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冀教版四年级上册 4.1.2两点间的距离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50360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冀教版四年级上册 4.1.2两点间的距离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50360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冀教版四年级上册 4.1.2两点间的距离 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50360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四 线和角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冀教版四年级上册四 线和角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现实问题,测量验证,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和动手测量的过程中,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知道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距离,会测量两点间的距离。
3、能运用两点间线段最短的知识描述生活中的事物,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方案:
教学环境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创设情境
1、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到的小狗跟主人散步的事情,然后出示小狗跟主人在公园散步的情境图,鼓励学生用动听的语言讲故事。
小狗跟主人散步是现实生活中到处可见的现象,通过说看见过的情况,讲图中的故事,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看见过小狗跟主人散步的情况吗?谁来给大家说一说?
指名一、二个学生交流。
师:老师这儿有一幅小狗跟主人在公园中散步的情景图。
师:多美的一幅画呀!谁愿意用动听的语言讲一讲图中的故事?
请几个同学讲故事。
2、让学生提出情景图中和数学有关的问题,了解小狗的路是直线的,比主人走的路近。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师:同学们讲的真精彩,从图中主人和小狗走的路中,你发现了哪些和数学有关的问题?
学生可能会说:
●小狗走的直线。
●小狗走的路比主人走的路近。
●主人走的路是弯弯曲曲的。
3、提出:“小狗的主人为什么不走近路?”的问题,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教师适时进行遵守社会规范的教育。
利用课程教材进行社会道德教育,同时为下面的教学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说得对!小狗走的路是直的,比较近。看来这只小狗很聪明哪!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小狗的主人为什么不走直的近路呢?难道他不如小狗聪明吗?
学生可能会说:
●不对!小狗的主人肯定比小狗聪明。主人不走直线是因为爱护草坪。
●公园里弯曲的小路是供行人走路的,草坪是不允许踩的,小狗不知道这些规定。
师:同学们说得对!主人不走直路的原因是要遵守公园的规定,要爱护草坪。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向小狗的主人学习,不能因为抄近路而踩坏草坪,要遵守一些社会规范和要求。
板书:要遵守社会规则
二、现实问题
1、教师谈话,引出教材中的情景图,让学生观察,说一说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和数学有关的信息。知道小明从家到学校有3条路。
由公园中的一条路到现实生活中的多条路,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于生活。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公园情境图中,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从某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经常会有2条路,3条路或更多的路,请看下面的情境图。
多媒体出示第38页情景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谁能说一说你从中看到了哪些情况?
学生可能说出信息。如:
(1)图上有小明家和学校。
(2)小明家到学校中间有一个湖,湖上有一座小桥。
(3)小明家到学校有三条路。中间的小桥是直的比较近,两边沿湖边的小路比较远。
……
学生如果根据早晨太阳的位置说出小明在学校的北面,或学生在小明家的南面,给予表扬。
如果第(3)条信息学生说不出,教师可以启发:如,小明到学校有几条路?观察这3条路,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用课件抽出小明从家到学校的3条路示意图,提出问题:你估计小明去学校走哪条路?为什么?师生共同讨论。学生可能有不同说法,有道理就给予肯定,但要形成共识:走中间的直路比较近。
借助直观示意图讨论现实问题,使学生体会多条道路的实际意义,丰富生活经验。
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在具体情景中,真正体会直的路比较近。
师:为了便于观察,我们把上面的情景图中小明家到学校的3条路用示意图表示出来。
用课件抽出示意图。
生:时间早的时侯,可以绕湖走,可以锻炼身体。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小明去学校走哪条路的时候都有,但是,如果快迟到了,你们说,他会走哪条路?为什么?
生:走中间的小桥,因为那条路近,节约时间。
三、测量验证
1、出示教材例3的几何图,让学生说说图中有几条线段,怎样数的,了解图中的第条和第条线,叫折线。
由几何图中有几条线段,发展到A、B两点之间的三条连线,使学生了解知识间的联系。
师:同学们能在具体情景中,判断哪条路比较近。请同学们看这幅几何图。
课件出示第39页几何图,先不标出①②③和A、B。
师:观察这幅几何图,谁来说一说这个图中有几条线段?
学生可能会说出不同意见。如:
●7条(①中有4条,②中有2条)
●3条
(1)让说“7条”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数的,肯定学生的数法和结果。
(2)让说“3条”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教师肯定并介绍,由几条线段组成的线叫折线。
(3)教师在图上标出A、B和①、②、③。
2、提出“估计一下,哪条线最短,哪条线最长?”的问题,学生发表意见。
估计三条线的长短,既是原有经验的运用,又培养学生观察估计的习惯。
师:现在观察A点到B点的三条线,估计一下,哪条最短?哪条最长?
生:这三条线中,肯定第②条最短,可能第①条最长。
如果出现不同意见,不做评价。
3、提出侧量的要求,先讨论如何测量折线,再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测量。
讨论测量方法,利用小组测量,为了快速获得测量结果。
师:同学们估计的对不对呢?现在我们来测量一下。谁来说一说第③条线怎样测量?
生:先分别测量出2条线段的长度,再相加。
师:为了很快测量出结果,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测量一下三条线的长度。
学生合作测量,关注学生合作情况。
4、交流各组测量结果。在学生形成共识后,教师总结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接着教师指出:两线间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经历由实际问题,数学验证等认识“两点之间距离”的过程。
师:各组同学测量的非常认真,哪个组愿意把你们测量的结果和大家交流一下,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合作的。
学生说教师板书,如果出现差别,找一找原因。
师:通过测量你发现了什么。
生:第②条线最短,第①条线最长。
师:看来大家都估计对了。那你们看一看,A、B两点中间的这条线,是一条什么线?
生:是A、B两点之间的线段。
师:在A点到B点的三条线中,第②条是A点到B点之间的线段。想一想:在A、B两点之间还能画出比这条线段短的线吗?
生:不能。无论怎样画线,都比这条线段长。
师:同学们说得对,在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差。
板书: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5、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音解释“两点之间距离”的意义。
考察学生对知识内涵的理解水平。
师:在数学上,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板书: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什么叫两点间的距离?
学生发言,只要意思对即可。
四、课堂练习
1、第一题,学生读题后讨论:为什么乘坐三种交通工具所行的路程不同?
把数学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师:请同学们看练一练第1题仔细读题,从题中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说说为什么。
2、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观察图片,独立思考问题,再讨论。
通过直观图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
师:看第2题的图不测量,你知道聪聪走哪条路去学校最近吗?为什么?
生:走中间那条直道最近。因为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3、练一练第3题,让学生自由画出三条线,并测量然后全班交流。
经历画—测量—交流的过程,再一次体会两点间线段最短。
师:看第3题,请你在A、B两点间画出三条线,并测量出所画线段长度,再比较哪条线最短?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四年级上册三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2021学年五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小学冀教版五 倍数和因数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