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作业单元检测详解答案
展开课后作业提升1 地球的宇宙环境
1~2.解析:第1题,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是可以转化成生物化学能的太阳辐射可见光,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部分细菌利用叶绿素,在光的催化作用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同时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紫外线会对生物体有害,太阳辐射当中能量最强的部分集中在可见光区。白天人的肉眼能够看到的都属于可见光。故选B。第2题,太阳常数的定义是表示太阳辐射能量的物理常数。即在地球大气圈外侧,当日地距离为1个天文单位时,每单位面积上,1分钟内所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所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实际上就是太阳各波段的能量之和约等于太阳常数,横坐标的波长乘以纵坐标的辐射能力就是太阳常数的单位,故选A。
答案:1.B 2.A
3~4.解析:第3题,读图分析,该图形标识表示八大行星的运行轨道,根据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可判断,①为水星,②为金星,③为火星,④为木星,⑤为土星,⑥为天王星。故选B。第4题,八大行星中,卫星数量最多的是④木星,A错误;②金星为类地行星,④木星为巨行星,B错误;②金星表面有浓厚的大气层,其表面温度比①水星高,C正确;⑥天王星属于远日行星,不是巨行星,D错误。故选C。
答案:3.B 4.C
5~6.解析:第5题,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结合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太阳活动使极地附近产生极光现象,太阳活动使无线电短波产生中断,导致电网会突然变得闪烁不定,故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太阳耀斑爆发,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6题,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该“喷嚏”指的是太阳活动,A公转速度加快、B自转速度减慢跟地球的运动有关,C跟板块运动有关,跟太阳活动都无关,故选D。
答案:5.A 6.D
7~8.解析:第7题,材料指出氦-3是氢元素受到宇宙射线的辐射发生物理变化形成的,据此可知,氦-3的形成需要接受宇宙射线,而地球比月球大气密度大,大气对宇宙射线的削弱作用强,导致地球接收的宇宙射线比月球少,所以地球氦-3储量远少于月球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大气的削弱作用较强,故D正确。根据材料可知,氦-3的形成与距日距离、地球的质量体积没有直接关系,故A、C错误。射向地球的宇宙射线并不少,而是大气削弱了到达地球的宇宙射线,故B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第8题,氦-3是一种清洁的核燃料,可知,氦-3可以提供大量的核能,所以开采氦-3可以缓解地球能源短缺,故A正确。开采氦-3运回地球使用,只是增加清洁能源的种类,并不代表不使用其他能源,不能解决地球污染问题,故B错误。开采氦-3运回地球使用,是否会造成月球生态恶化,根据已知材料无法进行判断,故C错误。氦-3是氢元素受到宇宙射线的辐射发生物理变化形成的,开采情况不会影响月球氦-3的形成,故D错误。所以正确答案为A。
答案:7.D 8.A
9~10.解析:第9题,极光是太阳活动的产物,要想拍摄到极光,首先需要查询太阳活动周期,B正确。故选B。第10题,极光的形成是太阳活动释放的带电粒子,进入地球高层大气时与大气中的原子和分子碰撞并激发产生光芒。受地球磁场影响,在极地易出现。我国高纬地区可能拍摄到类似现象。黑龙江漠河,纬度较高,A正确;青藏高原、海南三亚、新疆阿勒泰纬度位置较低,都不满足极光出现在高纬度地区的条件,B、C、D错误。故选A。
答案:9.B 10.A
11~13.解析:第11题,航天器在轨道运行期间,是宇宙中运动的物质,属于天体;降落到某一天体上则不是天体。“嫦娥五号”在轨道运行时,属于天体,降落到月球和返回地球后非天体。故选C。第12题,太阳风会干扰电子信号,影响地面科研人员操控而凌晨时发射,地球正好可以把太阳光遮蔽住,从而避免过多太阳辐射对其产生影响,故选A。凌晨时天还未亮,利于地面追踪观测,排除D;温度高低、逆温发生大气稳定不是航天器选择凌晨发射的最主要原因,排除B、C。故选A。第13题,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自身不会发光;月球自转方向与地球相同,A、B、C错。农历上半月时月相为上弦月,亮面向西,D正确。故选D。
答案:11.C 12.A 13.D
14.解析:第(1)题,原因:兰州地处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晴天比地处沿海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广州多,光照充足,太阳辐射总量丰富。第(2)题,原因:成都地处四川盆地,中间地势低,周围地势高,水汽不易散发;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大江大河多,空气中水汽含量大;多阴雨天、雾天较多,日照时间短,太阳辐射最弱。第(3)题,分布特点:分布不均,由西南向东北递减;影响因素:西南地区纬度低,太阳辐射较多、台湾西南地区地处背风坡,形成焚风效应,降水少,光照充足,所以影响因素主要为:纬度、降水。
答案:(1)兰州地处内陆,气候干燥,晴天比地处沿海的广州多。
(2)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大;阴雨天、雾天较多,日照时间短。
(3)分布不均,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纬度,降水(天气)。
课后作业提升2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1.解析:根据图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依然在相互靠近、挤压,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主要还是联合古陆,中生代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开始漂移,所以阿尔卑斯山的形成地质年代应该在新生代,A、B、C项错误,D项正确。故选D。
答案:D
2~3.解析:第2题,恐龙生活的年代为中生代,此时期裸子植物繁盛,C、D项错误,A项正确。中生代白垩纪爬行类动物繁盛,B项错误。故选A。第3题,彩虹恐龙生活的时期应该为中生代,裸子植物繁盛,是主要的成煤时期,C项正确。原始海洋初步形成是在地球诞生之初,A项错误。大量的金属矿藏出现是在前寒武纪,B项错误。无脊椎动物灭绝是在二叠纪,但并没有全部灭绝,D项错误。故选C。
答案:2.A 3.C
4~5.解析:第4题,和中生代、古生代相比,新生代全球平均温度较温暖,全球平均降水偏多,A正确。故选A。第5题,大冰期是气候十分寒冷的时期,地质时期经历了三次大冰期分别是前寒武纪晚期大冰期、石炭纪一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元古代末期、古生代末期、新生代末期全球平均温度较冷,中生代末期全球平均温度较温暖,中生代末期不属于三次大冰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答案:4.A 5.C
6~7.解析:第6题,由材料可知,距今约1.4亿至1.5亿年前是恐龙繁盛的时代,应为中生代。中生代时,爬行动物(恐龙类、色龙类、翼龙类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故选C。第7题,化石保存在沉积岩中,地势低洼处是沉积地区,地势较高处是侵蚀地区,所以当时的地理环境可能是地势低洼处;也许当时恐龙是到河湖岸边找水喝而留下的脚印,所以推测当时该地的地理环境可能是地势低洼的河湖岸边。故选A。
答案:6.C 7.A
8.解析:生物演化过程为海洋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答案:B
9~10.解析:第9题,化石可以确定地质顺序、时代及古地理环境。三叶虫是海洋无脊椎动物,沂蒙山区发现有三叶虫化石,可以推测出当地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是海洋,D对,A、B、C错。故选D。第10题,深达110米的海底太阳辐射难以到达,其环境特点是低温、黑暗、高压,A对,B、C、D错。故选A。
答案:9.D 10.A
11~12.解析:第11题,据已有知识可知,由于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在三叠纪晚期开始解体,各大陆向现在的位置漂移。据图分析可知,新生代—③,A正确。白垩纪—①,D错误。侏罗纪—②,三叠纪—④,B、C错误。故选A。第12题,据已有知识可知,联合古陆在三叠纪,属于中生代早期,此时出现的森林大部分是蕨类植物,D正确。海生藻出现在元古宙,A错误。裸子植物繁盛于中生代,B错误。被子植物繁盛于新生代,C错误。故选D。
答案:11.A 12.D
13~14.解析:第13题,阿门角石属于古无脊椎动物。生活于古生代,因此含有阿门角石化石的地层属于古生代地层,B正确,故选B。第14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门角石是古无脊椎动物,主要生活在奥陶纪的海洋中,山东淄川地区的岩石中发现阿门角石的化石,据此推断其古地理环境为海洋环境,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答案:13.B 14.C
15.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气温降低会导致海平面下降;气温升高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前四次生物大灭绝时都发生过海平面下降,气候均变冷。第(2)题,由图可知,海平面先降后升,所以气温先变冷后变暖。第(3)题,尘埃削弱太阳辐射,导致光照减少,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随之下降,气温也降低。
答案:(1)特点:气候变冷(气温下降)。依据:四次生物灭绝期间都发生过海平面下降,这种变化与气候变冷紧密相关。
(2)过程:气候先变冷,后变暖。
(3)减弱 降低
课后作业提升3 地球的圈层结构
1~2.解析:第1题,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此次地震发生在我国地势第二阶梯的陆地,震源深度为16千米,由此判断,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地壳,A正确。排除B、C、D,故选A。第2题,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地震纵波传播速度快,纵波先到达地表时,会使得地面物体上下跳动,建筑物一般不会倒塌,此时容易逃生和救援;横波传播速度慢,橫波后到达地表时,会使得地面物体水平摇晃,建筑物容易倒塌,此时不容易逃生和救援,因此“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A正确。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与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和建筑物的抗震系数无关,B、C、D错误。故选A。
答案:1.A 2.A
3.解析:地球内部的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一般至100 km深时,温度便接近于地幔物质开始熔融的温度,这时在水和挥发性组分的参与下,开始产生选择性熔融,逐渐形成固流体软流层,一般认为,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自软流层,D符合题意;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之上,地壳位于岩石圈上部,温度条件很难产生岩浆,排除A;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下地幔离地表太深,其物质很难上升至地表或接近地表形成岩浆,排除B;上地幔顶部属于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之上,温度条件产生岩浆的可能性小,排除C。故选D。
答案:D
4~5.解析:第4题,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和地壳部分,A正确。外核接近液体,内核是固态,主要成分是铁和镍,B错。地幔呈固态,各部分的主要成分不都是二氧化硅,C错。地壳的厚度海洋和陆地相差很大,D错。故选A。第5题,横波在2 900千米深度突然消失,因为外核是接近液态的物质,C正确。纵波传播速度快,可以通过三态物质,A错。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B错。在地球2 900千米的深度,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均变慢,D错。故选C。
答案:4.A 5.C
6~8.解析:第6题,根据题意,地震发生在千岛群岛,主要是海洋为主,且震源深度为30千米,而地壳平均厚度33千米,但海洋地壳通常只有十多千米,所以此次地震应该发生在地幔。A、C、D项错误,B项正确。故选B。第7题,位于千岛群岛附近海域航行轮船上的人感受到的震动应该是有上下颠簸,无水平晃动。因为地震波的纵波可以通过液体传播,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无法通过液体传播,所以船上的人无水平晃动,A、B、C项错误,D项正确。故选D。第8题,地震波的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但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无法通过液体和气体传播。A、B、C项错误,D项正确。故选D。
答案:6.B 7.D 8.D
9~10.解析:第9题,读图,①位于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构成,为岩石圈,C正确;地幔位于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①不是上地幔,A错;地壳分为陆壳和洋壳,陆壳具有双层结构,下部为硅镁层,上部为硅铝层,洋壳一般具有单层结构,即硅镁层,①包含地壳和上地幔顶部,不是硅铝层或硅镁层,B、D错。故选C。第10题,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壳东薄西厚,A错;南极大陆平均海拔高,是地球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陆,地壳厚度厚,B错;陆地地壳比海洋更厚,C正确;山区地壳比平原厚,D错。故选C。
答案:9.C 10.C
11~12.解析:第11题,从火山口喷发出的岩浆,一般来源于地幔的软流层,②层为地幔。第12题,③层为外核,最可能为液态,横波不能通过。①层为地壳,大洋部分较薄,大陆部分较厚。②层为地幔,横波能够通过。④层为内核,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都很大。
