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上海市控江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上海市控江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应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上海市控江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时长150分钟)
一、积累与应用(10分)
1.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余不忍为此态也!(选自刘向辑《楚辞·离骚》)
(2)信而见疑,___________,能无怨乎?(《史记·__________》)
(3)《过秦论》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陈涉揭竿起义后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情形。
【答案】 ①. 宁溘死以流亡兮 ②. 忠而被谤 ③. 屈原列传 ④. 天下云集响应 ⑤. 赢粮而景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句名篇、掌握文学常识的能力。易错字有:溘、谤、赢、景。
2. 按要求选择
(1)下列诗句能用来支持“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这一原理的一项是( )
A.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它既具有绝对的意义,又具有相对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今天的实践回答不了的问题,以后的实践终究会回答它,就这点来讲,它又是绝对的。
①就实践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上都有其局限性
②不能无条件地完全证实或完全驳倒一切思想和理论这一点来讲
③它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④就一切思想和理论都必须由实践来检验这一点讲
⑤它又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A. ④⑤①②③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⑤④③ D. ④③①②⑤
【答案】(1)B (2)D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补充恰当论据的能力。
A.寓意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
B.表示要想深刻地理解事物就不能只依靠书本知识,而要亲身实践。
C.寓意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得到结论。
D.寓意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够让思想一直保持清澈明净的状态。
故选B。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语句排序的能力。
通读语句,可见句子分了两个角度来论述,分别是“就……来讲”。这两个角度的结论分别照应前文的“它既具有绝对的意义,又具有相对的意义”,故要先说起“绝对”意义,再说其“相对”意义。
故“④就一切思想和理论都必须由实践来检验这一点讲”,从“都必须”可见,这是“绝对的”,其后跟③;
①②连起来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就……来讲”,且“不能无条件地完全证实或完全驳倒一切思想和理论”可见它具有相对性,故其后跟⑤。
最终排序为“④③①②⑤”。
故选D。
二、阅读(70分)
(一)(12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作品的意义何处寻
①对一部作品的意义所做的阐释到底有没有限度?历来众说纷纭。张江教授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提出“阐释的正态分布”的说法,他指出阐释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它的无限,在于意义可以无限细分下去;它的有限,指意义会局限在一个特定的范围之内。
②数学方法会带来启示,也会造成遮蔽。南帆教授则认为:“必须穿过数学语言的帷幕持续地追溯至社会历史范畴:何种历史土壤促成了现代阐释的急速发育?”这一立场,是提醒研究者防止数学语言造成遮蔽。防止“遮蔽”的办法是他所说的“穿过”,但“穿过”以后,就来到了哪里?我们所要追溯的是何种“社会历史范畴”?同一文本有其产生时的“历史范畴”,也有其被诠释时的历史范畴,这很不一样。
③打个比方,我们今天读马克思的书,读完字面意思后,想进一步深入了解,有两条途径:一是去读马克思读过的书,再结合他所生活的时代和他的经历,力图了解他所写的书背后的意义;二是结合当代的生活、生活经验和实践需要去理解,从而探讨其当下的指导意义。这两条路径都很重要。一般来说,学者喜欢只是“考古”,倾向于前者;而从事实际工作的践行者,可能更喜欢后者,将一些道理付诸当下实践。这当然不是绝对的。更多人是兼而有之,更重要的是对两者加以区分。
④1861年,斐迪南·拉萨尔出版了一部法学著作寄给马克思请他提意见。马克思在回信中,针对书中所谈到的“遗嘱自由”的罗马起源,说明不同时代可以对它有着适用于自己时代的理解,从而为当代服务。在这个语境下,马克思写出了一句名言:“被曲解了的形式正好是普遍的形式,并且在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上是适于普遍运用的形式。”虽然是“曲解”,但“曲解”有其社会根源。从马克思所提出的这一原则来看,我们可以说,应该有对马克思观点的当代理解。
