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49723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49723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共5页。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 分得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嗔怒(zhēn) 纶巾 不省人事(xǐng) 如雷惯耳 B.作揖(jǐ) 聒燥 面面厮觑(qù) 不由分说 C.星宿(xiù) 愧赧 箪食壶浆(dān) 经世奇才 D.桑梓(zǐ) 捉狭 顿开茅塞(sāi) 思贤如渴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______,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______的壮丽景象。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______,投入大自然的______。A.光芒 一碧万顷 心曲 怀抱 B.辉煌 一泻千里 心扉 怀抱C.光芒 一往无前 心扉 情怀 D.辉煌 一望无际 心曲 情怀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汉字的功能远比人们想象的还要强大。B.宪法知识讲座,不仅增强了我们的守法观念,也增加了我们的法律知识。C.智取、埋伏、设计“生辰纲”的过程,充分展现了吴用等人的智慧。
D.《黄河颂》以颂歌的形式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歌颂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属于敬辞的一项是( )(3分)A.撇得那长老孤孤零零,点头自叹,悲怨不已,道:“这厮!这等不受教诲!我但说他几句,他怎么就无形无影的,径回去了?——罢!罢!罢!”——《西游记》B.何涛道:“好汉!小人奉上命差遣,盖不由己。小人怎敢大胆要来捉好汉!望好汉可怜见家中有个八十岁的老娘,无人养赡,望乞饶恕性命则个!”——《水浒传》C.瑾曰:“贤弟既到江东,如何不来见我?”孔明曰:“弟既事刘豫州,理宜先公后私,公事未毕,不敢及私。望兄见谅。”——《三国演义》D.尹元叹道:“此话提起甚长。今日难得海外幸遇。此间说话不便,寒舍离此不远,贤契如不弃嫌,就请过去略略一叙。”——《镜花缘》5.填入下面文字中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命运,其实是公平的。它遵循一条补偿法则,它青睐不断拼搏的强者, ,收获也最多。
A.强者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B.强者尽管在生活中失去太多C.虽然生活让强者失去太多 D.让生活中失去太多的强者二、古代诗文阅读(23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6~7题。(6分)楚江怀古① 【唐】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②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③不见,竟夕自悲秋。【注释】①唐宣宗大中初年,诗人贬为龙阳(今湖南汉寿)县尉,写下了首诗。马戴,晚唐时期著名诗人。②广泽:广阔的洞庭湖。③云中君:为《楚辞·九歌》篇名,此处指代诗人屈原。 6.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点明早晨时分,江上雾气初生,寒意侵人,到处都是一派秋日的萧瑟清冷景象。 B.颈联描绘的虽是比较广阔的景象,但它的情致与笔墨还是清微婉约的。C.尾联点明题目中的“怀古”,而且以“竟夕”与“悲秋”在时间和节候上呼应开篇。D.诗人履楚江而临晚秋,又时值晚唐,不免发思古之幽情,感伤自身怀才不遇。7.本诗的颈联是晚唐诗中的名句,请作简要赏析。(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陶侃传(节选)晋明帝以陶侃①为征西大将军,荆州士女②相庆。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膝危坐,军府众事,检摄无遗,未尝少闲。常语人曰:“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③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家宽裕。尝造船,其木屑竹头,侃皆令籍而掌之,人咸不解所以。后正会④,积雪始晴,厅前余雪犹湿,乃以木屑布地。及桓温⑤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造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选文有删改) 【注】①陶侃:东晋庐江浔阳(今江西九江)人。 ②士女:泛指成年男女。③戏贼:糟蹋。 ④正会:元旦朝会。⑤桓温:东晋谯国龙坑(今安徽怀远)人。8.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 分)⑴语( ) ⑵田( ) (3)咸( ) 9.翻译文中画线句子“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的意思。(3 分) 10.