答案:11.B 12.C
13.解析:第(1)题,根据图甲为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图乙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图可知,在地球的大范围固体表面,一般海拔越高,地壳越厚。上海海拔低,地壳厚度小,故地震波传播用时短。第(2)题,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所以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目前主要依靠地震波。第(3)题,读图乙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图可知,图示A的传播速度较B慢,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横波慢,纵波快。故判断A为横波,B表示纵波。第(4)题,根据图示等值线的分布规律,直接读图即可,从西(北)向东(南)递减。材料反映该次地震的震源位于10 km处,而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33 km,故判断地震震源位于地壳。
答案:(1)短 上海附近地壳较薄,地震波传播用时短。
(2)地震波
(3)横波 纵波 纵波传播速度快,横波速度慢。
(4)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地壳
14.解析:第(1)题,读岩石圈部分构造图可知,图中所示的地球外部圈层有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第(2)题,读岩石圈部分构造图可知,图中①、②两层构成地壳,陆地部分地壳比较厚,海洋部分地壳比较薄。③是地幔,其物质状态是固态;上地壳①是硅铝层,下地壳②是硅镁层,硅铝层亦叫花岗质层,密度较小,硅镁层亦叫玄武质层,密度较大;③处位于上地幔,密度比地壳密度大。因此,图中①②③密度由小到大排列为①<②<③。第(3)题,读图可知,图中④是莫霍面,在地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第(4)题,因为三叶虫生活在海洋里,所以可以判断三叶虫繁盛时代,该地的地理环境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抬升,该地由海洋环境变成陆地环境,再后来地壳继续抬升,便成为高原地形。
答案:(1)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
(2)陆地 海洋 地幔 固 ①<②<③
(3)莫霍 33
(4)海洋。三叶虫生活在海洋里,后来地壳抬升,由海洋环境变成陆地环境,后来继续抬升,成为高原地形。
课后作业提升4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
1~2.解析:第1题,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减弱地面辐射,以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作用,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A正确;对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不会产生影响,B、C错误;地膜能够反射一部分太阳辐射,减少了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D错误。故选A。第2题,山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使苹果着色更加均匀,提高苹果品质,C正确;树下覆盖地膜,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但夏季气温高,不是其主要作用,A错误;地膜反射一部分太阳辐射,目的不是为了降低地温,B错误;覆盖地膜减少了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D错误。故选C。
答案:1.A 2.C
3~4.解析:第3题,根据所学可知,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热量来源,由图可知,①是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C正确。第4题,受比热容大小不同影响,白天,沙漠升温快,温度高,气流上升,形成低气压;月牙泉(绿洲)升温慢,气流下降,形成高压;近地面气流由月牙泉流向沙漠,高空则相反。故选B。
答案:3.C 4.B
5~6.解析:第5题,A、B、C大气层分别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层,平流层天气较为稳定,平流层的能量来源主要是此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大气中的紫外线,人造卫星多分布在高层大气,平流层的温度上热下冷,所以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故选D。第6题,对流层的厚度主要取决于对流运动的高度,一般来说近地面温度越高,对流运动的高度越大,所以冬季对流层最厚的城市其实就是冬季近地面气温最高的城市,海口地处我国的热带地区,比起其他三个城市,冬季温度更高,故选A。
答案:5.D 6.A
7~9.解析:第7题,大气是由干洁空气及少量的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的混合物,其中烟、尘等微颗粒物属于大气组成中的杂质。故选B。第8题,读图分析,图中①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表示地面辐射,③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④表示大气逆辐射;由材料可知,霾是指由大量原因不明的烟、尘等微颗粒物悬浮而形成的大气浑浊现象,由此判断霾产生后会导致④大气保温作用增强。故选D。第9题,雾霾天气,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多,这些悬浮颗粒物在大气层中会增强光的反射和散射作用,从而影响大气的能见度,因此霾导致大气能见度低,主要发生在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过程。故选A。
答案:7.B 8.D 9.A
10~11.解析:第10题,从图中等压线分布分析,③地等压线最为密集,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大,故选C正确。第11题,④处的气压梯度力由东北指向西南,在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斜交,所以最终的风向是东北风,B项正确。故选B。
答案:10.C 11.B
12~13.解析:第12题,冰川的分布与规模主要受积累和融化的差异影响,达古冰川能在较低海拔地区,融化虽然较快,但厚度大,说明降雪积累速度快,所以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汽丰富,降雪多,积累快,C正确。题中信息不能判断坡向、坡度,A、B错误。四川省纬度较低,不易形成冰川,D错误。故选C。第13题,“被子”(冰面覆盖物)主要是减弱冰川融化速度,为冰川降温,所以是白色,对太阳辐射反射率较高,隔热利于降温,A正确。黑色吸热、透明保温会加速融化,B、C错误。网状透气不利于阻挡太阳辐射,降温防晒效果差,D错误。故选A。
答案:12.C 13.A
14.解析:第(1)题,原因:①城市化到处都铺设水泥路面,吸收太阳辐射多,地面辐射比较强烈,向大气传送的热量多;②城市中人口、工业众多,交通运输密集,向大气释放的废热多;③城市地面水分少,蒸发耗热少,地面附近的大气气温比较高;④城市排放温室气体多,CO2等浓度大,大气增温强;⑤城市建筑高大密集,空气流通不良,不易散热,气温比较高。第(2)题,郊区气温低、气压高,风从郊区流回城市。第(3)题,根据等温线判断,城市是高温低压区,三个地方都流向城市,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宝山吹东北风;青浦吹西北风;川沙吹东南风。
答案:(1)①城市硬化地面广,吸收太阳辐射多,向大气传送的热量多;②城市中生产、生活集中,向大气释放的废热多;③地面不透水,地面水分少,蒸发耗热少,地面吸收的热量主要用于加热大气;④城市CO2等温室气体浓度高,增温强;⑤城市建筑高大密集,通风不良,不易散热。
(2)由郊区向城市中心辐合(流动)。
(3)东北风 西北风 东南风。
课后作业提升5 水圈与水循环
1~3.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示海域水温由南向北递减。第2题,我国海域水温由南向北递减,主要取决于纬度。第3题,读图可知,等温线分布最密集的海域是渤海,且该处水温具有明显的西高东低的变化,说明渤海海域水温受大陆影响最大。
答案:1.A 2.C 3.A
4~5.解析:第4题,海水温度在0~1 000米深度内,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递减明显;在1 000米以下深层海水中,基本保持着低温的状态,故A项正确。第5题,0~1 000米水深,水温变化显著,说明该深度的水温受太阳辐射影响大。
答案:4.A 5.A
6~7.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该海域在长江入海口处。长江入海口盐度明显低于外海盐度,主要原因是受入海径流的影响,故D项正确。第7题,Q点离海岸线越近,入海口海水盐度越大,也就是径流小是枯水期的时间。长江、钱塘江等流入该海区的河流2月份径流量最小。故A项正确。
答案:6.D 7.A
8~9.解析:第8题,辽东湾位于中纬度地区,①错误;据图可知,有多条河流注入辽东湾,河水注入量较大,海水盐度降低,有利于结冰,②正确;图示海湾较封闭,水体流动性差,有利于海面结冰,③正确;受大陆影响大,冬季易降温,④正确。故选D项。第9题,海湾封冻会导致海水蒸发减弱,上空空气湿度减小,区域内降雪量减少,A、B两项错误;海湾封冻会增强冰面的光滑性,冰面摩擦力较弱,冰面风力显著增强,C项错误;海湾封冻促使冰下海水盐度升高,密度增大,D项对。
答案:8.D 9.D
10~12.解析:第10题,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乙表示温度;盐度由副热带海域向南北两侧递减,丙表示盐度;密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增,甲表示密度。第11题,读图可知,北极地区表层海水温度低、盐度低、密度大。第12题,根据海水温度、盐度、密度曲线的变化趋势可知:温度越低,密度越大;盐度越大,密度越大。海水密度与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故C项正确。
答案:10.C 11.C 12.C
13.解析:第(1)题,读图即可判断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第(2)题,读图可比较两个纬度带盐度差异,原因从降水量和蒸发量两个方面分析。第(3)题,读图即可比较两个纬度带盐度的差异,原因从气候和河流等方面分析。第(4)题,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是红海。原因从气候、河流、海域封闭性等方面分析。
答案:(1)由副热带海域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2)差异:C纬度带盐度低,D纬度带盐度高。
原因:C纬度带降水丰富,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低;D纬度带降水稀少,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盐度高。
(3)差异:A纬度带盐度较低,E纬度带盐度较高。
原因:A纬度带位于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有众多河水注入海洋,海洋表面盐度较低;E纬度带位于南半球,大部分为海洋,缺少河水注入,海洋表面盐度较高。
(4)红海 地处副热带,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陆地淡水注入;海域封闭,与外界海水交换少。
14.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可知,该海域位于南半球太平洋东部海域,东侧为南美洲,表层海水温度主要受纬度、洋流等因素的影响。第(2)题,若表层海水温度升高,则沿岸气温升高,降水增多;若表层海水温度降低,则沿岸气温降低,降水减少。第(3)题,根据洋流差异分析。第(4)题,N海域位于亚马孙河河口地区,入海径流量大,盐度低;受暖流影响,温度高,因而密度小。
答案:(1)规律:由东南向西北递增(或由南向北、由近海向外海递增)。
原因:由南向北,纬度越来越低,获得太阳辐射越来越多;近岸受寒流的影响,比同纬度其他海域表层海水温度更低。
(2)若表层海水温度升高,沿岸气温升高,降水增多;若表层海水温度降低,沿岸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3)M海域水温低,N海域水温高。M海域受寒流影响,N海域受暖流影响。
(4)N N位于亚马孙河入海口,河水注入量大,盐度低;受暖流影响,温度高。
课后作业提升6 生物圈与植被
1~2.解析:第1题,根据降水量和气温,甲是热带雨林,乙是亚寒带针叶林。与甲群落相比,乙群落结构简单,外貌特殊,D正确。外貌无明显季相变化、板状根、茎花等现象、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复杂是甲,A、B、C错误,故选D。第2题,亚寒带针叶林在亚欧大陆东西两岸分布出现纬度差异的因素是洋流,东岸受寒流影响,分布纬度比较窄,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分布纬度很宽。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答案:1.D 2.B
3~4.解析:第3题,外来入侵植物挤压当地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其主要危害主要是使当地生物多样性减少,C正确;外来入侵植物可能使当地植被覆盖率提高(但植被种类减少),水土流失并不会多发,植被的涵养水源作用使得河流的径流量趋于平稳,其径流量既不会锐减,洪涝灾害也不会多发,A、B、D错。故选C。第4题,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分布在大陆西岸,在云南没有分布,C正确;云南地处云贵高原以及横断山区地区,有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存在热带季雨林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横断山区存在高寒荒漠带。故选C。
答案:3.C 4.C
5~6.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知,泰加林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大兴安岭和西北的阿尔泰山,受地形影响,气候较同纬度的地区更加寒冷,适合泰加林生长,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6题,晚上倒伏白天挺立是偃松为了抵御寒冷而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与地形陡峭,土层瘠薄无关,山脊上冬季风都强盛,枝叶油脂含量高利于保暖,不易冻伤,夜晚更寒冷,倒伏可减少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聚集保暖。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答案:5.A 6.D
