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2 父亲、树林和鸟优秀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2 父亲、树林和鸟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统编版3上语文72读不完的大书课件pptx、统编版3上语文72读不完的大书教案docx、统编版3上语文72读不完的大书练习docx、生字视频麻mp4、生字视频读mp4、生字视频蚂mp4、生字视频蚁mp4、生字视频虾mp4、生字视频短mp4、生字视频栽mp4、生字视频梨mp4、生字视频柔mp4、生字视频摇mp4、生字视频寸mp4、生字视频勇mp4、生字视频册mp4、22读不完的大书整课生字mp4、课文朗读三上-22-读不完的大书mp4等18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2 读不完的大书【课前解析】《读不完的大书》这篇课文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野外与自家房前屋后的自然环境,并且融入了丰富的想象,展现出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大自然画面。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借助课文优美的句子走进大自然,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本课重点是借助第二题的学习,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通过朗读、想象画面、联系生活等方式,感受课文中生动的语言并积累摘抄,结合课后第三题写一写从这篇课文中读到了什么。关注文本:本文以“读不完的大书”为题,既能激发起读者的阅读期待来,又提示读者只要用心“读”就能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课文描写的事物较多,但层次清晰。第1自然段简单介绍了“我”在大自然中寻找的“好玩的东西”,引出来全文。第2-5自然段重点描写了各种好玩的东西,如小麻雀、老鹰、蚂蚁及各种花草树木,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大自然的乐趣。结尾第6自然段总结全文呼应课题,赞美了大自然中的无尽乐趣。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句子,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朗读想象中走进大自然,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关注生字: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12个,可以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书写规律,从字形结构入手,先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教师再有的放矢重点指导,提高写字教学效率。会认11个生字,可以根据已学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关注生动的语言:本文语言生动优美,值得体会和积累。一是表达方式变化多样,突出了大自然带给人的乐趣。如第2自然段写小麻雀、老鹰和蚂蚁的语句,先写动物的样子,再写给人留下的印象;第5自然段写竹子、棕榈的句子,运用了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事物人的感情。二是使用了许多精彩绝伦的四字词语,如“浮云飞鸟”“展翅滑翔”“雄健勇猛”“井然有序”,既突出事物的特点,又让语言具有节奏感。三是“暑寒荣枯,有着不同的趣味”“另一种境界”等语句蕴含着无限张力,带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关注插图:课文配有一幅插图,空中有浮云飞鸟,地上有房屋、池塘和棕榈、竹林,一个小男孩在沉思、遐想。图文结合,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更好地感受大自然的乐趣。【教学目标】 1.认识“仅、麻”等11个生字,会写“读、麻”等12个字,会写“高远、沉思”等17个词语。2.能说出从课文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找出相关语句,体会语言的生动。 3.能简单地写出自己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并和同学交流。【教学重点】 能说出从课文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找出相关语句,体会语言的生动。【教学难点】能简单地写出自己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并和同学交流。【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仅、麻”等11个生字,会写“读、麻”等12个字,会写“高远、沉思”等17个词语。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大自然的乐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出示课件3)1.教师导入新课: 同学们,咱们都读过书,爱读书的孩子是不是读完了一本书还想再继续读呢?但是有一本书很大,怎么读也读不完,这是本什么书呢?这本书里有哪些知识呢?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今天的课文。2.教师板书课题,(板书:读不完的大书)学生齐读课题,读出我们心中的这些疑问。(设计意图: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围绕课文题目提出疑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体现了以疑促学、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思想。)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整体感知1.