⑤然而阐释总是人在阐释,阐释者带着不同的目的,因而方法也是多样的。“曲解”后会有人要求“正解”,意义衍生以后会有人要求再进行“历史的还原”,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历史范畴”又进行新一轮的辨析。
⑥回到本文所涉及的文学解读上来。接受者个体千差万别,当我们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时,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接受者可能会由于民族、文化、时代的差异而对文本的接受产生差异,也可能会由于各种个人原因,如年龄、性别、个体的差异,对同一部作品产生不同的解读。从这个意义上讲,同一部作品的意义是无限的。我们的确可以说,一百万个读者,就有一百万个哈姆雷特。数字在这里没有意义,关键在于谁在决定哈姆雷特的解读。宋人朱熹用“月印万川”来解说他的“太极”,借用到这里,也很有说服力。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条河,在这条河上,会对同一个月亮有不同的反应。
⑦然而,正像人们在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以后,会接着说“但他不是李尔王”一样,这种阐释的多样性仍然有一个范围。这就是说,在各位接受者那里有种种偏差,但意义的分布点仍然在确定的范围之内。因此,这是一种有限范围内的无限。所有的意义多样性,都是在这个被限定的范围之内出现的。无论意义如何变,哈姆雷特不能变成李尔王,同样,孙悟空不能变成猪八戒,林黛玉不能变成王熙凤,宋江不能变成李逵,关羽也不能变成张飞。“月印万川” 中之“月”,毕竟仍是月而不是日,也不是星星。观者可对此写出多种多样咏月的诗文,但不可将之看成王维所写的照在长河上的夕阳,也不是李白居于高楼上要摘的星辰。无论人们对一物的理解和解读多么不同,但总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异。对人物的理解也是如此,变异是无限的,对同一人物的理解各有所异,可作出无限的解读;但解读也是有限的,不能逾越一定的界限。
⑧可以说,读者具有很大的自由,可以在作品中读出多样的意义来。读者可以有自己的创造,通过阐释形成自己的发挥。这种阐释还可以具有时代的合理性。然而,所有这些阐释仍是要受到原初对意义设计的制约,所有的阐释都只是带着镣铐跳舞。
(选自《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3期,有删改)
3. 文章第③段加点词“考古”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列表述与作者观点一致的一项是( )
A. 只有穿过作品被阐释时的历史范畴才能到达其产生时的社会历史范畴。
B. 绝大多数从事实际工作的人更愿意结合实践和当下生活探寻作品意义。
C. 对人物的阐释会产生偏差。但不能逾越界限,模糊了人物性格的差异。
D. 读者对作品的阐释在一定的范围内可自由发挥,但不能违背原著本意。
5. 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6. 有人曾说过:“一部《红楼梦》,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请结合本文观点对此加以评析。
【答案】3. 研究作者生活的时代和人生经历,探索作品背后的意义(追寻作品产生时的社会历史范畴) 4. D
5. 首先第1段由张江教授的说法,提出“作品意义的阐释是无限的,也是有限的”话题。接着2、3、4段,先由南帆教授提出作品意义阐释应追溯到社会历史范畴,再用两个例子表明可以从社会历史范畴的两种途径进行作品阐释。第5段补充了作品意义阐释的循环特征。然后6、7段从文学解读的角度,提出读者对文本阐释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最后第8段总结全文,再次点明读者阐释作品可以发挥创造、符合时代合理性,但仍要受到原初对意义设计的制约。
6. 从本文的观点来看,这种说法具有片面性。本文作者表达的观点是:阐释者可能会由于民族、文化、时代的差异对文本的接受产生差异,也可能会由于各种个人原因,对同一部作品产生不同的解读。但不管阐释如何千差万别,仍是要受到原初对意义设计的制约,仍要在确定的范围之内。这种说法虽然体现了《红楼梦》意义阐释的无限性,读者因为各自身份不同,关注点不同,进而对作品的阐释意义也不同,但是《红楼梦》的意义阐释的无限性是一种在有限范围内的无限,所有的意义多样性,都应限制在《红楼梦》所涵盖的题材和内容的范围内。因此,这种说法在作品阐释方面有片面性。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重要词语的能力。
由“倾向于前者”“一是去读马克思读过的书,再结合他所生活的时代和他的经历,力图了解他所写的书背后的意义”可知“考古”在文中具体指研究作者生活的时代和人生经历,探索作品背后的意义(追寻作品产生时的社会历史范畴)。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观点的理解能力。
A.“只有……才能”表述绝对,由第二段可知作者对同一文本有其产生时的“历史范畴”,也有其被诠释时的历史范畴,这很不一样。
B.“绝大多数从事实际工作的人”于文无据,判断也过于武断,原文为“而从事实际工作的践行者,可能更喜欢后者,将一些道理付诸当下实践。这当然不是绝对的”,作者说的是“可能”,是一种推测,并不是定论。
C.“但不能逾越界限”表述不准确,原文为“对同一人物的理解各有所异,可作出无限的解读;但解读也是有限的,不能逾越一定的界限”,注意是“一定的界限”。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本论证结构的能力。
第1段先提出“对一部作品的意义所做的阐释到底有没有限度”的疑问,接着由张江教授的说法“他指出阐释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引出“作品意义的阐释是无限的,也是有限的”话题。
第2段由南帆教授提出作品意义阐释应追溯到社会历史范畴引出思考,明确:同一文本有其产生时的“历史范畴”,也有其被诠释时的历史范畴,这很不一样。
第3、4段结合读马克思的书的例子以及马克思为斐迪南•拉萨尔出版的一部法学著作提意见的例子表明可以从社会历史范畴的两种途径进行作品阐释。