7~9.解析:第7题,造成图片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差异,都是因为水分的差异,形成了三种植物的独特的景观,A正确,跟土壤无关、海陆位置关系不大,都是热带,热量差别不大,B、C、D错误,故选A。第8题,骆驼刺生长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是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根系很深、很茂密,便于吸取地下水。D正确,沙漠地区,降水稀少、土壤贫瘠、荒漠化,没有森林,A、B、C错误,故选D。第9题,纺锤树粗大树干的主要作用是储水,里面含有大量的水分,便于度过热带草原的旱季,A正确,树木高大,不利防风、给养,体现不出隔热功能,B、C、D错误,故选A。
答案:7.A 8.D 9.A
10~12.解析:第10题,从图中可看出,海拔700~2 000米左右南北坡的相关系数都比较大,根据材料中描述“系数越大,相关性越强。”说明该处植被对干湿变化最敏感,结合植被分布图可知,该处的植被主要是以阔叶林为主,A正确。第11题,山顶位置没有南北坡之分,无法描述差异,C、D错误。山麓地带,南坡水热条件好,植被对干湿变化的敏感度较小,北坡山麓水热条件较差,植被对干湿变化的敏感度较高,A错误,B正确。故选B。第12题,海拔2 500米以上,降水对秦岭植被的影响减弱,热量的影响较强,因此,热量是影响植被生长的主要原因,B正确。
答案:10.A 11.B 12.B
13.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岛屿大部分位于北极圈附近,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冷凉,自然景观应为极地苔原。第(2)题,结合材料描述“巴芬岛是加拿大地盾(指大陆地壳上相对稳定区域)的延续,第四纪冰期晚期,它与陆地分离而成岛屿。”可推测,巴芬岛在第四纪冰期时是被冰川覆盖的陆地,冰期末期,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西侧的低地被海水淹没使得巴芬岛与西侧陆地分离而形成岛屿。第(3)题,依据河流流向和材料描述可知:山脊纵贯巴芬岛东部,说明东部海拔高,气温低,易于形成冰川;中西部福克斯海湾沿岸低地,海岸线曲折,多峡湾,不利于冰川形成,同时图中东部洋流自高纬流向低纬,为寒流,利于冰川形成,因此冰川多分布于东部。第(4)题,极光是来自地球磁层和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到达地球附近,地球磁场迫使其中一部分沿着磁场线集中到南北两极。当他们进入极地的高层大气(>80 km)时,与大气中的原子和分子碰撞并激发,能量释放产生的光芒形成围绕着磁极的大圆圈,即极光。因此一般只在南北两极的高纬度地区出现,巴芬岛纬度高,易出现极光现象,而且该地晴天多,气体尘埃少,大气透明度高;没有大量人造光源,利于观测,因此成为著名的极光观赏地。
答案:(1)植被类型:苔原。
(2)第四纪冰期晚期,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陆地上的冰川大量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巴芬岛西侧低地被海水淹没而与陆地分离。
(3)东部分布山地,海拔高,气温低;位于极地东风的山地迎风坡,降雪多;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夏季冰川不易融化。
(4)纬度高,出现极光的概率高;晴天多,气体尘埃少,大气透明度高;人烟稀少,没有城镇,远离人造光源。
14.解析:第(1)题,胡杨主要生长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沙漠地区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主要从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分析。经济效益主要是木材、饲料和燃料。第(2)题,本题考查反向推理气候特征的能力。额济纳旗气温高降水少,胡杨叶表层的蜡质可以有效地减少蒸发,叶片厚也可以保存水分,以供自身生长;从胡杨树叶不同年龄的叶片分布特点更能体现出其能够很好地适应额济纳旗的气候。第(3)题,从热量、水分、土壤等角度分析不赞成在广东省引种胡杨的原因,合理即可。
答案:(1)(温带)落叶阔叶林;防风固沙(防治荒漠化)、改良土壤(防治盐渍化)。
(2)胡杨的生长季节是夏季,叶片厚,表层有蜡质层及不同年龄叶片分布特点主要为了适应当地夏季气温高,降水少,蒸发量大,光照强的气候特点,以减少水分蒸腾和散失,同时老叶叶片大又可以促进光合作用。
(3)不赞同在广东引种胡杨,胡杨适合生长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适合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和干旱的气候条件,而广东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终年气温较高,降水量大,气候条件不适合胡杨的生长。
课后作业提升7 走近桂林山水
1~2.解析:第1题,甲的坡面径流元素浓度低于乙,但地下径流又高于乙,说明甲地的水更容易渗透到岩层以下,证明甲地流水溶蚀更快;土层厚度、土壤肥力、坡面径流等因素无法判断。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2题,两地的坡度相差不大,海拔相同,不会造成甲、乙两地坡面径流和地下径流中微量元素浓度差异,A、D错误;据图可知,甲乙两地岩层的致密程度和坡向不一样,但是坡向对坡面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影响不大,而岩层的致密程度会影响水的下渗,从而导致甲、乙两地坡面径流和地下径流中微量元素浓度出现差异,B错误,C正确。故选C。
答案:1.C 2.C
3.解析:石芽、峰林、天坑是喀斯特侵蚀地貌,钙华是喀斯特沉积地貌,故D正确,选D。
答案:D
4.解析:注意关键词“溶洞、暗河”,“溶洞、暗河”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C正确;“溶洞、暗河”不属于海岸地貌、黄土地貌、风沙地貌的地貌特点。故选C。
答案:C
5~6.解析:第5题,钙华滩的形成过程为:水中富含钙离子,该地水流缓慢,经过长年的淀积作用,水中渐渐生成不同形状的沉积。因此该地貌类型属于流水淀积(沉积)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故选B。第6题,石钟乳由流水淀积作用形成,与钙华滩地貌类型相同,A正确;天坑主要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峡湾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阶地由流水下切侵蚀作用形成,三类地貌与钙华滩地貌类型均不相同,B、C、D错误。故选A。
答案:5.B 6.A
7~8.解析:第7题,结合材料分析,天坑由碳酸盐岩地区的溶洞大厅形成,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其形成过程为:受流水溶蚀作用,地下溶洞不断向顶部溶蚀,并导致顶部坍塌,然后大量崩塌物沉积在地下河内,最终由于流水将崩塌物搬运到其他地区,使得该地形成天坑,因此,天坑演化阶段的正确排序为①③②。故选B。第8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天坑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流水侵蚀(溶蚀)作用。峡湾地貌由冰川侵蚀形成,A错误;丹霞地貌由流水侵蚀形成,与天坑形成的外力作用相同,B正确;雅丹地貌由风力侵蚀形成,C错误;海蚀地貌由海浪侵蚀形成,D错误。故选B。
答案:7.B 8.B
9~10.解析:第9题,注意材料信息“地下暗河、洞穴”等,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天门洞的形成是可溶性岩石受流水溶蚀而形成,属于喀斯特地貌,A正确;雅丹地貌属于风力侵蚀地貌,天门洞与雅丹地貌无关,B错;天门洞与海浪作用、冰川作用等也无关系,不属于海岸地貌或冰川地貌,C、D错。故选A。第10题,注意材料信息:穿洞是指地下暗河或洞穴抬升脱离地下水位,两端开口并透光的现象。首先是随着地下河形成,溶洞系统不断发育,对应图①;之后天窗不断崩塌扩大,对应图③;再次,洞穴抬升脱离地下水位,两端开口并透光,穿洞逐渐形成,依次对应④②(注意随着时间的发展,天窗的规模扩大,穿洞两端开口的透光性增强),所以穿洞形成过程排序是①③④②,故选B。
答案:9.A 10.B
11~12.解析:第11题,贵州山地,主要是石灰岩地区,其岩石类型属于沉积岩,产生地下河和峰林等喀斯特地貌,B正确。玄武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岩浆岩和变质岩都不会产生喀斯特地貌,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12题,贵州的河流着流着就不见了。其原因是贵州位于喀斯特地貌区,多地下暗河,D正确。贵州省降水多,气候湿润,A错。贵州省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和贵州地势起伏大,水流湍急都不会导致贵州的河流着流着就不见了,B、C错误,故选D。
答案:11.B 12.D
13.解析:(1)由材料信息“溶洞是石灰岩地区长期受地下水溶蚀形成的,溶洞内有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石柱和石幔”可知,该处地貌是喀斯特地貌。因为该地气温高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有利于对石灰岩的溶蚀。(2)由材料信息可知,钟乳石由碳酸钙和其他矿物质的沉积形成。石灰岩是一种碳酸钙岩石,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分解后,生成碳酸氢钙溶液。含有丰富碳酸氢钙的地下水,从溶洞顶部渗漏下来时,由于温度升高、压力减少,水中二氧化碳逸出,水中的碳酸钙析出,在溶洞顶部沉积,形成钟乳石。(3)由所学知识可知,溶洞外空气中二氧化碳通过裂隙进入洞内,不断积累;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游客的呼吸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地下河(水)中碳酸钙沉积分解释放二氧化碳。(4)由材料及图中信息可知,石灰岩分布地区,地表水渗漏严重,多开采地下水;随着经济的发展,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增加;由于工矿城市的建设,地面硬化,地表水下渗减少;植被破坏,地表蒸发减少,降水减少。
答案:(1)喀斯特地貌。气候湿热多雨,利于对岩石的溶蚀。
(2)含有丰富碳酸氢钙的地下水,由溶洞顶部渗漏下来时,(由于温度升高、压力减少,水中二氧化碳逸出,)水中的碳酸钙析出,在溶洞顶部沉积,形成钟乳石。
(3)洞外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洞内积累;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游客的呼吸;地下河(水)中碳酸钙沉积释放。
(4)地下水开采增多;生产生活用水增加;由于工矿城市的建设,下渗减少;降水减少;地下河下切侵蚀。
14.解析:第(1)题,由图示信息可知,远眺地表岩溶地貌可以看到峰丛(或峰林);近观地下溶洞洞穴,可以看到石钟乳;岩溶地貌物质组成以石灰岩(或沉积岩)为主;地貌形成条件:地表岩溶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流水溶蚀作用而成;地下溶洞洞穴是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流水沉积作用而成。第(2)题,由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该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分布面积广;由“该地森林覆盖率仅为25%”可知,植被覆盖率低;“郁郁葱葱青山起伏”可知,地势起伏大;“云南西畴县”可知,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且多暴雨,流水冲刷作用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发育程度低,岩石大面积裸露。第(3)题,由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山坡上的石砌台地改造陡坡,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减轻水土流失。
答案:(1)①峰丛(或峰林)②石钟乳③石灰岩(或沉积岩)④流水溶蚀(或流水侵蚀)⑤流水沉积(或流水堆积/流水淀积)
(2)①该区喀斯特地貌广布(石山面积广);植被覆盖率低;地势崎岖(地势起伏大);降水多且集中于夏季,流水侵蚀作用强;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层薄,岩石大面积裸露。
(3)改造陡坡,保持水土。
课后作业提升8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
1~3.解析:第1题,蘑菇石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由于风携带的沙粒跃移的高度较低,因此岩石的下部受风力磨蚀作用更加强烈,从而形成上部宽大、下部窄小,形状与蘑菇相似的景观。故选A。第2题,该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河湖稀少,多内流河、内流湖,A错误;终年干旱少雨,B错误;多晴天,昼夜温差大,C错误;多大风天气,风力强劲,D正确。故选D。第3题,该地貌的形成过程首先为泥沙沉积,不断压紧固结形成沉积岩;再经过地壳抬升,水平的岩层出露地表;不断受风力侵蚀而形成蘑菇石。C正确,故选C。
答案:1.A 2.D 3.C
4~5.解析:第4题,图中名称与相应外力作用的组合,正确的是①蘑菇石——风沙侵蚀,A正确。②溶洞——流水溶蚀,B错。③三角洲——流水堆积,C错。④沙丘——风力堆积,D错。A正确,B、C、D错,故选A。第5题,四地中,最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是③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C正确。①、④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②位于石灰岩地区,都不利于聚落的形成,A、B、D错。故选C。
答案:4.A 5.C
6~8.解析:第6题,据图可知,1995年后榆林气温变化不大,但降水逐步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从而沙丘从流动转为固定、半固定沙丘,C正确,B错误;太阳辐射没有变化,A错;长城挡风一直存在,D错。故选C。第7题,经过大量沙地治理,植被覆盖率提高,榆林涵养水土能力提升,湿地面积增加。经过毛乌素沙漠治理后,水土流失减少,黄河输沙量减少,沙尘天气天数减少。年光照时间变化小。故选A。第8题,榆林山地海拔高,气温低,热量相对不足,其苹果热量条件没有陕西平原地区的苹果丰富,⑤错,故选A。
答案:6.C 7.A 8.A
