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内外对比阅读专项练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内外对比阅读专项练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页
    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内外对比阅读专项练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页
    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内外对比阅读专项练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对比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问题。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从流飘荡________________ ②鸢飞戾天者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负势竞上 负荆请罪B.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C.争高直指 直视无碍D.风烟俱净 万事俱备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景色特点,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①
    李白
    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②,私心慕之。及长,南游云梦,览七泽③之壮观。
    初,嘉兴季父谪长沙西还,时余拜见,预饮林下。耑乃稚子嬉游在旁今来有成郁负秀气。吾衰久矣,见尔慰心,申悲道旧,破涕为笑。
    方告我远涉,西登香炉④,长山横蹙,九江却转。瀑布天落,半与银河争流,腾虹奔电,源射万整。此宇宙之奇诡也。其上有方湖、石井,不可得而窥焉。
    羡君此行,抚鹤长啸。恨丹液未就,白龙来迟⑤,使秦人着鞭,先往桃花之水。孤负⑥夙愿,惭归名山;终期后来,携手五岳。
    (选白《李太白全集》)
    【注释】①从侄:堂侄。耑:李耑,李白的堂侄。②《子虚赋》:汉代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其中描写了云梦的壮美景象。③七泽:传说楚国古有七个水泽。“云梦”属“七泽”之一。④香炉:庐山香炉峰。⑤丹液:传说中的金丹,服用后可成仙。白龙:传说中仙人的坐骑。⑥孤负:辜负。
    5.用“/”给第二自然段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三处)
    耑 乃 稚 子 嬉 游 在 旁 今 来 有 成 郁 负 秀 气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及长,南游云梦 及鲁肃过寻阳
    B.破涕为笑 独枪然而涕下
    C.方告我远涉,西登香炉 方七百里,高万仞
    D.嘉兴季父谪长沙西还 腾子京谪守巴陵郡
    7.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私心慕之”,是说作者小时候被《子虚赋》中所描写的云梦景象深深打动。
    B.“此宇宙之奇诡也”,包含着作者对前文所描写的庐山壮丽景象的惊叹与赞美。
    C.“不可得而窥焉”,暗含着作者对未能前往“方湖、石井”游赏的遗憾之情。
    D.“终期后来,携手五岳”,是说作者终自己一生,也没有机会和李一起去游访名山了。
    8.请结合文章内容,写出李白对后辈寄予了怎样的希望。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与顾章书
    吴 均
    仆①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②。梅溪③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⑤相杂绵绵⑥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⑦宇其上。幸富菊花,偏⑧侥⑨竹实⑩。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⑪。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注]①仆:自己的谦称。②薜萝:即薜荔和女萝,植物名。屈原《楚辞•九歌·山鬼》有:“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③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④幽岫:幽深的山穴。⑤英英:同“嘤嘤”,象声词,形容虫鸟动物的鸣叫,也形容声音和谐动听。⑥绵绵:连绵不绝的样子,形容声调悠长。⑦葺:修建。⑧偏:特别。⑨饶:丰富。⑩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这里指山中的物产。⑪办:具备。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仆去月谢病
    (2)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10.清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蝉 吟 鹤 唳 水 响 猿 啼 英 英 相 杂 绵 绵 成 韵。
    11.用现代汉坍翻译下面的句子
    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12.本文从表达方式上看,先__________,再描写,在描写中又穿插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3.请从遣词造句或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14.本文与课文《与朱元思书》在抒情方面有哪些相同之处?
