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龙泉中学两校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50044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龙泉中学两校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50044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龙泉中学两校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50044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龙泉中学两校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龙泉中学两校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荆州中学、龙泉中学两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一、单选题地中海飓风是出现在地中海海域的一种罕见风暴系统,兼具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的特点。2020年9月20日,地中海飓风“伊阿诺斯”对布腊沿岸地区造成了较大破坏。左图示意地中海飓风逐月分布(多年累计),右图示意9月16日地中海飓风“伊阿诺斯”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推测9月16日至9月20日雅典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①气压升高②气压降低③风力增大④风力减小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2.地中海飓风较少出现在夏季的原因是地中海( )A.海温较低 B.海域较小 C.高压较强 D.西风强劲携带大量泥沙和石块的特殊洪流在山区沟口堆积形成的扇状地貌称为泥石流扇。与冲积扇从上到下粒径逐渐减小的趋势不同,泥石流扇恰恰相反,在扇体最下端往往有较大的砾石块,肩顶部则是细小的沙砾和黏土。读泥石流扇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与河流冲积扇相比,泥石流扇的沉积物( )A.分选性更好 B.透水性更强 C.磨圆度更好 D.孔隙度更小4.造成冲积扇和泥石流扇的粒径顺序截然相反的根本原因是( )A.流体的性质不同 B.地形的陡峭程度不同C.植被覆盖度不同 D.暴雨激发的程度不同顿河是俄罗斯第三长河,春季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65%-80%,该流域南部地区是俄罗斯重要的粮食产区。1949年以来,顿河流域先后建成了伏尔加—顿河运河、齐姆良斯克水利枢纽和众多水库,下图示意顿河流域水系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顿河上游春季径流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A.春季降水量大 B.春季蒸发弱C.冬季积雪量大 D.春季用水少6.与俄罗斯其他地区相比,顿河流域南部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土壤较肥沃 B.水源较充足 C.地形较平坦 D.热量较丰富7.顿河流域开发对亚速海的影响是( )A.海水盐度降低 B.海域面积缩小C.渔业资源减少 D.通航能力减弱布拉柴维尔原是沿河小村落,1880年建城,设有码头。1934年,刚果一大西洋铁路通车后,成为水陆运输枢纽,来自周边国家的过境物资在此经铁路转运到黑角港(如图)。1960年刚果共和国独立后,布拉柴维尔成为首都,经济发展迅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8.早期,布拉柴维尔城市的兴起,主要得益于它是( )A.铁路与水运连接点 B.全国政治中心C.河运的起点或终点 D.区域经济中心9.在布拉柴维尔经铁路转运到黑角港的主要货品最有可能是( )A.木材 B.高档家具 C.石油 D.石化产品10.过境物资不选择经刚果河水运出口,主要是因为刚果河( )A.河道弯曲,运速较慢 B.落差大,航运不安全C.流量较小,容易搁浅 D.河口淤积,缺乏海港挪威的终年不冻港口城市纳尔维克年均降水量约1000mm,其附近的哈罗格兰徳大桥(如图甲)是由我国企业克服重重困难历时5年多建成的,它是北极圈内最大跨径的悬索桥,被誉为“与极光相伴的桥”。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1.推测哈罗格兰德大桥两端的植被类型属于( )A.温带草原 B.极地苔原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12.建造哈罗格兰德大桥期间,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A.全年大风日多 B.终年日照时间短C.建材运输不便 D.常年高寒缺氧13.当太阳直射点在15°N时,纳尔维克市( )A.处于极昼期 B.正午日影朝北C.次日白昼变短 D.全天可见极光下图是世界198个主要国家或地区的首都区位类型统计图,核心地域型的首都位于国家经济发达的核心区内,且多傍河而建,多见于历史比较悠久的国家。政治平衡型的首都位于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平衡点上,多见于一些由不同地区因某种原因而组成的联邦制国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大洲版图中央型核心地域型政治平衡型沿海港口型偏僻内陆型亚洲279075①249073非洲1430258大洋洲301100②422141③5106014.非洲很多国家的首都位于沿海港口,主要是因为这些城市( )A.历史比较悠久,周边有优越的物质基础B.所在国国家内部自然条件和人文因素均衡C.由外国殖民者重点经营的侵略据点畸形发展形成D.为改善政治中心对外防卫态势或躲避自然灾害而迁移至此15.①②③三个大洲依次是( )A.欧洲、北美洲、南美洲 B.欧洲、南美洲、北美洲C.北美洲、欧洲、南美洲 D.北美洲、南美洲、欧洲二、综合题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为2021年日本梅雨季节的入梅时间分布图。材料二: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新能源。