9~10.解析:第9题,本题考查学生对地貌的认识。图中的地貌为风蚀雅丹地貌,主要的作用力应该是风力作用,流水和风力共同作用也可以形成雅丹地貌,但风力作用是主要的作用力,A项错误。冰川作用和海水作用不会形成雅丹地貌,B、D项错误,C项正确。故选C。第10题,本题考查风沙地貌在我国的分布。图中的雅丹地貌是受到风力侵蚀作用形成,我国具有较强风沙作用的区域是西北地区,B项正确。东北地区是湿润和半湿润区,森林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高,风沙侵蚀作用较小,A项错误。东南地区降水较多,广泛分布丹霞地貌,受风沙侵蚀作用小,C项错误。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森林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高,受风沙侵蚀作用小,D项错误。故选B。
答案:9.C 10.B
11~12.解析:第11题,绿洲的边缘因为有水源,有利于灌丛的生长,故灌丛沙丘多位于绿洲边缘,B正确。沙漠中缺水,无法生长灌丛,A错误。河湖附近水源丰富,沙丘分布少,C错误。大量沙丘分布的地方水资源数量较少,不易生长乔木,D错误。故选B。第12题,随着灌丛沙丘增多,当地的沙丘不断被灌丛固定,沙化减轻,灌丛增多,涵养水源能力提高,地下水增多,①③正确,故选A。
答案:11.B 12.A
13~14.解析:第13题,根据题意,兰阳溪孕育了兰阳平原,该处沙丘的沙主要来自于兰阳溪,大量泥沙在河口沉积,在风力的侵蚀、搬运作用下,在海岸边沉积成沙丘,A、B项错误。根据风频图,该处盛行偏东风,所以该处的沙丘,东坡较缓,西坡较陡,C项错误。D项正确。故选D。第14题,在该地营造沿海防护林,有效地防止了风力的侵蚀、搬运作用,沙丘不会再持续拓宽,A项错误。沙丘不会再不断增高,B项错误。沙丘受东风影响降低,沙丘西移速度变缓,C项正确。沙丘两翼扩展速度变慢,D项错误。故选C。
答案:13.D 14.C
15.解析:第(1)题,甲地貌是新月形沙丘,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它的成因是风力堆积。新月形沙丘的地貌中迎风坡缓,背风坡陡,两翼延伸方向指向风的下风向。第(2)题,在6:00~21:00沙漠气温高气压低,绿洲气温低气压高,风从绿洲吹向沙漠,高空则相反。等压面是高压高弯,低压低弯,地面气压跟高空相反,所以沙漠高空是高压,高弯,绿洲相反。画图如下:
第(3)题,风沙对交通影响主要有,一是风沙堆积后掩埋路基,二是风沙吹拂减少大气的能见度,影响列车行驶的视线;三是风沙侵蚀会侵蚀铁轨等。第(4)题,考查治沙工程草方格的优缺点,治沙草方格的使用,首先可以增大地面的粗糙度,增加地表的摩擦力,削弱风力,减少风沙的危害;其次草方格中的草类能够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存活,防沙效果好;但是,有材料的限制,使得治沙草方格使用寿命有限,成本较高。
答案:(1)风力堆积 下
(2)图见解析
(3)风沙掩埋路基;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视线;损坏交通工具;破坏交通信号设施。
(4)优势:增大地面的粗糙度,削减风力,防沙效果好;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存活。
不足:使用寿命有限,需要定期更换。
课后作业提升9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
1~2.解析:第1题,图中B河全程等高线较稠密,河流流速快,主要表现为外力侵蚀,大量碳酸钙被带到M处,由于流速变慢而沉积。而A河上游流速快、下游流速慢,碳酸钙可能在图中A处沉积。故M处钙化池中的碳酸钙来源于B河流。C是山脊,没有发育河流,D离M太远,不可能来自D河。故选B。第2题,在池的边缘有台阶,所以有落差,因此流速较大,所以②说法是对的,①说法是错误的。在每一个台阶上,水流平稳,沉积作用慢,在池子的边缘沉积作用快,所以才能使池子不断的增多和长大。所以④说法是对的,③说法是错误的。②④对,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答案:1.B 2.B
3~4.解析:第3题,河漫滩属于河流的堆积地貌,枯水期时出露,丰水期被洪水淹没,②为河漫滩,B正确。第4题,耕作区域应距离河流近,土壤肥沃,避免洪涝灾害,④区域有堆积物,土壤肥沃,且不会被洪水淹没,D正确。①长期被水域淹没,②区域洪水期会被淹没,③坡度大,A、B、C错误。
答案:3.B 4.D
5~6.解析:第5题,③地貌为冲积扇,地表径流流出山口,地势开阔,水速减慢,泥沙淤积而形成冲积扇,所以图中影响③地貌形成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D正确;该地貌的形成与降水、水汽输送、下渗等并不直接相关。故选D。第6题,煤层所在岩层具有层理结构,属于沉积岩,可能发现石灰岩(属于沉积岩),A正确;大理岩属于变质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流纹岩属于喷出型岩浆岩。故选A。
答案:5.D 6.A
7.解析: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a为河流的凹岸,水流速度快,以侵蚀作用为主,b为河流凸岸,水流速度慢,以堆积作用为主。所以a为凹岸侵蚀,b为凸岸堆积。故选A。
答案:A
8.解析:风力搬运和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沙丘具有迎风坡坡度缓,背风坡坡度陡的特征,结合图中的风向和沙丘的剖面形态特征可以看出只有C图正确,A、B、D错误。故选C。
答案:C
9~11.解析:第9题,河流出山口,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典型地貌为冲积扇。故选C。第10题,冲积扇地形较平坦,土壤肥沃,地下水位较高,适合农耕;受地形等因素影响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故选A。第11题,西北地区为大陆性气候,晴天多,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气温较低;图中①为射向地面的太阳辐射,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故选C。
答案:9.C 10.A 11.C
12.解析:河曲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读乙图可知,T岸侵蚀,P岸堆积;读甲图可知,①③剖面均位于河曲处,且T岸均为凹岸(侵蚀岸),P岸均为凸岸(堆积岸),与乙图剖面一致,①③正确;②剖面河道平直,主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但材料没有提示半球位置,因此无法判断侵蚀岸和堆积岸,②错误;④剖面为凹岸的剖面,其特征应为中间较深,两岸较缓,且形态相差不大,④错误。故选C。
答案:C
13.解析:第(1)题,由图1中甲的形状是扇形,位置在山口,可以判断受流水的沉积作用,山口处形成冲积扇。第(2)题,图2的河段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形平坦开阔,主要形成冲积平原。图2中河道主航道中心线虚线,看图可以发现在弯曲河段主要偏向河流的凹岸,因为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右岸(凹岸)遭受侵蚀,左岸(凸岸)遭受沉积。第(3)题,由图名可知,该地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由图例可以看出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所以大概位于我国北方温帯地区,1月均温低于0℃,河流有结冰期。
答案:(1)冲积扇 流水堆积
(2)平原
(3)有。该区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平原地区植被为落叶阔叶林,推断位于我国北方温带地区,1月均温低于0℃,故河流有结冰期。
课后作业提升10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
1~2.解析:第1题,江南丘陵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润,主要为红壤。东北地区纬度偏高,主要为黑土地,腐殖质层较厚,所以土层深厚,A项错误,B项正确。江南丘陵地区降水更多,降水淋溶作用比东北平原强,C项错误。江南地区的积温比东北平原高,微生物分解作用比东北平原高,D项错误。故选B。第2题,与江南丘陵和东北平原相比,陕北高原主要是黄土,有机质含量较低,A项错误。黄土空隙大,透气性好,B项正确。土壤紧实度差,C项错误。气候干旱,空隙大,土壤水分条件差,D项错误。故选B。
答案:1.B 2.B
3~4.解析:第3题,考查土壤的形成,土壤的形成和地形、气候、岩石性质、生物等多种因素有关,但是对土壤形成影响最大,最活跃的因素是生物,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4题,考查土壤和其他自然环境的关系。①地表径流和植被覆盖率有关,植被覆盖率越高,地表径流越小,植被覆盖率越低,地表径流越大,它们之间是负相关,故①正确;②陡坡上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故②正确;③土壤中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基岩的风化作用,故③错误;④地下径流和地表植被覆盖率有关,和气温没有关系,故④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答案:3.D 4.A
5~6.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①地地处山脊(凸低为脊),海拔500~550米;②地位于山谷中,有河流经过,③地位于陡崖处,④地位于山峰,海拔约800~850米。谷地地势低,沉积作用强烈,土壤厚度大,蓄水、保水能力强。故选B。第6题,东南丘陵地处亚热带,夏季高温多雨,因此地表风化和成土作用十分活跃。风化壳遭到雨水极其强烈的分解和淋溶,使土壤处于脱盐和脱硅过程,呈酸性,缺乏肥力,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耕作时,要适当增施有机肥,故选C。
答案:5.B 6.C
7~8.解析:第7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土壤是多个自然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最活跃的因素是生物,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形成腐殖质,为土壤提供肥力,故C正确,A、B、D错。第8题,成土母质主要为土壤提供矿物质,影响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及土壤的质地,故D正确。提供的是矿物质而不是有机质,所以A、C错。和土层厚度无关,故B错。
答案:7.C 8.D
9~10.解析:第9题,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水热条件影响植被生长;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所以形成图中两种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气候与植被,②③正确,故选B。第10题,森林植被下有机质主要以枯枝落叶的形式进入土壤,因而腐殖质明显地集中于土壤表层,向下突然减少;草原植被下有机质主要以根系的形式进入土壤,腐殖质的含量自表层向下逐渐减少。根据图中a、b两种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变化来分析,a为草原土壤,可能位于我国内蒙古东部,B、C错误;b表层有机质含量较大且向下突然减少,为森林土壤,可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D正确;青藏高原是高山高原气候,降水少,植被稀少,气候高寒,土壤发育较差,难以形成这么深厚肥沃的土壤,A错误。故选D。
答案:9.B 10.D
11~12.解析:第11题,由材料“将土壤改良成表层沙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为黏土的三明治结构”可知,中间层是有机肥,有机质含量高,A错。底层黏土土壤孔隙较小,B错。表层的沙土利于地表水蒸发,使地下水位上升,C错。底层的黏土不利于土壤水分下渗,利于保持土壤水分,D正确。第12题,从“阿尔梅里亚气候统计资料”表中可读出,该地降水较少,气候较为干旱,大力推广滴灌施肥技术可节约用水,A正确。该地位于沿海地区,可适当发展海水淡化产业,B正确。在温室大棚顶部修建集雨管道充分利用水资源,C正确。该地降水较少,夏季降水较少,雨热不同期,不适宜大规模种植水稻,D错误。题目要求选错误的,选D。
答案:11.D 12.D
13.解析:第(1)题,根据对比森林土壤与草原土壤剖面图,发现森林土壤与草原土壤都具有的土壤层是腐殖质层和淋溶层。第(2)题,枯枝落叶和动物遗体被微生物分解,形成腐殖质层。其影响因素主要跟动植物的数量、气候和人类活动有关。枯枝落叶的数量越多,腐殖质层越厚;气温越高,微生物越活跃,分解速度越快;降水越大,所形成的淋溶强度越强;坡度越大,侵蚀能力越强;人类活动越多,破坏越多。第(3)题,土壤的腐殖质层的形成与动植物的数量、气候、人类活动有关。森林土壤的腐殖质层比草原土壤薄主要是:草原上草类生长期短,腐殖质较多,而森林生长期长,有机物主要储存在植物体内,土壤中腐殖质少。
答案:(1)腐殖质层和淋溶层
(2)枯枝落叶的数量;微生物活跃程度;降水形成淋溶强度;坡度大小;人类活动等。
(3)草类生长期短,腐殖质较多;树木生长期长,大量有机质储存在植被体内,腐殖质较薄。
14.解析:第(1)题,一个发育成熟的土壤剖面一般具有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层,分别对应图中的图例。第(2)题,仅考虑地形条件,在地势陡峭的地形部位,外力侵蚀作用强烈,成土母质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在地势平坦的地区,易受外力沉积,成土母质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第(3)题,读图可知,降水量曲线和植被生产力曲线与风化壳发育厚度有明显的对应关系。第(4)题,B纬度相对于C纬度,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微生物分解作用较弱,因此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高。第(5)题,D处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典型植被类型是热带荒漠,其叶面积缩小或退化,呈鳞片状或为刺,以减少蒸腾,且大多有发达的根系,以便从土壤深处或广大面积的土壤中吸取水分。
答案:(1)有机层 淋溶层 母质层
(2)陡峭 平坦
(3)降水量 植被生产力
(4)B 微生物分解
(5)蒸腾 根系
课后作业提升11 自然灾害的成因
1~3.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高雄地震震级较高,震源较浅,时值深夜,地处陆地,人口稠密,所以高雄地震人员伤亡较多,故C项正确。第2题,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第3题,地震预警公布预计地震到达时间,人们便可以做好准备,及时躲避,能够最大限度减少伤亡,D项正确。
答案:1.C 2.A 3.D
4~6.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该国洪涝频次较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地势低平的河流沿岸地区,所以对该国洪涝频次空间分布差异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地形和水系分布,C项正确。第5题,读图可知,6~9月降水量大,易发生洪涝灾害。第6题,读图可知,3~5月降水稀少,气温最高,因此印度旱灾主要发生在3~5月。
