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醉翁亭记》(练习)-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0624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2课《醉翁亭记》(练习)-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0624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2课《醉翁亭记》(练习)-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0624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2课《醉翁亭记》(练习)-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06248/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2课《醉翁亭记》(练习)-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06248/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2课《醉翁亭记》(练习)-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06248/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课件+同步练习(部编版)
2020-2021学年12 醉翁亭记精品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2 醉翁亭记精品同步训练题,文件包含第12课《醉翁亭记》练习-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解析版docx、第12课《醉翁亭记》练习-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1. 给加点字注音。(10分)
蔚然() 辄()
伛偻() 提携()
山肴() 野蔌()
颓然() 酒洌()
觥筹交错()阴翳()
2. 请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10分)
(1)蔚然而深秀者 ()
(2)峰回路转()
(3)野芳发而幽香()
(4)负者歌于途()
(5)伛偻提携()
(6)山肴野蔌()
(7)杂然而前陈者()
(8)宴酣之乐()
(9)觥筹交错()
(10)树林阴翳()
3. 古今异义。(6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义:,情趣。今义:意思。
(2)野芳发而幽香
古义:。今义:散发。
(3)四时之景不同
古义:。今义:时间。
(4)非丝非竹
古义:。今义:竹子。
(5)颓然乎其间者
古义:。今义:颓废的样子。
(6)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古义:。今义:到,往。
4. 一词多义。(10分)
(1)乐 山水之乐()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归 云归而岩穴暝()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3)谓太守自谓也()
太守谓谁()
(4)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佳木秀而繁阴()
(5)临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溪而渔()
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B. 作亭者谁 水落而石出者
C. 山之僧智仙也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D. 而年又最高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6.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4分)
(1)环滁皆山也。(2分)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2分)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2分)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2分)
(5)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2分)
(6)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分)
(7)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2分)
7. 根据意思写出成语。(6分)
(1)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时也比喻经过挫折后出现转机。()
(2)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3)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
(4)野味野菜。()
(5)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
(6)跟着人民一块儿享受快乐。旧时统治者用来标榜自己爱护老百姓的话。()
8. 按要求默写句子。(16分)
(1)《醉翁亭记》中的“,”为全文写景抒情奠定了基调,后成为千古名句。
(2)文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
。
(3)文中紧紧抓住山林泉石的特点,概括了山间四季的不同风光的句子是:野,,,。
(4)文中“宴酣之乐”体现在“,,,
。
(5)文中通过外貌描写生动刻画了太守在宴会上酣畅醉态的句子是:,。
(6)文中以树木之静对比百鸟啁啾之动的句子是:,。
第二部分拓展与延伸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①,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意。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②,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③《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④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选自曾巩《醒心亭记》)
【注】①涯:旁边。②嘉:秀丽。③韩子退之:即韩愈。④夷狄:边远地区。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归】①更欲久而忘归也()
②云归而岩穴暝()
(2)【宜】①皆得其宜()
②宜乎众矣()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
B. 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
C. 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
D. 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2分)
(2)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2分)
4. 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之乐即与民同乐;此段选文中欧阳修之乐指的是什么?请结合原文语句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①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②,吾侪③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④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⑤三版⑥。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⑦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选自《宋史·苏轼传》,有删改)
【注】①范滂:东汉人,曾任汝阳太守属吏,因抑制豪强,反对宦官,33岁死于狱中。其母深明大义。②涂潦(lǎ):泥水。③吾侪(chái):我辈。④畚(běn)锸(chā):簸箕和锹。⑤沈(chén):同“沉”。⑥版:表示墙的高度和长度。一般认为高二尺,长八尺为一版。⑦岁夫:服徭役的人。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许】①母许之否()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2)【从】①朝廷从之()
②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
B.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
C.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
D.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2分)
(2)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2分)
4. 下列表述,与选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3分)
A. 苏轼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苏洵对他能成为文学家的影响最大。
B. 洪水汇于城下的危急时刻,是苏轼亲率士兵冒雨增筑城墙,保全了徐州城。
C. 苏轼很小就树立起为民除弊兴利的大志,所以后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D. 苏轼任徐州太守时,动员富民出资修筑被洪水冲坏的城墙,受到朝廷嘉奖。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他若匡庐①,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②交,虽欢易别。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余,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③,可偃仰,可放笔砚,可瀹茗④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正对南山。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
(选自袁枚《峡江寺飞泉亭记》,有删改)
【注】①匡庐:即庐山,又名匡山。②倾盖:行道相遇,停车交谈,车盖靠在一起。形容初交相得,一见如故。盖,指车盖。③箕踞:两腿伸直岔开,形如簸箕。古人正规场合盘腿而坐,箕踞是很随意的姿势。④瀹(yuè)茗:煮茶。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暴】①游者皆暴日中()
②屠暴起()
(2)【易】①虽欢易别()
②寒暑易节()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
B.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
C.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
D.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纵横丈余,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2分)
(2)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2分)
4. 选文第二段写“天台”“雁宕”“匡庐”“罗浮”“青田之石门”等瀑布的用意是什么?(3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醉翁亭记精品练习题,文件包含课堂同步讲义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醉翁亭记讲义原卷版docx、课堂同步讲义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醉翁亭记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4 乡愁(余光中)同步测试题,文件包含第4课《乡愁》练习-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原卷版docx、第4课《乡愁》练习-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 沁园春·雪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第1课《沁园春·雪》练习-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原卷版docx、第1课《沁园春·雪》练习-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