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课件第3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作业

    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课件第3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作业第1页
    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课件第3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作业第2页
    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课件第3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作业第3页
    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课件第3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作业第4页
    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课件第3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作业第5页
    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课件第3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作业第6页
    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课件第3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作业第7页
    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课件第3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作业第8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李时珍,药物学,宋应星,徐光启,农业生产,嘉峪关,紫禁城,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科技名著 1.《本草纲目》 (1)作者: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________。 (2)成书:李时珍搜集和整理了800多种医药书籍,并深入社会,进行实地调查,采集药物标本,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经过27年的努力,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3)地位:总结了我国古代________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天工开物》 (1)作者:________。 (2)内容:对我国古代的________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3)地位:后来传到国外,被译成日文、法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农政全书》 (1)作者:明代农学家________。 (2)内容: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________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________的创新研究成果。 (3)地位: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1.明长城:为了防御北方________贵族南扰,修筑了东起________、西至________,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 2.北京城:从1406年开始修建,1420年基本建成。包括宫城、________、内城、外城。宫城即________,是北京城的核心,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三、小说和艺术 1.小说:明朝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
    2.戏剧:________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________》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知识点1 科技名著 【例1】明朝的一部药物学巨著,被达尔文称为“1596年的百科全书”。这部“巨著”是(  ) A.《伤寒杂病论》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 解析:明代李时珍通过潜心钻研和实践,经过27年的努力,编写出《本草纲目》。全书190多万字,共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还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答案:__C__
    知识点2 明长城和北京城 【例2】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 A.东起鸭绿江边,西至临洮 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解析:在秦始皇修建的万里长城的基础上,明朝时期经过大规模的修筑,使长城达到完善的程度。明长城的起止点是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答案:__D__
    知识点3 小说和戏剧 【例3】北宋开封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被逼上梁山,参加农民起义。这一文学形象出自(  ) A.《西游记》 B.《红楼梦》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解析:根据题干给出的“逼上梁山”和“农民起义”可知,这部文学作品是《水浒传》。 答案:__C__
    1.小军准备撰写关于明代手工工业生产的历史小论文,首先要查阅的著作是 (   ) 2.我国古代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骚扰,保护中原农耕文明,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伟大工程是(  ) A.都江堰 B.长城C.大运河 D.北京故宫
    3.清朝的时候有一位外国使节来到中国,他先声明自己不会向中国的皇帝下跪。但当他走到太和殿前时,这位使节再也支撑不住了,“扑通”跪在了地上。他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的皇帝,我跪的是中国伟大的建筑。”此处“伟大的建筑”指的是(   ) A.故宫 B.圆明园C.颐和园 D.天安门 4.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 A.《红楼梦》 B.《西游记》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5.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贪吃懒惰的猪八戒、慈悲善良的唐三藏和朴实忠诚的沙和尚,这些家喻户晓的人物是哪部小说中的主角(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C.《西游记》 D.《红楼梦》
    【问题1】明朝科技巨著的特点。 探究:(1)从内容上看,多是总结性的巨著,是集大成者。 (2)从价值和影响上看,虽无突破、创新,但传统科技仍处在世界领先地位。 (3)从主体行为上看,勤奋钻研、身体力行、注重调查研究——献身科学的精神。 (4)部分内容开始涉及自然科学,如《天工开物》。
    【问题2】为什么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探究:主要结合长城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来认识。与秦长城同为古代世界的伟大工程,明长城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深远的影响,也积淀和凝聚了极为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熔铸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长城是生态环境差异和农牧民族冲突的产物。中原王朝无法彻底清除流动性大的对手,又要时刻防备突然发动的偷袭,广筑长城在中国古代较长的历史时期中便不失为一种明智有效的对策。长城在极为艰巨复杂的施工过程中体现出的刻苦勤奋、坚韧不拔的精神为世人赞叹。两千多年来,长城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的积极效应构成中华民族心理认同的客观依据,而这种底蕴、内涵又与长城极为雄伟博大的景观所发出的豪情壮志完美和谐地融为一体,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最终积淀熔铸成勤奋智慧、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维护统一,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误区】历史著作和历史小说的区别。 警示:历史著作是准确地再现已经发生过的史实。历史小说是以史实为基础,通过文学创作,构思出为作品思想主题服务的具体情节和人物形象,它要求本质地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在这个前提下允许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加工和虚构。因此,其故事情节和人物事迹与历史实际并不完全一致。
    1.他穿草鞋,背药篓,翻山越岭,访医采药,足迹遍及广大地区,还参阅各种书籍,历时27年,终于写成了一部“东方医学巨典”。“他” 是 (   ) A.孙思邈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 2.《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下面关于它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B.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C.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D.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3.下列四本书中,记载“甘薯所在,居民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次(逐渐)广种(广泛种植)”一语的,只能是(   ) A.《史记·食货志》 B.《梦溪笔谈》 C.《齐民要术》 D.《农政全书》 4.从长城的建筑设计看,下列能体现其最初建造目的的是(   ) A.在沿线险要处构筑关隘、烽火台 B.阻断中原与北方民族的经济往来 C.城墙内部石刻图案精雕细琢 D.尽可能融合当地自然环境
    5.明朝的北京城是典型的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它有四重,请问皇帝住在里面的哪一重(   ) A.京城 B.宫城 C.皇城 D.外城 6.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这一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封建统治者怎样的政治思想(   ) A.天人合一 B.皇权至上 C.皇位世袭 D.天人感应 7.世界上现存最宏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   ) A.秦长城 B.明长城 C.故宫 D.秦陵兵马俑
    8.右图是小明同学暑假准备阅读的文学名著,该名著取材的史实是(   ) A.唐朝晚期的农民起义 B.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 C.南宋晚期的农民起义 D.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 9.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   ) A.关汉卿 B.汤显祖 C.马致远 D.王实甫
    10.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建筑是明长城的一段,明长城起止点各在哪里?秦长城和明长城有何不同?如何评价明长城? (2)图二中建筑的布局有何特点?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3)结合两幅图片,说说你的感想。
    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秦长城为土筑,明长城多用石和砖砌筑。明长城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坚固,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之一。
    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故宫。
    从中感受到祖先的聪明才智,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无比自豪。
    11.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相关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作业课件ppt,共30页。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作业ppt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作业ppt课件,共20页。

    初中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课件ppt,共28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