答案:4.C 5.C 6.B
7~8.解析:第7题,读表可知,甲、丙两国受灾人数多、死亡人数多,说明甲、丙两国人口多;乙、丁两国受灾人口少、死亡人数少,说明乙、丁两国人口少,故B项正确。第8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甲国为中国,丙国为印度。印度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小。
答案:7.B 8.C
9~10.解析:第9题,图示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一些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应该是滑坡,C项正确。第10题,滑坡多发生在山区;多发生于我国夏季、雨季;滑坡是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形成的,成因与人类活动有关,如破坏植被;滑坡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D项正确。
答案:9.C 10.D
11~12.解析:第11题,由材料“沿着冻融界面向下缓慢移动”可知,冻融泥石流的特点是移动速度慢,A项正确。第12题,冻融泥石流形成的条件是冻土融化。气温升高,冻土融化,与冻融泥石流关系最密切的是气温,C项正确。
答案:11.A 12.C
13.解析:第(1)题,根据表格信息即可判断两个要素及其关系。影响烈度的因素主要有震级、震源深度、地质条件、震中距、抗震性能等。第(2)题,地震的危害从诱发次生灾害、破坏生产生活设施、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方面分析。
答案:(1)震源深度 震级 烈度大小与震源深度(h)呈负相关,与震级(Ms)大小呈正相关 震中距、地质条件、建筑物抗震性能等
(2)诱发海啸,导致核电站发生核泄露,建筑物遭到破坏,造成道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导致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严重等。
14.解析:第(1)题,读图即可判断自然灾害类型。天山北坡自然灾害类型分布特点为随海拔的变化,自然灾害类型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自然灾害类型分布分为上、中、下三个带,根据高度描述其具体分布。第(2)题,天山北坡海拔2 500米以下有泥石流分布,其发生频率低,理由是海拔约2 500米以下泥石流以暴雨型泥石流为主;一次暴雨的降水量可占年降水量的25%~40%,由于该地区位于西部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暴雨发生的频率低。第(3)题,天山北坡夏季气温高,冰川和积雪融化速度快,产生大量冰雪融水;天山北坡降水较多,大量水流诱发了泥石流。
答案:(1)类型:洪涝灾害;泥石流灾害;塌方灾害;雪崩灾害等。
分布特点:随海拔的变化,自然灾害类型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自然灾害类型分布分为上、中、下三个带:海拔约2 500米以下,以暴雨型洪灾、塌方和暴雨型泥石流为主;海拔约2 500~4 000米,以融雪型洪灾、冰川融雪型泥石流、冬季雪崩为主;海拔约4 000米以上,以夏季雪崩为主。
(2)发生频率低。海拔约2 500米以下泥石流以暴雨型泥石流为主;一次暴雨的降水量可占年降水量的25%~40%,发生暴雨频率低。
(3)在夏季持续高温作用下,天山北坡的冰川和积雪处于强烈消融状态,会产生大量冰雪融水;天山北坡的暴雨多发生在夏季,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水流;冰雪消融或暴雨产生大量水流,顺着坡面汇入河谷及两侧丰富的松散碎石堆积物中,在重力作用下沿陡峭的河谷快速下滑,导致天山北坡泥石流多发生在夏季。
课后作业提升12 自然灾害的防避
1~3.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尼泊尔地震震中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第2题,地震发生后,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外传播能量。地震波包括纵波和横波,纵波传播速度快,先到达;横波传播速度慢,后到达。根据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的差异,ICL软件可以实现地震预警,故A项正确。第3题,地震发生时,若师生在五楼教室中,应就地避险,老师应立即指挥学生躲藏在课桌下。
答案:1.D 2.A 3.D
4~6.解析:第4题,根据等高线数值,A地的海拔小于40米,是洼地。在洪涝治理中,A地所起的主要作用是作为分洪和蓄洪区,B项正确。第5题,为缓解甲河段的洪水泛滥,最有效的措施是在上游河段修建水库,通过水库调节径流量,C项正确。第6题,下游地区地形平坦,河流流速慢,可疏浚河道、加固大堤、退田还湖;植树造林成效不大。
答案:4.B 5.C 6.D
7~9.解析:第7题,抢救溺水者首先要把其救到岸上,清除口、鼻内异物才有利于排水,紧急救助之后再送医院。第8题,抱紧电杆易被电击;躲在巨石之下可能会遭岩石倾覆砸伤;洪水汹涌时危险太大,游泳逃生难度高。第9题,做人工呼吸是落水者被救上岸后的救治手段。
答案:7.D 8.C 9.A
10~12.解析:第10题,针对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最有效的防治措施是植树造林,B项正确。第11题,加强对岩体、土体的监测,有利于及时预警泥石流,①正确;在冲沟中堆放弃土弃渣,增加了泥石流形成的物质,增加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几率,②错误;可预测、但难以预报泥石流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③错误;在沟道两侧修筑防护堤,可以挡水挡土,减轻水土流失,④正确。第12题,图中①②是逆着泥石流的方向向上游逃生。顺③路线逃生要穿过泥石流;顺④路线逃生时顺着泥石流方向往下游跑,均不安全。当泥石流发生时,应该远离泥石流向海拔高处逃生,故A项正确。
答案:10.B 11.C 12.A
13.解析:第(1)题,遇到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山崩时应躲在巨石后面,抱头蹲下;火灾首先要用湿布掩住口鼻;水灾要跑向高处;地震应躲在结实的墙角,头上顶软厚物防护,不能躲在屋梁下。第(2)题,防御地震应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第(3)题,发生雷电时,应切断雷电与人体的联系。
答案:(1)①和⑤。顺着泥石流的方向跑会被淹没,应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屋梁在地震中易倒塌。
(2)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等。
(3)关闭或远离带电设备及金属设备;不使用手机、耳机等电子设备;避免在大树或电线杆下躲避;不要在高处和空旷地停留,尽快躲在低洼处、房屋或干燥的洞穴;不要去江河湖边游泳、划船、垂钓。
单元检测一 从宇宙看地球
1~3.解析:第1题,月球围绕行星地球运动,属于卫星。故选C。第2题,月球和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差异不大,故A错;月球和地球都位于太阳系中,都有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故B错误;月球有自转,所以有昼夜交替现象,故D错误;月球与地球环境的最大差异是月球由于质量小,引力较小,没有大气,故C正确。故选C。第3题,太阳辐射是太阳稳定的释放电磁波,对信息传送产生干扰不大,故A错误;“嫦娥二号”向地面传送信息以无线电的形式传送与月球的引力和地球运动关系不大,故C、D错误;太阳活动扰乱电离层,可能干扰无线电通讯,故B正确。故选B。
答案:1.C 2.C 3.B
4~6.解析:第4题,甲、乙、丙三个位置,“好奇号”已经进入火星大气层,不再属于独立的天体;而丁位置“好奇号”处在火星大气层之外,存在宇宙空间中,可以称为天体。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5题,火星属于行星,“火卫一”属于卫星,两者组成的天体系统类似地球和月球组成的地月系,属于行星系,与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不属于同一层次。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6题,火星的质量较地球小,因此其引力较小,火星大气散逸到太空中的速度较快。火星大气散逸速度与卫星数量、公转周期、日火距离关系不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答案:4.D 5.D 6.A
7~8.解析:第7题,太阳大气层由内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图中太阳的外部大气层E、F、G分别代表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故选B。第8题,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包括: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B、C、D都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不会影响有线电短波通信,A表述不正确。故选A。
答案:7.B 8.A
9~11.解析:第9题,依据地质时期的景观复原图,图中有数量众多的恐龙和高大植物,判断景观所示的地质时期是中生代。A、C、D错误,故选B。第10题,结合图示可知恐龙数量众多,而在中生代,爬行动物极度繁盛,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A、B、D错误,故选C。第11题,中生代由于板块剧烈运动,联合古陆开始解体发生漂移,该时期裸子植物繁盛,因此是地质史上重要的成煤期。联合古陆形成在古生代,现代海陆格局形成在新生代,距今5.41亿年~2.52亿年为古生代,A、B、D错误。故选C。
答案:9.B 10.C 11.C
12~13.解析:第12题,由图可知,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特点为温暖期和冰期交替出现,温暖期较长,A正确,B错误。冷暖干湿相互交替是全球气候变化规律最主要的特点,变化周期不尽相同,C、D错误。故选A。第13题,蕨类植物出现在距今4亿年前的古生代志留纪末期和下泥盆纪,约距今4~3.6亿年前,故从图中的信息可知,甲时期所处时代的主要植被为蕨类植物,B正确。故选B。
答案:12.A 13.B
14~15.解析:第14题,由图信息可知,甲地位于岩石圈的底部,而岩石圈的组成是由地壳和上地幔的上部,由此可知,A错误,B正确。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C错误。古登堡面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D错误。故选B。第15题,由图中信息可知,乙处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岩石非常致密坚硬,是由于板块之间受到挤压,压强大,与温度无关,A错误,B正确。板块交界处,地层活跃,但与题干不符,C、D错误。故选B。
答案:14.B 15.B
16.解析:根据岩石圈的概念,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B正确;地幔包括上地幔和下地幔,A错误;上地幔顶部在软流层之上,C错误;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属于内部圈层,D错误。故选B。
答案:B
17~18.解析:第17题,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于横波,地震发生以后,纵波先传到地面,约12秒后横波到达,因此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故选D。第18题,莫霍面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古登堡面为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9~41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由材料可知,此次地震发生在陆地,震源深度为16千米。因此此次地震震源应位于莫霍面以上的地壳。A、B错误。图中Ⅱ圈层为地壳,Ⅳ圈层为地核的外核,C正确、D错误。故选C。
答案:17.D 18.C
19~20.解析:第19题,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能量释放过程非常迅速,很多人根本来不及逃生,B正确。地震释放的能量来自于地球内部,A错。地震的能量是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外传递,C错。地震释放的能量与震源深度呈正相关,震源越浅、震级越高,D错。故选B。第20题,本次地震震源深度10 km,地壳的平均厚度17 km,故本次地震震源位于地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答案:19.B 20.A
21.解析:第(1)题,读图可以看出,可能总辐射量随纬度增加而减小,有效总辐射量副热带地区最大,由低纬向高纬先增加后减少,故很容易概括出纬度分布规律。第(2)题,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大气和云层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赤道地区理论上有效总辐射量大,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却不是最高的,联系赤道地区降水丰富,云雨天气较多的特点,很容易推测出原因。第(3)题,日常生活中利用太阳辐射的例子很多,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太阳灶、晾晒衣物、太阳能热水器等。
答案:(1)可能总辐射量由低纬向髙纬递减;有效总辐射量由低纬向高纬先增加后减少,最大值出现在副热带地区。
(2)赤道地区降水丰富,云雨天气较多,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少。
(3)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太阳灶、晾晒衣物。
22.解析:(1)读图可知,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总量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的变化。(2)读图可知,a位于青藏高原,b位于四川盆地,a点为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区,b点为太阳辐射总量最贫乏区。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日照时间、海拔、天气状况、大气透明度等。a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云量较少,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日照时间较长;大气洁净,透明度高。b位于四川盆地,海拔较低,多云雨天气,日照时间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答案:(1)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纬度高度(或者纬度因素)
