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第五章 欧姆定律综合与测试图文课件ppt
展开1、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
2、欧姆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
3、运用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1、探究导体中的电流跟电压及电阻的关系,构建欧姆定律2、伏安法测电阻
一.导学案1①串 ② 正 负 ③量程 ④ 绝对不允许2①并 ② 正 负 ③量程 ④ 电源3①连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 ②电流 ③ 串联 ④ 一上一下4、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和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I=U/R 二.《升学复习指导 》第169页1.D 2.B 3.20 0.1 20 4. 0-15V5.1100
【课前翻转自学课堂检测答案】
三.重难点公式I=U/R及其变形式U=IR,R=U/I注意问题
一.易错类1.电流表要串联在被测电路中,不能并联在电路中2.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中,不能串联在电路中。3.滑动变阻器必须采取“一上一下”的连接方法
二.易混类1.电流表绝对不能直接接电源两端2.电压表可以直接接电源两端
1.电流表要串联在被测电路中,不能并联在电路中
电流表的电阻非常小,相当于一根导线,如果并联,会发生短路!
2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中,不能串联在电路中。
电压表的电阻太大,如果串联,导致电路中的电流非常小所以和电压表串联的用电器几乎不工作
3.滑动变阻器必须采取“一上一下”的连接方法
都接上面两个接线柱相当于接入一根导线
都接下面两个接线柱相当于接入一个定值电阻
变阻器的两种错误使用方法
电压表可以直接接电源两端(此时测量的是电源电压)
电流表绝对不能直接接电源两端(否则会发生短路)
公式I=U/R及其变形式U=IR,R=U/I,1.公式中的三个物理量单位均取国际主单位;2.公式中的三个物理量必须是同一导体的同一时刻!
1、一个电阻两端加上10V电压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5A,如果 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升高到20V时,则通过它的电流是______A,这个电阻的阻值是_____Ω,当通过这个电阻的电流是0.2A时,这 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为______V,当电压降低到0V时,该电阻的阻值为____Ω。
1
2、对由欧姆定律I=U/R变形得到的公式R=U/I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电阻越大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电阻越小C.导体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与电压,电流无关D.当导体两端电压为0时,导体电阻也为0
升学复习指导第172页1.
2. 2.8 10 9.93
1.探究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构建欧姆定律2.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3.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
滑动变阻器在下列实验中的作用是什么?
控制定值电阻两端 的电压不变
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实现多次测量
如果没有滑动变阻器,应该如何实现多次测量?
1.可以通过改变电源电压 2.可以串联多个定值电阻
三个实验共用一个电路图
【连接电路注意问题】
(1)连接电路时,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3)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进 –出”,并根据试触选择合适的量程
(4)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最大阻值处
电源、导线、开关、 一个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2.将R1=5Ω接入电路中,移动滑片的位置,测量记录三次电阻R1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的电流I
3.根据测得的数据画出U-I关系图象。
4.分析数据和图象,得出结论。
一.探究电流跟电压及电阻的关系,构建欧姆定律
1.按图连接电路。2.保持R1=5Ω不变,移动滑片的位置,测量并记录三次电阻R1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的电流I。3.分别换R2=10Ω和R3=15Ω,重复上述实 验4.根据测得的数据画出每个电阻的U-I关系图象。5.分析数据和图象,得出结论。
三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
多测几次,是为了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二.实验探究: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适当位置,使电阻两端电压为3V,记录电流表示数,填表
(3)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阻两端电压分别为 2V、1V,重复上述实验。求出电阻值后算出平均值。
用描点法画出定值电阻R 的U- I 图象
定值电阻的阻值是固定不变的!
图像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
上述表格设计有什么错误?
三.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阻值
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比较伏安法测定值电阻和灯泡电阻的不同点
小知识: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任何测量都有误差。
伏安法测电阻时,电流表和电压表可以内接和外接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电阻值跟灯泡电阻的真实值相比,是偏大还是偏小?
由R=U/I可知电压测量是准确的, 而电流测量偏大测出的电阻比真实值小
由R=U/I可知电流测量是准确的, 而电压测量偏大测出的电阻比真实值大
电流;电压;U/I;组合;电流表;滑动变阻器
2.4;0.48;5Ω;变大;变大;变亮; 8Ω
I = I1 + I2
I = I1 = I2
U = U1 + U2
U = U1 =U2
R = R1+ R2
串、并联电路I、U、R关系
如图,电源电压9V,R1两端电压3V,R2的电阻为2Ω,求R1的电阻。
答:R1的电阻为3Ω。
例2:如图,干路电流是4A,通过R1的电流是3A,R2的电阻为12Ω,求R1的电阻。
并联: U =U1=U2
=1A ×12Ω =12V
答:R1的电阻为4Ω。
组合法控制变量法比较法转换法
1、R=U/I 滑片或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最大 5 7 9 不同 温度 2 、 R1=5欧 U=2伏
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初中物理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综合与测试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综合与测试图片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分子动理论,内能和热量,燃料的热值,改变物体内能的途经,比热容,物理意义,热量的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六章 电功率综合与测试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六章 电功率综合与测试图片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电功率,阻值最大处,灯泡两端电压,灯泡两端的电压,灯泡短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教科版第七章 磁与电综合与测试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物理教科版第七章 磁与电综合与测试图片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要点,知识回顾,富兰克林电学之父,思考题3,课时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