(出示课件4)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读不完的大书”是什么?2.学习生字词。(出示课件5)(1)指名学生朗读词语,评价读得是否正确。教师相机正音:“姿”“笋”“寸”是平舌音,“爽”是翘舌音。“姿”“态”“梨”提示学生分别借助声旁“次”“太”“利”记忆字音。(2)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识记、理解生字。“副”易与“幅”混淆,教师可引导学生辨析:“幅”作量词时,主要用于布帛、呢绒、图画等;“副”作量词时,主要用于成套的东西、面部表情、人的样子、嗓音等。(3)进行识字游戏,检验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出示课件6)3.初步把握课文内容。(出示课件7、8)(1)请学生朗读课文,思考:“读不完的大书”是什么?课文围绕“大书”写了哪些内容?边读边圈画相关词句。 (2)学生交流后,教师明确“读不完的大书”是大自然。(3)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梳理总结:第1自然段:简要介绍了“我”在大自然中找到的“好玩的东西”,引出全文。第2-5自然段:重点描写了小麻雀、老鹰、蚂蚁及各种花草树木,从动物和植物的角度表现了大自然的乐趣。第6自然段:呼应课题,赞美了大自然中无尽的乐趣。(板书:总写 分述 总结)(设计意图:读课文圈画相关词句,初步理清文章的脉络,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四、学习第1自然段,感知“好玩”1.(出示课件9)请学生默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我”在大自然中找到了哪些好玩的东西?2.指名学生交流,教师提问:作者列举了哪些好玩的东西?预设:天空、大地、浮云飞鸟、虾蟹游鱼、走兽昆虫、花草树木。3.理解省略号。提问:大自然中只有这些好玩的东西吗?你是从哪儿知道的?(用了省略号)教师明确:省略号,强调了大自然还有许多好玩的东西。4.感受大自然带给“我”的乐趣。提问:第1自然段中那个词概括了所有好玩的东西?(世间万物)教师引读:世界万物,不仅——(学生接读),还让人——(学生接读)。教师小结:最后一句话点明了大自然中的事物有着“不仅好玩,还让人沉思和遐想”的特点。(板书:不仅好玩,还让人沉思和遐想)五、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好玩的动物带来的乐趣1.过渡:我们知道了大自然有许多好玩的东西,第2自然段当中有哪些好玩的东西呢?2.(出示课件10)请学生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大自然带给“我”怎样的乐趣?圈画出生动的语句并想象画面。3.指名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出示课件11)(1)引导学生围绕“叽叽喳喳”“蹦蹦跳跳”“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猛扑而下”“井然有序”“两军对垒”“勇敢忠贞”等词语,想象小麻雀、老鹰、蚂蚁三种动物不同的样子。围绕“愉悦”“雄健勇猛”“敬佩”感知这三种动物给人留下的印象。(板书:麻雀、老鹰、蚂蚁)(2)师生对读,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使用了丰富多样的句式来描写这些动物,突显了大自然的多样和好玩。比如,同样是描写动物给人的印象,“叫人……”“给人以……”“真叫人……”等多样化的形式使得语言更加生动。(3)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四、书写指导,课堂小结1.指导书写本课生字。(1)(出示课件12)指名认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和需要注意的笔画。(2)(出示课件13-15)重点指导“麻、寸、册”,教师范写。麻:“广”要写得大,将“林”包住,首笔点在竖中线的上端。“林”的第二个“木”稍大,横画略超出“广”,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寸:横笔位于横中线上方,左低右高。竖钩在竖中线右侧起笔,收笔时过竖中线。点在左半格的横中线下侧。册:整体不要太宽,左边略小,右边略大。横折钩中的“横”要写得短。长横穿过左右两部分,略向右上倾斜。(3)学生书写,展示评价。2.抄写“高远、沉思”等17个词语。五、巩固练习,布置作业1.课堂演练。(出示课件16) 2.布置作业。(出示课件17)(1)自主积累本课的生字新词。(2)观察大自然中那些“好玩的东西”。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说出从课文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找出相关语句,体会语言的生动。 3.能简单地写出自己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并和同学交流。【教学过程】一、学习第3-5自然段,感受有趣的植物带来的乐趣1.过渡:我们知道了大自然有许多好玩的东西,第2自然段当中有哪些好玩的东西呢?2.(出示课件19)请学生自由朗读第3-5自然段,想一想:大自然带给“我”怎样的乐趣?圈画出生动的语句并想象画面。3.指名学生交流第3自然段,教师相机指导。(出示课件20)(1)理解“暑寒荣枯”。(出示课件21、22)①提问:“暑寒荣枯”是什么意思?教师点拨:暑寒荣枯是指夏天花草树木茂盛繁荣,冬天花草树木枯萎凋零。②交流不同季节植物的诗句,加深对“暑寒荣枯”的理解。引导:季节不断变化,草木有荣有枯。你能联想到我们学过的诗句吗?预设: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2)提问: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花儿和草的?(花儿颜色多和形状多,草的形态各不相同)(3)教师引读:花儿颜色有——(学生接读),形状有——(学生接读),草的叶子各不相同——(学生接读)。(4)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提问:读完你的脑海出现了怎样的画面?(5)(出示课件23-25)学生想象画面,教师相机播放花儿和草的各种图片,体会花草的千姿百态。4.指名学生交流第4自然段,教师相机指导。(出示课件26)(1)提问:这一段作者写了什么呢?(各种果树)(2)引导学生围绕“在不同的时间里,它们开不同的花,结不同的果”,说一说各种果树在不同时节依次开花、结果的情形。