第5段“然而阐释总是人在阐释,阐释者带着不同的目的,因而方法也是多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历史范畴’又进行新一轮的辨析”,补充了作品意义阐释的循环特征。
第6段“回到本文所涉及的文学解读上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同一部作品的意义是无限的”,从文学解读的角度,提出读者对文本阐释的无限性。
第7段“然而……这种阐释的多样性仍然有一个范围”“对同一人物的理解各有所异,可作出无限的解读;但解读也是有限的,不能逾越一定的界限”,延续第6段的话题,提出对文本阐释的有限性。
最后第8段“可以说,读者具有很大的自由……读者可以有自己的创造,通过阐释形成自己的发挥。这种阐释还可以具有时代的合理性。然而,所有这些阐释仍是要受到原初对意义设计的制约,所有的阐释都只是带着镣铐跳舞”,总结全文,再次点明读者阐释作品可以发挥创造、符合时代合理性,但仍要受到原初对意义设计的制约。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某些问题提出独到见解以及个性化解读的能力。
题目要求“结合本文观点加以评析”,首先明确本文的观点。
由“这种阐释的多样性仍然有一个范围。这就是说,在各位接受者那里有种种偏差,但意义的分布点仍然在确定的范围之内。因此,这是一种有限范围内的无限。所有的意义多样性,都是在这个被限定的范围之内出现的”“无论人们对人物的理解和解读多么不同,但总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异。对人物的理解也是如此,变异是无限的,对同一人物的理解各有所异,可作出无限的解读;但解读也是有限的,不能逾越一定的界限”“然而,所有这些阐释仍是要受到原初对意义设计的制约,所有的阐释都只是带着镣铐跳舞”可知作者虽然也认同读者阐释作品可以发挥创造、符合时代合理性,但仍要受到原初对意义设计的制约,要在确定的范围之内。
所以该观点是片面的,它只强调了读者因为各自身份不同,关注点不同,进而对作品的阐释意义也不同,虽然体现了《红楼梦》意义阐释的无限,但结合作者的观点,《红楼梦》的意义阐释的无限性是一种在有限范围内的无限,所有的意义多样性,都应限制在《红楼梦》所涵盖的题材和内容的范围内。因此,这种说法在作品阐释方面有片面性。
(二)(14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天地苍茫一根骨
庞进
①司马迁是我们陕西乡党,他的墓祠在东府的韩城市。去司马祠看看的愿望是早就有了的,成行却在五月中旬的一天。省文联组织一批作家艺术家赴韩城发电厂采风,归途中我们登上了芝川南原。西枕梁山,东望晋土,石桥贯通,松柏掩映,悬崖峭壁上的太史公祠墓真可谓雄奇壮观。眼下芝水环绕而去,是一抹淡淡的银白;阡陌间田畴连片,已是绿意盎然。举目远眺,黄河连天,苍茫无尽。我们踩着一块块白净的大石朝上走,过“高山仰止”牌坊,进“史笔昭世”门楼,然后是著名的“九十九级台阶”。上一级台阶,我的崇高感就增加一层,我明白,这是我走近一个令我从骨头里敬仰的人时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特别的,不常有的,因为很可惜呀,在地球东方这块幅员辽阔的土地上,能使我从骨头里敬仰的人,毕竟太稀少了。
②匾额和对联很多,还有不少题刻着诗词的碑石。尤其醒目的是“文史祖宗”一额和“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一联,以及郭氏沫若“龙门有奇秀,钟毓人中龙;学识空前古,文章百代雄;怜才膺斧钺,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的题诗。太史公的塑像就安坐在这些匾额、对联和题词的后面。老人家束高发,着红袍,长眉入鬓,双目炯炯——那眼神,有穿透历史烟云的明晰和超凡入圣的穆然。显著的还有那一袭长及心胸的须髯,给人一份文人的傲岸和学者的庄重。据说,受过宫刑的人胡须会随之脱光的,而这尊塑像,依然大须飘拂——这大概是民意使然了:你皇上要把一个血性须眉变成一个不男不女的“太监”,可在我们老百姓的心目中,这个人依然是男子汉,永远是男子汉,顶天立地,气吞河岳的男子汉!
③仔细看,司马迁的塑像是稍稍有些斜的,头向北方偏着。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建在三十里外北原上的苏武庙,因为这位在北国牧了十九年羊的汉朝使臣,和司马迁是肝胆相照的僚友。另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李陵,这位大汉名将的被迫降敌滞留北方,正是司马迁罹祸的缘因啊。我是倾向于后一种说法的,我甚至觉得“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的。不错,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又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文人,这样的文人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社会的良心。当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重创十万敌骑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汉武帝刘彻是笑咪咪的,公卿王侯们也都纷纷“奉觞上寿”,好听话说得长乐宫的麻雀都似乎要变成翩翩起舞的宫女。无料几天后,李陵终因矢尽粮绝,寡不敌众而被俘受降。消息传来,全朝廷都哑巴了,刘彻更是“惨怆怛悼”,脸吊得像经了霜的秋茄子。
④“你们还有什么话说?”朝堂上,刘彻目扫群臣。群臣或面面相觑,诺诺唯唯;或言李陵该千刀万剐,夷其九族不足以抵罪。刘彻的妻弟,没有战绩却想捞取功名的贰师将军李广利大概就持这样的看法。当刘彻对这样的看法眯目点头的时候,我们的太史公站了出来。他说李陵平时克己奉公,身先士卒,有国士之风。此次出征,孤军奋战,血染寒山,英勇可嘉。降敌是一时无奈,日后有机会,他还会报效汉朝的。“好你个司马迁,”刘彻震怒了,“你竟敢替叛贼说话,谁给你的胆量?”刘彻将玉案一拍:下狱治罪!
