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示范课免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示范课免费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认识二氧化碳,你的猜想,你的实验方案,塑料瓶变瘪,二氧化碳能溶于水,CO2固体,人工降雨,干冰冷饮,下层蜡烛比上层先熄灭,不可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堂探究【合作学习一】 3´小组交流学习:二氧化碳的循环P1311.据教材中莫纳罗山顶大气中CO2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回答:(1)整体(从1958年~1994年)看,规律是 ;(2)从其中取一年看,规律是 ;(3)针对这幅图,你有什么感悟? 。
CO2的含量冬季高,夏季低
CO2的含量逐年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产生CO2的途径有哪些?
消耗CO2的途径有哪些?
2. CO2能否与水反应?
1. CO2能否燃烧或支持燃烧?
3. CO2能否与石灰水反应?
CO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合作探究二】 5´1. 实验1: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现象:倾倒二氧化碳的一端 ,结论: ;
2. 实验2:向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倒入少量水后震荡。现象: ,结论: 。
3.干冰指的是 ;其独特性是能直接 ,该过程中要 使环境温度 ,从而常用于作 剂。如: 等。
CO2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夏日早来,热浪扑鼻。时尚的男女,纷纷涌入装饰华丽的冷饮店、水吧、啤酒屋。一杯清凉冷饮下去,热度锐减。干冰加入饮料中制成的冷饮称“干冰冷饮”。干冰块的温度为零下摄氏78.5度,将适量食用干冰块加入一杯饮料中,可以迅速降低饮料温度,起到冰镇作用。干冰升华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白雾,缭绕于杯间,浪漫怡人,凭添无限柔情。“干冰冷饮”在海外早已十分普及,受到众多消费者的喜爱,特别是受到广大中小学生的钟 爱。干冰的优点首先在于储冷量大,是水冰的1.5倍,降温迅速;其次,干冰升华后为气体,不会化水,不会冲淡饮料口味;另外,干冰产生的白雾可以制造十分浪漫的情调。干冰冷饮,凉爽至极!
【合作探究三】 3´观察教师演示实验:1.如图:向放有阶梯状燃烧着蜡烛的烧杯中倒入CO2,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由此而得到的结论有: ①一般情况下,CO2既 ,也 ;② 。 因此CO2常用于 。
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CO2在空气中的正常含量是0.03%,(体积分数)超过正常含量,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3.(2009·乐山)CO2和O2是自然界中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两种气体,下列对它们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都含有氧分子 B.都能供动物呼吸 ( )C.都不溶于水 D.密度都比空气大
2.有人写了一首赞美某气体的诗,其中有几句:“她营造了云雾缭绕的仙境,她驱散了炎炎夏日的酷暑,她奋力扑向烈火,她带给大地勃勃生机……”,这首诗赞美的气体是 ( )A.CO2 B.O2 C.CH4 D.H2
及时练习 2´1.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造成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由此导致 ( )A.温室效应 B.臭氧空洞 C.酸雨 D.白色污染
【合作探究五】12´ 1.观察教师探究实验:
实验①说明 ;实验②说明 ;实验③说明 ;实验④说明 。
H2CO3=H2O+CO2↑
CO2与水反应生成的酸使石蕊变红
CO2不能使石蕊变红.
溶有CO2的水中含有:
是哪种物质使石蕊变红的呢?