日本在东京奥运会上首次使用氢气为奥运火炬提供动力。不仅如此,日本的东京奥运村,也是全球首个基本采用氢能的社区。它可广泛用于汽车、航空、冶金,发电等行业。为此,日本确立了以2050年建成氢能社会为目标的能源路线。材料三:日本是国家石油储备较为健全和完善的国家,储存方式呈多元化,特别是海上储备在世界上独具特色。图1为日本主要石油储备基地分布图。日本共有2个海上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以白岛基地为例(见图2),基地由8个容量为70万立方米的钢制矩形储油舱体及其他相关配套设施组成,其采用的钢板标准和等级可低于地上大型储罐,且其具备可移动性。(1)简述日本入梅时间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过程。(2)简述日本推广氢能的可行性。(3)与陆地石油储备相比,说明日本发展海上浮式储油的优势。1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塞尔维亚是欧洲东南部的内陆国,伏伊伏丁那自治省是该国北部重要的农业区。省内水利工程系统多瑙-蒂萨-多瑙运河历史悠久,全程900多千米,建有84座运输铁路桥、930千米的灌溉渠道。谷物在诺维萨德河港装船,通过河海联运输往世界各地。下图左为伏伊伏丁那省地图,下图右为诺维萨德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伏伊伏丁那省人口外流较为严重,农村地区年轻人少,大量土地被荒废。为应对此现象,当地政府发起了“年轻人回归”运动,提供资金供年轻人购买机械等农资产品,并鼓励他们种植水果和蔬菜。(1)说明多瑙-蒂萨-多瑙运河修建和运行的有利自然条件。(2)说明多瑙-蒂萨-多瑙运河系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3)简述伏伊伏丁那省开展“年轻人回归”运动的好处。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泰加林原是指西西伯利亚带有沼泽化的针叶林,现泛指亚寒带的针叶林。泰加林广泛分布于北纬45°-70°之间的寒温带地区,横贯欧亚大陆和北美北部,形成一条完整的针叶林带。泰加林中树木纤直,高15-20米,但多长成密林,树叶呈针状,表面有蜡质层,树干呈尖塔形状,除了落叶松,其它针叶林四季常绿。林下土壤是酸性贫瘠的灰土,偏北和地势偏高的泰加林中,土壤表层下还有永久性冻土层。(1)试分析泰加林长成密林,树叶呈针状,表面有蜡质层,树干呈尖塔形状,四季常绿的原因。(2)在纬度较高和地势较高的地区,泰加林的直根较短但是侧根发达,试分析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D2.C【解析】【点评】 飓风形成需要三个条件:温暖的水域;潮湿的大气;海洋洋面上的风能够将空气变成向内旋转流动 。1.依据材料信息,地中海飓风兼具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的特点,属于低压(气旋)系统,图中9月16日地中海飓风“伊阿诺斯”的位于地中海中部,9月20日地中海飓风“伊阿诺斯”对布腊沿岸地区造成了较大破坏,故其移动路径为东北方向,所以9月16日至9月20日地中海飓风“伊阿诺斯”临近雅典,受其影响,雅典可能出现气压降低、风力增大的现象,②③正确;低压临近,气压不会升高,风暴系统临近风力不会减小,①④错误。故本题排除ABC三项,选D。2.夏季的地中海海水温度较高,A错;地中海海域的面积大小,冬季与夏季无明显变化,B错;夏季,地中海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影响,下沉气流强盛,缺少形成温带气旋的大气运动条件,C正确;夏季,地中海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盛行西风,D错。故本题选C。【答案】3.B4.A【解析】【点评】洪(冲)积扇与泥石流扇的区别
1、泥石流扇堆积物无分选,而洪积扇堆积有一定的分选。
2、泥石流扇堆积物有层次,而洪积扇堆积物无层次。
3、泥石流扇堆积物的石块具有棱角,而洪积扇堆积物碎屑有一定的磨圆度。
4、泥石流扇堆积物的工程性质差异大,而洪积扇堆积物的工程性质相对差异较小。3.根据题意,河流冲积扇与泥石流扇都具有分选型, A错误;泥石流的搬运过程较短,磨圆度较差, C错误;泥石流是指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的特点,所以其携带物更大,堆积物之间空隙更大,透水性更强,B正确,D错误。故答案为:B。4.泥石流具有突发性、短时、强度大的特点,当泥石流的前缘物质沉积后对后方的泥沙流有阻滞作用,后方沉积的物质颗粒可能更小,而冲积扇从扇顶到扇缘,流速减慢,泥沙由大到小逐渐沉积,两者流体的性质不同, A正确;地形、植被、暴雨会影响堆积体的大小,不会影响粒径顺序,BCD错误。故答案为:A。【答案】5.C6.D7.C【解析】【点评】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5.根据图中信息,顿河上游纬度高,冬季积雪量大,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C正确;顿河流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相对集中夏季,A错误,春季为作物播种时期,用水量大,D错误,春季气温回升,蒸发量比冬季大,B错误,故答案为:C。6.与俄罗斯其他地区相比,顿河流域南部,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D正确;土壤较肥沃 、水源较充足、地形较平坦三者都是影响因素,但不是主要优势条件,ABC错误,故答案为:D。7.顿河流域开发,使得流入亚速海的水量减少,海水盐度会升高,A错误;亚速海与黑海相通,海域面积不会缩水,通航能力不会减弱,BD错误;入海径流减小,带到亚速海的营养盐类减少,渔业资源减少,C正确,故答案为:C。【答案】8.C9.A10.B【解析】【点评】城市兴起和发展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1.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农耕;2.气候:气候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3.河流:供水和运输对城市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4.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2.政治,军事,宗教;3.科技和旅游。8.