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高二化学考点分层解读与综合训练
- 1.1 反应热【分层解读】-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考点分层解读与综合训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试卷 2 次下载
- 1.2 反应热的计算【分层解读】-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考点分层解读与综合训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试卷 4 次下载
- 1.2 反应热的计算【综合训练】-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考点分层解读与综合训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试卷 4 次下载
- 2.1 化学反应速率【分层解读】-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考点分层解读与综合训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试卷 2 次下载
- 2.1 化学反应速率【综合训练】-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考点分层解读与综合训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试卷 2 次下载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 反应热优秀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 反应热优秀课时练习,文件包含11反应热综合训练-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考点分层解读与综合训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解析版docx、11反应热综合训练-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考点分层解读与综合训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1.1 反应热综合训练一、单选题(共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H=+131.3kJ•mol﹣1表示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 kJ能量B.1 mol碳和1 mol水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和1 mol氢气并吸收131.3 kJ热量C.1 mol固态碳和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气体和1 mol氢气并吸收131.3 kJ热量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3 kJ【答案】C【解析】A.物质的量的多少未描述,状态也未描述,无法确定反应的热效应,故A错误;B.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未标出,故B错误;C.阐明意义时既说明物质的状态又描述了物质的量的多少,故C正确;D.化学式前的计量数表该物质的量,所以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 kJ,故D错误。故选:C。2.航天燃料从液态变为固态,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铍是高效率的火箭材料,燃烧时放出巨大的能量,已知1 kg金属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62700 kJ。则铍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Be+O2=BeO ΔH=-564.3 kJ·mol-1B.Be(s)+O2(g)=BeO(s) ΔH=+564.3 kJ·mol-1C.Be(s)+O2(g)=BeO(s) ΔH=-564.3 kJ·mol-1D.Be(s)+O2(g)=BeO(g) ΔH=-564.3 kJ·mol-1【答案】C【解析】1 kg Be的物质的量为n(Be)==mol,又因为1 kg Be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62700 kJ,则1 mol Be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kJ=564.3 kJ。Be是固体,O2是气体,固体Be与O2反应生成的BeO为固体,则表示Be燃烧的热化学化学方程式为:Be(s)+O2(g)=BeO(s) ΔH=-564.3 kJ·mol-1,故合理选项是C。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H表示标准状况下的数据B.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代表物质的量C.同一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H不同;化学计量数相同而状态不同,∆H也不相同D.化学反应过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答案】A【解析】A.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H表示在25℃,101kPa条件下测定的数据,故A错误;B.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不表示微粒数,系数可以用分数表示,故B正确;C.化学反应的焓变(∆H)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H的单位是kJ/mol,与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不同,与反应条件无关,所以同一化学反应反应条件不同,只要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一定,∆H值一定,故C正确;D.化学反应放热、吸热关键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或生成新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与断裂旧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的相对大小,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无关,化学反应过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故D正确;答案选A。4.在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弱酸电离时吸热) ( )A.使用玻璃搅拌器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B.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与内筒底部接触C.用溶液分别与的盐酸、醋酸溶液反应,若所取的溶液体积相等,则测得的中和反应反应热的绝对值相同D.在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中,将溶液缓缓倒入装有盐酸的内筒中【答案】A【解析】A.反应速率越慢,达到完全反应用时越长,热量散失越多,所以使用玻璃搅拌器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以减小实验误差,故A正确;B.温度计水银球应浸入溶液中,但不能与内筒底部接触,否则会造成测定的中和热数值不准确,故B错误;C.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反应过程中醋酸还会继续电离,吸收热量,会使测定的中和热数值不同,故C错误;D.在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中,溶液应迅速倒入装有盐酸的内筒中,减小热量散失,降低实验误差,故D错误;答案选A。5.已知中和热的数值是57.3kJ/mol。下列反应物混合时,产生的热量等于57.3kJ的是( )A.1mol/L稀HCl(aq)和1mol/L稀NaOH(aq)B.500mL2.0mol/L的HCl(aq)和500mL2.1mol/L的NaOH(aq)C.500mL2.0mol/L的CH3COOH(aq)和500mL2.0mol/L的NaOH(aq)D.1mol/L稀CH3COOH(aq)和1mol/L稀NaOH(aq)【答案】B【解析】A.只知道酸和碱的浓度,但是不知道溶液的体积,无法确定生成水的量的多少,也无法确定放热多少,故A不符合题意;B.500mL2.0mol/L的HCl(aq)的物质的量为2.0mol/L×0.5L=1mol,500mL2.1mol/L的NaOH(aq)的物质的量为2.1mol/L×0.5L=1.05mol,NaOH(aq)过量,HCl(aq)完全反应,反应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是1mol,放出的热量是为57.3kJ,故B符合题意;C.500mL2.0mol/L的CH3COOH(aq)的物质的量为2.0mol/L×0.5L=1mol,500mL2.0mol/L的NaOH(aq)的物质的量为2.0mol/L×0.5L=1mol,反应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是1mol,但是醋酸是弱酸,弱酸电离吸热,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故C不符合题意;D.