(2)a点为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区,b点为太阳辐射总量最贫乏区
原因:a点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大气中水汽含量少,晴天多或日照时间长;b点为盆地地形,多云雨天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大,日照时间短。
23.解析:第(1)题,小行星带地处火星与木星之间,曲线①为土星的公转轨道,曲线④为地球的公转轨道。第(2)题,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是安全的宇宙环境和稳定的光热来源;自身条件是有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液态水。由于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和公转周期适当,使地表具有适宜的温度;质量和体积适中,使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第(3)题,三叶虫化石出现于古生代,出现三叶虫化石的地层应该在古生代形成。第(4)题,太阳大气由里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为黑子,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为耀斑,日冕层上的太阳活动为日冕物质抛射。第(5)题,地球的内部圈层由外向里依次为地壳、地幔、地核。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为莫霍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线为古登堡面。
答案:(1)土星 地球 (2)b d a c (3)古生
(4)日冕 黑子 (5)地壳 古登堡
24.解析:(1)地震波由横波和纵波叠加而成,图中示意地震波由地表向地心传播过程中波速随深度的变化情况,左侧坐标表示深度,上方横坐标表示地震波速度,图内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横波和纵波。纵波波速比横波快,因此,图中A是横波,B是纵波。(2)根据地震波在距离地表平均33千米处波速突然增大,可确定D面为莫霍面。又根据在2 900千米处,纵波波速锐减,横波完全消失,可确定F面为古登堡面。以这两个地震波的波速存在明显变化的界面,地球内部可划分为三个部分,即:D面以上的C表示地壳,D面以下,F面以上的E为地幔,F面以下横波不能通过,说明F面以下物质非固态。再根据纵波通过F面以下的波速,说明F面以下物质非气态,故只能是液态。(3)由图可知,地震波在距离地表平均33千米处波速突然增大,可确定D面为莫霍面,又根据在2 900千米处,纵波波速锐减,横波完全消失,可确定F面为古登堡面。地震波在通过莫霍面后速度都变快。(4)地震的发生是因为地球内部岩层断裂错位,引起地表震动。这次地震的震源只有10千米,根据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3千米,而此次地震发生在青海省,地势高,地壳厚度更大,所以此次地震的震源应位于地壳中。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故本题B项正确。岩石圈之下为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由于这次地震的震源只有10千米,故可排除C、D两项。(5)地震是岩石圈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其能量来源主要是地壳中的放射性元素在衰变过程中产生的放射热。故A正确,B错误。地震发生时,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减轻损失。如:在家中,迅速关闭电源、燃气,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不能使用电梯;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也会引发海啸,对人类,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居民产生具大危害。C、D错误。
答案:(1)B A (2)地壳 地幔 液态或熔融状态 (3)D 快 (4)B (5)A
单元检测二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
1~3.解析:第1题,在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的条件下,受热力环流影响,山区白天一般吹谷风,晚上转变为山风。图中10~12时风向发生明显的变化,应该是谷风开始出现,故选B。第2题,与夏季相比,冬季太阳高度更小,谷底受山体阻挡明显,气温上升慢,谷风出现时间较晚。夏季普遍温度高,气压梯度小,风力小;冬季谷底、山峰之间温差大,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较大。故选C。第3题,与谷底相比,坡地近地面空气白天升温较快,盛行上升气流,夜晚坡面降温快,坡地气流多下沉。故B、C错。白天坡地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削弱太阳辐射,有利于茶树生长;夜晚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降水较少,对茶树生长不利,故A对,D错。故选A。
答案:1.B 2.C 3.A
4~5.解析:第4题,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可判断,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削弱后的太阳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月牙泉地区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即②强,③增强;晚上大气的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最终导致该地区昼夜温差较大,D正确;①不会有变化,故选D。第5题,深秋容易出现霜冻是由于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④减弱,夜晚气温过低,水汽容易凝结成霜,C正确;①不会有变化,排除A、D;③增强不易出现霜冻,排除B。故选C。
答案:4.D 5.C
6~7.解析:第6题,立秋至处暑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昼长夜短,早于当地时间6点日出,晚于当地时间18点日落。在日出前和日落后,太阳辐射量应为0,而不是大于0或小于0,随着日出,太阳辐射逐渐增大,到正午时刻达到最大,之后太阳辐射减小,读图可知,①②③④曲线中,只有曲线③满足该条件,故选C。第7题,太阳辐射应在当地12点前后达到最大值,根据上题分析可知,③表示太阳辐射的变化曲线,该曲线达到最大值时,北京时间约在13~14点,所以当地的经度大约位于90°E~105°E,A、C、D错(注意珠江三角洲的经度大约位于110°E~120°E之间),B正确,故选B。
答案:6.C 7.B
8~9.解析:第8题,“一个地区的风受局地风与背景风的共同影响”,山谷风是局地风。山谷风相对于较大尺度的背景风(如季风)来讲,应在背景风较弱的时候较强,C、D错误。根据山谷风原理,晴天情况下山坡白天得到的太阳辐射强,升温幅度大,山坡与山谷温差大,所以谷风风速大。晚上由于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山坡降温幅度大,因此山风更加强烈。A正确,B错误。故选A。第9题,背景风速可能会影响山谷风的强度、风速,不会影响“时长”,A错误。冬季植被覆盖率、山坡坡度不能发生明显变化,B、D错误。山风主要出现在黑夜,一般自22时起,至次日7时结束,大约是9个小时;谷风主要出现在白天,一般自10时起,至16时结束,大约是6个小时。河北省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此季节昼短夜长,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会发生变化,会影响到山坡与谷地的“受热时间”,进而影响山风与谷风时长。C正确。故选C。
答案:8.A 9.C
10~11.解析:第10题,图示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四周高山环绕,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因此缺乏水汽输送环节。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11题,读图可知,图示河流河水自上游向下游径流量逐渐减少,最终消失在沙漠中,没有汇入海洋,属于内流河,参与的水循环为陆地内循环;该地区降水稀少,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答案:10.D 11.D
12~13.解析:第12题,根据海水性质的垂直变化可以推断,深海环境具有压强高、温度低、没有阳光、缺氧、生物少的特点。故选A。第13题,海水性质垂直方向的变化为高纬地区水温垂直变化小,A错误;盐度在高纬地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B错误;低纬海区海水密度垂直变化大,C错误;深海4 000 m以下各海区的海水性质差别不大,D正确。故选D。
答案:12.A 13.D
14~15.解析:第14题,植草沟最突出的功能是收集雨水、净化水体、涵养水源等。植草沟是“会呼吸”的地面,可以将地下的水体蒸腾出来,增加空气湿度,A正确;植草沟可以汇集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B错;植草沟属于园林绿化用地,不属于耕地,且生态功能指的是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C错;扩大城市化面积不属于生态功能,D错。第15题,结合图文信息,可以看出植草沟的工程量小,与透水路面等相比,造价低,C正确;原来的道路两侧不一定都是低洼地,所以往往对原有地貌进行了局部改造,A错;沟渠不便通行,B错;透水路面便于人们通行,植草沟吸水性和透水性材料中未提到,无法得知,D错。
答案:14.A 15.C
16~19.解析:第16题,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形成热力环流,A正确;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C错误;高空气压低于近地面,D错误;A地气流下沉,说明A地气温低,B错误。故选A。第17题,如果此图是“城市热岛环流侧视图”,B处盛行上升气流,代表城区,在②处进行植树造林,森林能净化空气,蒸腾作用强,增加空气湿度,故能对流到城区的空气起到净化和增湿作用,C正确、D错误;森林蒸腾作用强,林内空气湿度大,遮阴作用强,白天气温较低,对城市空气起降温作用,没有明显增温作用,A、B错误。故选C。第18题,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③为上升气流,白天谷地升温慢,气流下沉,①错误,白天山坡增温快,盛行上升气流,②正确,夜晚谷地降温慢,盛行上升气流,③正确,夜晚山坡降温快,气流下沉,④错误。故选B。第19题,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图,①为下沉气流,形成A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干燥,A错误、C正确;②为盛行西风,若在北半球,为西南风,若在南半球,为西北风,B错误;副极地低气压带纬度较高,气温较低,③气流由于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相遇,暖气流上升,是动力原因,D错误。故选C。
答案:16.A 17.C 18.B 19.C
20.解析:等温线向北突出,说明海水温度高于同纬度的海区(高高低低原理),沿岸有一股暖流由南向北流,因此,会使向北航行速度更快,污染物向北扩散,增温增湿,①②④正确,故选B。
答案:B
21.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海水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波浪、潮汐和洋流三种基本形式。波浪是塑造海岸的主要动力,波浪的长期作用使崖壁破碎、海岸崩塌,形成侵蚀海岸,图中地貌为海蚀地貌。景观图中可见海蚀崖、海蚀洞、海蚀拱桥等海岸地貌。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是暖流;由高纬流向低纬的是寒流,根据洋流的流向可判断暖流为⑤⑥③②4支。暖流通过对水热的输送,可将较低纬的热量输送到较高纬,使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比同纬度地区更温暖湿润。第(3)题,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与大西洋相比,地中海蒸发旺盛,海水盐度高、密度大,水面比大西洋低,使甲海域表层海水由大西洋向地中海流。第(4)题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乙海域为波罗的海,盐度低于10‰,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原因主要位于高纬度地区,气温低,蒸发较弱;所处位置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周边较多淡水河流汇入,稀释明显;海域较为封闭,与外界水体交换少。
答案:(1)潮汐 波浪 海蚀崖 海蚀拱桥(海蚀洞)
(2)寒流 4 热量 暖湿
(3)强(旺盛) 大 低 自西向东流(由大西洋向地中海)
(4)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周边较多河流淡水汇入,稀释明显;海域封闭,与大西洋水体交换少
22.解析:第(1)题,深秋晴朗的夜晚,空中的云量较少,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热的能力比较弱,大气温度较低,这样大气的逆辐射就比较弱,大气保温作用也比较弱,此时地面温度极低且降温速度较快。在温度低到一定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凝结成霜,此时便会出现霜冻现象。第(2)题,柴草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烟雾,柴草烟雾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及尘埃,这些物质能大量吸收地面所产生的长波辐射,大气温度会随之逐渐升高,这样大气逆辐射的强度便会增强,大气逆辐射会把一定量的热量返还给近地面,这样可以减少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可以用来预防霜冻灾害的发生。第(3)题,“太阳暖大地”即地面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后而逐渐升温;“大地暖大气”即对流层中的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后而升温;“大气还大地”即大气逆辐射会将一部分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的热量返还给近地面,这就是所说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答案:(1)深秋晴朗的夜晚,云量少,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弱,大气温度低,大气逆辐射弱,大气保温作用弱,地面温度很低且下降很快。温度低,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凝华成霜,出现霜冻。