根据材料“原是沿河小村落,1880年建城,设有码头”可知,布拉柴维尔城市的兴起是由于沿河、设有码头,铁路是1934年修建的,A错;1880年建城是因为沿刚果河,且附近有瀑布,说明位于河运的起点或终点便于货物转运,人流多,由小村落发展成城市,C对;“1960年刚果共和国独立后,布拉柴维尔成为首都,经济发展迅速”说明1880年建城后才成为全国政治中心、区域经济中心,B、D错。故答案为:C。9.根据图可知布拉柴维尔周边地区热带雨林资源丰富,因此经铁路转运到黑角港的主要货品最有可能是木材,A对;高档家具是高端家具,技术含量高,而非洲的刚果共和国,经济技术落后,出口的主要是初级产品,B错;而石油资源位于沿海地区,转运方向应该是由沿海地区到内陆地区,C、D错;故答案为:A。10.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刚果河段多瀑布,落差大,流速快,航运不安全,过境物资选择刚果河出口的少,A错,B对;刚果河流域降水丰富,流量大,C错; 刚果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且刚果河入海口落差大,泥沙不易在河口淤积,D错;故答案为:B。【答案】11.C12.A13.B【解析】【点评】北大西洋暖流,是大西洋北部势力最强的暖流,系墨西哥湾暖流的延续。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与北欧气候有明显增温增湿作用。每年向西欧与北欧每公里海岸输送相当于燃烧6000万吨煤释放的热量。使沿岸形成了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并且一直延续到极圈内。1月份平均气温要比同纬度亚洲与北美洲的东海岸高出15~20℃,巴伦支海西南部终年不封冻。11.哈罗格兰德大桥所在区域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带影响,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因此植被类型属于落叶阔叶林。因此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12.读图可知,该地夏季受盛行西风影响多西南风,冬季受极地东风带影响多东北风,因此全年大风日多,A正确;该地区纬度高,夏半年白昼长,日照时间长,B错误;图中信息显示该地区交通便利,特別是海运条件好,便于修建桥梁的材料运入,C错误;大桥建在海拔较低的海湾区,不会岀现高寒缺氧的情况,D错误。故答案为:A。13.当太阳直射点在15N时,75°N以北地区才会出现极昼现象,因此该地不处于极昼期,不能全天观测到极光,AD错误;此日正午日影一定朝向正北,但不能确定次日白昼一定变短,也可能变长,B正确,C错误。故答案为:B。【答案】14.C15.A【解析】【点评】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
14.非洲国家曾长期为殖民地,外国殖民者一般在沿海地区选择地点建立据点进行殖民统治。各国独立后沿袭历史,选择这些城市做为首都,C正确;非洲的沿海港口物质基础不一定优越,A错误;非洲首都位于沿海港口的国家自然条件和人文因素并不均衡,即使国家内部自然条件和人文因素均衡,也不一定要将首都建在沿海港口,B错误;沿海港口往往多自然灾害,D错误,故答案为:C。15.根据表中数据,①大洲国家数量在①②③三个大洲最多,且版图中央型首都占比高,核心地域型较多,说明历史比较悠久的国家较多,为欧洲;②大洲国家数量较多,有两个首都是政治平衡型,符合加拿大渥太华与美国华盛顿,加勒比海地区港口型首都较多,为北美洲;③大洲版图中央型与沿海港口型首都比例大体相当,国家数量少,为南美洲。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16.【答案】(1)特点:自西南向东北(或自南向北)推迟。 原因:副高北移;冷暖气流形成准静止锋面;锋面(或雨带、夏季风)北移(2)日本能源匮乏;可再生清洁资源;技术先进;用途广泛,市场前景大;政策的支持。 (3)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发展海上浮式储油有利于节省陆地资源,有效利用了海洋空间资源;具备可移动性,方便储备原油与远洋运输;能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害,安全性更大;远离人口居住区,对外界的影响较小;建造成本低。 【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日本入梅时间的空间分布自西南向东北推迟。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和风带北移,由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冷暖气流相遇形成准静止锋面,雨带北移,进入梅雨的时间自南向北推迟。(2)日本能源严重匮乏,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新能源,无污染且可再生,日本科技发达,氢能被广泛用于汽车、航空、冶金,发电等行业,用途广泛,需求大,市场前景好,政策支持。(3)日本国土面积狭小,陆地石油储备占地广,发展海上浮式储油有利于节省陆地资源,有效利用了海洋空间资源,采用的钢板标准和等级可低于地上大型储罐,建造成本低且其具备可移动性,方便储备原油与远洋运输,日本多地震,海上浮式储油能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害,安全性更大,日本共有2个海上国家石油储备基地,都远离人口居住区,对外界的影响较小。【点评】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方法
(1)分析区域能源或矿产资源类型、分布状况:主要是分析区域的背景条件,包括区位条件、能源或矿产资源的结构、地理环境状况等。
(2)评价区域能源或矿产资源开发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能源或矿产资源特点、交通、市场、技术、资金等方面分析其区域开发的条件,注意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
(3)分析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在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工业区,如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多有过衰落经历,原因大体相同,即产业结构单一、传统产品成本上升或市场需求量下降,或技术落后、设备老化、环境污染严重加上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等原因。