选文写了陶侃哪几件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 分) (三)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成长路上,芬芳满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的塞外奇观,“(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的自然理趣,带给我们心灵的滋养;范仲淹“(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的远大抱负,李白“(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路难》)的满腔自信,赋予我们成长的力量。奔跑吧,少年!三、现代文阅读(17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2~14题。春 雪 ①今年入春以来,下了一场大雪。看到这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心头涌出无限的喜悦,是的,这是八十年代第一个春天的雪啊! ②我生在北国,从小爱看雪。少年熟诵“为嫌诗少幽燕气,故向冰天跃马行”的诗句,至今记忆犹新。鲁迅对北方和江南的雪,作了精细入微的描写:“江南的雪,要以滋润美艳之至了”,而“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它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下、枯草上”。不过我觉得这里写的北方的雪是冬雪。至于北方的春雪,我倒觉得颇有江南雪意呢!这场春雪不就是这样吗?我住在高楼上,从窗上望出去,阳台栏栅上堆积着厚绒绒一层雪,是那样温润滋融,带来清新的春的消息。天晴气朗,从我这窗口,可一目望到苍翠的西山。而这一天,北京城一片洁白,一望无际、鳞次栉比的积雪的屋脊,黑白相间,构成一幅十分别致的画,好看极了。③这春雪,引起我喜悦,引起我深思。我伫立窗前久久凝望,我想起我一生中难忘的几场春雪。④在延安搞大生产的那个早春,那是如何艰苦而雄伟的时代呀!我们为了战胜饥饿,为了把火与血的战斗进行下去,但等天暖,我们就要开荒下种。恰恰在这个时候,一场大雪忽然从空中飘飘扬扬洒落下来,喜得我奔出窑洞,用炽热的两颊,迎接冰冷的雪花。我现今还记得那年的春朝,曙光微放,延安山岭上这里,那里,一行行蜿蜒蠕动的人影。然后,飞扬的锄头,挥洒的汗水,令人真正体会到“劳动人民创造新世界”的畅快。⑤这场春雪,又是一场好雪。大概因为温度上升,雪花都粘连在树身上,远远近近的树木,有如一丛丛雪白的珊瑚,好看得很。这雪树使我想起另一段艰苦而雄伟的生活,那是东北解放战争最困难的时候。松花江边,二三月还是满天风雪,雪深没膝,行军人,一脚拔上来,一脚陷下去,尽管是零下四十度的严寒,由于艰难跋涉,却还一身热汗淋漓。但一眼看见东北人叫做“树挂”的奇景,一株株树从树身到每一纤细枝条,都像冰雪精雕细刻出来的,晶莹婀娜,不禁从心头掠过一阵惊喜。我就带着这美的心境穿过风雪,走进硝烟,这又是何等英雄而豪迈的生活啊!⑥今年,八十年代第一春,这场大雪自与往昔不同了。但是,历史的脚步,却静悄悄而又坚实实地从遥远深处走来,把往昔和今日紧密相联。正因如此,那艰苦岁月的春雪,赋予今日的春雪以无限深情。如果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时代不同了。那时,我们从黑暗旧世界中用鲜血与生命博取光明;今天,我们迈进一个大时代的门坎,走向新的长征,要以更坚毅的力量去博取更大的光明。从一个战场走上另一个战场,这就是我们的历史的延续与伸展。“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这话说得多好呀!我们是为了纪念过去而迎接明天。对于创造未来的人来说,他懂得他是多么需要往昔那种披荆斩棘、开荒辟莽的精神的,这样想时,我又听到开荒的歌唱,又听到火线的雷鸣。⑦眼看这簌簌的雪花,把几十年的情愫一下串在一起。这纷纷扬扬的雪花啊,它,似乎在催着我飞马扬鞭、冲击向前。⑧我静静地凝视着,这春雪啊,一点动静也没有,绵绵落了一夜,又绵绵落了一天,这雪多么洁白纯净,如花似玉,但是没有让我沉醉,却使我亢奋。从我的经历、我的性格,我是更爱暴风雪的,这是怎样的豪情,怎样的奔放。⑨谁料今天下午,当我从窗口望着白杨树,我却给一种天工造化、神妙奇绝的景象所惊住。原来,白杨树身、树枝上融化得发温发黑,已经静悄悄的长出梢头的茸茸嫩蕊上却沾着雪,像千千万万点洁白的花,那样密,那样美。一刹那间,我仿佛到了苏州的香雪海,看见千树万树的白梅。今天,只有今天,这绵密的春雪,使我暂时忘记了我心头上呼啸的暴风雪,使我更加深沉地喜爱起春雪来了。古语:“瑞雪兆丰年“,而这八十年代第一个春天的雪,不是为八十年代、为新长征,带来美好的预感了吗?……没一点风,我静静走到一株高大的白杨树下,一片积雪、又一片积雪,从树顶上扑突一响,扑突一响,坠落下来,立刻溶入潮湿的黑土。我忽然想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当然,用落花比拟雪花很不确切,可是,以生命肥沃着大地的雪花。不正在催发着即将开放的春花吗? (选自《刘白羽散文集》,有删改)12.作者在文中写了哪几次春雪的场景?每次的感受有何不同?(6分) 13.在第⑧段画线句子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春雪的?请概括。(3分) 14.文章第⑨段融合了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其中两种表达方式的作用。(8分) 四、名著阅读(5分)15.下列对名著《水浒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水浒传》为“造反者”树碑立传,渲染他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B.