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鹿角和鹿腿》 第2课时 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0593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7 鹿角和鹿腿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7 鹿角和鹿腿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听写词语,复习旧知,感受寓意,了解写法,聚焦语言,感受心情,创设情境,分享观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鹿角和鹿腿》教学设计(第2课时) 课时目标1.结合故事内容,对照自我,感悟这篇文章的寓意,了解课文通过故事本身告诉道理的方法。2.抓住关键词句,感受鹿的心情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在与同伴交流中,分享自己关于课后题第三题的看法。教学重点 感受鹿的心情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对照自我,感悟这篇文章的寓意,了解课文通过故事本身告诉道理的方法。教学流程一、听写词语,复习旧知1.听写“池塘、倒映”“鹿角、欣赏”“鹿腿、抱怨”“叹气、狮口逃生”这四组词语,并用上这四组词语讲一讲课文的主要内容。讲述样例如下:一只漂亮的鹿在池塘边喝水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他摆摆身子,欣赏着自己美丽的鹿角,却抱怨细长的鹿腿太难看。当一头狮子逼近时,他撒腿就跑,好不容易才逃脱。事后他叹息着说,万万没想到,难看的鹿腿帮助他狮口逃生,而美丽的鹿角却被树枝挂住,让他险些丧命。二、感受寓意,了解写法1.关注课文最后一段,列表对照自我,明白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应该正确认识自己,还要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事物各有自身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2.小结课文传递寓意的方法:通过角色本身来告诉我们寓意。出示《伊索寓言》中其它用此方法的例子:在蚊子将被蜘蛛吃掉的时候,他悲叹道:“我自以为战胜了最强大的动物,没想到却被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伊索寓言▪蚊子和狮子》鹿在临死前说:“我真是该死,我怎么能去伤害救了我的葡萄藤。” ——《伊索寓言▪鹿与葡萄藤》这时马才恍然大悟,还没有对鹿进行报复,自己却成了农夫的奴隶。 ——《伊索寓言▪马和鹿》小结写法:把道理融在故事里,通过故事本身告诉我们其中蕴含的道理。三、聚焦语言,感受心情1.再读课文,想想鹿的内心经历了哪些过程,划出能写出鹿的心情的语句。相机指导朗读,(1)“发现倒影”部分,可结合写“倒影”之美的诗句感受倒影之美,指导读出“惊讶、怀疑”。(2)“欣赏鹿角”部分,关注动作“摆摆”,读出“陶醉、自豪”的感觉。(3)“抱怨鹿腿”部分,关注“噘嘴、皱眉”等神态,读出“遗憾、失落”的心情。(4)“狮口逃生”部分,引导关注“撒腿就跑”“蹦来跳去”,读出惊魂未定、害怕的心情。(5)“明白道理”部分,读出“后悔”和“恍然大悟”的感觉。2.初步感受文中故事的节奏,练习通过添加动作、语言、神态的方法,把故事讲得更生动。四、创设情境,分享观点创设情境,讨论课后题第三题的观点。事情很快传开了,小马驹和小兔子展开了讨论,请你看看谁的说法是正确的。小马驹说:“美丽的鹿角无关紧要,实用的腿才是最重要的。”小兔子说:“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板书设计 7.鹿角和鹿腿 明白寓意 角色本身 感受心情 抓关键词 讲述故事 讲得生动(动作、语言、生态……)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鹿腿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初读感知,理解感悟,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鹿腿教案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7 鹿角和鹿腿第1课时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识字写字,学会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