    三、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②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⑤ 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吴均《与顾章书》)
    [注释]①还觅薜萝:回到家乡找隐居的地方。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③限日:遮挡阳光。④幽岫:幽深的山穴。⑤重:向往。⑥竹实:竹米,状如小麦。隐士所食之物。
    1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下独绝 绝处逢生 弹尽粮绝 络绎不绝
    B.从流飘荡 从师学艺 投笔从戎 力不从心
    C.天山共色 色彩斑斓 色差明显 奇异色光
    D.猛浪若奔 奔走相告 乘奔御风 文思奔涌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互相轩邈:
    (2)窥谷忘反:
    (3)岂徒语哉:
    17.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经纶世务者 鸢飞戾天者
    B.猿则百叫无绝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C.遂葺宇其上 以钱覆其口
    D.梅溪之西 山川之美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19.这两篇山水小品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 故鄣县①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②,孤峰入汉③;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④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⑤被⑥径。风雨如晦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⑧。
    (吴均《与施从事书》)
    [注]①故郭县:古地名,在今浙江安吉西北。②绝壁干天:形容山峰直插云霄。③汉:银河。④企水:口渴求饮。企,祈求,盼望得到。⑤春罗:绿萝,一种爬蔓植物。⑥被:同“披”,覆盖。⑦风雨如晦:又是刮风,又是下雨,天色昏昏的像夜晚一样。语出《诗经·郑风·风雨》。晦,昏暗。⑧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在对美好景物的欣赏中,内心确实会有所感悟。
    2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互相轩邈( ) ②窥谷忘反( )
    ③清川万转( ) ④千翼竞来( )
    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经纶世务者/未复有能与其奇者B.猿则百叫无绝/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C.与朱元思书/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春冬之时/山川之美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②绝壁干天,孤峰入汉。
    23.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多种手法描写青山,请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
    24.这两篇山水小品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与朱元思书》课内外对比阅读专项练参考答案
    1. 随着,顺着 至,到达 2.D 3.①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②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4.(示例)宁静淡泊或淡泊名利,向往宁静闲适生活(意思对即可)
    【解析】1.这道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课内重点文言实词需要平时的积累识记,并且活学活用,学会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作答时,可先理解整句话的大意,再来推断加点词的含义。
    (1)大意:(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从:随着,顺着。
    (2)大意: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戾:至,到达。
    2.这道题考查对一词多义的理解。
    A.凭借/背;
    B.独一无二/停止;
    C.笔直/直接;
    D.全、都;
    故选D。
    3.这道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
    (1)重难点词语有:横柯,横斜的树枝。上,在上面。
    (2)重难点词语有:经纶,筹划、治理。反,同“返”,返回。
    4.本题考查把握作者情感的能力。可以在理解作者所发感慨的基础上回答。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可以看出,作者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流露出对追求名利之徒的蔑视,含蓄地传达出淡泊名利,向往宁静闲适生活的高洁之趣。
    译文:
    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长着绿的透出寒意的树,山峦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争着向上,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5.端乃稚子/嬉游在旁/今来有成/郁负秀气 6.C 7.D 8.李白描绘自己游庐山时所见的壮美景象,叙写所不能见到的胜景,希望李耑精神振奋地前往庐山游历(像自己年轻时一样向往大自然,领略大自然的神奇)。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端乃稚子/嬉游在旁/今来有成/郁负秀气。译为:你还是个小孩,在旁边游戏,现在已经长大,很是秀气。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几个意思划开。注意四字句形式。
    6.A.等到。
    B.眼泪。
    C.前者“又”,后者“方圆”。
    D.贬谪,降职远调。
    故选C。
    7.“终期后来,携手五岳”:希望以后,我们能携手攀登五岳。所以“是说作者终自己一生,也没有机会和李耑一起去游访名山了”错。故选D。