小说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劫富济贫”的主题。C.《水浒传》的结构很有特点,作者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环环相扣,线索分明。D.语言上,《水浒传》用的是古代白话,质朴生动,洗练明快,富有表现力,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力。 16.在下列句中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情节内容。(2分)武松是个下层侠义之士,崇尚的是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因此,从为兄报仇开始,武松斗杀西门庆, ,大闹飞云浦, ,除恶蜈蚣岭,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五、写作(40分)17.一份淡然,弥久芬芳;一种教诲,馥郁芬芳;一个祝福,怡人芬芳……生活中,总有一些故事,让你的成长一路芬芳。请以“ ,一路芬芳”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600字左右。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卷 参 考 答 案一、语言文字运用(每题3分,共15分)1.C 2.B 3.D 4.C 5.D (同一个句子的主语应该前后保持一致)二、古代诗文阅读(23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6~7题。(每题3分,共6分)6.A(应为“薄暮时分”) 7.(示例)炼字:“生”字赋予了明月以活泼的生命,“乱”字写出了江流的喧闹,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阔大的楚江月夜山水图。表现手法:两句动静结合,描绘出了一幅阔大的楚江月夜山水图,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可以从炼字、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赏析,意对即可。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 8.(1)告诉、对……说 (2)种田、耕田 (3)全、都(每题1分,共3分) 9.(一个人)活着的时候对当时之世没有好处,死了没有美名流传于后,这就是自暴自弃呀!(意对即可,每句1分,3分)10.①勤于政事,珍惜时间;②重视农业生产,使百姓能安居乐业;③厉行节约,储存木屑和竹头,在后来都发挥了作用。(意对即可,每点1分,共3分)【参考译文】晋明帝任命陶侃为征西大将军,荆州百姓争相庆贺。陶侃个性聪敏勤政,平时在府中整天都盘腿端坐。军府内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管理的井井有条,没有闲下来的时候。他常常对人说:“大禹是圣人,都十分珍惜每一寸的光阴;我们大家是凡人,更应该加倍珍惜每一分的光阴。一个人活着的时候对当时之世没有好处,死了没有美名流传于后,就是自暴自弃呀!”陶侃曾经外出游览,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问:“拿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人说:“走在路上看见的,随便拔一把罢了。”陶侃大怒说:“你既然不种田,竟然还糟蹋人家的稻子!”于是把那人抓起来抽了一顿鞭子。老百姓因此都勤恳耕种,家家生活宽裕。部队曾经造船的时候,有很多木屑和废弃的竹头,陶侃都令人登记且掌管起来,人们都不知道有何用。后来元旦举行朝会,大雪初晴,厅前残留的积雪仍然潮湿,于是用木屑铺地。等到桓温出兵讨伐蜀国的时候,又用陶侃所储备的竹头做钉子造船用。他做事作风细密,都像上述这类情况。(三)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三、现代文阅读(17分) 12.①今年入春以来的春雪,感受是喜悦;②延安搞大生产时期的春雪,感受是畅快;③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的春雪,感受是豪迈。(6分)
13.①声音;②状态;③颜色;④质地(任意写出三个即可,3分)
14.(示例)①内容:“谁料今天下午,当我从窗口望着白杨树,我却给一种天工造化、神妙奇绝的景象所惊住。”分析:通过叙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表达了作者对春雪的赞美。②内容:“原来,……那样密,那样美。”分析:通过对嫩蕊上沾着雪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美好的氛围,表现了“我”惊喜的心情。③内容:“今天,只有今天,……使我更加深沉地喜爱起春雪来了。”分析:通过抒情,直接抒发了“我”对春雪的喜爱之情。④内容:“当然,用落花比拟雪花很不确切,……不正在催发着即将开放的春花吗?”分析:通过议论,表达了作者对雪花的赞美。(答出其中两种即可,每种中内容2分,分析2分,共8分)
四、名著阅读(5分)15.B(应为“官逼民反”)(3分) 16.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2分)五、写作(40分) (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按相应等级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