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明确要求,启发想象,理清思路,学习写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选择一种动物,大胆想象其特征变化带来的生活变化。
借助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写出经历的“有趣”。
能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想象动物因其特征变化带来的生活变化。
2.借助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写出经历的“有趣”。
教学准备:
学生建立学习小组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了解特点。
1.出示四幅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归纳它们的特点或生活习性。
2.出示变化后的动物图片,对比观察:母鸡能在天空飞翔,蚂蚁的个头比树还大,老鹰变得胆小如鼠,蜗牛能够健步如飞。
3.揭示本次习作内容。
二、明确要求,启发想象。
1.明确习作要写的是动物,而且是特殊的动物:失去了原来的特征或变得和原来完全相反。
2.交流:失去原来特征的动物什么样儿?
不会游泳的鱼,不会钻土的蚯蚓,不会跳的袋鼠,不会打鸣的公鸡……
3.交流: 和原来特征完全相反的动物什么样儿?
跑不快的豹子,会在地上走的鱼,近视眼的老鹰,会爬树的老虎……
4.思考讨论:你打算选择哪种动物作为童话故事的主角?你又有怎样奇妙的想法呢?
5.汇报交流,述说“奇异”构思。
三、理清思路,学习写法。
1.写好开头,做好铺垫。
以《漏》《变大的蚂蚁》《带游泳圈的鱼》的文章开头为例,引导学生体会:开头可以交代故事的起因,可以写动物改变特征的原因,可以写动物变化后的外貌特征,也可以从与文章内容密切的环境入手描写,或从角色之间的对话入手开篇等。
2.故事丰满,情节曲折。
以《健步如飞的蜗牛》《翱翔的母鸡》为示例,引导学生赏析情节示意图,理解“文似看山不喜平”“一波三折”的构思方法。
以《漏》一文为例,学习如何将文章写得生动、有趣的方法。
3.交待结局,点明主题。
赏析《不会爬树的猴子》《短鼻子大象》的结尾,引导学生体会:写清故事带给人们的启示,使文章有“魂”,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创编童话,组内评价。
修改完善,交流展示。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任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教案,共5页。