⑤是啊,现在看来,司马迁充其量不过是说了几句公道话而已。然而,问题倒不在于公道话本身,而在于竟然有人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社会良心和专制强权在这儿发生了深刻的矛盾。
⑥对武帝刘彻,司马迁曾经是抱有幻想的。接续父职,做了太史令后,司马迁是异常勤奋的,他起早睡晚,全力做事,总想博得武帝的欢心。即使站出来为李陵辩护,也是见皇上满脸的“惨怆怛悼”,禁不住效一番“款款之愚”。然而,残酷的现实粉碎了文人的天真。下狱后,家中贫困,所有的财产加起来不足以赎身,平时交的朋友也难以救助,“左右亲近,不为一言”,指望皇帝宽宥吗?看样子是连门都没有的。皇上是借机会致我于死地啊!司马迁终于明白了,明白刚直不阿的书生和专横残暴的帝王是冰和炭、玉和泥。于是,他不再幻想不再幽怨,为了“草创未就”的《史记》,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和事业,他咬牙吞血,毅然决然地走向了苦难,“就极刑而无愠色”。至此,司马迁实现了一个转变,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对正直的文人而言,这个转变太宝贵了,尽管付出了血泪穿石的代价。从此,一个书生走到了一个帝王,和这个帝王赖以存在的庞大体制的对立面。这是社会良心和专制皇权的对立,是柔弱却有无限生机,和强横却注定要消亡的对立。你可以摧残我的肉身,但你摧不毁我的抱负;你可以夺取我的生命,你却打不倒我的精神。我就要谱写一部世上从来没有的大书,让这个民族记住司马迁,让这个世界记住司马迁!也让你刘彻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文人,什么是文人的肝胆。寒凝春华发,血沃劲草肥。炼狱淬火,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
⑦好一根骨头啊!即使面对一百个汉武帝,一千次酷刑,一万回磨难,这根骨头也不会酥软,绝不酥软!
(《当代散文精品》)
7. 文章第①段划线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8. 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的?
9.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本文的标题“天地苍茫一根骨”。
10. 文中所说的“社会良心”指的是什么?我国历史上一直不乏这样的“社会的良心”,请另举一例加以阐述。
【答案】7. 示例:写历史地貌,衬托太史公祠墓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写幽静环境,体现人们对太史公的敬重仰慕之情;展现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与太史公祠墓的古意盎然形成对比,衬托祠墓的历史悠久、雄奇壮观;以开阔远景,烘托作者起伏澎湃的崇敬心情。
8. 因为作者认为一个专制强权的社会是不允许人们说公道话的,而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有社会良知的人,他面对专制强权,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因此遭灾祸就是必然的。
9. 示例:运用借喻、对比手法,展现司马迁对抗强权与命运的悲怆色彩,突出他不畏强权、坚定不屈和对理想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
10. 示例:“社会良心”指司马迁敢于说公道话、坚持正义,不趋炎附势的精神。
魏征就拥有社会的良心,他不惧皇权威严,敢于犯颜直谏,为此惹得皇帝大怒也不为所动。正是在他的辅佐下,唐朝迅速开启了“贞观之治”,进入繁荣昌盛的时代。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景物描写作用的能力。
“西枕梁山,东望晋土”写蕴含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地形,“石桥贯通,松柏掩映”写祠墓旁的秀丽景色,衬托出太史公祠墓的雄奇壮观,令人心生仰慕之情。
“眼下芝水环绕而去,是一抹淡淡的银白;阡陌间田畴连片,已是绿意盎然”,把视线拉回现实,银白河水,碧绿田野,显得生机勃勃,连通古今感慨。
“举目远眺,黄河连天,苍茫无尽”写远眺开阔苍茫之景,衬托出作者在太史公祠墓前起伏澎湃的心情。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结合下文来看,作者说“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又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文人,这样的文人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社会的良心”,还有后文的“问题倒不在于公道话本身,而在于竟然有人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社会良心和专制强权在这儿发生了深刻的矛盾”,可以分析出,在当时的强权社会,司马迁作为一个有骨气而又有才华的社会良心,敢于说公道话,并因而遭难是必然的。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标题修辞手法及含义的能力。
“一根骨”指太史公司马迁,标题只出现喻体“一根骨”而未出现本体司马迁,是借喻手法。
“天地苍茫”的广阔渺远与“一根骨”的孤独伶仃形成对比,在展现司马迁命运的悲怆色彩的同时,更突出司马迁在宏大的历史潮流中、强大的皇权威严下,敢于不畏强权,挺身而出,坚强不屈的精神;同时,成就他这根“骨”的,不仅是他为李陵说的公道话,更是他承受着巨大苦难而坚持完成《史记》,最终“著成信史照尘寰”的对理想和事业的执著追求。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及个性化有创意阅读的能力。
从“问题倒不在于公道话本身,而在于竟然有人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社会良心和专制强权在这儿发生了深刻的矛盾”“明白刚直不阿的书生和专横残暴的帝王是冰和炭、玉和泥……司马迁实现了一个转变,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对正直的文人而言,这个转变太宝贵了,尽管付出了血泪穿石的代价。从此,一个书生走到了一个帝王,和这个帝王赖以存在的庞大体制的对立面。这是社会良心和专制皇权的对立”等句子可见,“社会良心”是指敢于说公道话,刚直不阿、坚持正义等精神特征。
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人多不胜数,如岳飞、文天祥、魏征、海瑞等,有面对外敌入侵坚决抵抗,誓死不降的,有面对皇权威严敢于直谏的,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熟悉的人物进行论述。
(三)诗歌鉴赏。(8分)
书愤①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②
塞上长城③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④
