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课件第1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3课盛唐气象作业

    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课件第1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3课盛唐气象作业第1页
    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课件第1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3课盛唐气象作业第2页
    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课件第1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3课盛唐气象作业第3页
    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课件第1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3课盛唐气象作业第4页
    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课件第1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3课盛唐气象作业第5页
    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课件第1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3课盛唐气象作业第6页
    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课件第1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3课盛唐气象作业第7页
    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课件第1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3课盛唐气象作业第8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教学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曲辕犁,唐三彩,国际性,天可汗,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昂扬进取,积极向上,兼容并蓄,颜真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经济的繁荣 1.概况: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2.表现 (1)农业方面: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发明并推广了生产工具,如________和________;重视兴修水利。 (2)手工业:________闻名全国。________的青瓷、________的白瓷、闻名中外的________。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 (3)商业:水路交通发达。唐都________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________的大都会。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1.民族交融: (1)原因:唐太宗实行________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 (2)表现:①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②朝廷中许多重要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③唐太宗被尊奉为“________”。 2.唐蕃和亲:唐太宗时,将____________嫁给吐蕃赞普____________。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________两族的友好关系。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1.概况: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________,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风貌。 2.表现: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教育,喜好__________等活动;当时的社会风气__________,刚健豪迈的________风气盛行一时。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1.诗歌: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被称为“________”的李白,被誉为“________”的杜甫,诗歌平易近人的白居易是其代表。 2.书法:著名书法家__________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__________的字方折峻丽,笔力劲健。 3.绘画:著名画家__________擅长人物故事画,__________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知识点1 经济的繁荣 【例1】《土贵要予赋水轮》中写道:“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yì汲取,舀)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材料中的“物”是(  ) A.耧车 B.筒车 C.水排 D.曲辕犁 解析:历史材料形式多样,文字材料是极其重要的一种。着重理解“江南水轮不假人”“一轮十筒挹(yì汲取,舀)且注”的含义。材料形象地描绘了筒车的景象,故选B项。 答案:__B__
    知识点2 民族交往与交融 【例2】以下路线图反映的史实应该是(  ) A.张骞出使西域 B.昭君出塞 C.文成公主进藏 D.玄奘西游 解析:注意抓住路线图中关键信息“逻些”“长安”。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逻些是吐蕃的都城,C项正确。 答案:__C__
    知识点3 诗歌的繁荣 【例3】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民族文化,2016年2月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解析:李白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 答案:__A__
    1.小明对下图所示的工程和农具进行了研究。以下认识和思考正确的是(   ) A.都江堰在秦朝时修建,筒车是唐朝时发明 B.都江堰是防洪灌溉工程,筒车是耕种工具 C.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D.它们都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2.作为都城,它不但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开放的国际性大都会。“它”就是(   ) A.长安 B.洛阳C.南京 D.北京 3.文学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唐诗作为一个时代的主要文学表达形式,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唐朝的社会风尚。下列诗句中反映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是(   ) A.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C.小头鞵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白居易) D.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4.下列少数民族首领中,被唐王朝册封为怀仁可汗的是(   ) A.渤海国首领 B.南诏首领 C.回纥首领 D.吐蕃首领 5.朱德曾题写过一副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诗圣”是指 (   ) A.李白 B.白居易 C.杜甫 D.苏轼
    【问题1】理解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的有效统治与盛唐社会气象的相互关系。 探究:唐初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使唐朝前期社会秩序比较安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在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发展,社会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政治开明对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经济发展对政治的安定又起了决定作用。
    【问题2】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诗歌在唐朝文学中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无论是内容和形式,还是数量和质量,都是过去任何时代无法相比的。唐诗繁荣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繁荣开放的时代,坚实广泛的群众基础,政治大一统,经济高度繁荣,生活丰富多彩;社会风气开放;国内民族交融;中外交流加强和外来文化传入;科举考试注重诗赋;前代诗歌的成就为其提供了基础等。
    【误区】李白、杜甫两人诗歌的各自艺术成就易混淆。 警示:
    1.下面两幅图片是唐朝出现的新型工具,它们适用于(   ) 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交通
    2.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
    3.唐朝时,长安城里人口上百万,还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的人,热闹非凡。由此最能体现出唐朝时期(   ) A.统一国家发展 B.民族大交融 C.民族政权林立 D.繁荣与开放 4.唐朝在统一了西域后,设置了军政管辖机构。下列属于唐朝时期设立的是 (   ) ①西域都护 ②安西都护府 ③伊犁将军 ④北庭都护府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5.出版社准备出版一部介绍唐朝与吐蕃友好的图文资料,最应该入选的作品是 (   )
    6.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显示出的精神风貌是 (   ) A.胡汉交融、中西贯通B.昂扬进取、积极向上 C.完全模仿北方少数民族D.完全模仿周边国家 7.史学家吕思勉说:“进士科是始于隋的,其初尚系试策,不知什么时候改试了诗赋。唐时,进士科虽亦兼试经义及策,然所重的是诗赋。”这一变化导致了(   ) A.隋朝短命而亡 B.唐诗繁盛辉煌 C.市民文化兴起 D.科学技术发展
    8.他是唐代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他的字,犹如盛唐风气——雄浑敦厚,又彰显人品性格——端正劲美。观察下图拓片书法作品,判断他的书写者应该是 (   ) A.颜真卿 B.柳公权 C.欧阳询 D.阎立本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王朝的都城长安,修建历时72年,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全城南北中轴线两侧东西对称,棋盘式的街道宽敞笔直;拥有百万人口,不仅是国内交通的枢纽,还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身着各式服装的边疆各族人云集到这里;西域诸国的商贾通过“丝绸之路”前来此城的常达数千人,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国际性大城市……在当时统治者的励精图治下,该王朝出现了许多盛世局面……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都城长安的特征。唐王朝出现了哪些盛世局面? (2)根据材料二,长安城面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朝的时代特点。从《唐长安城平面图》可以看出:基本形成了各市坊围绕皇宫的布局,表明其政治特点是:__________;城内设有国子监、建有孔庙,表明其思想特点是:__________;对几个“坊”的描述可看出其社会经济特点是:__________。
    特点:长安不但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开放的国际性大都市。规模宏大,布局严整,人口众多,是交通枢纽和政治交往中心。盛世: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 ——改编自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 材料二 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京城和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城外来的使节和留学生,有不少人与当地人通婚。武则天下令组织编纂的《三教珠英》一书,儒、佛、道的内容都包括在其中。 ——改编自朱汉国主编《中国历史》

    相关课件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ppt课件,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课件ppt,共26页。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教学ppt课件,共26页。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