(4)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上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主要有两大途径:①调整产业结构,对能源、矿产资源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②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17.【答案】(1)地势低平,修建运河工程难度小;河流较多,可利用的天然水道较多,工程量小;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河流水量变化小,利于航行;结冰期短,可通航时间长等(2)完善交通运输网络,提高运输效率,提升运输能力;发挥防洪灌溉等功能,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带动资源开发、商业贸易、旅游等行业的发展等(3)为农业生产提供劳动力,优化农业劳动人口年龄结构;开垦荒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种植蔬菜、水果,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丰富农产品种类等【解析】【分析】(1)运河的修建主要考虑地质地形条件,运河的运行考虑的因素和河流的航运价值的相关因素类似。修建:该地区地势相对低平,河网密布,需要开挖的水道较少,工程量小,难度较小。运行:整体地势落差小,便于航行,该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分配较为均匀,河流的水量季节变化小,结冰期短,可通航时间长。(2)新建交通线那么对于该地区来说是增加了交通线路,完善了交通网络,降低了原有线路的交通运输压力,提高了区域的交通运输效率和能力,加强地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商贸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文字材料中还说到,运河还有灌溉渠道,所以也可以起到防洪灌溉的作用,由此促进当地的农业发展。(3)年轻人回归给当地增加了劳动力,缓解农村老龄化现象,文字材料中说到农村地区土地荒废问题,年轻人回归加上政府对于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可以使得土地利用率提高,同时种植水果和蔬菜可以优化当地的农业生产结构,丰富农产品种类,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是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时也会引发人口的迁移。
2.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其中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等是主要的因素。
3.社会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和宗教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特别提示] 在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农村居民收入低、生活水平低、教育和医疗等方面落后;另一方面,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收入、较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因此导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18.【答案】(1)为了防风保暖,泰加林长成密林。为了保湿,树叶都缩小成针状,表面还覆有蜡质层。为了减少积雪的压力,树木长成尖塔形状。为了尽可能多地进行光合作用,大多针叶树四季常绿。(2)在纬度较高和地势较高的地区,泰加林主要生长在永久冻土层上,直根难以向下穿越;林中表层土壤养分和水分更多,有利于侧根生长;泰加林树木高大需要发达的侧根支撑。【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可知:泰加林广泛分布于北纬45°-70°之间的寒温带地区,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 针叶林形成了很多独有的性质:为了防风保暖,泰加林的树和树都挤在一起,泰加林长成密林;为了保湿,树叶都缩小成针状,表面还覆有蜡质层;为了防止积雪压坏树枝,树木干脆就长成尖塔形状;为了尽可能多地进行光合作用,除了落叶松,大多针叶树四季常绿。(2)根系主要有固定植物和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根据材料:泰加林高15-20米,需要发达的侧根支撑。在纬度较高和地势较高的地区,土壤存在冻土层,泰加林主要生长在永久冻土层上,冻土区表层的水分和养分条件比较优越, 有利于侧根在水平方向的生长,而冻土层土壤冻结, 直根难以向深处延伸。【点评】亚寒带针叶林的特征:树种较为单一,主要以耐寒的落叶松、云杉等针叶树为主,树叶呈细长针状,有很厚的角质层,以抗寒抗旱,为世界重要的用材树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届湖北省龙泉中学、宜昌一中、荆州中学等四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联考(一) 地理 PDF版,文件包含湖北省龙泉中学宜昌一中荆州中学等四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联考地理试题pdf、湖北省龙泉中学宜昌一中荆州中学等四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联考地理试题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荆州中学·、宜昌一中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龙泉中学、宜昌一中、荆州中学等四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联考(一)地理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