(2)烟雾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尘埃,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可预防霜冻。
(3)“太阳暖大地”即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増温;“大地暖大气”即对流层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大气还大地”即大气逆辐射将一部分地面长波辐射返还给地面。
23.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A是近地面大气层,是对流层;B在对流层上部,是平流层;C层为高层大气。第(2)题,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地面受热后将热传递给大气,所以对流层大气的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每升高1 000米,温度降低6℃。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等压面的判读。等压面上的气压相等,即1=2=3;同一竖直面上,近地面气压大于高空气压,即4>3,1>5;所以表示气压最高的数码是4,表示气压最低的数码是5。第(4)题,“等压面是凸高凹低”,即甲处高空气压较低,甲处是下沉气流,近地面是高气压;乙处高空气压较高;乙处是上升气流,近地面是低气压;甲处气温低,乙处气温高。第(5)题,白天,陆地受热快,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海洋相对冷,空气下沉形成高气压;所以甲表示的是海洋,乙是陆地。城市排放各种废热,比周围郊区温度高,城市形成低气压区,甲表示郊区,乙是城市。
答案:(1)对流层 平流层
(2)地面辐射 降低
(3)1、2、3 4 5
(4)乙 甲
(5)海洋 城市
24.解析:(1)由图可知,采摘区均沿公路分布,方便游客到达采摘地,且采摘区附近有高速公路,方便远途游客快速到达。(2)与其他三地相比,丙位于采摘、垂钓活动区,方便参加采摘节的游客休息、就餐,故“餐饮休憩区”最适合布局在丙地。(3)由图可知,樱桃树叶片宽阔,且位于山东,可推测其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树种叶片春季萌发,秋季落叶。(4)开办采摘节对当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从经济和社会角度分析。开办采摘节,吸引游客,能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还能增加就业。开办采摘节,充分依托樱桃资源,延长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答案:(1)临近高速公路,方便远途游客快速到达,其他公路交织成网,方便游客到达采摘地。
(2)丙 位于采摘、垂钓活动区,人员较多,方便游览、就餐。
(3)温带落叶阔叶 叶片宽阔(叶片卵型或椭圆形) 春季萌发,秋季落叶(夏季盛叶、秋季落叶)
(4)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等。
单元检测三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1~3.解析:第1题,喀斯特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硝酸盐岩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的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据此进行判断④桂林山水地貌,属于喀斯特景观,D正确。①是沙丘地貌,②是火山地貌,③是雅丹地貌,A、B、C错误。故选D。第2题,垄槽纵列、沟垄相间为风蚀雅丹地貌,A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喀斯特地貌是奇峰林立、地表崎岖,B正确。锥形山体、顶有火口为火山地貌景观,C错误;沙丘广布、植被稀疏是风力堆积导致的,D错误。故选B。第3题,喀斯特地貌是流水对可溶性岩石(石灰岩为主)进行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一种典型地貌,因此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气候(水文)和岩石特性有关,D正确,受土壤、植被、地形等因素影响较小,A、B、C错误。故选D。
答案:1.D 2.B 3.D
4.解析:图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分布地区由于流水溶蚀作用导致地表崎岖,A正确;一般可溶性岩石分布地区都可以形成喀斯特地貌,B错误;不仅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其他地区受流水溶蚀作用也可能形成喀斯特地貌,C错误;喀斯特地貌与流水的沉积作用有关,如石笋,D错误。故选A。
答案:A
5~6.解析:第5题,图中有河流、人、山体、大气,分别对应地球的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共包含4个圈层。故选C。第6题,图中表示的是桂林山水,属于喀斯特地貌。故选B。
答案:5.C 6.B
7~9.解析:第7题,从图中看,锥状峰丛地貌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C正确。冰川地貌一般位于高山或高纬度地区;该地不位于沿海,不是海岸地貌;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一般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故选C。第8题,图中地貌是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山区流水溶蚀作用强烈,洞穴系统较发育,A正确。该山区沉积岩分布广泛,土层较薄,B、C错。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是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不稳定,D错。故选A。第9题,贵州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山麓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正确。故选B。
答案:7.C 8.A 9.B
10~12.解析:第10题,每年冬春季节(10月~次年3月),该地区气候干旱,多大风,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加上经过江面受阻挡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气流挟带沙洲和河漫滩上的沙粒,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因此连绵的沙丘应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故选B。第11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沙丘的沙主要来自附近沙洲和河漫滩。因为在谷地中,受两侧山地阻挡外部沙尘难以进入,且当地离海洋远,距离塔克拉玛干沙漠远,A、B、C排除。故选D。第12题,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当该区域植被覆盖良好时,风力较小,沙丘增长速度也较慢。该区域夏季植被覆盖最好,风力最小,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小。故选B。
答案:10.B 11.D 12.B
13~14.解析:第13题,据图分析可知,甲深圳小梅沙海滩为海浪沉积作用形成,A错误;乙青岛海边石老人为海浪侵蚀作用形成,B错误;丙瑞士马特角峰为冰川侵蚀作用形成,C正确;丁为沙丘地貌,为风力沉积作用形成,D错误。故选C。第14题,据图可知,丁为我国西北地区的沙丘地貌景观等高线地形图,为风力沉积作用形成,所处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风力强劲,晴天多,太阳辐射强,A、C错误;降水少,不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D错误;缓坡一侧为风的来向,结合指向标可判断该景观区的盛行风最可能为西北风,B正确。故选B。
答案:13.C 14.B
15~17.解析:第15题河流的弯曲程度,主要由河流的侧蚀作用决定。最有可能是河岸岩性,即上荆江河岸岩性较硬,抗侵蚀能力强于下荆江,形成“上荆江微弯曲”而“下荆江高弯曲,九曲回肠”,C正确。根据右下角的比例尺,该区域范围较小,上、下荆江河段地形、流量、沿岸植被差异不大,C正确,A、B、D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第16题,读图可知:扇状沉积体在凹凸岸、河流宽阔与狭窄处均有分布,A、B、C错误;洪水决口处,河流携带大量沉积物通过决口被冲到洪泛盆地上形成的扇状沉积体,D正确,故选D。第17题,裁弯取直后,航运的距离变短了,故②对;裁弯取直,形成众多牛轭湖等湖泊,湿地面积增加,故③对;河流的流量与降水,流域面积等有关,故①错;裁弯取直后,河流流速增快,泥沙沉积减少,肥沃土壤减少,不属于有利影响,故④错。故选D。
答案:15.C 16.D 17.D
18~20.解析:第18题,东北平原水热不及南方,生物量较少,由于温度低,微生物分解缓慢,有机质积累多,B正确;成土母质为土壤提供最基本的矿物质和无机物;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具有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故选B。第19题,青色土壤指我国东部排水不良或长期被淹情况下的土壤,如水稻土;白壤指分布在西部地区的盐土,西部地区降水少,淋溶层较薄,生物量少,腐殖质层较薄,肥力较低。故选D。第20题,红壤具有“酸、黏、瘦”的特点,改良的方法:施用有机肥——治“瘦”,补充熟石灰——治“酸”,掺沙——治“黏”,①②正确。故选A。
答案:18.B 19.D 20.A
21.解析:第(1)题,影响:从经纬度判断,该地区是美国的中央大平原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雨热同期,热量充足,利于植物生长;受南下冷空气影响,冬季较长,气候寒冷干燥,枯枝落叶多;气温低,微生物活动弱,枯枝落叶分解缓慢,黑土层非常厚,土壤肥沃,是优质黑土区。第(2)题,原因: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开垦荒地活动加剧,该区域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森林、草地遭到破坏,导致黑土退化加剧;黑土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深居内陆,年降水量较少,地势平坦,南下冷空气势力强盛,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作用显著;汛期降水量丰富,河流流量大,流水侵蚀作用较强,黑土侵蚀严重。第(3)题,生态效益:该区域采取了滴灌等一系列措施,黑土侵蚀明显减少。节水农业可以使地表水资源增加,地表植被也增加,降低土壤侵蚀,减少大气中的扬尘;植被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能力,改善了水质;植被增加,保护生物的栖息地,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1)夏季雨热同期,利于植物生长;冬季较长,寒冷干燥,枯枝落叶多;微生物活动弱,枯枝落叶分解缓慢。
(2)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森林、草地遭到破坏,加剧黑土退化;黑土区深居内陆,年降水量较少,地势平坦,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作用显著;汛期流水侵蚀作用较强。
(3)减少大气中的扬尘,改善水质,保护生物的栖息地,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22.解析:第(1)题,相对高度的计算主要是利用两地之间的高度范围,该地区A地的海拔范围为:100 m,B地的海拔范围为300~350 m。两者差值大致为200~250 m。第(2)题,河流的上游河流流速快,落差大,两岸地势陡峭,河流以下蚀为主,河床加深,河床剖面多呈现“V”形,河流中下游地势平坦,流速慢,下蚀减弱,侧蚀增强,河床加宽,多形成宽而浅的“U”形槽谷。所以从上游到下游分别为乙、丙、甲。第(3)题,三角洲为河流在入海口附近的河流堆积地貌。泥沙堆积地貌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泥沙量;二是沉积。泥沙量主要考虑的是河流的搬运能力,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搬运能力强,入海口处的泥沙是河流从中上游携带搬运而来;沉积主要考虑流速,流速慢,泥沙易堆积,入海口地处河流中下游,一般为平原,地势平坦,流速慢,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使得水流不畅,泥沙沉积条件好。第(4)题,河流属于地表径流环节,该河流为外流河,所以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海陆间水循环。水循环地理意义①为陆地提供淡水资源,促进陆地淡水的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水资源在海洋和陆地之间不断的循环,加快海陆间水分的沟通,加快水资源的净化);②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蒸发和降雨等过程会影响热量);③是海陆间联系的纽带;④不断塑造地表形态(地表水和地下水对于地表形态有侵蚀和堆积作用)。
答案:(1)200~250 m
(2)从上游到下游分别为乙、丙、甲。
河流上游海拔较高,起伏较大,河流以下切侵蚀为主,河流剖面为“V”字形,越往下游,落差变小,河流下切侵蚀减弱,侧蚀增强,河道逐渐加宽,故可判断从上游到下游分别为乙、丙、甲。
(3)①河流将流水侵蚀下来的大量泥沙搬运到河口地区;②河口地区由于水下坡度平缓(地势低平);③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④使得河流流速缓慢,从上中游携带来的泥沙在此不断沉积,逐步形成了三角洲。