(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提问:读完你的脑海出现了怎样的画面?(4)(出示课件27)学生想象画面,教师相机播放梨树、桃树、橘子树、柚子树的图片,体会果树给人们带来的享受。(板书:花草树木)5.指名学生交流第5自然段,教师相机指导。(出示课件28)(1)提问:“我”最喜爱的树是什么?(两丛竹子和一株棕榈)(板书:竹子、棕榈)(2)提问:你觉得哪些描写特别有趣?预设1: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预设2:棕榈树高大挺拔,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预设3:小鱼在倒影间游玩,又是另一种境界。(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提问:读完你的脑海出现了怎样的画面?(4)交流写竹子的语句,教师相机指导。(出示课件29)①教师提问:竹子有什么样的特点呢?你能从文中找到答案吗?预设:竹子的特点是长得快还能发出温柔的细语。②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竹子“温柔的细语”是什么样的?它会对“我”说些什么?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体会“我”与竹子亲密无间、共同成长的意韵。(4)交流写棕榈的语句,教师相机指导。(出示课件30)①教师提问:棕榈树有什么样的特点呢?预设:棕榈树高大挺拔,叶子像大蒲扇一样。教师追问:叶子像大蒲扇一样,这里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比喻)②引导学生想象:小鱼在倒影间会怎么游玩?“我”看到这样的美景心情是怎样的?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美好。二、学习第6自然段,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出示课件31)1.请学生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我”对这本“大书”的理解。2.引导学生围绕“无尽的奥秘”“无尽的乐趣”,理解最后一自然段点出了本文的主题——读不完的大书。(板书:大自然有无尽的奥秘,无穷的乐趣)3.教师小结:世界万物,不仅好玩,还让人沉思和遐想。大自然真是一部读不完的大书呀!让我们在以后的生活及学习中,继续探索大自然的无尽奥秘,感受大自然带来的无尽乐趣吧。(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结合生活体验读懂课文语言,理解“读不完的大书”的真正含义。)4.(出示课件32)完成小练笔:简单写一写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和同学交流。三、总结拓展1.主题概括。(出示课件34)本文通过对大自然植物和动物的仔细观察,写出了大自然无穷的奥秘和无尽的乐趣。2.拓展延伸。(出示课件35)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四、巩固练习,布置作业1.课堂演练。(出示课件36、37)2.布置作业。(出示课件38)(1)画一画你眼中的大自然。(2)完成《七彩课堂素养提升手册》本课练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读不完的大书》这篇课文是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乡村中缤纷多彩的事物,并融入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大自然的图画。课文描写的事物较多,但结构很清晰。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梳理课文主要描写的事物,初步把握课文内容;接着,引导学生通过大胆想象、有感情朗读等方式,从描写事物的语句中感受大自然的乐趣,体会语言的生动;然后,引导学生真正理解“读不完的大书”的含义;最后,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在大自然中读到的奥秘和感受到的乐趣,让学生经历阅读输入到表达输出的学习运用过程,从而获得自己的言语经验,提升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本课教学特别关注了语文要素的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教学中,在学生们找出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后,继续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生动的语言,并通过朗读、想象、交流等多种方式,体会语言的生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体会生动的语言,“读”是最有效的方法。通过教师引读、齐读、重复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受文中生动的语言,读出文字所表现的画面,读出感受,有效地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22 父亲、树林和鸟教学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预习篇,新课导入,目标导学,作者简介,知识链接,字词识记篇,我会写的字,重点方法,其他方法,结构图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22 父亲、树林和鸟集体备课课件ppt,共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重要重量,重复重新,好玩的东西,高远的天空,浮云飞鸟,走兽昆虫,广阔的大地,虾蟹游鱼,花草树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2读不完的大书课件ppt,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课时,朗读课文扫清障碍,识字游戏,青蛙过河,整体感知,辨字组词,第二课时,互动课堂,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