注:①该诗为淳熙十三年(1186)春于会稽石帆别业所作,当时诗人62岁。②[楼船夜雪瓜洲渡]指陆游40岁任镇江通判时的事。[铁马秋风大散关]指陆游48岁时在陕南汉中的经历。③[塞上长城]化用南朝宋名将檀道济的事迹。④[伯仲间]指不相上下。
11. 这首诗共有几个字押韵?( )
A. 3 B. 4 C. 5 D. 6
12. 以下赏析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追叙自己早年的宏图大志,看到中原故土杀气冲天,浩浩如山。
B. 颔联描述作者亲历的瓜洲渡、大散关两次难以忘怀的抵抗金兵战斗。
C. 颈联写自己大志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
D. 尾联用典,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
13. 本诗的颔联全是名词组合,起到异常奇妙的艺术效果,请对这种写法加以赏析。
【答案】11. C 12. A
13. 颔联采用列锦(名词罗列)手法,用“楼船”“铁马”状军容之盛;以“夜雪”“秋风”写战场肃杀;点“瓜州渡”“大散关”两场辉煌的军事胜利,全用名词,以典型意象组合,勾勒出两幅壮观豪迈的战争画面,干净简练,令人热血沸腾,表达表达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诗歌相关文学常识的能力。
本诗“艰”“山”“关”“斑”“间”几个字押韵。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
A.“看到中原故土杀气冲天,浩浩如山”错误,应该是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坚定如山。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艺术手法的能力。
这种名词组合的手法,称为“列锦”,这些名词意象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
颔联中,“楼船”“铁马”,写出宋军军容整肃,气势如虹的特点;“夜雪”“秋风”点出战斗时间,也营造出寒冷肃杀的气氛;“瓜州渡”“大散关”则是战斗发生的地点,这两处战斗是宋军对抗金兵的两次辉煌胜利,诗人着意选取了战场上最有特色的典型意象进行组合,没有动词衔接,却自然而然呈现出两幅开阔壮观、气势豪雄的战场画面,流露出诗人对于战争胜利以及建功立业的渴望之情。
(四)古文基础(10分)
14. 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溪周之,非桥不通 ②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
③则彼持锸者,其死于劳且疫也 ④“离骚”者,犹离忧也
⑤不凝滞于物 ⑥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⑦武曰:“自分已死久矣!……” ⑧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⑨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⑩函梁君臣之首
【答案】①环绕
②交汇处
③代词,代指人
④通“罹”,遭受
⑤呆板地
⑥比划
⑦料想
⑧吝惜
⑨名词作动词,用瓮做
⑩名词作动词,用匣子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①周:环绕;句意:溪水环绕着它,没有桥无法到达小岛上。
②会:交汇处。句意:庐山处于浔阳江和鄱阳湖交会的地方。
③其:代词,代指人。句意:凡是拿铁锹铲平它人,他们都于劳累和传染病了。
④离:通“罹”,遭受。句意:“离骚”的意思,就是遭遇忧愁。
⑤凝滞:呆板地。句意:不死板地对待事物。
⑥拟:比划。句意:卫律又举剑对准苏武比划,苏武岿然不动。
⑦分:料想。句意:苏武说:“我料定自己已经是死去的人了!……”
⑧爱:吝惜。句意:不吝惜珍贵的器物贵重的宝贝和肥沃的土地。
⑨瓮:名词作动词,用瓮做。句意:然而陈涉是一个拿破瓮做窗户,拿绳子做门栓的人。
⑩函:名词作动词,用匣子装。句意:用匣子装着梁国君臣的首级。
(五)(14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5.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汉刘向编辑的《楚辞》收录了春秋时期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离骚》是其中的代表作。
B. 《汉书》是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创作的纪传体史书,展现了东汉时期的社会生活和各种人物的精神风貌,《苏武传》是其中的名篇。
C. 贾谊的《过秦论》虽是史论,却以赋体出之,多用夸张、对比,气势充沛。
D. 司马迁是第一个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单独立传的史学家。
1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收天下之兵 斩木为兵
B. 振长策而御宇内 因遗策
C. 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D. 序八州而朝同列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17. 与“且夫天下非小弱也”中“小弱”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明道德之广崇 B. 会盟而谋弱秦
C. 单于壮其节 D.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18. 与“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一句句式不同的是( )
A. 为降虏于蛮夷 B.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C.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D. 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19. 翻译划线句子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20. 运用对比论证是本文一大鲜明特色,试以上述语段为例加以分析。
【答案】15. D 16. A 17. A 18. B
19. 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
20. 本段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①身份地位;②军队的素质数量、装备;③才能及作战谋略。通过对比,体现出仁政仁义的重要性,证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最后顺势提出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原文内容的能力。
A.“春秋时期屈原、宋玉等人作品”错误,是战国时期。