H2O+CO2 =H2CO3
H2CO3不稳定分解:
上述实验中根本不必要做的是实验 ,理由是 。
紫色石蕊试液中有水,但没有变红
【合作探究六】3´ 小组合作实验:
3.CO2与石灰水反应(化学方程式) 。
,生成了不溶于水的CaCO3↓
CO2+Ca(OH)2=CaCO3↓+H2O
含有溶质Ca(OH)2
写出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的化学方程式 。
2. CO2能与水反应
1. CO2不可燃,不助燃
3. CO2能与石灰水反应
CO2+H2O=H2CO3
1.物理性质:CO2是一种 色 味的气体,密度 空气的密度, 于水。干冰指的是 ;其独特性是能直接 ,该过程中要 使环境温度 ,从而常用于作 剂。如: 等。2.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CO2既 ,也 ,(还不能供给 );(2)CO2与水反应: ;【H2CO3不稳定分解: 】(3)CO2与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等碱溶液反应: ;
CO2+Ca(OH)2=CaCO3↓+H2O
CO2+2NaOH=Na2CO3+H2O
及时练习2´4.下列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的物理性质的是 ( )5.下列用途既与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又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B.CO2灭火 C.氮气作保护气 D.CO2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6.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CO2制干冰 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C.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D.打开饮料瓶有大量气泡冒出
化性:不可燃,不助燃;物性:密度大于空气
课外提升 12´1.下列区别O2、H2、CO2三种气体的方法可行的是A.观察气体的颜色 ( )B.分别将气体通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C.用燃着的木条点燃气体 D.分别将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2.(2008·泸州)空气中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只有CO2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只有CO2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3.(2008·眉山)你认为某化学活动小组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B.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能复燃C.把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小花变成红色D.向氢氧化钙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
CO2+Ca(OH)2=CaCO3↓+H2O
4.(2010徐州)“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 )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5.(2010·成都)世博“零碳馆”是中国第一座零碳排放的公共建筑.“零碳”中的“碳”主要指 ( )A.CO B.CO2 C.CH4 D.C
6.(2010·十堰)下列关于O2和C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CO2与H2O在光照下反应生成O2和有机物
7.(2010·宁夏)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关系的是 ( )A.氧气助燃—焊接金属 B.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C.石墨导电—可作电极 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人工降雨8.(2011·德州)下列叙述没有化学变化的 ( )A.小煤窑发生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爆炸 B.涂在墙上的熟石灰逐渐变硬C.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遇水形成酸雨 D.舞台上用干冰制造“云雾”
B.CO2+Ca(OH)2=CaCO3↓+H2O
C.H2O+SO2=H2SO3
2H2SO3+O2=2H2SO4
A.CH4+2O2 2H2O+CO2
9.(2010·江津)关于二氧化碳的自述中,你认为不符合事实的是 ( )A.我能在灭火中大显身手 B.我承认“温室效应”主要是我惹的祸C.我能帮助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D.我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10.(2012绍兴)由图可知,大气中CO2浓度大约从1800年起急剧增加,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大量火山的喷发B.气候的自然波动C.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D.人类大量使用燃料
11.(2009·乐山)右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简图,请回答:(1)含碳单质矿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海水吸收CO2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3)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2 的排放,另一是 。
C+O2 CO2
H2O+CO2=H2CO3
多植树造林,吸收排放的CO2
12.(2012岳阳)A、B、C、W、X、Y、Z分别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物质。已知A、B、C是单质,W、X、Y、Z是化合物,且X和Y的组成元素相同,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1)分别写出A、Z的化学式:A 、Z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2H2O2 2H2O+O2↑
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_,属于 反应.
13. (2014·内江)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你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由①、②、③号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 (填颜色)。(2)由①、③号两种元素组成,且③号元素呈-1价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3)由①、③、⑥号三种元素组成物质 (填化学式)的溶液可用于实验室检验 。
14. (2014·泸州)下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请回答:(1)图一中,转化1表示水吸收CO2的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图二中,转化1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反应之一——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上述反应中两个反应的反应物完全相同,但得到的产物却完全不同,原因是 。
H2O+CO2=H2CO3
6H2O+6CO2 C6H12O6+6O2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课前预习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二氧化碳的循环,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工业原料,人工降雨,气体肥料,干冰升华吸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图片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O2气体,无色液体,雪花状固体,干冰的用途,实验一,想一想,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量,保护绿色植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学演示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二氧化碳的循环,二氧化碳的制取,塑料瓶变瘪,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你的猜想,提供仪器和药品,验证猜想,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除去二氧化碳的反应,二氧化碳的用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