    8.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这是一篇十分出色的赠序文,系李白晚年在宣城为送族侄李耑往游庐山而写的。赠序不外叙交谊,道别情。不过此文着笔的中心点是鼓励、引导李耑情绪饱满、精神振奋地前往庐山游览,道别、叙旧皆为此铺设。作者到成年时,真的南游云梦,饱览了荆楚壮丽的山川。作者叙述此事,显有类比意味,现在眼前这位晚辈不正像当年的自己吗?这位晚辈的向往匡庐不正如昔年自己的企慕云梦吗?他叙述自己这段往事,意图是在激发李耑也像他年轻时那样“仗剑去国,辞亲远游”,那样地向往大自然、一往无前。后面的道别又是落实在“羡君此行”、“终期后来”上,他羡慕李耑上庐山,他与之相约在名山相会,这就不是一般的“惜别意”了,仍然是在鼓励前行。试想,当李耑踏上这种令前辈称羡、并想步其后尘的旅行道途时,该是多么快意啊。
    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此题要注意把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谓语部分与宾语部分划开。
    译文:
    我小时候,大人让我诵读《子虚赋》,我就很向往其中描述的景象。长大后,游览了南方的云梦泽,观看了七个沼泽的壮观景象。
    当初,我的叔父从长沙被贬回到嘉兴,当时我拜见他,在树林里喝酒。你还是个小孩,在旁边游戏,现在已经长大,很是秀气。我很久前就衰老了!见到你很欣慰,想起从前的悲伤往事,不禁又破涕为笑。
    你又告诉我要去远方,去登西边的香炉峰。长山纵横,大江回旋。瀑布从天而落,似乎和银河争流;腾起的彩虹,奔驰的雷电,光照所有的山谷,这是天地间的奇异景观啊。那山上有方湖、石井,我们无法看到。
    (我)羡慕你此次出行,能和仙鹤一同长啸。遗憾的是没有长生不老的仙药,也没有腾云驾雾的白龙,让秦朝时的挥鞭,前去桃花源。我没有实现夙愿,渐愧地回到名山,希望以后,我们能携手攀登五岳。
    9.(1)辞去官职。 (2)仅仅,只。 10.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11.(我)既然向来推崇隐居,就在那山上修建了房子。 12. 记叙 记叙 抒情 不慕荣利、热爱山水、归隐自然、崇尚淡泊宁静的生活 13.示例一:“争”“限”“含”“蓄”几个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峭壁努力向上、孤峰阻挡日光、幽深山谷掩藏白云、深谷小溪积聚翠绿的秀美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归隐山水之后的惬意自得之情。
    示例二:运用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描绘了石门山山高谷翠、壮丽秀美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归隐山水之后的惬意自得之情。 14.本文与课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都抒发了作者热爱自然、寄情山水、淡泊名利、崇尚淡泊宁静的生活的高洁志趣。
    【解析】9.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注意古今异义词,如“谢”:古义是“辞去官职”,今义是“感谢”。“徒”古义是“仅仅”,今义是“徒弟”。
    10.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2)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3)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4)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5)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6)句首语气词之后要要停顿;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句末语气词前,要停顿。根据句意:蝉鸣鹤叫,水声清越,猿猴啼叫,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故句子划分为: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素:向来,一向。重:重视,这里是向往的意思。.幽居:隐居。葺,修建。 宇,房子。”
    12.考查对表达方式的理解。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从表达方式看,文章先叙述,再写景,在写景中穿插了叙述,最后抒情,抒发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13.考查对句子的赏析。题目要求从遣词造句或修辞的角度赏析均可,文句运用排比、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描绘了石门山山高谷翠、壮丽秀美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归隐山水之后的惬意自得之情。
    14.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与顾章书》中说:“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表明自己辞官引退后,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陶醉于山水之中,向往美好大自然居。因此,这篇文章不单纯是写景,而是寓情于景,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世间追求功名利禄之徒的讽刺。《与朱元思书》叙述作者乘船桐庐自至富阳途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它创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表现了作者喜爱自然,对社会的不满情绪。抒发了作者对政治官场的厌倦和对功名利禄的鄙视以及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都是运用借景抒情的写法。
    参考译文
    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门山,阴森陡峭的崖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下,孤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阳,幽深的山穴包裹着云雾,深谷小溪积聚着翠绿的潭水;蝉鸣鹤叫,水声清越,猿猴啼叫,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我)既然向来推崇隐居,就在那山上修建了房子。幸好菊花、竹米特别丰富。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这种地方)为仁人智者所喜爱,岂是虚言啊!