B.“展现了东汉时期的社会生活和各种人物的精神风貌”错误,《汉书》记录的是上起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故展现的是西汉时期的社会生活和人物。
C.“多用夸张、对比,气势充沛”错误,应该多用排比、对比,气势充沛。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之辨析一词多义的能力。
A.兵,兵器。句意:收集天下的兵器。/砍下树木当做兵器。
B.策,鞭子。句意:挥动长长的鞭子来统治天下。
策,策略。句意:沿袭前代遗留下来的策略。
C.致,达到。句意:秦国凭借小小的秦地而达到万乘兵车的大国之势。
致,招纳。句意:不吝惜珍奇贵重的宝物和肥沃的土地,来招徕天下的有才之士。
D.朝,使……朝拜句意:管辖全国,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
朝,朝拜。句意:强国主动表示臣服,弱国入秦朝拜。
故选A。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之词类活用的能力。
例句,形容词作动词,变小变弱。句意:况且那天下并没有缩小削弱。
A.形容词作动词,阐明。句意: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
B. 使动用法,使……变弱。句意: 集会结盟,商议使秦国变弱的办法。
C. 意动用法,以……为壮,认为豪壮。句意:单于认为苏武气节豪壮。
D. 使动用法,使……愚。句意: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愚蠢。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文言句式的能力。
例句,状语后置句,“铦于钩戟长铩”应为“于钩戟长铩铦”。句意:锄头木棍也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
A.状语后置句,应为“于蛮夷为降虏”。句意:在少数民族之地做一个投降的俘虏。
B.被动句,“于”字表被动。句意:所以在内被郑袖迷惑,在外被张仪欺骗。
C.状语后置句,应为“于顷襄王短屈原”。句意:于是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坏话。
D.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怀王之宠姬郑袖设诡辩”。句意:在怀王宠爱的妃子郑袖面前编造了一套谎话。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作难”,起义;“隳”,毁坏;“身”,秦王自己;“为”,表被动。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手法的能力。
文章采用对比论证的手法,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表明陈涉的身份地位并不尊贵;
“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表明军队的素质数量、装备都很薄弱;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表明陈涉才能及作战谋略并不高明。
作用:通过对比,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体现出仁政仁义的重要性,证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劝诫后人不要重蹈覆辙。
参考译文:
况且那天下并没有缩小削弱,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是保持原来的样子。陈涉的地位,没有尊贵于齐国、楚国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宋国、卫国、中山的国君;锄头木棍,也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那迁谪戍边的士兵也不能和九国部队抗衡;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方法,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武将谋臣。可是条件好者失败而条件差者成功,功业完全相反,这是为什么呢?假使拿东方诸侯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就更不能相提并论了。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管辖全国,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经一百多年了;这之后把天下作为家业,用崤山、函谷关作为自己的内宫;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六)(12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各题。
活水源记
刘基①
①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其草多竹;其树多枫、槠,多松;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善鸣。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其前山曰陶山,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其东南山曰日铸之峰,欧冶子之所铸剑也。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奎上人②居之。
②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温而夏寒。浸为小渠,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旁出为四小池,东至山麓,潴③为大池,又东注于若耶之溪,又东北入于湖。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故秘书卿白野公恒来游,终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其中有石蟹,大如钱,有小鲫鱼,色正黑,居石穴中,有水鼠常来食之。其草多水松、菖蒲。有鸟大如鸜鹆,黑色而赤嘴,恒鸣其上,其音如竹鸡而滑④。有二脊令⑤,恒从竹中下,立石上,浴饮毕,鸣而去。予早春来时方甚寒,诸水族皆隐不出。至是,悉出。又有虫四、五枚,皆大如小指,状如半莲子,终日旋转行水面,日照其背,色若紫水晶,不知其何虫也。
③予既爱兹水之清,又爱其出之不穷,而能使群动咸来依,有君子之德焉。上人又曰:“属岁旱时,水所出,能溉田数十亩。”则其泽又能及物,宜于白野公之深爱之也。
【注释】①刘基,明初文学家、政治家。②上人:对僧人的敬称。③潴(zhū):水汇积。④滑:流利。⑤脊令:即鹡鸰鸟。
21. 第①段在介绍活水源________的同时,还突出了其_________。
22. 第②段作者详细描写活水源周围的花草树木和鸟虫鱼的用意是什么?
