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说课ppt课件
展开1.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2.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重点)3.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难点)
1.计算: (1)2+2+2+2= . (2)(-2)+(-2)+(-2)+(-2)+(-2) = . 2.你能将上面两个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吗?
在小学里我们已经学习了正有理数和零的乘法运算,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题:
3× 0 × 6 0 × 0
一只小虫沿一条东西向的路线,以每分钟3米的速度向东爬行2分钟,那么它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多少米?
你能用数轴表示这一事实吗?动手画一画。
我们规定向东为正, 向西为负.
3×2 = 6(米)
即小虫位于原来位置的东边6米处.
若小虫向西爬,我们也可以用乘法表示:
(-3)× 2 = - 6
即小虫位于原来位置的西边6米处.
若速度改为每分钟4米,请同学们写出算式.
3×2 = 6 4×2 = 8 (-3)× 2 = - 6 (-4)×2 = - 8
比较上面四个算式,有什么发现?(因数、积的符号、绝对值等)
规律: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积的相反数.
如何确定两个有理数的积的符号和绝对值?从以上得出的几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5)×(-3)= +( )
所以(-5)×(-3)=15.
----------------------同号两数相乘
------------------得正
(-6)×4= -( )
所以(-6)×4= -24.
-----------------------异号两数相乘
------------------------得负
-------------------把绝对值相乘
【例】计算:(1)(-5)×(+6);(2)(-10)×(-8);(3)(-1)×(+1);(4)(+1.25)×(-0.12);(5)( )×0.
点拨:先定符号,再定绝对值
1.两个有理数的积是负数,和为0,那么这两个 有理数一定是 ( ) A.一个为0,另一个数是负数 B.两个都是负数 C.一个为正数,另一个为负数 D.均不为0,且互为相反数
2. 下列运算结果错误的是( )
3.(口答)确定下列两数的积的符号: (1) 5×(-3) (2) (-3)×3 (3) (-2)×(-7) (4) ×
4.判断:(1)-2×(-3)×4=24 (2)-5+(-3)=8(3)(-6)×(-0.2)= -1.2 (4)(+8)+(-3)= -5(5)(-4)×(+10)=40
5.计算: (1)(-3)×9; (2) 8×(-1); (3)(- )×(-2); (4)(- )×(- ).
填空(用“>”或“<”号连接):(1)如果a<0,b<0,那么ab 0;(2)如果a<0,b > 0,那么ab 0;(3)如果a >0,b >0,那么ab 0;(4)如果ab<0,那么a 0,b 0;(5)如果ab>0, 那么a 0,b 0.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教学ppt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2=6,-3×2,=-6,探究新知,-3×2=-6,×-2=,-3×-2=,-3×0=,-5×-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七年级上册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备课ppt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归纳,确定积的符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 有理数2.9 有理数的乘法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 有理数2.9 有理数的乘法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课堂教学课件ppt,共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引例1完成下表,结论abba,引例2完成下表,引例3完成下表,例题计算,解1原式,2原式,3原式,4原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