只知道酸和碱的浓度,但是不知道溶液的体积,无法确定生成水的量的多少,也无法确定放热多少,并且醋酸是弱酸,弱酸电离吸热,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6.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B.为该反应的反应反应过程焓变C.D.表示摩尔燃烧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答案】C【解析】A.分子拆成原子的过程中需吸收能量,故,A错误;B.是该反应的反应焓变,B错误;C.从反应过程分析,,即,C正确;D.摩尔燃烧焓是指一定反应温度和压强条件下,纯物质完全氧化为同温下的指定产物时的焓变,而D项中对应的是氢气,D错误;答案选C。7.下列各选项中两个反应的反应热,其中的是A.;B.;C.;D.已知反应 ΔH<0,;【答案】A【解析】A.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放出热量,故,且这两个反应均为放热反应,为负值,所以,故A符合题意;B.气态P比固态P的能量高,气态P燃烧放出的热量更多,故,且这两个反应均为放热反应,所以,故B不符合题意;C.第一个反应为放热反应,第二个反应为吸热反应,故,故C不符合题意;D.金刚石的能量高,燃烧放出的热量多,故,且这两个反应均为放热反应,所以,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A。8.溶液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 是放热反应B. 是放热反应C. 是放热反应D. 是吸热反应【答案】C【解析】A.由图可知,反应物和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项正确;B.由图可知,反应物和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和的总能量,则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项正确;C.由图可知,反应物和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和的总能量,则反应是吸热反应,故C项错误,D.由图可知,反应物和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和的总能量,则反应是吸热反应,故D项正确;故答案:C。9.液氢和液氧是绿色的高能火箭推进剂,已知:①;②;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三个变化均会放出热量B.液态的能量低于气态的能量C.若①中为,则D.若①中的水为液态,则【答案】C【解析】A.三个变化的△H都小于0,所以为放热反应,A项正确;B.由②知氢气转化为液体氢放热,所以1mol液态H2的能量低于1mol气态H2的能量,B项正确;C.等量的气态H2、液态H2完全燃烧生成H2O时,前者放出的热量多,所以△H1>-242kJ•mol-1,C项错误;D.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会放出热量,所以△H1<-242kJ•mol-1,D项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10.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并需要吸收能量.已知12g石墨或金刚石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依次为Q1和Q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Q1<Q2 B.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C.石墨具有的能量比金刚石低 D.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一样多【答案】B【解析】A.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并需要吸收能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的能量,12g石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小于12g金刚石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即Q1<Q2,故A不选;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B选;C.石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故C不选;D.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分异构体,等质量的金刚石和石墨完全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是一样的,故D不选。故选:B。11.如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单质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制取是放热过程B.热稳定性:C.金属镁和卤素单质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D.由图可知,此温度下与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答案】C【解析】A.依据题中图像分析判断,与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依据能量守恒判断,由制取是吸热反应,A不正确;B.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由图像分析,化合物的热稳定性顺序为,B不正确;C.由题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均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因此镁和卤素单质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C正确;D.依据图像可知,①,②,①-②得,D不正确;故选C。12.已知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C.的能量高于的能量 D.该反应的反应热【答案】A【解析】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该反应是放热反应,,A.根据分析,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B.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故B错误;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无法比较、能量的高低,故C错误;D.根据分析,该反应吸热,,故D错误;答案选A。13.已知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当生成1 mol气态AB时,吸收能量D.断裂1 molA-A键和1 mol B-B键共放出(a-b) kJ能量【答案】C【解析】由题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选项A、B错误;该反应的△H等于断裂反应物化学键所吸收能量与形成生成物化学键所放出能量的差,所以△H =+(a-b) kJ/mol,则当生成1 mol气态AB时,吸收能量,C正确;由题图可知,断裂1 mol A-A键和1 mol B-B键吸收a kJ的能量,D错误;故答案为C。14.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有①铝热反应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稀释浓硫酸 ④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⑤在中燃烧 ⑥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⑦晶体与混合搅拌 ⑧工业制取水煤气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⑤ D.①⑥⑦⑧【答案】B【解析】①Al在高温条件下与金属氧化物发生的铝热反应,反应过程中放热;②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③浓硫酸稀释是物理变化;④NaOH固体溶于水属于物理变化;⑤在中燃烧是发生的放热反应;⑥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过程;⑦晶体与反应是吸热反应;⑧工业制取水煤气属于吸热反应;故选:B。15.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图为和反应生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和完全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kJB.