23. 对“予既爱兹水之清,又爱其出之不穷。”一句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既喜爱泉水滋润清澈,又喜爱它流淌的无穷无尽。
B. 我既喜爱这泉水的清澈,又喜爱它流向远处的终点。
C. 我既喜爱这泉水的清澈,又喜爱它源源不断地流淌。
D. 我既喜爱那泉水的清澈,又喜爱它无穷无尽地流淌。
24. 本文体现了我国古代游记“以山水抒怀抱”的传统。请结合文章对此进行分析。
【答案】21. ①. 环境 ②. 历史悠久(人文底蕴)
22. 写活水源周围生机勃勃的花草树木和活泼可爱的鸟虫鱼蟹,来衬托活水源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特点;为下文抒发自己对活水源的喜爱之情做铺垫。指出了“活水源”得名的原因;表现了活水源周围环境的和谐,为后文作者抒情做铺垫。 23. C
24. 作者借写“活水源”之清以及源源不断来比喻君子的德行,表达了君子若有内在的美德,定会有人赏识和仰慕的道理,同时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济世安民的人生追求。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段内容的能力。
第一段先写 “灵峰之山”“草”“树”“鸟”“山四面环之”,这是介绍所在环境。
“前山曰陶山,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其东南山曰日铸之峰,欧冶子之所铸剑也。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奎上人居之”介绍了历史悠久、人文底蕴。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
此处运用了衬托的手法,通过对石蟹、小鲫鱼、水鼠、草、鸟、二脊令的描写,写活水源周围花草树木的生机勃勃和鸟虫鱼蟹的活泼可爱,鸟虫鱼蟹将之视为生活的乐园,可衬托出活水源清澈幽静,而又富有生机的特点,从而后第三段抒发自己对活水源的喜爱之情做铺垫。
“活水源”既清澈又源源不断地流淌,正因为其源头有活水不断,才能如此清澈,写草木倒映其中,虫鱼清晰可见都是可以看出活水源得名的原因,而草木虫鱼在此生活得悠游自在,体现出自然和谐的特点,为作者感慨活水源如同君子一般,能吸引他人仰慕依附,深得白野公及作者的喜爱做铺垫。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结合上下语境“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 说水清澈可以照人,还说俯视泉水时,崖石上的松竹花草都在水底——通过水中的倒影侧面反映水清,独到精妙。“又有虫四、五枚,皆大如小指,状如半莲子,终日旋转行水面,日照其背,色若紫水晶,不知其何虫也”,写虫子的形状、数量、色泽,能够清晰看到是因为水的清澈。句中的“兹”应翻译为代词“这”,前半句翻译为“我既喜爱这泉水的清澈”,排除AD。
结合 “浸为小渠,冬夏不枯”,可以理解“出之不穷”的意思是“源源不断地流淌”,再结合“不穷”,意思是没有穷尽,源源不断之意。排除BD两项。
故选C。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主旨观点的能力。
本文①段介绍活水源所在环境,②段通过描写突出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特点,③段抒情,“而能使群动咸来依,有君子之德焉”,用“君子之德”喻活水源泽被万物,“则其泽又能及物,宜于白野公之深爱之也”感慨溉田润泽之功德,表达对“活水源”之爱,流露出对君子之德的向往,赏识和仰慕,也借助对活水源君子之德和泽被万物的仰慕之情,表达了自己济世安民的人生追求。
参考译文:
会稽的灵峰山,最高峰叫金鸡峰。山上的草木多半是翠绿的竹子;那里的树多是枫树、槠树,还有许多松树,那里的鸟多是竹鸡。外形像鸡但是比鸡小,身上有彩色的花纹,喜欢啼鸣。灵峰寺就在灵峰山中,四面被山环着。寺院对面的山叫“陶山”,曾经是华阳外史陶弘景隐居的地方。寺院东南的山叫“日铸峰”,曾是欧冶子铸造宝剑的地方。寺院的后边迫近山崖的地方有一个小阁楼,名叫“松风阁”,奎上人就居住在那里。
这里有清泉,山石的缝隙流出涓涓细流,冬季温暖而夏日清凉。泉水慢慢汇成一条小水渠,一年四季永不枯涸。渠水涨满了就向西南流去,遇到有沙土的地方就在沙土底下暗暗流过,从沙土旁流出来就形成了四个小水池。往东流到山脚下,汇聚成一个大水池,再往东流就注入了若耶溪,再向东北注入镜湖。这条水刚刚汇成小渠的时候,水深不过一尺,清澈可以照见两岸景物,俯视清流,那山崖上的苍松翠竹花草树木无不在水底倒映出来。所以秘书卿白野公常常到这里来游赏,在流水旁边从早坐到晚,还给流水取个名字叫“活水源”。流水中有石蟹,铜钱大小,还有小鲫鱼,纯黑色,居住在石穴中,有水耗子经常来吃小鲫鱼。水中的草多是水松、菖蒲。有一种鸟就像鹦鹤那么大,羽毛是黑色的,嘴是红色的,常常在水边叫个不停,那声音像竹鸡,可比竹鸡叫声还要婉转流利。有两只脊令,常常从翠竹上飞下来,立在山石上,洗完澡,饮足水,就叫着飞走了。我初春来的时候正当特别冷的天气,这些水中的生物都还蛰伏着没有出来。这个时候,全部都出来活动了。还有四五个小虫子,全如小指头那么大,形状如同半个莲子,整天在水面上转着圈浮游,日光照在它们的脊背上,颜色就象是紫色的水晶石,也不知道那是些什么虫子。
我既喜爱这条溪水的清澈澄明,又喜欢它源头永不枯竭,能让这么多小生物都来依附它,很有点像君子所具有的高尚品德。奎上人又说: “每逢遇到大旱的年景,泉水所经过的地方,能灌溉数十亩良田。”那么,它的恩泽又能普及到众人了。白野公深深地爱上了这“活水源”是很有道理的呀。
三、作文(70分)
25. 题目:
有人认为做人应该既方正又圆融,也有人认为将方正与圆融的性格集于一身容易让人变成两面派。对此你怎么看?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外圆内方
我认为,将方正与圆融的性格集于一身,是大风范者所能及的风度,是内含而外显的品质。
