碱度、温度(位置可换)(2)人体内环境的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的保障,当严重腹泻时,会在失水的同时带走一部分无机盐,若只补充水分会使内环境渗透压降低,细胞吸水膨胀;发高烧时,体温超过酶的最适温度,会使细胞代谢紊乱。(3)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组织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循环等系统才能到达各种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终产物要通过循环、泌尿、呼吸等系统才能排出体外。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