通常情况下,和混合能直接生成NOC.和具有的总能量小于具有的总能量D.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答案】C【解析】A. 焓变就是断裂反应物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与形成生成物化学键所放出的总能量的差值,根据题意可知:1 mol N2(g)和1 mol O2(g)发生反应的反应热△H=946 kJ/mol+498 kJ/mol-2×632 kJ/mol=+180 kJ/mol,所以该反应是吸热反应,A错误;B. N2(g)和O2(g)在电火花条件下能直接生成NO,B错误;C. 根据选项A分析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1 mol N2(g)和1 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C正确;D. NO是一种不成盐氧化物,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D错误;答案选C。16.某试管中盛有粉和稀盐酸,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试管、粉、稀盐酸及发生的反应可看作一个体系B.除反应物、反应产物及相关反应外,其他均看作环境C.与稀盐酸反应导致体系温度升高,且向环境中释放热量D.与稀盐酸反应的反应热可以通过量热计测定【答案】A【解析】A.某试管中盛有粉和稀盐酸,反应物粉、稀盐酸及发生的反应可看作一个体系,而试管、空气等属于环境,是体系以外的部分,A错误;B.对于某试管中盛有粉和稀盐酸,反应物如粉、稀盐酸及发生的反应可看作一个体系,除反应物、反应产物及相关反应外,其它则都看作环境,B正确;C.Al与稀HCl的反应为:2Al+6HCl=2AlCl3+3H2↑,反应放出热量,使体系的温度升高,热量由温度高的反应体系释放到周围的环境中,C正确;D.Al与稀HCl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使体系温度升高,通过量热计测出反应前后体系的温度变化,然后根据有关物质的比热及反应物的量来计算该反应的反应热,D正确;故答案为A。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17.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葡萄糖晶体在氧气中完全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_______。(2)铜粉在足量氧气中反应生成氧化铜固体时放出热量:_________。(3)标准状况下,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时放出热量:_________。(4)一氧化碳气体还原磁铁矿得到单质铁时放出热量:_______________。【答案】 【解析】(1)根据题中信息可以写出热化学方程式:;(2)铜的物质的量为,故铜反应放出的热量为,热化学方程式为;(3)标准状况下,的物质的量为,故气体参与反应放出热量,热化学方程式;(4)生成,则参与反应的的物质的量为,故热化学方程式为。18.(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复分解反应的热效应。在一个小烧杯中加入晶体,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晶体,并用玻璃棒迅速搅拌。稍后用手拿起烧杯时发现玻璃片与烧杯黏结在一起。①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②若用手触摸烧杯外壁,将会有________的感觉,说明该反应为________反应,反应热_________(填“>”“<”或“=”)0。由该实验能否得出复分解反应就是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的结论?_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2)如下图所示,某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分别为、。①据图可判断出反应物的总键能________(填“>”“<”或“=”,下同)生成物的总键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________0。②其中反应历程采用的条件为________(填序号)。A.升高温度 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C.增大压强 D.使用催化剂【答案】使混合物充分接触并发生反应 冰凉 吸热 > 不能 只进行了一个复分解反应的实验,不能科学地得出结论 < < D 【解析】(1)①Ba(OH)2·8H2O晶体和氯化铵晶体之间的反应是固体之间的反应,实验中玻璃棒搅拌可使混合物充分接触并加速反应;氯化铵属于铵盐,能和Ba(OH)2·8H2O反应生成氨气、水以及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该反应属复分解反应;②若用水触摸烧杯外壁,将会有冰凉的感觉,说明Ba(OH)2·8H2O晶体和氯化铵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H>0;只进行了一个复分解反应的实验,不能科学地得出结论;(2)①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H<0;②由图可知,反应历程b与a相比,改变反应历程,最后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改变的条件应是使用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答案选D。19.盐酸与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2)外壳与内筒之间隔热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简易量热计如果不盖杯盖,所测得中和反应反应热数值的绝对值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4)实验中若改用盐酸和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测得的中和反应反应热_______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答案】玻璃搅拌器 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偏小 不相等 相等 【解析】(1)根据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2)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外壳与内筒之间隔热层的作用是隔热,故答案为:隔热,减少热量散失;(3)简易量热计如果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减小,故答案为:偏小;(4)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若用60mL0.50mol•L-1盐酸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偏高,但是中和热是指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所以用60mL0.50mol•L-1盐酸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数值相等,故答案为:不相等;相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 原电池精品课时练习,文件包含课题41原电池综合训练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考点分层解读与综合训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解析版docx、课题41原电池综合训练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考点分层解读与综合训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精品练习,文件包含33盐类的水解综合训练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考点分层解读与综合训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解析版docx、33盐类的水解综合训练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考点分层解读与综合训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一节 电离平衡优秀精练,文件包含课题31电离平衡综合训练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考点分层解读与综合训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解析版docx、课题31电离平衡综合训练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考点分层解读与综合训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