言及方正、圆融,往往教人先联想到刚正、圆滑,这是普遍意义上的“两面”,倘左一套说辞,右一副面孔,两者对于同一事件的应对方式不同,也就可见其人格不一致,确成了假的正直,实则乡愿的两面派了。
但方正与圆融的性格倒不应是表象上的对立二元,而是内在的精神纲领与外显的处世态度。具体来说,人首先拥有坚定的内心,始终怀有方正的人生价值尺度,由此指导其生活行事,人们目见其方正的态度;与此同时,其与世交流的过程是其对自身生命的领会学习,与世界相互影响,同时具有融入世界的力量。得以关怀到他人,传递出对人类、人性的体察与抚照。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过程,正是在其与外界交互中不断凸显,而非贴标签似的“非圆即方”的盖棺定论。
这一过程的要点在于,内心追求与表现行为的一致性。当其心中有坚守一生的事业时,与他人互动及给他人的感受中都包含了其对这一终极目标的理念与践行,这一一致性取消了所谓的“两面性”,而表现了“人性”。
心中的方正的尺度,因而有方,有支点,像圆规般立足得以画出艺术品般的圆。此圆融亦是积极投身世界活动,于其领域内游弋,对他人有外在影响的表现。
虽世人都不理解,或对此不屑,但大家者必然遵循其内心之方正行事,留世界以乐之融融。诸如有批胡适主张让地者,有斥西南联大教授逃亡者,但其未必能理解这些大风范者之言“土地可以没了,但中国的文化没了那就全没了”,这是对敌侵的不妥协与对核心要义的坚守,是一种“勿丧”的品质。而如熊培云先生,其指出社会弊病,不留情面,为人方正,不饰缺陷,但其正可贵于他的“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他在黑暗中为自己,为他人掌灯,在一个糟糕的世界里依然乐于生活并怀有希望,要改造这世界,又不妨言,改造自己。他于世界分解了,于是达成生命的圆融。
因而,重要的是关照人的内心,心中有正道,头顶三尺有神灵,先做到内心清明方正,以此为尺度,丈量何处可行,以获得为人处事的圆融,与世界整体的圆融。应包容目见的表象,探求内心的坚定之思。
就做一个外圆内方的人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思辨性材料作文题。
审题首先要审出题目当中的关键词,这个作文题当中的关键词非常的明显,审题时要抓住“方正”“圆融”这两个关键词。方正:不偏不歪;正直;有原则。圆融:指圆通,是一种宽厚、融通。作为一种生物,人本来就是具有两面性的,一面是利己的,不利己的苦果你一定尝试过;一面是利他的,不利他的结果你也肯定知道。在利己和利他之间平衡,必然出现两面性,有时利己,有时利他,亦正亦邪,时好时坏,阴阳八卦,变化无常。方正是内心正义坚定,圆融是手段变化多端;方正是有勇,圆融是有谋;方正是个性,圆融是共性;方正是自我,圆融是合群;方正是坚持原则和底线,圆融是讲究方式和方法。方正是生存,融通是生活。所以“方正”与“圆融”是否可以集于一身呢?重在拥有的是怎样的“方正”与“圆融”,怎样协调“方正”与“圆融”。
由此,就可进一步构建文章了。
如:(1)方正做事,圆融做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凡事物都有其固有的规律。人们要想实现预期的目的,就必须按其规律行事,否则就会遭到惩罚。规矩是人类生存与活动的前提与基础,人们总是要在规与矩所成形的范围内活动。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流程,工作中就非常容易产生混乱,如果有令不行、有章不循,按个人意愿行事造成的无序浪费,更是非常糟糕的事。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我们每个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都要同各种各样的关系打交道。做一个圆融之人,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融入人群,与人们和谐相处,也可以让人暗蓄力量,悄然潜行,在不赤不露中成就事业,不仅可以让人在卑微时安贫乐道、豁达大度,也可以让人在显赫时持盈若亏,不骄不狂。
(2)方正做人,圆融做事
“方”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脊梁。这是一个价值多元,充满诱惑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我们更要保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坚守自己的尊严。能接受批评,但要拒绝侮辱;可以不被重视,但要杜绝藐视;不怕有人误解,但绝不能让人泼脏水;能接受当面指责,但绝不允许背后使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底线,就会失去尊严。
圆融做事,要根据客观情况审时度势,凡事留有余地,把握好事物的度,灵活处理意外情况,让自己在任何情况都能游刃有余。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想要做到更好,便需要懂得顺势而为。“势”并不是说要被动的等待时机,而是要主动认识事情的形势和本质,并且懂得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为我所用。
立意:
1.做事方正,做人圆融,外圆内方。
2.做人当具两面性,既要方正又需圆融。
3.方枘圆凿,成就稳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上海市控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海市控江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上海市洋泾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共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