    15.C 16.(1)往高处远处伸展 (2)同“返”,返回 (3)难道 17.B 18.(1)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2)山谷中隐居生活所需要的物品,在这里已经俱备。 19.抒发了作者热爱美丽的大自然、寄情山水、淡泊名利和避世退隐的思想感情。
    【分析】15.A.绝:绝妙/最危险的地方/断绝/消失;
    B.从:顺、随/跟随/参与/顺从;
    C.色:都是“颜色”的意思;
    D.奔:飞奔的快马/奔跑/飞奔的快马/快;
    故选C。
    16.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1)句意为: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邈: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2)句意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反:通假字,通“返”,返回;
    (3)句意为:岂是虚言啊。岂:难道。
    17.A.都是……的人;
    B.连词,不译/副词,就。
    C.都是代词。
    D.都是结构助词,的。
    故选B。
    18.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1)句中重点的词有:戾,至。息:使……平息,使动用法。
    (2)句中重点的词有:资,物品。斯,这。
    19.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在此基础上,抓住文章中的关键句子,也就是那些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有的直接抒发情感,有的间接抒发了作者的情感。甲文由“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可见作者有归隐山林之意;乙文中的“仁智之乐,岂徒语哉”一句,也流露出作者对归隐生活的热爱。这两篇文章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都抒发了作者喜爱美好的大自然和避世退隐的高洁情趣。
    译文:
    甲: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长着绿的透出寒意的树,山峦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争着向上,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越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乙: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门山。很多峭壁与云霞争高下,独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阳;幽深的洞穴包含着云雾,深谷小溪积聚着翠绿的潭水;蝉鸣鹤叫,水声清越,猿猴啼叫,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我既然向来推崇隐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幸好菊花、竹米多。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这种地方被仁人智士所喜爱,岂是虚言啊。
    20. 向高处远处伸展 同“返”,返回 河流 飞鸟 21.C 22.①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名利之心。②笔直的峭壁直插云霄,陡立的山峰进入了银河。 23.①都抓住山高峻,植被茂密的特点;②都采用了多感官的写法,有视觉,有听觉;③都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山的动感与生机;④都使用了夸张等修辞手法;⑤都写了观赏山水产生的感受,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厌倦。 24.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不愿为世俗所累,暂时忘怀的欣慰之情。
    【解析】20.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这里需要注意“轩邈”在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反”是通假字,同“返”,返回。“翼”在这里指代飞鸟。
    21.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A.都是“……的人”;
    B.都是连词,就;
    C.给 / 参与,这里是“欣赏”的意思;
    D.助词,的;
    故选C。
    2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将关键词落实到位,如“鸢”“戾”“绝”“汉”等。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一句中“鸢飞戾天者”指的是那些极力攀高的人,“息”意思是“平息”。
    (2)“绝壁干天,孤峰入汉”一句中“绝壁干天”形容山峰直插云霄,“汉”指银河。
    据此翻译。
    23.本题考查分析写作手法的能力。答题时,可以结合具体语境,找出两文在写法上的共同之处,如从景物特点,描写角度,动静结合,修辞手法、主题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概括。“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和“绝壁干天,孤峰入汉”都表现了山的高峻;“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都采用了视觉是听觉相结合的写法,同时还有动静结合的手法;“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绝壁干天,孤峰入汉”都采用了夸张的手法;两篇文章的结尾都表现了观赏美景的内心感受。
    24.本题考查把握作者情感的能力。答题时,在整体理解两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概括,如从甲文中的“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可知,这是作者观赏美景中油然而生的联想,借景言志,既反映了作者对争名逐利官场的鄙视,又衬出大自然美景诱人的力量;从乙文中“信足荡累顾物,悟衷散赏”可知,在清纯奇丽的大自然面前,人们心中的忧愁苦累都会被洗涤一清,陶冶了性情,舒展了心胸。据此理解作答。

    译文:
    (甲)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地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乙)故鄣县往东三十五里,有座青山,笔直的峭壁直插云霄,陡立的山峰进入了银河;绿色的屏障千重百叠,清清的河水千回万转。归来的鸟,比翼竞飞;口渴了来喝水的猿猴,成群结队,手臂相接。秋露变为霜,绿萝覆盖着小路。风雨突来时有如夜晚,鸡叫声连续不断。在对美好景物的欣赏中,内心确实会有所感悟。

    相关试卷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时练习,共26页。

    专题15 文言文课外及课内外对比阅读-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部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15 文言文课外及课内外对比阅读-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部编版),文件包含中考一轮复习讲练测部编版专题15文言文课外及课内外对比阅读解析卷docx、中考一轮复习讲练测部编版专题15文言文课外及课内外对比阅读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4 孙权劝学精练: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4 孙权劝学精练,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阅读下面甲,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做小题,阅读古文,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