(4)河流属于地表径流,海陆间水循环 地理意义:①为陆地提供淡水资源,促进陆地淡水的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③是海陆间联系的纽带;④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23.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信息,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在形成原因上的相同点为风力作用形成的(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主导外力为风力作用);不同点为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结果(西北干旱,风力强劲,形成雅丹地貌),沙丘地貌是风力堆积结果(海边也有沙丘)。第(2)题,图二中沙山所在区域主要的风向为西北风(西风方向的坡度比较平缓),根据大的先沉积、小的后沉积,沙山西北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为从下到上逐渐变小。
答案:(1)风力 风力侵蚀 风力堆积
(2)西北风 从下到上逐渐变小
24.解析:第(1)题,由材料信息“地下河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的地下河,天窗、溶洞、峰丛等各类岩溶地貌集中分布”可知,地苏地下河地貌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流水溶蚀作用。第(2)题,由图示信息可知,地表水沿着垂直裂隙下渗形成地下水;而地下水沿着裂隙溶蚀岩石,水平方向上岩石裂隙不断扩大,形成溶洞;加上溶蚀作用继续对岩石进行溶蚀,溶洞不断扩大,顶部塌陷,最后形成天窗。第(3)题,由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该地区缺少地表水,可以利用天窗抽引水灌溉;由于地表起伏大,地下河水量最大,利用地下河落差发电;由于该地“地下河,天窗、溶洞、峰丛等各类岩溶地貌集中分布,形成了‘一河、百窗、千山’的地貌形态”,可以利用当地的美景发展旅游业。
答案:(1)流水溶蚀作用
(2)地下水沿着裂隙溶蚀岩石,形成溶洞(地下河);继续溶蚀,溶洞不断扩大;顶部塌陷,形成天窗。
(3)利用天窗抽引水灌溉;利用地下河落差发电;发展旅游业。
单元检测四 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
1~2.解析:第1题,寒潮的界定有一定的标准,并非冷空气入侵造成气温降低即为寒潮,A错;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B错;寒潮伴随着降温和雨雪天气从而造成经济损失,狂风暴雨多形容台风,C错;势力强大的寒潮可影响到低纬度地区,D正确。故选D。第2题,洪水灾害多是由于降水集中,排水不畅导致,而并非狂风引起,A错;台风的天气特征是狂风、暴雨、风暴潮,引发海水倒灌影响水质,B正确;潮汐现象主要受地球、太阳、月球之间的引力影响,与台风关系不大,C错;台风带来的暴雨可能使农作物遭受涝灾,但不会使农作物遭受旱灾,D错。故选B。
答案:1.D 2.B
3~4.解析:第3题,本题需结合材料作答,材料中所述事故为山洪,山洪的主要引发因素为暴雨,因此为避免该类危险采取的有效措施是“避开雨季探险”。故本题答案为A。第4题,山洪突发性强,速度快,且有异于一般洪水,山洪发生时最好迅速向垂直于山沟的高处跑。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故选C。
答案:3.A 4.C
5~6.解析:第5题,由材料分析可知,横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是纵波,即P波,因此地面上的人和池塘里的鱼都会感到的是纵波,会感到上下颠簸,C正确。故选C。第6题,当地震发生时,高层的居民切记不可乘坐电梯,因为随时有断电的可能性。如果在家里可以躲在坚固家具下或在卫生间等小开间处。如果在学校应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在室外的话应该在空旷地,不要在高楼烟囱下。B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5.C 6.B
7~8.解析:第7题,面对灾害,个人应做到学习自然灾害的知识和减灾知识,A正确。防灾是个人和国家共同的责任,B错误。遇到异常自然现象时应及时报告,C错误。遇到灾害要先确保自身生命安全,D错误。故选A。第8题,根据自然灾害发生发展情况,需要做好个人家庭的物资准备、技术准备、行动准备,①②④正确;医疗器械准备是社会层面该准备的物品,③错误,C正确。故选C。
答案:7.A 8.C
9~10.解析:第9题,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可知该河流的流向为由①流向②,则①位于堰塞体上游。在堰塞体自然崩溃之前,向下流的河水因被阻挡而导致水位不断上升,C、D选项水位下降错误;在观察①处河谷形态,该河谷下游等高线分布较密、上游较宽,说明河谷形态为下窄上宽,下部窄则蓄水量较小、水位上升快,上部宽蓄水量大则水位上升慢,即①处水位上升先快后慢,A对;B选项中水位变化曲线斜率先小后大,说明水位上升先慢后快,与实际水位变化不符,B错。故选A。第10题,山体滑坡发生后,滑坡处地势较两侧低,则相应的等高线向高海拔处凸出,故选B。
答案:9.A 10.B
11~12.解析:第11题,江淮平原8月份处在副高控制之下,是伏旱天气,台风可缓解旱情,D正确。台风不会引发虫灾,A错误。台风带来降水,不会加剧沙尘暴,此时是夏季也没有沙尘暴,B错误。江淮地区是平原,不会导致滑坡,C错误。故本题选D。第12题,外围大风区以风为主,降水少。台风中心是台风眼,无雨。旋涡风雨区降水最大。故本题选C。
答案:11.D 12.C
13~15.解析:第13题,读图可知,我国西北、西南、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北地区都有干旱发生,相对冰雹、洪涝和台风而言,干旱在我国的分布是最广泛的。所以选A。第14题,我国华南地区纬度位置较低,春季,雨带移到该地,多阴雨天气,会出现低温的状况。若冷空气势力强大,会对纬度较低的华南地区产生影响。农事活动较早,属于人类活动。我国的梅雨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所以选A。第15题,图中自然灾害在我国分布广泛,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不现实,B不可取,符合题意。修筑水库和分洪工程、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都是减轻自然灾害带来损失的良好途径,A、C、D可取,不合题意。所以选B。
答案:13.A 14.A 15.B
16~17.解析:第16题,据图可知崩塌体周边植被覆盖良好,该地地处河流凸岸,河流沉积作用为主,铁路线建成已久,并非铁路建设引发的崩塌。7月份,当地正值雨季,可推测当地强降雨浸润岩体引发崩塌。故选C。第17题,据图可知,此次崩塌块石跌落较远的主要原因崩塌区坡度较陡,块石体积、质量较大。块石形态并非球形,也不存在垂直节理发育,与河流水流速度无关。故选C。
答案:16.C 17.C
18~20.解析:第18题,台风“黑格比”登陆时,会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19题,发布台风预警后,浙江乐清市的居民应加固部分建筑物,D正确。驾船出海容易造成翻船事故、到海滨浴场游泳,会造成人身伤亡、待在向风的窗户旁会被大风打碎的玻璃割伤,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20题,为了监测台风的形成过程,人们可以运用遥感技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答案:18.A 19.D 20.B
21.解析:第(1)题,由所学知识可知,旱灾的发生主要从气象原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偏少)、地形地貌、水源条件与抗旱能力不足、人口因素、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等方面来回答。具体为:春季为湄公河三角洲的旱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地表蒸发量大;“受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可知,强厄尔尼诺现象加剧了当地的干旱程度;由图可知,湄公河三角洲人口众多,为东南亚重要农耕区,工、农业生产及生活需水量大;上游水库蓄水,导致下游流量减少。第(2)题,由所学知识可知,湄公河河口三角洲地处河流入海处,地势低平;上游大量建设水电站,拦河蓄水,下游流量减少;河口地区水位下降,海水易倒灌河口,地下水盐度升高;热带地区,气温高,表土蒸发强烈,地下盐分随水分到达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大量累积在土壤表层,加重三角洲土壤盐碱化。第(3)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图示农业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以家庭为单位,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精耕细作,单产高,但商品率低;经济较落后,科技水平低、机械化水平低;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旱涝灾害多发,水利工程量大。
答案:(1)春季为湄公河三角洲的旱季,降水少、升温快,地表蒸发量大;强厄尔尼诺现象加剧了当地的干旱程度;湄公河三角洲人口众多,为东南亚重要农耕区,工、农业生产及生活需水量大;上游水库蓄水,导致下游流量减少。
(2)湄公河上游大量建设水电站,拦河蓄水,下游流量减少;河口地区水位下降,海水易倒灌河口,入侵地下水;旱季表土蒸发强烈,地下盐分大量累积在土壤表层,加重三角洲土壤盐碱化。
(3)季风水田农业 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精耕细作单产高、商品率低、科技水平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22.解析:第(1)题,该图是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根据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由外向里分为地壳、地幔、地核。m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面;n为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为古登堡面。第(2)题,该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10 km,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3 km,地幔的深度为2 900 km,因此该震源位于地幔。印尼属于群岛国家,四面临海,海底地震易诱发海啸等灾害威胁周边国家和地区。第(3)题,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纵波速度快于横波,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而纵波能在固体、液态和气体中传播。因此地震发生后先测得的是纵波,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甲、乙两地均测得震级为7.2级。第(4)题,地震的防灾减灾措施中,震前应该准备的包括:学习地震基本急救知识,制订应急预案,准备好防震应急包,包内配齐应急物品(如药品、食品、饮料、电筒、口罩等),开展紧急避险、撤离与疏散的演练活动等。
答案:(1)莫霍面 古登堡面 地震波
(2)地幔 海啸
(3)纵波 C
(4)准备应急救援包;经常参加地震撤离演习;学习防震减灾知识;树立防震意识;牢记地震撤离路线;熟悉附近应急避难场所(任答3点)
23.解析:第(1)题,注意需要描述美国龙卷风空间分布特点,既要关注到中部平原地区,也要关注到东部和西部地区。根据图中年均龙卷风发生频次可知,整体而言,美国龙卷风在中部平原地区发生次数多,而在东部和西部山地地区龙卷风发生次数少。第(2)题,龙卷风是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集气流高速旋转,其强风会摧毁农作物、交通和房屋设施,危害人畜生命安全等。其防治措施应加大对龙卷风的跟踪、监测和预报;对于房屋等基础设施要进行加固,提高房屋等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同时,还应该加强宣传,提高人们对龙卷风的认识,也引导民众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等。
答案:(1)中部平原地区龙卷风次数多;东部、西部山地龙卷风次数少。
(2)危害:强风使农作物被毁、交通中断、房屋倒塌、人畜生命遭受损失等。措施:加强对龙卷风的跟踪、监测和预报;加固房屋等基础设施;加强宣传、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等。
24.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是板块碰撞运动的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结合等震线,甲村震中距较小,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村居民点较多,人口稠密,所以烈度大。第(2)题,图示震区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高寒缺氧,不利于救援。根据等高线,灾区地处洼地,地势落差较大,交通不便。位于两条断裂带之间,地质结构不稳定,余震多。地势落差大,地震易引发滑坡。第(3)题,抗震救灾措施主要是做好预防工作。如通过各种渠道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防灾减灾的安全意识、自救意识;发展科技,加强预报,及时预警。制定防震减灾的应急方案等。治理类措施主要是采取工程措施如加固山体,防止滑坡等,利用先进技术及时救援等。
答案:(1)青藏高原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碰撞运动使地壳运动活跃。甲村震中距较小;甲村居民点较多,人口稠密。
(2)气候: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高寒缺氧,不利于救援。地形地势:地处洼地,地势落差较大,交通不便;位于两条断裂带之间,地质结构不稳定;地势落差大,地震易引发滑坡。
(3)预防类: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防灾减灾的安全意识;加强预报,及时预警;制定防震减灾的应急方案等。
治理类:加固山体,防止滑坡;及时救援等。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成因练习: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成因练习,共7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第四节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第四节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一课一练,共6页。
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走近桂林山水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走近桂林山水课后复习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